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次日一早皇帝便趕去上朝,片刻不耽誤。只見他坐于大殿之上,雙目囧囧,精神抖擻,全然不同于往日。 太監將一些繁雜瑣事宣讀完畢后,等著大臣們稟報。而群臣卻只等著皇上再提太子之案。 皇帝與眾臣說道:既然都沒什么要稟報的,那今日就早些退朝吧!rdquo; 二王爺忍不住道父皇!太子之事難道就耽擱著嗎?rdquo; 皇上故作鎮定道:你不提起,朕都忘了。朕早把這件事交給你負責,你如今可查到什么關鍵?rdquo; 王爺稟告道:兒臣確實查出蹊蹺。rdquo; 哦?rdquo;皇上故作震驚,暗自里等著看王爺將如何胡鄒。他繼續問道:什么蹊蹺?你倒是說說。rdquo; 王爺一本正經道:兒臣之前在山木園抓到的女子根本不是夕月郡主,她竟敢冒充郡主身份,欺君罔上,恐怕另有目的!rdquo; 群臣聽后不禁驚異,而唯獨皇上卻不以為意。這時皇上不緊不慢說道:就這件事吶,別怨朕責怪你,你這調查效率實在太低!此事朕早就知道了!rdquo;皇上接著笑道:那女子確實不是夕月郡主,她是太子的一妃妾,只因形勢所迫才不得已假冒身份。如今她已懷有皇室血脈,朕念在列祖列宗的份上決定放了太子。rdquo; 皇帝下令放了太子,引起全場嘩然。 王爺沒想到這劇情反轉的也太快,完全令他措手不及。此時他心亂如麻,想不到皇后雖沒來助陣,太子反倒來這么一損招,讓王爺猝不及防。他急著說道:父皇,兒臣覺著其中必定有詐!還請父皇明察后再作定奪!rdquo; 其中不乏有王爺的黨羽紛紛附喝道:是啊,怎么憑空又冒出一姬妾,真是聞所未聞吶!rdquo;、此事怕是難以服眾!還請皇上驗明那女子真身!rdquo;hellip;hellip; 皇上見這些反對者果然都是信件上出現過的人,他此時終于看清形勢,不禁說道:難道眾愛卿以為朕會認錯孫子?還是懷疑太子被人戴了綠帽子!rdquo; 群臣們嚴肅不語,皇上這份幽默倒是讓旁側的太監忍不住偷笑。 皇上繼續說道:還請諸位愛卿不必為朕的家事cao心,朕已派徐太醫親查過此女子,她確實懷孕足有兩月,太子府上管家奴才們也無不認識這位妃妾。她雖不是名門之后,但她腹中之子乃是朕皇家血脈。并且如今看來,太子案證據不足尚難以定罪,即便有證據坐實,也正如眾愛卿之前所說,太子不過是受人利用罷了,朕給他次機會,不再追究。rdquo; 群臣聽后竊竊私語不止。 太監喊道:大家有什么話請拿出來講!rdquo; 羅大戶首先第一個來報:皇上您因得長孫而釋放太子本是人之常情,臣等并不反對。而太子之過實在難辭其咎,如若陛下就這么輕易放了太子,不對其作出任何處罰,豈不助長了天道會的威風,恐怕將來圍場行刺之事再次上演也未可知!rdquo; 緊接著王爺的黨羽們前赴后繼道:是啊陛下!世子之位的人選還需重做定奪!rdquo; 太子年幼,難當重任!rdquo; hellip;hellip; 王爺站在一旁,心中早已怒氣沖沖。如若皇上真就這么放了蕭在宥,他實在不知自己接下來會作出什么沖動的事情。 皇上見大家不能信服,其實早已做好準備。他嘆口氣說道:看來眾愛卿還在為朕早年私立太子而耿耿于懷吶。其實經過此事后,朕也深刻檢討反思,確實是平日里太過溺愛太子,才讓他如此驕縱放肆!朕雖說放了他,可沒說輕饒他。朕決定撤去歐陽在宥的太子之位,從此將他降為親王,就以他母后之姓命為蕭王,諸位可滿意?rdquo; 眾大臣聽聞此決定后,卻也似乎再挑不出理來。 羅大戶趁機又問道:那太子之位,皇上又如何定呢?rdquo; 太子是將來繼承皇位的人,還需在眾皇子中再做考察!他們已然沒有嫡庶之分,以德才兼備為主,朕今后決不會忽略能擔當此大任之人!rdquo; 王爺得了此結果卻是哭笑不得,他心里空落落的,也不知該慶賀蕭在宥終于落馬,還是該慶賀自己又朝著世子之位更近了一步。他思忖道:父皇這招高明,現在世子之位既不是他的,卻也不是我的。倒是憑借起什么德才兼備來,真是可笑! 羅大戶也只好不再作聲,早朝完畢后群臣扎堆閑聊幾句便各自私散了。 早朝完畢后,皇后即刻便從太監那里打探來消息。她得知蕭在宥由太子被降為王爺后,大驚失色。沒想到皇上這個老狐貍竟表面一套背后又是一套。他是放了太子不假,但卻也削了他的爵位。不僅如此,皇上對于王爺的罪行卻全然不曾提起,皇后頓覺自己是白忙活一陣結果竟落得一場空,畢竟她最在乎的還是蕭在宥的太子之位。她不禁疑慮道:莫非是皇上不信那些證據以為本宮在故意編撰?還是他另有打算?廢太子只是個幌子?可是無論如何,這都給了歐陽植可趁之機,如果將來讓他做了皇帝,那許妃豈不是要立于本宮之上作威作福,到時候本宮可就危在旦夕了!想到這里,她耐不住性子便即刻起駕去找皇上理論。 皇后一進御書房,便開門見山道:皇上您為何不把王爺的罪行公布于眾,莫不是懷疑臣妾偽造王爺罪證!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