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南蠻茲事任意為(四)
接下來的半日里王星平將自己關在府中密室內一直沒有出來,直到天黑之后才去書房用了晚飯。 在這半天當中他做了許多事情,全都是依靠電報完成。 首先,是給還在都勻府的元老院援黔支隊去了一個電報,讓他們務必提速盡快趕到貴陽,他有事情需要得到支隊協助。 其次,又給已經抵達天津的傅小飛同樣去了電報,委托他以及天津站的蘇震分別去辦幾件事情。 再次,還通過納閩島向上海的胡八榮發出了協助請求,胡委員是如今單獨在外的歸化民中唯一配備了電臺的,這也是胡東主下了一番苦工專門學習的結果。 做完這一切后,他才自言自語地輕嘆了一聲,“可惜那位楊進士死得有些早了?!?/br> 他說的正是那位在十來年前被沐昌祚好生羞辱過一番的楊寅秋,說起來這位楊老先生還是名臣楊士奇的裔孫,正因為這等身份當初他的事情才會在朝堂上惹出軒然大波,讓皇帝不得不出面下詔切責了沐昌祚一番,可以說這兩人是冤家對頭了。 而楊寅秋還有一重身份便是前任黔撫郭子章的兒女親家,其次女嫁給了郭子章的四男郭孔陵為妻,當初與郭相公一道平定楊應龍之亂時其正是從云南調任的貴州左監軍,立下了不少功勞,于黔中百姓也算廣有恩德了。 楊寅秋如今雖然已故去了十八年,但他的次子卻也已經是進士出身,如今在知揚州府任上,正是當日在京師與王星平有過一面之緣的那位寨云先生楊嘉祚,而此人算起來又與馬士英是同科會士,也算與貴州有緣了。 關于這其中的關系她還是在回來路上聽宋應星閑談提起,沒想到今日倒派上了用場。 他其實是要讓胡八榮以馬士英與宋應星的名義去求見楊老爺,將此間事情添油加醋后說上一說,相信以辱父之仇,一旦確認事情大體無錯楊老爺當是不會吝惜一本奏疏參上一回,就算只是風聞言事也不會有多大風險。 而這事情本身便非虛構,馬士英與宋應星的身份情形胡八榮自然也能說得頭頭是道,這樣一來唯一因為電報而不好解釋的時間也就能夠含混過去了,畢竟劉銹等人被囚也是許多天前的事情了,只要想作是一開始便有消息從云南傳出也就不會再有人多疑了。而如何在尋常拜會間將話題扯到這上面來相信以胡八榮之智不至作難,他可聽說過胡東主當年在文萊公審大會上的表現。 至于京城中王尊德自不必說,這位伯父如今還兼著云南道監察御史一職,李可灼這條線也可以用上,某種意義而言他這一頭也許收效還會更大,這兩處都是不需太過關照便能見效的。 此外還有一人便是周嘉謨,周嘉謨自從粵督調任到南京任戶部尚書后,已于數月前又被起為工部尚書,目下人剛剛抵京。傅小飛在廣東時曾與這位周老爺有過一面之緣,這一條線就要傅老師親自去說了,他也不用多話,閑談之間將云南的事情帶上幾句即可。 周嘉謨昔年巡撫云南時與沐昌祚齟齬極深,上書謂之‘大盜公行,罪狀山積’,應是沒少受過陰氣,他若能與楊嘉祚和王尊德互為聲援那京師中倒沐的勢也就給造起來了。 而徐光啟自然也會算進其中,有這些人同時拿黔國公一家說事,相信朝野上下當是能掀起不小的風浪,也就對王星平這次救援行動解決后顧之憂。 ………… 兩日之后的早晨,元老院援黔支隊總算抵達貴陽,這也讓王星平對爭贏這一陣的信心大增。 支隊一共十人,除了陳之江外,還有候致本——一位對冶金化工方面尤其熟悉的元老,他來貴州是為了朱砂礦的開采以及水銀提煉。陳之江的公開身份是三水縣的一位不第秀才,候致本則對外聲稱來自佛山的一處鐵冶。 負責軍事保衛工作的元老則是龍登云——這是一位彝族,彝名納吉烏薩,也是元老院考慮到這邊情況特別安排,他的身份是萬通鏢局此行的鏢頭,被王星平專門從廣東請來在此座店。