第303章
于秋應了下來。 旁邊一直在聽的杜延若有所思,他覺得自己的猜測沒錯,就是看病才這么大反應,唔,話說這東西……停,打住,不能再想了,他還得吃飯呢! 看著韓盈離去,疑惑也被解開,杜延便將注意力轉回到餐桌上,他夾了一塊弟弟餐盤里紅燒rou,想要嘗一嘗味道。 那rou入口中,糖香混合著燒烤般rou香頓時在口中爆炸,咀嚼兩下,便覺著這rou既酥又爛,吃的是肥而不膩,口齒生香,就是沒幾下,那rou便已經滑入胃里,只余下一點甜味在舌尖回味。 太好吃了! 杜延努力克制住自己不再去夾胞弟本就不多的紅燒rou,他看了眼食堂窗口,又摸了摸腰間不多的錢串,隨即便長長的嘆了口氣。 沒個進項,他哪里敢這么放開手腳的大吃大喝? 他和楊原怎么也得住到來年春再走,這么久的時間,總不能只出不進,得找個活計才行。 而在杜延思索著宛安縣能有什么他可以做的工作時,韓盈也從師父這邊要到了全縣的衛生管理權。 第155章 看不見人 對于韓盈來說,她在漢代感受最為深刻的,除了生活水平的下降,還有人口的極度稀少。 小時候居住在鎮上,大了搬去居民區,再到上學,旅游,乃至在人來人往的醫院工作,韓盈已經習慣了周圍都是人,人多到摩肩擦踵,一眼望過去都透不過光的樣子。 而來到漢代,在村子里,集市,亭內這些能有人的地方,還能感受到幾分人氣,怎么都能有個工作日上班高峰期后出門,隨手能數出幾十上百個人的樣子。 可若是離開這些地方,人就像是瞬間來到了野外,仿佛下一刻就要來場荒野求生。 沒辦法,漢代的人口太少了。 景帝末,武帝初的總人口不過三千多萬,分到地方,一個萬戶縣加上藏匿的奴隸,撐死也就是五六萬。 總人口如此稀少,縣里面的人也多不到哪里去,五六千頂天。 也正因為是人少的緣故,縣里面才沒有出現堆糞滿天,屎尿橫流的景象。 當然,這不代表縣里的衛生真的好到能達到后世的水平,也就是表面光,犄角旮旯處總會給人些驚喜,甚至在集市,販賣時令蔬菜和鮮rou的地方,總會有賣不了的殘渣被隨意丟棄,積年累月不僅味道沖天,還會引來無數腐蠅,而那些有牲口的地方,更是不用多說。 韓盈想改的,主要就是這幾部分。 集市衛生,居民垃圾處理,街道環衛。 唯一的缺點,就是改這些沒錢,至少別想從縣里再多要撥款,師父修水渠已經把賬面上能調走的錢全給調走了,實在是擠不出來半擔糧。 好在韓盈也不需要愁這個。 說起來,這次處理衛生的時候卡的也是剛剛好,她今年才將如何制取糞肥的技術教導給過來學習的鄉級女醫,等她們抽時間組織好本鄉的人花兩三個月學接生又學堆肥的回去,正好到了冬天,技術才剛剛在村里推廣,想看到成效,那得等到明年秋天再說。 而縣里那些知道堆肥效果的官吏,雖然也會缺肥,但從自家田周圍網內攏攏差不多就夠了,暫時不需要瞄上縣里,就算是有消息靈通的商人……他們暫時也看不上這個生意。 這實在是太臟了,人少也不成堆,再加上運輸、雇人的費用,很難說到底是賺還是虧。 當然,若是要等到明年秋天,有人察覺到這生意非??勺?,那肯定會有人開始入場,而這種事情也很難說是好是壞,現代還有高價廁所呢,把這種事情變成生意,那能動手腳的地方也不少。 古代那些通過壟斷糞業賺取百萬家資的,一方面是依靠大城市,比如達到百萬常住人口級別的首都,能夠收攏的肥料可觀的同時,也會倒逼官府出錢治理,畢竟隨處便溺多了,整個城市都得糞臭滿天,甚至會下滲污染水源,必須作為一項城市建設,主動花錢請人來處理。 拿一份官府的工資,而能夠有能力組織接收下來處理全首都肥料的人,也絕不可能只賺肥料這一波錢財,他本身財力也能支撐他在京都周圍購買土地,種植那些耗費肥力,又售價高昂的經濟作物,亦或者直接送到那些集中管理的莊園,方便快捷,還省事兒。 這是壟斷產業的玩法,不過,本縣這樣的小地方,同樣能官府,居民商販外加田莊三頭吃,只看這人的能量大不大,干不干人事兒罷了。 至于在這個過程中,縣里的環境到底有沒有改善,那就很玄學了。 當韓盈去掉居民官府兩頭吃,同時零售賣給普通的農夫的經營模式之后,迅速發現,就這點人數,能賺的錢實在是少的可憐。 好在,韓盈也不指望用它能賺多少錢,她將盈利計算出來,精打細算的在雇人,維護,運輸等方面分配好人力,然后便開始招人。 燕武和普通人打交道比較多,衛生條例交由她過去走訪詢問后制定,至于需要的人手,韓盈想起來了陳澤。 縣城承擔大宗貿易的職責,春至秋季,縣里會有行商來往,交換乃至售賣貨物,這就使得力夫們能夠找到搬貨擔草之類的工作,還能糊個口,可到了冬天,行商離去,銳減市場下已經找不到什么好工作,連磨面和背著凍豆腐走街串巷的售賣都成了需要爭搶的活計,忙碌一天,混個溫飽都算是運氣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