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書迷正在閱讀:alpha變異后、饕餮幼崽她超兇 嗷嗚~、末世綜合征(快穿)、惡魔們的泄欲祭品(高H )、仙外萌狐:神君總掉線!、人人都愛龍霸天、女神的千歲贅婿、萌夫在上:靈妻,等等我、星卡大師(重生)、薛果婊子的日記
不過池淵并沒有轉動一分一毫的視線, 甚至連眼睛都沒有眨過,他很快就到了太子殿下剛才所站的位置便停了下來, 然后深深地鞠下身體,同時做足了禮數,他的聲音溫雅而肅然:“臣郁朔拜見陛下, 祝愿陛下圣體康泰,國運昌盛,福如東海,壽比南山?!?/br> 這段祝壽詞,池淵也并沒有用多么諂媚的話語,而是盡量平實、質樸,因為他很清楚對方根本就不在意他此刻說的話語。 果然他說完后,得到的是紀盛方長久的默然,過了一會,他才淡淡開口道:“襄北王世子遠道而來,倒是辛苦了?!?/br> 見紀盛方并沒有賜茶,也沒有讓他抬起頭,池淵也并不意外,他仍然保持著目前的姿勢,很快回答道:“能參加陛下的壽宴,微臣榮幸萬分,并不覺路途遙遠,況且能得見陛下一面,微臣心中更是深感涕零?!?/br> 這句話說得紀盛方不由得微微瞇了眼睛,其實在襄北王世子郁朔上來的時候,他就仔細打量了一下,發現對方倒還與收集到的信息差不多,果然是襄北王精心培養過的繼承人,氣度和儀表都不差,而在這種時候,他的反應和談吐也比一般人要好多了,所以紀盛方倒也不再那么懷疑了。 不過,此時才是剛剛開頭。 池淵答完后,這時又聽到紀盛方開口,這時他的聲音好像溫和了一些:“襄北王如今身體可好?說來朕已經與襄北王有二十余年未見了,這些年倒是時時看到邊塞的情報,只是只聞其字不見其形,實在有些難以想象這與匈奴人作戰到底是如何兇險無比的場景?而朕實在是有些為愛卿擔心?!?/br> 這個問題比剛才的還要刁難一點,池淵很清楚地明白對方的意思,因為襄北王鎮守著邊關,大大小小的戰事也是免不了的,而這些戰事襄北王也經常向朝廷報告,一是為了表示兵權的重要性,是不能夠收回的,二是雖然襄北是分封的地界,但是每年都需要給朝廷上貢一定的東西。 不過這些年自從紀盛方登基之后,經常要求提高稅賦,這也是襄北王和他矛盾頻發的原因之一。而報告這些戰事就可以同正當的理由來拒絕皇帝的要求,當然對方可能并不會相信。 所以這位皇帝這句話的意思還有在質疑戰事的真實性,正是因為清楚這一點,池淵更要好好答了,他言辭懇切,又頗帶了一點哀愁,好像正在為襄北王的身體擔心一樣:“回陛下,匈奴進犯邊關是常有的事情,幾乎每年冬季都會發生,匈奴人悍勇無比,又擅長騎射,為邊疆戰士之苦,父王也經常帶兵親自抵御。不過因為常年的戰事與積累的舊傷,父王的身體這幾年已經大不如前了……” 池淵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這時聲音又比之前慷慨激昂了一點 ,“不過父王一直告訴兒臣,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保家衛國更是男兒的天職,所以父王從不把這些小事放在眼中!一直親力親為,毫不懈怠,愿為天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br> 聽完這段話,紀盛方的臉不由得僵了僵,他怎么也沒想到這位世子居然如此能說會道,根本不怎么談這匈奴人的戰況,整段話幾乎都在說著襄北王的功績!而現在壽宴中的所有人都在聆聽著他們的談話,這完全就是在給襄北王助威吧! 不過紀盛方也知道是自己先開的這個口,只能說這位襄北王世子確實有幾分聰明! 然而這種情況下,紀盛方也有些為難該如何岔過去,就在這時自己的長子紀凌風上前一步開口了:“父皇,今日是您的壽宴,如今壽宴才剛開始,您就拉著襄北王世子問了這么多問題,對兒臣卻未有幾句,未免有些厚此薄彼,兒臣心里實在有些委屈。兒臣心知您對襄北王世子十分欣賞,兒臣也對他……十分喜歡,不如等壽宴結束過幾天召進宮中再問也不遲?!?/br> 聽到自己的長子突然說了這么多的話,而更讓人有些意外的是,他還是第一次在自己的面前說出這種討好賣乖的話語,雖然是為了解圍,但是紀盛方還是有些震驚又難掩喜悅了看了一眼長子。 這時他才發現自己的長子此時正在打量著這位襄北王世子,而且做戲做了全套的樣子,臉色好像還真有幾分委屈之色! 第82章 宮廷篇二十八 紀凌風說完這段話后, 就立馬看向了少年, 就在剛才他遭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沖擊,他從來沒有想過這一個月與他相知相許,兩情相悅的人竟然突然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當看到少年一步一步地朝著殿上走來的時候,紀凌風一眼就認出了他。 只見今日的少年穿著一身大紅色的蟒服, 頭戴金冠,腰纏玉帶,更襯得容貌昳麗至極,讓人過目不忘,雖然不敢相信,但是紀凌風也清楚地明白,這個人不是他的少年又是誰呢! 此時的紀凌風大為驚詫, 同時目不轉睛地看著少年,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對方居然出現在了壽宴上,身份還是那襄北王世子! 這樣一想,紀凌風就全部明白了! 難怪少年說自己來自遙遠的北方, 原來北方就是襄北之地,難怪少年如此千里迢迢地來到京城, 原來是為了給父皇祝壽。 難道那些裹著紅綢的禮箱也是為了送給父皇的賀禮, 根本就不是嫁妝?一直都是自己誤會了嗎? 不對,紀凌風很快就在心里否認了, 這一個月來,他和少年相處的場景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