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九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下)
清明時節雨紛紛,上行人yù斷魂。 也不知誰選的rì子,出使的這天,正好恰逢清明。 陳恪胯下是官家賜的汗血寶馬,周圍是前來送行的大幫同年,身后跟著護送他出使的皇城司護衛。他沒有撐傘,也沒有穿戴因出使而升格的紅sè官袍和銀魚袋,仍舊著那綠sè的官袍。 倒不是他謙虛,只是聽聞程夫人病危,再穿紅sè的官袍,就太不合適了。 也因為這個消息,他多了幾分牽掛和低沉,沒有當rì大殿上慨當以慷的激昂了。 也因為他的低沉,使得送行的隊伍,少了幾分意氣風發,多了幾分凝重。 隊伍從南熏門出來,又行三里,便遠遠看到一個長亭,那就是官員出京送別的chūn街亭。亭子周圍有廂兵把守,閑雜人員禁止靠近。但今rì眾人遠遠望去,便見數不清的油壁香車停在道旁,又有無數閑雜百姓在圍觀,把寬闊的官道都堵滿了。 “仲方兄不愧是風月班頭,離京出使竟得全城名jì相送?!庇腥艘荒樍w慕道:“真叫人佩服??!” “不可能,我此次離京,誰都沒告訴?!标愩〉溃骸八齻兛隙ú皇菫槲叶鴣??!?/br> “那是為誰?”眾人不解道:“還有誰有這么大魅力?把咱們狀元郎都比下去了?” “還真有一位,不過也犯不著跟他急,因為那是古人了?!庇秀昃┻M士笑道:“今天,是全天下的錄事,上風流墳的rì子?!?/br> 眾人如夢初醒道:“清明節,南熏門外祭柳七,原來是真的??!” 他們便紛紛眺望過去,只見在官道邊,碧野上,往rì里打扮的花枝招展、鮮亮多彩的行首們,全都換上了青衣,以黑布裹頭,每人手里一炷香,神sè肅穆的立在一座大墓和一座小墓邊。 這些一貫煙視媚行、以賣笑示人的女錄事們,此刻皆是一臉的哀戚,如喪考妣。 然而圍觀的人們理解不了這種感情,反而興奮指點辨認著,那些平rì里高不可攀的名jì……十大花魁來了九個,馬上就要參加評花榜的更是一個不落,其余的也皆是名jì。 她們卻不理會那些輕佻的聲音,畢恭畢敬的上了香,便在那碑上寫著‘奉旨填詞柳三變之墓’的墳前,清唱起了柳七生前的詞作: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她們和著淚、帶著悲邊歌邊舞。一曲悲悲切切的《雨霖鈴》,被演繹的淋漓盡致,聽者無不悲從中來,淚濕衣襟…… 強大的感染力,竟讓那些不解風情的閑漢無賴們,也安靜下來,他們不知道這些占盡風光無限、如天仙般的女子,為何要哭得如此傷心,卻也忍不住跟著掉淚。 感xìng十足的新科進士們,已是眼圈微紅,體會著這深沉的悲哀,但不少人搖頭輕嘆道:“恨不能做柳七,天下美女墳上哭!雖一生落拓江湖,也值了!” 聽到這些羨慕的話語,陳恪心中暗嘆,他終于有些明白,為何去世多年后,柳永在jì女們心中的形象,卻愈發神圣起來。那是因為世上男人總把女人物化,尤其是對jì女,他們將其當作耍樂的玩物,當作炫耀自己財力的寶物,就是沒把她們當作人! 從前的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若非物化了杜清霜,又怎會那樣急sè? 柳永卻不是這樣,他把她們當成了朋友,當成了人…… 但柳永的命運,又是極凄苦的。他本是世家子弟,生得俊美無雙、才華更是舉世無雙,更有一顆細膩溫柔之心。他的悲劇誰都知道,一首落第之后的‘鶴沖天’,便被以仁慈著稱的大宋官家,打入了另冊,命他‘且去淺斟低唱,要這浮名作甚?” 從此大宋朝少了一名學養深厚的官員,卻多了個奉旨填詞柳三變。從此他便終rì流連于坊曲之間,在花柳叢中尋找jīng神的寄托。而京城的名jì們也給了他,能給他的一切。 柳永沒有正經營生,家里也斷了他的財源,京城的名jì便爭著養他。名jì散盡千金,只求柳七官人與之一寢,求得一詞一詩。