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羅拜夷酋列幾人(六)
“對,牛痘?!?/br> “牛也會生痘瘡?” “牛也吃五谷雜糧,人能生的病自然也會生,如何不能得痘瘡?” 一邊回答著疑問,徐玄策就不得不感嘆,如今就算是身居高位的貴人,對于最基本的生物認識也是如此匱乏,不過這樣來看,在科學的普及上也確實還大有可為。 “其實尚還在行在時,朝廷的醫官便一直在試驗滅毒種痘之法,于其中也有了一些眉目,后來到了婆羅洲,又見了一樁怪事,才算明白過來?!币粋€清脆的聲音跟著徐玄策說道。 若說怪事,黃順之只會覺得如今的這事便最怪,宋人朝廷的厚生司里居然有個女官人,而放眼整個經略司,女性首長多不勝舉,就拿報紙上曾經說過的北面亞庇府新任的熊府尊,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人,黃順之在史書上可沒讀到過宋朝出過女皇帝,遑論有女人為官,難道是在南邊這些年,規矩給改了? 只是想歸想,該問的話還是得問,“小人前幾日看《新華日報》上說,這滅毒種痘法是當年藥王孫真人傳下的方子?” 報紙上對于種痘一法也是大肆宣揚,為了樹立正統,自然也免不了要寫些傳說花邊。其中就有一篇是說,這滅毒種痘的法子最早是唐時的藥王孫思邈傳下的,但文章中也說,孫真人行此事多半也有考驗世人的意思,故而有宋一朝,醫官都是在尋找改良的法子,而不敢輕易將此法行之于人,以免有損陰德。 但自大宋南渡以后,聽說大陸上還是有人將法子傳了出來,名為救人,實則害人,而且從斷斷續續的消息整理來看,此法也還沒有什么系統的運用,更不要說經過如今這一番改良達到安全推行的程度,若報紙上說的屬實,那也實在是得說一句大宋仁ai ren民,當得起這厚生二字。 徐玄策聽了便回道:“要說我大宋南渡之后倒也想了不少法子,可始終還是不能妥貼,既能滅掉痘瘡的毒性,又不用拿人命去試,直到最近到了婆羅洲才發現了一樁奇事?!?/br> “哦?什么奇事?”黃順之又來了興趣,言語中早已忘記徐經略話語中的邏輯lou dong,大宋南渡四百年沒有找到的良法,一到婆羅洲就有了?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這一點小小的疏漏也就不足道了。 徐玄策不急不忙,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嗓子,才又道。 “想必將軍知道,這個時節,原先在南面哥達央河淘金的土人,都要將金子和再遠一些的蠻部土產運進文萊城中?!?/br> “南洋馬少,好一些的都送到了城里供貴人們使馬球玩樂,倒是少有用來拉車的?!?/br> “走陸路運貨的便都是用的牛車?!?/br> “前些日子,戶部安排了一批歸化民到南面的克達鄉,進行檢疫時便發現當地養牛的人家有一件奇事?!?/br> “哦?是什么奇事?”兄弟倆伸長了脖子。 “太醫局的白提舉發現,這些養牛人的家中,子女卻是少有得痘瘡的,比尋常人家至少要低了六成還多?!?/br> “仔細查訪,便發現這些人家的子女,都是接觸過牛痘?!?/br> 黃順之細細咀嚼著這話,自言自語道:“沒想到牛也能生痘瘡,以前卻是從沒聽說?!?/br> 一旁的鐘靈笑道:“不是沒聽說,而是這牛少有因為痘瘡而死的,所以便沒有人去注意?!?/br> “這牛痘不會死人?”黃順之還是不解,不過意思還是明白,大體上恐怕是因為牛生了痘瘡并不會死,故而不容易被人發現。 鐘靈繼續解釋,“牛痘若是生在了人的身上,一樣也是要死人的,只是生在了牛的身上,痘瘡中的毒性便被拔除了多半,再去接觸,便有了免除痘疫的效果,卻不必擔心因此而死?!?/br> 種痘免疫法的原理,自昨日開始經過報紙的宣揚如今已是人盡皆知,再不用多言。 “同樣的痘瘡,人身上生了會死,牛身上生了卻不會,這又是為何???不知兩位將軍想過沒有?!?/br> 徐玄策啟發著黃家兄弟,漸漸也有了一絲得意。 黃順之小心問道:“小人們愚鈍,還望經略開示?!?/br> 徐玄策呵呵笑道:“其實將軍心中多半也是想到了,說說無妨,從牛痘的情形來看,再結合藥王那個滅毒種痘法的方子,就能想得通了?!?/br> 黃順之道:“可是因為牛比人要健壯的緣故?” 鐘靈接話:“白提舉也是這么說,牛要比人健壯上許多,故而同樣是滅毒種痘的法子,人要循環上幾次才能拔除痘瘡中的du su,而牛就只用一次,而且也不明顯,只是發個輕癥,若不是派去的人仔細,都不會發覺?!?/br> “原來如此?!?/br> 黃家兄弟聽完便深深的出了口氣,果然是有了更好的法子,還好不是用的戰俘,不然以后難免不會輪到黃家。 其實鐘靈所說的也不過只是套路,元老院中諸君,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打小便種過痘的,不光是天花,還有其他疫苗。不然,以這兩個多月的情況來看,光是時疫就得死掉好些元老。 徐玄策聽完黃順之的感嘆,便又拿出一個盒子。 “這幾冊都是關于南洋的時疫和災害防治之法,除了痘疫,還有瘧疾、臌脹等癥,都有詳加論述。此外,水、旱、蝗災,也多有涉及?!?/br> “當真?”這一次是一直在一旁聽著的黃順慶驚呼了起來,雖然黃順之沒有失態,但接過書冊的雙手也是略略一抖,任誰也知道這書意味著什么。 南洋之地,之所以盛行巫蠱之術,蓋因于此。這些高高在上的貴人,多半也知道不可事事訴之鬼神,但無奈下面的土民都是愚夫愚婦居多,遑論就算他們自己也是說不清自然萬物其中的道理。但是首長將這些事情整理成書,這就意味著只要精通了書中內容,反過來便能樹立起了自己在民間的聲望,首長們能做的黃家也能做到。 徐玄策并不遮掩,淡然道:“自然,這些雖是朝廷的秘法,但也都是德背萬邦的好事,若能加以宣揚,倒也能體現朝廷的一片仁心?!?/br> 話雖說得冠冕堂皇,但徐首長如今將這些書冊親手送上又是為何?素檀都給架空了起來做壁掛,總不會是要將文萊府拱手相讓與自家。 試探?只能是試探。黃順之既這樣想,也就知道該要如何去做。 看著徐玄策略帶笑意的嘴角,站起身來一揖,對著鐘靈與徐玄策開口言道。 “小人倒是有個不情之請,還得讓鐘管勾做個見證,望經略成全?!?/br> ………… “好了?!?/br> 閩娘的小臉在陽光映照下透著微紅,不過是眼睛一眨的功夫,便聽首長說已經種成了痘。 陳石佬和李氏守在外面,生怕女兒受了驚嚇。 撫摸著女兒臂上的疤痕,那是用針挑出的破口,已經上了藥,但摸上去時閩娘還是略一呲牙,顯然有些吃痛。 李景明也在一旁安慰,“三娘不用擔心,種痘苗時都要留下這樣的疤痕,以后也好辨認,我家兒子種完便是如此?!?/br> “忠哥和義哥也種了痘?忠哥都二十了吧?!?/br> 昨夜一番忙碌,李景明倒是有好多事情都沒說清,這才又被mei mei問起。 就聽一旁的白修恩解釋道:“只要沒得過痘瘡的就都可以種痘,種過了以后也就不會再染上了?!?/br> 然后又寬慰了陳祿一番:“你mei mei不必擔心,這種痘免疫法是用了多少回的,絕不會傷及性命?!?/br> 一萬個小兒里死不了一兩個,報紙上的宣傳就是這樣說的,首長們的話自然都是一言九鼎,絕不會有錯。就算真有幾個出了意外,也只能怪自己的運數不好,故而這話也是說得。 白修恩說完似是要打消他們的疑慮,又拉起自己的袖子,“我們元老也是一般,比歸化民還先一步種了痘,都沒有問題。閩娘這年紀已經是遲了,好在尚沒有得過痘瘡,以后也就不用再怕了?!?/br> 幾個參加種痘工作的元老帶著更多的實習醫學生忙前忙后,為了準備這次種痘,全都在自己的手臂上又種了一次,留下了一個獨特的痘痕以使土著們安心。 張菜和李二一前一后的排在隊伍中,縱然是平日早就熟識,又同在一處做工,今日還是略顯得緊張,并沒有什么話說。張菜的手中緊緊的捏著三張票子,那是給自家幾個子女種痘的診金,就如李二手中捏著的一樣,負責種痘的厚生司只收戶部自己發行的金票,好在這紙幣信用還算良好,印制也精良,不比擔心作偽。 只是老子手心都攥出了汗,還在一邊張望,但身邊的兒女們卻是渾不在意的模樣,自顧自的玩耍。 張小弟和姿娘還如平常一般的好說好笑,旁邊跟著各自的弟妹只是小了幾歲,也快要到了上學的年紀。雖然今日先生給了假,但比起在這里排隊,小孩子們還是更愿意在學堂中聽講。不過終究也還是些孩子,難免貪玩的天性尚在,張小弟名字雖叫小弟,但卻是家中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弟妹,姿娘情況也是一般。 此時小兒們便并不去顧及大人,正好又有小販近前叫賣各種時鮮的小吃,這也是最近才出現在港中的新鮮事。兩人功課都是優等,兩個月下來,也很是積攢了不少‘獎學金’,大半交給家中貼補之外,也給自己留下了些私房,此時便正好用來給弟妹們一人買上了一樣。 小孩子們好東西吃在嘴里也都是歡喜,還吵嚷著也要早些進路中的學堂去讀書,也好能快些過上如哥哥姊姊般的快活日子。 就在這時,原本平靜的隊伍又是一陣喧嘩,便聽見前面有人交頭接耳的傳了下來。 “這么快就種好了?” “排在第一個的是陳家吧,他家閩娘聽說前幾日還染了風癥,這下總算是安泰了?!?/br> “誰說不是,照這么個情形看來,到不了晌午,今日這些人家的小兒便都能種完了痘?!?/br> 隊伍中正在七嘴八舌的議論著種痘的效率,就聽最前面又爆發出一陣爭吵。 一個紅臉漢子正對著一個面色黝黑的年輕人吼著。 “我家老爺可是政協黃委員?!?/br> 年輕人針鋒相對,“我還當是首長,這委員如今可多得很,不巧家父也是委員,今日你說破天去,也是要講個先來后到的?!?/br> “我家老爺可是得了徐經略的諾?!?/br> 紅臉漢子氣急敗壞,生怕主人交代下的差事不能辦成,忙忙抬出了首長的名頭…… 只是一場爭斗終究還是沒能鬧成,旁邊的一個本地書吏模樣的人物正在勸解那紅臉漢子,就聽那年輕人朝著隊伍喊了起來,一聲接著一聲,喊聲中透著十足的中氣。 “后面的人都聽清了,從今往后十日,本地各家各戶種痘的診金都由我大通行牟家包下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