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密信
時間過的很快,金烏使者來東鶴也有一段時間了。 這期間,蕭帝一直在打探金烏的消息,皇天不負有心人,蕭帝安排在金烏的探子終于有了消息,連夜飛鴿傳信至皇宮。 信上只寥寥四字,卻是一個外人都不知道的驚天秘密:國主被挾。 年關時,就聽說金烏國主澹臺由病中,澹臺由還年輕繼承了皇位沒多久,膝下并無子嗣,又請了老國主出山料理國事。據探子說,年關時西海賊人潛入金烏皇宮挾持了金烏國主,國主因此重病了一場,到現在還沒有好完全。金烏同西海談判,西海卻不承認挾持過金烏國主,荀楊兩家決意前往東鶴借兵,這一次要與西海動真格的了。 至于長柳公主,她是國主的親meimei,她是自愿提出和親的。 難怪那日荀術會來打探蕭帝的心思,江寧從蕭帝口中知道事情的全部真相之后竟然有些敬佩荀楊兩家的忠心,道:“一國之主被人挾持,這是對國家的侮辱,西海不認并不表示這件事不存在,荀家楊家倒是真的忠心。如今陛下知道了實情,陛下打算如何?” 蕭帝手中拿著秘信,在屋中踱步三四趟,最終才下定了決心道,“和兒,我心中還是有些不放心,這次你與唐曉一同帶兵過去?!?/br> “我和阿曉?”江寧問,“借給金烏的不是北府兵?” “北府兵在東境扎根多年,沒有哪支隊伍比北府兵更了解東境,北府軍不能借給金烏。此番是去金烏南境作戰,帶我們的北府兵作甚,有不了解他們南疆的地形,你們另挑一隊精壯人馬過去。將和兵朕只能借其一。有你和唐曉我放心?!?/br> “還是陛下想的周到?!苯瓕幍?。 第二日上朝,蕭帝在朝上宣布了江寧與唐曉要隨金烏使者前往金烏的消息,自然是引來一片嘩然。荀術心中的石頭終于落了地,不管是北府兵還是平陽侯,只要能借到其中之一就好,沒想到蕭帝會讓江寧與唐曉一同去金烏。 朝上最不開心的救數薛衛與蕭贊儀,蕭帝詔見了江寧之后就將這件事定了下來,蕭贊儀身為太子還都完完全全不知曉這件事的進展。 借兵的事解決了,接著就是如何安置長柳公主了。在這件事上蕭帝與太子有不同的看法,蕭帝以為金烏彈丸之地,如今確實困頓向東鶴求助,東鶴作為一大國就應該有胸懷接納包容,說不定兩國以后還是同一條戰線上的盟友。長柳公主雖然是和親的公主,可她畢竟是金烏國主的親meimei,應當在眾位皇子中挑選一位迎娶公主。 太子則認為東鶴借將借兵已經是天大的恩賜,金烏有求于東鶴,和親是他們提出來的,禮節上而言本就比東鶴低上一些,長柳公主不配嫁給東鶴皇子。 也許是太子在借兵一事上受了刺激,和親一事太子始終不肯松口,日常過問陛下想將長柳公主許配給誰。 薛皇后知曉這件事后狠狠責罰了太子,無非是罵他不成器,總是在這種事情上浪費精力。上次太子自作主張帶著云笙到岐鳳閣已經很讓皇后心中不快,再加上薛皇后很厭惡七尺男兒對閨帷之事過于上心,蕭贊儀惹惱了皇后,太子妃這幾日都是繞著皇后寢宮走在的,壓根不敢去觸皇后的霉頭。 太子與太子妃不愿意去皇后那里,蕭帝便時常在薛皇后的長生殿歇息,好躲避他那個到處生事的東宮太子。 薛皇后生于文官世家,薛家幾代都是骨性剛烈的,也就是出了薛衛這樣一個異類。在蕭帝眼中,薛皇后同他夫妻幾十年,幾乎不染指前朝的事情,在他當太子時安分守己時時規勸他。成為皇后以后她依舊沒有改變為人做事的品格,將后宮打理的井井有條,對各位皇子公主一視同仁,為蕭帝省了不少的麻煩。 此時薛皇后躺在蕭帝懷中,蕭帝忽然覺得此事可以問問她的意見,問道:“金烏送過來的那個長柳公主,把她放在哪里合適?” “臣妾不敢談論國事,前朝的事兒自然由陛下定奪?!?/br> “朝上的大臣的意見無非兩種,朕想著興許你有不一樣的看法,這不是國事,是我們的家事?;屎笫请薜钠拮?,皇室子嗣便都是皇后的兒女,王侯子嗣便都是子侄,自家的家事,皇后暢所欲言?!?/br> 既然蕭帝這樣說了,薛皇后也就說了,事實上,她也是同意蕭贊儀的做法的,道:“金烏不過彈丸之地,陛下仁心待之,又是借兵又是借將,若是將公主嫁入皇室是不是太抬舉金烏國了。陛下可要知道,燕云十六國,與東鶴領土有粘連的就有河晏、靈池、金烏、西海、大望、大谷和滄月共七個,陛下如今立了金烏這個標桿在這里,以后其他國尋來,陛下要如何說?難不成每一個都借兵借將,然后將公主收入皇室不成?所謂恩威并施,陛下讓平陽侯與扶林將軍前往邊境,他們自然是念著陛下的好,念著東鶴的好。公主本就是和親,嫁的不好一些也沒什么關系,若是公主嫁的太好,金烏的要求只會越來越多?!?/br> “依皇后之見,將長柳公主許配給何人合適?” “王侯子嗣中倒也是有諸多可依托的?!毖屎笳J真想了想王侯中尚未娶親的子嗣,道,“淮安王過世早,他那個兒子倒是乖巧懂事,既不提及陳年舊事又為朝廷立下了不少的功勞,陛下也該為他尋一門親事才行?!?/br> 薛皇后提起淮安王蕭遠嘉,蕭帝才想起來他是有這樣一個哥哥。 蕭遠嘉與蕭遠章不同,他是蕭帝的親哥哥,只是他年少時候品行懦容易受人擺布,靖禎帝才立了嫡次子蕭遠堯為東宮太子。 無論過去多少年,當年之事蕭帝如今想起來猶如昨日發生過一樣。他心中有氣,親生哥哥反倒不如太后先皇領養來的蕭遠章,靖禎帝將他與蕭遠嘉之間的齷齪當做兩兄弟之間的爭鬧,并未怪罪過淮安王。 蕭帝心中一直不能釋懷?;窗餐踹^世早,以往先帝在時,他還時時照拂淮安王妃母子,自從先帝撒手人寰后,他便不大管淮安王府的事了。蕭帝對淮安王府不大上心,自然他也不知道大將軍是何時帶了蕭致謙去了邊境,直到多年前西境捷報連連傳來,這位世子爺立下了不小的功勞,淮安王府才從塵封角落重新走進勛貴人家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