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舞劍(五)
書迷正在閱讀:今天也要做個男子漢呢、alpha變異后、饕餮幼崽她超兇 嗷嗚~、末世綜合征(快穿)、惡魔們的泄欲祭品(高H )、仙外萌狐:神君總掉線!、人人都愛龍霸天、女神的千歲贅婿、萌夫在上:靈妻,等等我、星卡大師(重生)
瓔珞在一旁插口道:邵先生,桑家包在我身上,以前我就許諾給這孩子尋一個好姑娘,若有阻礙,我便叫皇上指婚,蘊端作為皇親和王公之子,本來也要“候旨指配”,你們都放心罷!這個媒人我是做定了!蘊端道:夫人,桑家已非列王公,其實再無需皇上指婚,汪家怕是會覺得委屈了汪小姐。之前不知她是汪家大小姐,蘊端說娶她為妻太大言不慚了。 瓔珞只笑道:我說辦得成就辦得成!你阿瑪雖已削爵,你額娘可還是大清的郡主。而汪家,就不看別的,看我的面子也得同意吧?說著便看邵璠,邵璠道:那是,納蘭夫人做主,汪家絕無異議。瓔珞又問邵璠:汪小姐不必選秀罷?邵璠道:汪家是科舉出身,并未入旗。瓔珞點點頭道:那更必須皇上指婚。 桑蘊端完全放下心來,忽然想起早上汪貽純對自己那些笑來,原來她還在戲弄自己,不說她的真實身份,怪不得她不怎么擔心,根本不在乎那位陳小姐,而且她父親是軍機章京,她多半知道桑家大案的細節,并知道非同小可,卻在最艱難的時候陪伴自己,她既然是女子,和自己去外面跑定是想方設法瞞著汪家,又直接將終身許給了自己,自己又白擔了一日夜心思,感激感佩之余不禁莞爾。 又想自己早前也有疑心納蘭夫人各種篤定難道真是如流言所說,她和皇帝關系不一般,但覺得她絕非那樣的人,而老師和汪家上下看起來也是十分敬服于她…… 只聽邵璠道:汪小姐從小就膽兒大,又是二房長姐。汪老爺向不準家里女子纏足,汪家門第顯赫,也不愁嫁。我原來一直回汪府里教她讀書,她去年及笄后,開始有人上門提親,但她偏要到學堂里來上課,說不來就來不了了。老夫人也支持,汪二少和夫人拗不過她,今年初終于答應了,囑咐她一定不能泄露自己是女兒身,將來的婆家要是知道了就麻煩了。那時候她被人欺負,我想正好可以逼她回家,就沒管,哪知蘊端護著她,她就更堅定要在學堂里學習了。 瓔珞笑起來,看著桑蘊端,道:恐怕那時候她便對你芳心暗許了吧。桑蘊端明白她的意思,不覺臉紅了,因為那個時候,他一心一意在筠兒身上。邵璠見成就了這段良緣,心里十分欣喜,說自己今晚就去和汪家說。三人又說了一會兒,才散。 晚間,傅恒回來,瓔珞便把此事說了,傅恒也十分意外。瓔珞摟著他的脖子笑道:傅恒大人為已故汪由敦汪大人之子邀得皇上格外恩寵,為士大夫們所稱道,皆頌忠勇公垂憫故人子弟,汪老夫人會給我這個面子吧。傅恒微笑著側頭,親在她頰邊,道:汪大人不以自己的地位和皇上看重他就為子侄謀定出路,何況汪二少本就是人才,他的風骨才是令人敬佩! 又說起軍機章京里一人名叫趙翼,家境困苦,多年寒窗苦讀,高中一甲探花,由翰林院編修入值軍機處行走,汪老在世時也十分賞識其才學,贊他‘若是蓋珠光劍氣,一見自有不能掩者,生以數年,即足勝人數十年功力’。他見他一頂貂帽已戴了三年,上面的毛拳縮如刺猬。瓔珞忙叫珍珠備下五十金,教傅恒明天給趙翼。 第二日黎明,傅恒一如既往入西苑陪皇帝晨練,早飯后回紫禁城隆宗門外軍機處小值房,叫趙翼進來關了門,將懷中五十金的銀票給他,說馬上就是臘月寒冬,教他買一頂新帽子過年。趙翼受寵若驚,推辭不就,傅恒說這是納蘭夫人的意思,趙翼只好收下。 只是到了過年,趙翼還戴著那頂舊貂帽,傅恒問他,他忙道:恩公,年關之時,最是捉襟見肘,五十金用以他途了,中堂大人和納蘭夫人莫怪。傅恒于是一笑,不再說什么。幾年后,趙翼由傅恒引見皇帝,外放廣西鎮安府知府,后官至貴州貴西兵備道。 而這日,蘊端和貽純在學堂里再相見時,蘊端便不好意思起來,一直避開她的眼光。貽純不明所以,以為他后悔了,其實喜歡那位陳小姐,便寫字條說下了學去原來那家茶館,各自去,在那里會合。蘊端收了字條,卻還是不看她。 貽純下了學便去了茶館,等了半|炷|香|功夫,竟沒見蘊端來,心里十分生氣,自言自語道:看你再找我不!剛踏出門去,只見蘊端笑吟吟地從另一間開著門的雅座里出來,才知道他在戲弄自己,待自己不耐煩要走的時候,才現身,更加生氣。 蘊端笑吟吟地將她拉進自己那間雅座里,然后在里面閂上門。貽純不理不睬,蘊端將她貼在墻上,便要親她,她怒道:桑蘊端,你敢欺負我,我就叫人!