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香山城郭復南行(五)
“店家,你可知道此地有一位陸若漢神父??!?/br> 傅小飛與顧子明從萬奴行出來后便與葉宜偉分開,其他元老帶著親衛回住所等待何怡安排貨物交接,這邊兩人正好出來閑逛想要找找門路和本地教會搭上關系。他們在碼頭邊找了一家華人所開的食店,隨便點了些餐食尋了鋪子中靠里的位置坐了邊吃邊問起老板。 “知道知道,門外戴東坡巾的那位不就是了?!钡曛魇莻€漢人,聽見人問話殷勤答道。 顧子明聞言一口茶水差點噴了出來,‘未免太容易了些吧’,兩人回頭一看果然見一老者高鼻深目,年紀約莫六十上下,一身大明儒士的衣衫溫文爾雅。 老者cao著一口不太標準的漢話笑問道:“不知二位尊有何見教?” “先生真的是羅德里格斯神父?”傅小飛都覺得這巧合稍顯過分了些,而且這個神父不好好在教堂帶著跑到這碼頭來作甚?但還是禮貌的用葡語問道。 陸若漢神父倒是善解人意,對來人以葡語發問絲毫沒有驚訝,卻堅持用著蹩腳漢話笑著解釋道:“這里人多繁雜,正好學習漢語,不知兩位先生找我有何事情?” 原來這位陸若漢神父十五歲上便隨耶穌會教士團離開歐洲,自1577年之后到1610年被幕府驅逐之前一直在ri ben傳教,雖然其精通日語但卻并不通漢話,到今天也不過才在澳門的圣保祿修院學習了兩年多漢語而已,是以無事的時候他總會到港口人煙湊幅的地方練習口語,若是趕上每年一月和六月廣州城中的交易會時他也會主動去參加以求盡快提升自己的漢語造詣,今日不過是他在此例行功課而已,卻不想撞見了有心人。 如今因為南京教案的關系大明境內的傳教士除了個別在兩都奉教官紳家中暫避的之外多于年內被遣返回了澳門,而這一批人中多是歐洲各國的才智之士,耶穌會先前秉承利瑪竇的傳教策略著重以科技打開大明士人的門戶,因著這個緣由這二十多年間前來中國的傳教士中多都是教會在歐洲各國招募的諸學人才,這些人雖然都是神學院科班出身且矢志傳教,但于人文科學等事上的確都頗有造詣,單以其個人的能力而言未必在元老之下,稍加啟發說不定就能對元老院的事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其背后強大的教會勢力又不同于世俗國家,也是值得利用的。 雖然現在元老院在文萊宣揚的是無神論唯物史觀,但穿越大業草創,能多一助力畢竟是好事,且傅小飛準備屯田的瓊州既離澳門且近,又是中國朝廷所轄,現在既然這些人才因為南京教案的緣故全部滯留澳門,若是能有耶穌會相助恐怕瓊州便能大有作為,而且對于耶穌會而言,這也算是重新進入中國傳教,可謂雙贏。 顧子明在廣州時便著意搜集邸抄中關于遣送回澳的傳教士信息,目前可以確認此次已經歸澳的當有龍華民、龐迪我、熊三拔、陽瑪諾、謝務祿、傅泛際和王豐肅,這些人所學涉及軍事、地理、哲學、數學、物理諸科,都是此時東亞ben ke人才的一時之選,單以學術水平而論可謂是群英薈萃了,也難怪大明士大夫中的有識之士對這些‘泰西大儒’依然是趨之若鶩,甚而不惜以身犯險加以回護,至少顧子明能夠肯定如徐光啟輩恐怕對于天主教義和泰西奇技的態度應該五五而論,尚不算是狂信之輩。 此時在澳門的傳教士中這位陸若漢卻又要算是經歷最廣的一位,其人十多歲便來到東方,在印度、南洋、ri ben和中國都待過不短的時間,可謂見多識廣,作為此時確信尚在澳門的神父當中,顧子明之前能夠確實首先想到的便是他了,和那些早已在歐洲學有聲名之后再到東方弘揚福音的教士似乎又有不同,這位陸若漢神父是少年漂泊,去國萬里,對于東方世界的熟悉甚至還在其他教士之上,也因為他先后在ri ben、中國的作為,也更為知名,而更為重要的是這位陸若漢神父自歸澳門之后只在澳門、廣州兩地奔波,并未常駐內地傳教,故而并不在此次強制驅逐出境之列,那龐迪我與熊三拔聽說都是用木籠從南京押回澳門,在內地還受了刑法,想來現在不過過去旬月應還無法見才是。還有一點便是這陸若漢聽聞精通火炮與筑城之法,若是在三亞自力更生倒是的確需要這樣的人才。 此外,顧子明還有一層自己的想法,如今搜羅的廣東流民已經接近兩百之數,以后每年運到三亞屯田的只會越來越多,這樣規模的人口如果不在內部加以平衡恐怕傅小飛會應付不來,而他眼下看中的便是陸若漢經手的一個特殊團體——切支丹。 