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書迷正在閱讀:小白臉的成功上位史、這該死的甜美、重生婚寵:譚先生,余生多指教、重生之日常田園、[綜漫]勝者是冰帝、七零年代二婚妻、我養的崽是崩壞的男主[穿書]、穿越之不負紅妝、重生后朕想盡辦法脫jian臣馬甲、七零年代大佬夫婦
他只是不信,不信李林甫能野無遺賢一次還能野無遺賢第二次,不信這一身才華當真無處可用,不信自己面不了圣,中不得舉。 他不甘,為了能留在京城,楊羽不惜在酒樓做賬房,每日領著微薄的工錢,一面苦讀百家書,學習治世之道,一面也學著那些官員說話,學著逐漸圓滑。 楊青月給他的柳枝難以攜帶,楊羽便將柳葉摘了下來,一葉葉夾在書中,每次翻書之時看到柳葉,皆忍不住露出一絲笑來。 但是,還未等楊羽趕上第二場科舉,一股戰火便彌漫了中原。 冬天來臨的時候,安祿山擁兵,刀尖直指長安。 這場仗極大,天策府搭了大半進去,眾多江湖門派弟子也紛紛為保家衛國上了戰場。冬至來臨前,年輕的長歌門弟子收拾東西,跟著哥舒翰將軍趕赴潼關。 邊關苦寒,但不苦文人。大概是普通不識字的兵士總需要有人代寫家書,楊羽反而在軍營里混的不錯,被照顧的吃喝不愁。 偶有閑心撫琴長歌,也有千萬人相和,一曲《無衣》響徹山野,被圍攻潼關的安祿山之子安慶緒聽見,驚艷之余以為絕唱。 楊羽只以為這生活會一直下去,只要他們把守住潼關,郭子儀李光弼二位將軍定能收復失地,將被安祿山奪去的疆域搶回來。 但以為永遠只是以為。 京城一紙詔令,要求哥舒翰出兵收復陜洛。哥舒翰上書闡明形勢,又被楊國忠懷疑,無奈之下只能出兵。 出兵那天,楊羽本也要跟著,身邊一個天策府來援的小將卻將他按了回去。 “先生是有才學的人,還是莫要打這勝負難料的仗。留著這身才華,待來年重新科舉,步入朝堂去幫助更多的人罷?!?/br> 后來楊羽又見到了那小將,潼關失陷后,在叛軍獄中往外望時,見到有人抬著他的尸身,步履匆匆的走過去。 安慶緒終于處理完手頭的事情走過來時,看到身上血跡斑斑傷痕累累的楊羽先是一愣,然后轉頭斥責左右怎能如此粗魯的對待楊先生。 楊羽身上的傷本是叛軍進城時殺叛軍所受,軍醫進來要給他包扎反被氣勁震了出去,長歌青年冷冷的看著安慶緒,一言不發。 安慶緒無奈的笑笑,試探著許了幾個官位談了些賞賜,見楊羽干脆連身都轉了過去,只好作罷。 后來他常來楊羽這里,甚至把楊羽的琴和書也拿了來,問青年是否愿意為他彈一曲。楊羽抱著琴沉默須臾,將琴照著墻壁狠狠一揮,剎那木屑四散。 他本可以用平沙落雁引得安慶緒自刎,可楊羽并不想那般做。 后來安慶緒再也沒來,駐扎的兵馬也漸漸離開潼關。直到入了冬,牢里苦寒,又沒什么御冬衣物,楊羽靠在墻邊,抱著書,身子一陣陣發熱。 窗外又是大雪,和他趕來潼關那天時一樣,白茫茫一片,仿佛長歌門初夏時紛飛的柳絮。 待到來年,長安柳絮飛時也應有花滿城。 擊鐘鼓兮把瓊芳,還余都兮報上皇。 青年輕輕的哼著,閉上眼睛,手中的書滑落下去,灑出一地干枯柳葉。 第77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 他用一年時間, 脫下白衣, 換上了正三品的官服。 顧惜朝點上燭火,整理明日上朝要遞交的東西, 凝視著白紙黑字仍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生怕如今經歷只是一夢南柯。 戚少商不知什么時候走了進來,幫顧惜朝關上窗戶, 道“又有為難的事?” 顧惜朝搖搖頭, 看向戚少商“今日事少?” 戚少商頷首,把回來時帶的紅豆糕放到案上“最近太平,樓里和寨中都沒什么要處理的?!?/br> 他這話說的倒是不假, 自從蔡傅伏誅, 楊羽拜相后, 百姓的負擔一下子減了一半,落草為寇的大多還鄉種田, 江湖風氣肅清。 甚至安靜無聊到讓人整天只想吃茶打盹。 顧惜朝如今已是吏部侍郎了。 他是治理完水患, 修完堤才走的。離開那天青州百姓互相攙扶著十里相送,他三次下車謝過父老, 直到最后深深長揖,才終于止住了那群緊隨的腳步。 但最終離開的車卻從一輛變成兩輛, 顧惜朝自己坐一輛,另一輛用來載青州父老鄉親們送的瓜果菜蔬。 那天天不太好,也下著雨。顧惜朝撥開車簾遠遠望著大堤的方向, 心下剛剛安定, 車后就響起了馬蹄聲。 騎著匹健馬緊趕慢趕總算趕上的戚少商抹了把面上雨水, 撐著車窗對顧惜朝笑道“我跟你回京?!?/br> 這一跟就跟了數年。 戚少商跟著顧惜朝,看著顧惜朝在朝堂上周旋學習,一點點的磨出手腕,自己也加入了金風細雨樓,并且深得樓主蘇夢枕賞識,成了副樓主。 在戚少商成為副樓主的晚上,顧惜朝請他喝酒,二人大醉了一場。朦朧中顧惜朝對戚少商道“你在這兒,我就永遠不會忘了初心?!?/br> 如果說楊羽是他道義上的一把尺,提醒著他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戚少商的存在就是讓他永遠不會忘了在青州治水修堤的那段日子。 讓他永遠記住,為國為民,將自己置之度外,是怎樣的滿足痛快。 息紅淚曾來找過戚少商幾次,最后一次是告訴他自己已經喜歡上別人,九現神龍戚大當家望著息紅淚離開的背影,沉默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