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那些奴隸,之前……也是良家子啊?!?/br> “沒有良家子?!?/br> 聽徒弟這么說,尚傅便明白過來,她是為了那些被劃歸過來的奴隸而難過,他輕嘆一聲: “哪有證據證明他們是劫掠而來的良家子?縣里還算有記載的,是那些因還不上欠款而自賣為奴的,可這些人也死了不少,剩下的都是新生出來,未曾記冊的田奴?!?/br> 艸。 韓盈忍不住在心里爆了粗口,連記載在冊都沒有的,就是純粹的氓民野人,法律規定,抓一個,能免兩年兵役! “民賣其田,不過是強欺弱,使弱者無路可選?!闭f出來這句話的韓盈心里很是沉重,哪怕不問出來,韓盈也已經猜到,會是什么結果,但她還是忍不住問道。 “這欠款,本就是還不上的高利貸,竟算不上欺壓,也沒有律法制止嗎?” “高利貸?”尚傅怔了一下,片刻他反應過來:“你說的是子錢吧?!?/br> 如今,借貸取息是常態,因為貸款可以產生利息,像母之生子,所以又稱母子錢,子錢。 韓盈應了聲:“是?!薄懊耖g借貸,常有取息,按照情理,若是逢災之時,必然要救濟平民,以低息、無息為主,只是,這樣的情況,不過是‘情理’?!?/br> 尚傅的嗓音有些沙啞,他何嘗不知道這就是強欺弱?可偏偏,這是如今的常態,能遇上個災年救助平民的縣令,那得是祖墳冒青煙,有仙人保佑! “取息過律,方是常態,此點,不止民家,你可知,昔日景帝在時,為平戰亂,曾向無鹽氏借錢,要回十倍的利息?” 韓盈,韓盈只想罵街。 連皇帝都這樣借高利貸,那民間這種事情又怎么能算得上過錯?于是,平民還不上,那是他們自己的問題,至于這中間,商人囤積居奇,官吏不作為又或者是推波助瀾,乃至平民失地失人,就是常態而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又是自己記混了。 是了,在韓盈印象中一旦遇到災荒,官員商戶施粥救濟,還有刺史巡游嚴令防止囤積居奇,買賣田地的,基本上得是宋明清時候的事兒了。 現在哪有這么多完善的法律和思想? 至于這做奴隸與做平民之間到底哪方更好…… 誰又能說得準呢? “只是,任憑豪族商人由強欺弱,終究是于國無益?!?/br> “若能定下救災律法,或許,罷了?!表n盈無奈的搖了搖頭,她一個小小的農女,上哪兒去制定律法?還是先關注眼前事由: “不說田產和奴隸了,師父,我聽一村長言……” 將村長告訴她的,隔壁鄉有人借著修水渠的名義,已經開始征收稅錢的事情講了出來: “師父,宛安縣的吏目們,當真是得管管了?!?/br> “光管不夠,得殺人?!?/br> 說出這話的尚傅面上蒙了層寒霜,他直接道: “此事不用你cao心,我這邊倒有兩件要事需要你來做?!?/br> “師父您說?!?/br> 尚傅開口說道: “現今鄉下各村皆有村醫,可縣中卻還未有一人,實在是不好,我想在縣中設一醫屬,由你來掌管,每年予你五百石俸祿供給屬下,如何?” 開縣醫院啊…… 韓盈了然,的確,縣里面沒有醫生太久,有不少人看病是要掐著時間過來請她,這還是有身份的人,大多數人要前往就近的村莊,亦或者是去外邑請韓羽來看診,實在是不便。 想來,縣里面想要就近看病的心思,已經持續很久了,只是醫院和其他官署實在是不同,最簡單的一點就是醫生看診可以不給錢但是藥材他需要用錢的而一旦涉及到錢款事情就會復雜起來。 “師父這事兒不好辦啊?!?/br> 韓盈把事情尤其是治病用藥給錢的問題說了。 “我知藥錢還是要收的卻不可過于昂貴?!?/br> 尚傅早就想過這個情況他甚至想得更深:“治病救人并非易事病有難易醫者更有能力之優劣錄入縣衙給予食俸是要擇優而選其次更是要讓醫者治病不生畏懼不然盡成只知用人參的庸碌之輩了!” 郡級別的城池醫生就有很多了只不過他們的水準參差不齊而病人也沒有什么分辨的能力所以只能依靠開的藥材是否昂貴來判斷對方的水平后果便是大量的醫生常常會在開藥的過程中加人參就算是普通人已經察覺到了不對仍然無法制止。 吐槽自己以前經歷過事情的尚傅又說道:“宛安縣地處偏遠本地沒什么藥材醫者無藥如巧婦無米難以炊食這醫屬還是主要以護理孕婦接生為主的好頂多給他們看看小病就算了至于救命——” “我看你們也是救不了多少反而容易惹來一身腥?!?/br> 韓盈感動不已。 這是哪里來的十佳好師父啊真的是把所有的坑都幫她填了現今最難搞的就是醫鬧病人家屬情緒一上頭壓根兒不去想醫生說的高死亡率反復哀求給家人治病拼盡全力去賭可能賭成功了也就罷了失敗了轉頭不記得之前治不了的想法怒火就得沖著醫生來。 韓盈還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但她的學生們已經有了類似遭遇好在靠著自己手腕強硬病人無理且都是同村 沒臉繼續鬧的緣故還算是妥善解決了。 可若是放在縣里事情就不太好辦平民女醫太容易被拿捏了現今有個同屬為吏的身份再有自己在上面看著他們也不敢多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