顧子明已經專門了解過一些情報,慶長十七年(西歷1612年)德川家康便正式宣布禁教,并于后一年驅逐了數十名教士和ri ben教民數百,其中就包括高山右近等信教大名。而自去年德川家康死后,德川秀忠大權獨攬在ri ben國內采取了更加嚴厲的切支丹禁制手段,尤其在京坂和九州的教區,大批教民被迫殉教,禁教已經逐漸開始朝迫害發展,而僥幸逃生的多逃往了呂宋和澳門,尤以澳門這里日僑最多,多是避難于此的切支丹教民,如今圣保祿大教堂的重建工地上便有來自ri ben的切支丹工匠在彼,三巴寺的正門石刻也是ri ben這些工匠的功勞。 這些人在澳門的數量大概維持在三、四百人左右,每年都有從長崎、平戶等地新來的難民乘著破爛的帆船繼續涌入澳門,又有生活無著的難民繼續南下安南和柬埔寨謀生,當然不持信仰的浪人武士無論在澳門還是整個南洋同樣很多,就如在文萊抓到的那些海盜中的ri ben人一樣。但由于這樣的往復循環,澳門的ri ben奉教難民數量始終維持在了一個數量級內,逐漸也形成了獨立的ri ben人社區。 換言之,如果能夠給予這些人足夠的保障和寬松的信仰環境,這樣的人力顯見是能夠為元老院所用的,而且這樣規模的人口更可以制衡大陸的流民,畢竟人以群分。顧子明曾經著眼于朝鮮奴隸,但那人數畢竟太少,或許黑奴也能做得不錯,但顧子明對此有著天然的懷疑。 此外便還有三亞的占城回回,上次經過崖州雖然教訓了幾人,但大食教眾在彼經年,互為村落頗有根基,聽聞這些耶穌會士行事頗為張揚,正好行牽制之舉。 思緒回到眼前,顧子明施施然行了一禮,道:“小子正有事情想要請教?!?/br> ………… 太陽升到了當空,冬日的陽光透過先輩手植于庭院中的大葉紫薇灑在宿舍的廳堂中,傅小飛和顧子明在用過午飯之后已經被陸若漢邀請進了圣保祿學院。 圣保祿公學院位于圣保祿大教堂旁,幸免于前兩次的大火,這片最初由傳教士集資購建的房舍自萬歷二十二年升格為大學后幾經擴建,如今已成了在建的教堂工地旁的一塊世外桃源。 這處修院占地不小,設有宿房數十間,常年住著七、八十人,其中有歐洲遠來的修士也有本地受洗的華人及其子女,平日他們就在教會學校中接受神父和修士的教育,這里的課程包括拉丁文、漢語、神學、哲學以及文學。此外修院中還常設了一座天文臺和一間施藥所,左近還有五十余年歷史的圣加扎西醫院,聽聞來自葡萄牙的醫生已經在此推廣‘牛痘’法預防天花,雖然這些成果都還略顯粗陋,就連這‘牛痘’法也無法與元老院在婆羅洲的施為相比,但如果單論學術氛圍,想來當今整個中國大陸恐怕再找不出能夠超越澳門的地方了。 顧子明博覽群書,自有他對諸學的獨到見解,恰恰又趕上個需要練習口語的外國教士,旁邊又有傅小飛幫腔,當下三人從火炮扯到了守城,又從守城扯到了天主教義,顧子明刻意引導正是越說越投機,說到高興處,顧子明話風一轉,關心起幾位剛剛被解送回澳的神父來。 “欣聞幾位神父經此南京教案后能平安抵澳,實是幸事,我等在南洋時也久聞諸位泰西大儒的事跡,卻是未曾拜會?!?/br> “會長(龍華民)與阿爾瓦羅(謝務祿)尚好,只是阿方薩斯(王豐肅)、薩巴蒂諾(熊三拔)和潘托哈(龐迪我)三位弟兄都受了rou刑,如今還在恢復當中,潘托哈的情況恐怕不好?!?/br> “可請大夫看過了?” “圣加扎西醫院的戈梅斯醫生已經看過,因為受刑的外傷尚未完全愈合可能又引發了其他的炎癥?!?/br> 這樣的表現機會顧子明自然不愿放棄,果斷讓陸若漢帶著兩人去了龐迪我養病的寢室。 龐迪我的寢室在一處僻靜的小院,尚有傷在身的熊三拔與王豐肅聽說也在此修養,寢室中干凈整潔,一些書稿及地圖應是有專人整理過了。顧子明見一中年男子閉目睡在床上,一副瘦骨嶙峋的模樣,旁邊守著兩個教士正在照顧,聽見腳步聲回頭看來。 “這位是陽瑪諾弟兄?!标懭魸h轉為用漢名介紹著其中一人道。 另一人看見顧子明與傅小飛樣貌,又聽陸若漢在說漢語,也主動自我介紹道,“在下傅泛際?!?/br> 顧子明聞言對傅小飛笑道,“還是你的本家?!?/br> 雙方又是一番見禮,然后對著尚在昏睡的龐迪我一陣關心感嘆,其中問及去歲教案種種及一路被逐的艱辛。 又坐了片刻,顧子明想了一下措辭,忽然問起在座幾人。 “不知各位先生想沒想過再入中國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