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這樣,韓盈就不光能養活自己,還能收弟子,培養出其它的醫生,在培養的過程中,便能惠及普通人! 醫生是個很特殊的職業,和人命相關不說,還極為重視經驗積累。 就像四川的肛腸科是全國最好、早期北方擅長治理凍傷、協和最會診治疑難雜癥一樣,醫生的醫術,要靠大量的病例去喂,喂的越多,水平越高。 因為病例積累的這種經驗,看書是學不到的,必須上手去治才能積累。 病人可不會按照教科書寫的標準去生病,不同年齡、性別,乃至不同的生活方式都會影響病癥的醫治。 有這個基礎條件在,那醫生就可以從普通人身上積累經驗,再向上層兜售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忽悠(劃去)著他們付高價,用來彌補給普通人治病的虧空。 明明是劫富濟貧的事情,怎么能算忽悠呢。 當然,醫生的醫術上層怎么知道也是個問題,名聲怎么經營也需要探索,但不管怎么說,她還是想到一條可行性道路! 這讓韓盈興奮的差點而沒跳起來。 她在被窩里翻來覆去的打滾,低聲私語: “得把話術包裝的更好聽點,這樣才能忽悠來投資!” 被折騰醒的鄭桑睜開眼。 “嬰,你怎么還不睡?” 韓盈這才發現把親媽吵醒了,她想著還得賺錢蓋房子好單獨一個人睡,應道: “我這就睡!” 一夜無話。 第二天,韓盈頂著黑眼圈,睡眼蒙眬的跟著馬車跑了趟縣城,帶回來兩個石匠人。 石碾關乎自己未來能不能吃上饅頭,又和徐田曹有關,必須重視。 韓盈親自帶著石匠人去了打磨石碾的地方。 其實石碾的技術難度并不高,主要是他們石頭打磨沒有經驗,也沒有適合的工具,所以才搞的這么慢。 這兩個石匠人帶著全套的工具過來,看完已經有了雛形的石碾,表示再過十天,他們就可以搞定加工。 韓盈非常開心,反手把石磨給他們安排上了。 能者多勞嘛。 這半年,她的飲食除了小米粥就是小米粥配咸菜,頂多來個煮豆子和煎魚,乏味到令人自閉,要不是還有隨身空間里各色拌飯醬救命,那真是要嘴巴里淡出個鳥來。 五個月前韓盈就想起來磨豆腐,教程和鹵都準備好了,硬是被沒有石磨逼的吃不到。 現在有了石匠人,全都得安排上! 搞完這兩個,還可以搞大豆榨油! 必須物盡其用! 韓牙架著馬車送完韓盈回來,又噠噠的去縣城接賣豆芽的那些人。 沒過中午,他們就回來了。 每個回來的漢子臉上都帶著笑,甚至還吆喝起來小調。 高興的像是在過年。 他們這個縣城,有三四萬人口,消耗個千百斤的豆芽,跟玩兒似的,一會兒就被搶購一空。 不少聽到消息趕來,卻看到已經賣空的人,都忍不住捶胸頓足。 那場面,絕對是宛安縣網紅產品top1。 沒辦法,發豆芽靠炕,產量實在是有限,只能等下次了。 還有一些人看到這個場景,直接做起來二道販子的生意。 當場翻了四倍的價轉售,還分分鐘賣完。 到了后面,有人甚至十倍轉手。 鄭桑韓牙這輩子都沒見過這種場面,看的那叫一個目瞪口呆。 只能說,二手黃牛果然是不分年代,哪里都有。 等回了村,大家高興的圍著馬車,由韓盈來數錢分錢。 如今大家的數學能力基本上為零,只能數清楚自己有多少根手指,涉及分百位以上的銅錢,那只能靠韓盈。 她拿出來一塊布,上面用碳筆寫了今天每家出豆芽的斤數,現在就照著這個清點分錢。 地上,是鄭桑和韓羽在擺錢。 按手指多少,十個一排,排成十列,然后排下一個方陣。 一排排的銅錢方陣,看起來極為炫目。 眾人隔了三步遠的距離,眼神熱切的盯著這些銅錢,心里像是燒了一把火。 “韓壯家是八十三斤豆芽,拿一百六十六枚錢!” 說著,韓盈點出來一百六十六個銅錢, 隨著她的聲音,韓壯家一擁而上,全家伸出手指,一個算橫排,兩個算豎排,反復數了三遍,喜笑顏開的拿草繩把銅錢穿起來,扭頭就往家跑。 這些錢有可能被存下來,做為明年的賦稅。 也有可能被拿來換糧食。 不過,不管他們怎么做,都能改變家里的現狀。 讓這個貧窮的村子,在自己手里一點點變好,也是很有成就感呢。 看著這幕,韓盈翹起了嘴角。 花了一個多小時分完錢,韓盈便去親媽那邊蹭飯。 發豆芽要保持炕一直是熱的,所以現在每戶人家的灶臺沒停過火,不是在燒熱水,就是在悶飯。 把早上剩粟米粥一熱,再加點咸菜,就是午飯。 韓盈扒著飯碗,對親媽說道: “阿母,昨天你不是說給內邑的孕婦看看么,我又有了新主意?!?/br> 她將自己想建醫院的設想說了一下。 以她的水平和這個時代的藥品供應,再努力,發展到頂尖,也只能對標半個現代的鄉鎮衛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