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頁
賈代化虎目微紅:“豈止是延誤軍機,這分明是想把西北軍一網打盡?!?/br> 馮唐也是一軍主將,知道斷糧之危,恨聲道:“誰給他的膽子?!?/br> 賈代化往下首的將官身上撒嗎一圈,張張口沒說什么。馮唐年紀輕輕坐上主將之位,也不全仗父蔭與元后,向下頭的人揮了下手:“江奕,你去準備十天的糧草,一會兒便讓人連夜直接送往西北行營。別人也去忙你們的,我與代化兄說會私房話?!?/br> 等人走凈,馮唐一臉求解的看向賈代化。此時不忽悠更待何時?賈代化直接問:“去年我與北戎之戰,你并未施以援手,可是收到了什么秘令?” 馮唐被問的老臉一紅,有些不好意的向賈代化賠個罪:“非是小弟不明白守望相助的道理,實在是……” 賈代化擺擺手:“不必多說,你與圣人情份與別人不同,我都知道?!痹锺T家也只是不受皇帝重用,可是馮家一直沒有倒掉,馮紫英直到紅樓曲散,還一直十分囂張做他的紈绔。 “只是此次之事非同小可,我覺得喬南就算是黑了心肝,也不敢打軍糧的主意?!辟Z代化說的煞有介事,完全不告訴馮唐死士聽到的喬南與師爺的對話。 馮唐立刻腦補出了些不好的東西,臉色變了又變:“不會吧。這江山可是他自己的,西北軍心不穩,若是此時北戎叩邊,那,那……”整個西北都危險了。西北即危,便要舉國之力才能平患。一個鬧不好,就是江山動蕩。 皇帝是怎么想的?想起所謂西北軍十日一供糧,馮唐覺得皇帝的腦袋一定讓門給夾過了——戰事一起,敵對雙方無事還要燒一燒對方的糧草,他不敢想象無糧的西北軍,能對抗北戎人幾次沖鋒。 若非如此,剛才他也不會直接讓江奕準備十日的糧草,直接運往西北行營。 “圣人,疑心太重了?!辟Z代化的聲音里帶著沮喪與失意:“我父親當年與你父齟齬,也是覺得他心思過細,上位后難容這些開國的老將。雖各有私心,也不是全無道理。只看他登基之后任用的人,武將難封,爵位多降,文臣卻個個一言九鼎。日后,唉……” 馮唐的目光深遠起來,賈代化的話讓他回想起皇帝登基后的種種舉動。就如賈代化所說,有元后的情份在,皇帝對馮家還算客氣,可是元后畢竟已經沒了,太子還年幼,馮家也只剩下他還手握兵權,卻沒能留在京中,而是在榆林這離京千八百里的地界。 宮里女人們的計謀他這個男人從不敢小視,太子如此年幼,沒有母親守護,誰敢信他能平安長大?馮家有人在京還能震懾一下,可是他卻離京這么遠。就算是太子出了什么事,等他趕回京去,什么都晚了。 皇帝為何讓他遠離京城,是從現在就防著馮家嗎?馮唐不敢想下去??蔀榱笋T家,他又不得不想:“代化兄,你與代善兄?”是真的分宗了嗎? 賈代化苦笑一下:“瞞不過你去。只是此話出了你這中軍帳,我是不認的。自我襲爵以來,皇帝是怎么待寧國府的,你心里清楚,我心里也明白。賈家不比你馮氏,沒有元后的情份可以讓皇帝看?!辈痪褪窍肜瓟n京營節度使賈代善嗎,來呀,我給你牽線。 馮唐又沉思起來,賈代化也不打擾他,而是就著馮唐案上的紙筆,寫起參奏喬南的折子來。馮唐回過神來時,他的奏折已經寫完了,遞到了馮唐眼前:“看看吧,要是沒有問題,那咱們兩個聯名可使得?” 奏折對此次糧草未能及時送達西北行營之事,一字未增一字未減,說的十分清楚,還把馮唐與江奕做為證人列舉上了。馮唐二話沒說在上頭簽字,還問:“代化兄,我有密折直奏之權,是不是直接密折上奏?”走密折要比走平常的折子更快送到皇帝手里,因為不用經過兵部與內閣。 賈代化卻搖頭:“不妥,此事還是走兵部的好,不然喬南還以為我來榆林,是要撞你的木鐘,必不會心服口服,說不得日后還要拿捏西北軍?!被实垡话褑棠贤瞥鰜肀冲?,馮唐的心思只會理動搖。 說的好聽,還不是想讓更多的人知道此事?馮唐也不是不知道賈代化的心思,卻因剛才賈代化之言,對太子的處境很是擔憂,也不愿意替皇帝留什么面子,當夜便派榆林兵士,八百里加急,專人送信回京。 第二日,賈代化一早便起身要趕回西北行營,還向馮唐承諾,自己回西北行營之后,便派人給賈代善送信,讓他盡量維護太子。 哪怕明知兩人之間的合作時間不會太長,可是現在自己的軍糧還握在馮唐手里,賈代化不介意向他釋放些善意。馮唐也十分上道的讓江奕與賈代化同行,到平州去向喬南討要不見的那十日軍糧。 而馮唐先行準備好的十日軍糧,路上賈代化分出的五十名親衛,隨榆林守軍五十人押運,將直接運抵西北行營。 如此賈代化帶著五十名親兵,可以輕裝簡從直達西北行營,免得營中因糧草不續出現什么亂子。好在張賈是個靠譜的,賈代化走前交待他到各鄉鎮收糧做的不錯,好歹在賈代化回來之前,西北行營沒有斷頓。 可是也離斷頓不遠了。加上收來的糧食,只夠全營上下再吃一日。按賈代化計算,最早的一批軍糧運來,還要近三日的光景。 第153章 五萬大軍, 沒糧食怎么辦?賈代化不得不臨時想出了一個讓兵士進行野外生存訓練的主意,把各營分出一半的人撒到西北廣袤的荒原之上,讓他們在野外靠自己的力量生存兩天的時間。時間一到,再換另一半人去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