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林如海給黛玉請了兩個教養嬤嬤,林黛玉回南時只帶了雪雁,林如海給她配了四個大丫鬟,八個小丫鬟。 五天后,明熙請了京城最有名的媒人登門求親。林如海也沒有拿架子,他回京這幾天也托人打聽了。薛蟠自從來京城后品行都沒得挑的,在金陵時是有些紈绔,不過那也算是年少輕狂。 應該說,薛家是目前最合適黛玉的人家了,最起碼不用太擔心婆媳關系處不來。 明熙畢竟是寡婦,這登門拜訪有些不太妥當。她請了雍親王福晉那拉氏給保的媒,提親時預備了豐厚的禮物......該有的都按照規矩辦的是妥妥當當。 黛玉的親事定下后,林如海這才備了禮物帶著黛玉去了賈家給史老太君請安。 史老太君見了黛玉拉著她的手又開始哀哀的哭早逝的賈敏。聽外祖母提起了去世母親,林黛玉也忍不住抹起了眼淚。 林如海嘆了口氣:“岳母保重身體,若是敏兒在天有靈,看到您這么傷懷,怕也難安?!?/br> 史老太君臉僵了僵,又哭了幾聲,擦了擦眼淚拉著黛玉的手:“你既然已回京,為何不立刻把玉兒送過來?你府里連個主事兒的都沒有,怎么能照顧好玉兒?” 林如海沉聲說道:“就是因為府里沒個主事兒的,玉兒才得學著管理府務?!?/br> 賈母一聽不樂意了:“她一個小孩子家家的,學什么管理府務?你這個當爹的也太狠心了吧?” 林如??戳速Z母一眼:“都已經是定了親的大姑娘了,您也不能太慣著她。她現在不學,等過兩年出了門子,到了侯府,難道讓她婆婆重新教她學管家不成?那豈不是讓人笑我林家沒有家教?” 賈母大驚失色:“定了親?玉兒什么時候定親了?我這個當外祖母的我怎么不知道?哪個侯府!” 林如海一臉淡然:“這婚姻大事,從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敏兒雖然不在了,但有我這個父親,總不會讓玉兒受委屈就是了。玉兒定的是安國侯,雍親王福晉親自給保的媒。太后娘娘都夸這媒保的好……” 王夫人暗恨薛蟠壞她好事,難怪上回他巴巴的要護送這個小賤人回南,估計那個時候就已經勾搭上了。 賈母有心說這親事不行,但雍親王福晉保的媒,太后都夸這親事好,借她仨膽子,她都不敢說這婚事不妥。 沉默了一會兒她總算找到了理由:“薛蟠以前在金陵可是有名的紈绔子弟,還曾以為跟人爭一個頗有姿色的丫鬟打死了人……” 林黛玉有些慌張的抬頭,林如海安撫的搖搖頭,笑著對賈母說:“岳母怕是聽岔了,蟠兒以前是混了些,但是打死人的是他們府上的惡奴,已經伏誅。 那丫鬟是被拐子拐來的,蟠兒買了她之后,就派人把她送回家跟父母團聚了。那丫鬟本名叫甄英蓮,是甄家旁系……” 賈母扯了扯嘴角:“那就好、那就好……” 林如海捋捋胡子:“蟠兒少年時的確混賬了些,但老話說的好,浪子回頭金不換。他自從來了京城,就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他現在貴為侯爺,別說侍妾了,就連通房丫頭都沒有。 薛老夫人說了,薛家新定的家規,就從蟠兒這起,男子四十無子方可納妾。岳母不必擔心蟠兒會對玉兒不好?!?/br> 這話堵的史老太君干生氣說不出話來,這些哪一樣寶玉都做不到。她雖然嘴上說寶玉還是個孩子,但他跟那些丫鬟的事兒,她哪一樣不知道?只不過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罷了。 男子四十無子方可納妾?要是玉兒跟她娘似的子嗣艱難,難道要讓寶玉絕后不成? 林如海借口府里還有事,拒絕了史老太君的留飯,提前走了。 黛玉來的時候就說了,想住兩天,跟幾個jiejiemeimei道別,也把她院子里的東西收拾一下。 她這回來,帶著兩個嬤嬤,兩個大丫鬟,四個小丫鬟和粗使婆子?給迎春她們都備了禮物,姐妹久未見面聚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 寶玉聽說黛玉回來了,急匆匆的就往她院子里跑,結果剛到門口就被攔住了。 跟在他身后的襲人趕緊訓斥守門的婆子:“瞎了你的眼,這是寶二爺,還不讓開?!?/br> 那婆子不怯不懼:“我家姑娘的院子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闖的,這位寶二爺,男女七歲不同席,這個道理您不會不懂吧?李嬤嬤交代了,姑娘已經歇息了,您若是有事,可以找我們家老爺,或者老奴代為轉告?!?/br> 寶玉氣的直跺腳:“你這個老刁奴,我不找林姑父,我就找林meimei,你讓開,我要見林meimei……林meimei……” 李嬤嬤板著臉走了出來:“什么人在這大聲喧嘩?這位少爺,請你自重!” 李嬤嬤氣場太強,襲人縮著脖子一聲都不敢吭,就連賈寶玉也被她的嚴厲嚇到了,襲人拉著他離開,他連反抗都沒有,就乖乖的跟她一起離開了。 等走遠了,反應過來了,跑著去了賈母的院子。撲到賈母懷里扭來扭去,鬧著要見林黛玉。 賈母只能哄她,黛玉身邊那倆嬤嬤可是從太后宮里出來的,她也不敢在她們面前擺譜。 黛玉在賈家住了幾天,寶玉都沒能跟她見上面。賈母被他鬧得沒法子了,就派人把史湘云接了過來。 史湘云整天愛哥哥長,愛哥哥短,寶玉漸漸也就不鬧著要見黛玉了。 盡管賈母再三挽留,黛玉還是回了林家,努力跟著兩個嬤嬤學管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