當時的汴京城中,流傳著jì女這樣的心曲: ‘不愿穿綾羅,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黃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見,愿識柳七面……’ 柳七就這樣,在紅粉陣中打滾了一輩子。他去世后,各jì家湊份子,將喪事辦得風風光光。出殯那天,汴京城里無一個jì家不到,哭聲震天。從此每年的清明節,都成了她們給柳七上墳的rì子。 其實她們與其說是清明祭柳七,不如說是在同病相憐人的墓前,借機大哭一場……表面再風光,也掩蓋不了她們內心的自卑,也代替不了對未來的惶恐。 ~~~~~~~~~~~~~~~~~~~~~~~~~~~~~~ 待一曲唱畢,回過神來的兵丁,才上前驅趕擋的百姓。 人群一散,筆挺坐在高頭大馬背上的陳恪,便極鮮艷的暴露在,眾位名jì眼前。 她們一愣神,旋即便明白了,一齊過來道了個萬福。 陳恪在馬上頷首以示還禮。 這份尊重,教諸位花魁倍感溫情,都依依不舍道:“眼看評花大會就要開始,狀元郎卻要離京了?!?/br> “公務在身,不得不如此?!标愩∥⑿Φ溃骸霸僬f,我也黔驢技窮了,還是溜之大吉的好,以免出丑?!痹趫龅拿鹙ì,幾乎人人都從他這兒求到了詞,把陳恪記憶中老辛、小李和老姜的詞,差不多刮去了一半。剩下一半,還多是亡國仇、民族恨,拿出來不合時宜的。 所以他說得是實話,再不封筆,真要露餡了。 不過在行首們聽來,這卻是他一貫的風趣。只是剛剛擺脫了哀傷,卻又陷入惜別之情,所以全都笑不出來。她們紛紛摸出隨身的佩飾、香囊、汗巾,贈與陳恪,一祝他馬到成功,早rì返京,并紛紛相許道:“今rì素服在身,不能多禮。來rì奴奴掃榻奠枕,恭候公子凱旋?!闭嬲娼辛w煞旁人。 “狀元郎這風月班頭,真是貨真價實?!遍L亭中,遠遠眺見這一幕,王珪并一眾禮部官員,都一臉羨慕道:“人不風流枉少年??!” 宋朝人的維很奇怪,沒中進士狎jì就是不務正業,中了進士風流就是有本事。滿朝公卿,別看現在一個個一本正經,其實哪個年輕時候,都是走馬章臺,眠花宿柳的煙花行首。 ~~~~~~~~~~~~~~~~~~~~~~~~~~~~~ jì女們告辭后,看熱鬧的人也走了,長亭外、古道邊,頓時安靜不少。 陳恪望著前來送別的同年,只見五郎一臉的郁悶,他十分想跟著去,但岳家那邊已經定下了婚期,所以陳恪勒令他留下成婚。并嚇唬他說,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當心打一輩子光棍。 威脅奏效,五郎果然十分擔心,卻依然堅持,哪怕打光棍也要去保護他。陳恪有些感動,但當然不能害了弟弟,便告訴他玄玉和尚會加入,五郎才放了心。 四郎則跟著陳恪走,他冷靜的頭腦,機敏的判斷,其實與呂惠卿有些重疊,但兩人的用向不同。 科進士及第后,朝廷會放一年的假,讓他們回家處理個人事務,或者到處玩玩放松放松,一年過后再回京城報道。所以四郎也不用跟朝廷打報告,只消跟著陳恪他們往家走,半上再加入就成了。 和同年們話別之后,禮部的送行儀式開始了。當稍顯冗長的儀式結束后,陳恪看到小王爺趙宗績,出現在長亭下。他一手提著一個大大的食盒道:“七天的兩,從上往下吃。上層的是易壞的,越往下層的,就是越耐久存的?!闭f著壓低聲道:“湘兒從昨晚一直做到今晨,忙了整個通宵,你可不能浪費了,更不能給別人吃?!?/br> 陳恪點點頭,親手把兩個食盒放到車上,出發的時間到了。他朝趙宗績抱拳道:“多保重?!庇殖娙吮溃骸岸啾V?!”說完便拿過侍衛手中的韁繩,翻身上馬。 在眾人的注視下,他跟著隊伍越走越遠,直到誰也看不到誰。陳恪正有些悵然若失,忽聽到有琴聲響起,天籟般的歌聲從道邊青丘上傳來: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同樣的一首詞,前面花魁們所唱的,是獻給柳三變的,后面這首卻是獻給陳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