還有一名元老李康則是更多負責后勤與通訊保障,身份是廣州萬通行派到這邊來的一位賬房先生。 剩下的六人則都是來自萬通鏢局的土著,但也是極為可靠之人,全都是帶發工作的歸化民,其中一個馬姓小子更是來自瓊州,據陳之江說身份大有來歷讓王星平善加驅用,剩下五個也都是不良人的重點考察對象。 支隊帶來的不光是一些儀器工具,還有不少特殊武器,這些武器全是應對走鏢與執行隱秘任務開發,許多甚至并非火藥驅使,但如合金制成的滑輪弩等也遠非此時科技能夠打造,甚至還有麻藥槍和一些神經毒劑。 援黔支隊這邊除了六名歸化民外便是龍登云和李康隨隊,王星平又將廖四從詰戎堡調來充作向導,加上己方這邊的尚寶和丁藝等四人以及衛芄蘭,一共十五人的行動小組便臨時拼湊了起來。 他將家中事情一一安頓妥當,又將陳之江與候致本引薦給葉大柜,囑咐了丁得水幾句要勤加cao練,臨行之前還不忘去張鶴鳴那里順便討了個外出公干的差事,卻是絲毫也未透露此行前往云南的真實目的。 ………… 七日之后的正午,一支茶馬商隊來到了南盤江邊。 這隊人馬與往來此地的尋常茶馬商人并無二致,唯一不同的是領頭之人縱然看起來有些邋遢,但卻顯得異常年輕,這商隊不是別人正是連日趕路而來的王星平一行。 七日前隊伍集結完畢之后日夜兼程,用了四天時間趕到平夷所,然后過境云南又花了三日小心行路到的南寧縣境,一行沒去曲靖府城,卻是尋了南寧縣西北瀟湘江(注:南盤江源流之一)邊喬家灣內一處鄉野小棧歇息。 那棧掌柜姓劉,似是許久未曾見過這樣多主顧,忙不迭地招呼,手忙腳亂間還不忘打問生意,“幾位官這是要去臨安府販茶?” 臨安府也即是后世的建水州,云南這里最是商業繁盛的所在,那里有全滇最大的貝巴行市,南洋諸國流入的貝幣在那里與本地商人交易黃金,因之臨安府城中的各類商市也是鱗次櫛比,茶馬貿易自然興盛。 正是這個金融中心一般的存在,被滇人呼為小南京,自貴州而來的茶馬商人多是到曲靖后順南盤江南下,在樂蒙江上岸走一程陸路便能到達。部分貨物如木材等更會順著南盤江再一路南下珠江抵達廣州,還有些便隨著商隊跨越元江和虧容江進入了安南、南掌與暹羅。 但王星平自不會這樣說,他從一匹馬背上解下一個麻袋遞予那掌柜,“我等本錢少去不得臨安,就想在就近處尋個商屯換些糧食回普安,不知這左近可有店家熟識的經濟?這些權當今日店錢和飯食錢,多出的便是酬你的辛苦?!?/br> 掌柜稍將袋子一掂量,那麻袋中少說有七、八十索貝子,當得白銀五錢了,用了抵今日所費自然綽綽有余,畢竟云南這里物價本就不高,店家自然滿心歡喜。 所謂商屯便是邊商在各省專門開辟的屯田,每年產糧納入當地官府換取鹽額再往腹里交易,是開中制度的留存。貴州因為地力不肥土地貧瘠,故而專門在彼開墾商屯之人極少,但云南這邊卻極多,一是土地本身肥沃,二則是滇中本就產鹽,尤其是楚雄和云南兩府之間的黑白鹽井,數量極多且鹵也甚好,是以商屯更見得比別處多。 “原來幾位官從普安來,這不妨事,鄉野小店雖然茶飯粗陋些但生意還是做得,幾位先安頓下來,晚些時候我便去尋個靠得住的經濟過來?!闭乒袷樟素愖用奸_眼笑道。 廖四打斷了掌柜的奉承,“先安排些飯食來,爺爺已經餓得前胸貼后背了?!?/br> “那在下馬上便去安排,對了,本店有今早新采的新鮮雞樅幾位官可要用些?” 這讓王星平大感興趣,早就聽說云南人喜歡食菌古來有之,無論后世的記憶還是今世閱讀宦滇官員的游記都聽說過,不過店家端上來的卻是白煮的,而非后世的油雞樅,雖然味道依然鮮美無比,這倒讓他在大呼好吃之余也覺得可能是一門全新生意,等以后回了貴陽可以大大開發一番這樣資源的。 吃過了飯又略休息了一陣,店家果然引了一位黑瘦男子前來。 “這位是此地的阮經濟,生意上事情幾位官大可托付與他?!?/br> 原來此人專在此做各類雜百貨經濟,糧食與茶葉也是大宗,只看店家殷勤紹介可知其中分潤應當不少。 “小人阮瓊,見在此間做些牙行生意,聽劉掌柜說幾位是要買糧?” “聽你口音不像是本地人?!蓖跣瞧矫翡J地發現了這一細節。 “人好耳力,小人家祖上是彌勒州人,至于家母則是安南人士,是以口音也重了些?!?/br> “原來如此,這倒無妨,我們本錢小只想就近尋些商屯將茶葉換些糧食,不知阮經濟可有熟識的商家?” “商屯這左近可沒有,不過……”阮瓊聽了便有些為難道,不過旋即又說起,“勛莊倒是有一處,是沐王府的產業?!?/br> “哦?距此地遠近如何?交易可還妥帖?” “倒是不遠,就在此地往西十五里,過了三岔口堡,從南寧驛再往北的一片便都是沐家的勛莊,那管莊是個有張致的,分潤夠了生意自然好說,不過一條那人只肯收現銀不要貝子?!?/br> 聽了這話,王星平便先假意讓阮瓊看過了帶來的茶貨,約定翌日一早便先去那莊上看看。 第二天天一大亮,阮瓊果然早早便來店外候著了,一行人走了快兩個時辰才見了一處軍堡,堡子不遠是一處驛站,在驛站與軍堡的北面,夾在三座土丘之間的便是沐家的勛莊了,打眼望去當有十來頃地的樣子。 那阮瓊看看天色,道:“李東主在此稍候,我去尋個莊問問他家管莊在何處,回頭先去南寧驛用過午飯再去求見為好?!?/br> 王星平并未告知那店家和阮瓊自己真實姓名,而是用了個李德勝的化稱,故而阮瓊才會有此一問。他不動聲色,道:“且先看看,倒是不急去尋人來?!?/br> 南寧驛這樣的偏遠驛站也給外人提供伙食,只是要額外給錢,結果吃過午飯后這一看便繞著這些莊田走了近一個時辰,這些田土分布甚廣,也沒個籬欄隔斷,只偶爾能在田邊看到些界碑。秋收之后田中也難見人,王星平就由阮瓊領著,不時東指一下西問一番,哪里是管莊的院子?哪里是存糧的倉房?結果等一切打聽好了便給了阮瓊三錢銀子算作白跑一趟的腳錢,卻也沒有再要交易的意思了。 之后王星平便與阮瓊一同又回了那小店,一回來他便與店家會了賬,暗地里又安排了龍登云和李康帶著六名隊員遠遠隔著驛道繞回到了三岔口堡外就近偵查莊中情況。 他與廖四等人收拾停當后也學著龍登云他們先沿著瀟湘江往府城走了一段,待四下無人后便離開了官道繞向三岔口堡而去。 等王星平他們趕到時天也已擦黑,遠遠望見了突破后的一點亮光尋去,龍登云幾人早已集結完畢。 “如何?找到薛六他們二人了么?” “管莊的院子東南有一處地牢,人多半在里面,不過我們沒有你那兩個手下的光譜無法確認,只是看氣息有些衰敗?!?/br> 王星平略作考慮,道:“你有幾成把握?” “你的人不跟著的話……十成吧?!饼埖窃戚p笑了一聲?!霸趺礃??搞不搞?” “搞!”回答聽不出因為先前的玩笑有絲毫不滿,只沉默片刻王星平便鏗鏘答道。 1、《大明會典》 2、《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3、《晚明史》樊樹志 4、《明季北略》計六奇 5、《熊廷弼經略遼東的戰略防御思想探析》時琳琳 6、《萬歷野獲編》沈德符 7、《遼東志》 8、《柵中日錄》李民寏 9、《明代塘報及其特點探析》高歌 10、《論明代沐氏世鎮云南》孟凡松 11、《貴州明代民族區域商業格局研究》趙斌 12、《明代貴州的商業發展》唐載陽 13、《明代云南黔國公沐氏興衰史》萬揆一 14、《黔草》郭子章 15、《明故通議大夫貴州監軍按察使楊公墓志銘》郭子章 16、《楊寅秋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