蘊端在她耳邊道:芬芬,不要生氣嘛!貽純大吃一驚,道:你叫我什么?!蘊端又叫一聲:芬芬!立刻親住了她的唇,親了一會兒,便將唇移到她臉上細吻。 貽純被他吻得面紅耳赤,氣喘吁吁,再生不了氣。蘊端才放開了她,將她拉去坐在榻上,又從桌上倒了茶來,端到她嘴邊喂她喝了。貽純見這件雅室竟然有榻,他又對自己如此親密,臉更紅了,道:你想干什么!蘊端將茶杯放到榻邊幾上,笑嘻嘻地道:汪大小姐,你已是我的人了,你說我想干什么? 貽純大吃一驚,忙跳起來,怒道:你敢!蘊端又笑:你覺得我不敢?!說著,一拽,又將她拽回榻上,壓在身下。貽純驚懼萬分,使勁推拒,帽子掉了,頭發全散出來,流下淚來。蘊端忙放開她,擺手道:我不敢,不敢,芬芬,我不過開個玩笑,你別哭嘛!貽純這才又哭又笑起來。蘊端擁著她道:我和你馬上就要訂親了!于是將昨日和納蘭夫人與老師的一番對話告訴給了她,貽純才明白了,在他懷里羞澀地道:原來是老師告訴你的,爹爹mama昨晚就知道了,不知奶奶怎么想。 蘊端從懷里拿出一張紙,展開來,上面是邵璠昨日用墨筆寫的兩字正楷“宜棻”,說道:不要擔心,你是嫁定我了。汪宜棻(fen1),這個閨字真好聽,是你爺爺汪大人取的,因棻字生僻,家里人都叫你芬芬,我是你的未婚夫婿,當然叫得。 貽純“嗯”了一聲,貽純本是因她要去學堂父親取的貽字輩男子學名,爺爺給她的“宜”字,音即同“貽”,她的兩個弟弟名叫“貽纮”“貽緯”,因都還未滿十歲,請了老師在家里教書。便問道:你為什么要了這間雅室?蘊端將紙折好,又收進懷里,才笑道:樓上只剩這間了。貽純道:胡說,明明我來的時候還有好幾間。蘊端道:那你為什么要我們前日的那間?貽純臉紅了。蘊端道:想我親你,對不?說著便又開始親她。 親了一會兒,蘊端道:我知道,你故意不告訴我你是汪家的大小姐,教我憂心,是罰我去見陳小姐對嗎?貽純見被他說中心事,便嫣然一笑,道:你去相親我能攔著?陳小姐長得好看,你就該娶她,還回來纏著我干嘛?我怎么故意了,你明知道我姓汪,老師以前又是汪家的人,是你自己一直沒仔細想罷了。蘊端湊在她耳邊道:就是想到了,我又怎知你是女子?怎么賴我!你說,要怎么罰你? 貽純笑道:不知道!蘊端道:我知道。然后湊在她耳邊說了一句。貽純臉立刻紅了,忸怩道:不要不要!蘊端道:要,要,我先轉過身去,你老綁著不疼嗎?說著起身下榻,走去桌邊坐下,然后轉過身去。貽純無法,只得脫了外衣,然后伸手入中衣內,去解自己的綁胸,弄好了,又穿回外衣,才道:好了。 蘊端轉過身來,見貽純長發垂肩,雙頰緋紅,眼神迷離,胸部豐滿,身子腰肢雙腿還是頎長纖細,榻上散著著拆下來的綁布,好大一團,不覺熱血上涌,快步上前,將她緊緊擁在懷里,心想:自己簡直是瞎子,她骨架如此纖小,怎能是男子!更沒想到她的胸竟和纖瘦的身板完全不同…… 身子觸著她胸前的柔軟,不覺意亂情迷,低聲道:這么綁著真地很疼吧?貽純見他想親又不敢親自己的模樣,心里甜蜜,舉手攀住他的脖頸,低聲道:我的身子已是你的,但我們要留到洞房花燭夜……蘊端點點頭,俯頭下去,隔著衣服將唇貼在她身上…… 依博爾也需裹胸,但她因為穿著較寬大的小廝衣服,身段又不像貽純這等纖瘦,更無需如此層層包裹,雖未化妝,她的相貌就是一個標致的美女,而且蘊端對她十分上心,所以一早便知她是女子。 二人離開茶館之前,貽純又將胸和頭發束回去,戴回小帽。出來的時候,那日那個伙計看他倆手牽著手,從樓梯上下來,便嘻嘻直笑,心道:這一對兒真是好看!蘊端也笑著回應那伙計,貽純臉紅了,低了頭,但緊緊地握著蘊端的手,直到出了茶館才放開。瞥眼間,兩人看見門側面掛著的原木牌子和上面凹刻的兩個字,并未填色,這茶館原來叫做“莫愁”,真是應景兒,都驚奇地對望一眼。 這日晚間,瓔珞就收到了汪老夫人的親筆允婚信,說桑王大案,承霈在軍機也知之甚詳,但父親犯錯不應牽連兒子,汪家最重人品,既然邵先生和納蘭夫人都說桑小王爺乃不可多得的正人君子,且他在學里照顧宜棻,二人情投意合,若老爺在世當也無異議。汪家絕無貪慕虛榮之念,只是滿漢有別,桑王又是皇親且獲罪尚在罰中,恐怕須得報備皇上,由皇上允婚才妥當,有勞忠勇公和納蘭夫人玉成此事。署名:師苕未亡人心勉(注:師苕是汪由敦的字)。瓔珞看完信感嘆道:汪老夫人果然也不是一般人。 其實前日桑蘊端兩次上玉京園時,瓔珞都在家,而且傅恒也在家。因為前日是永琪和??蛋布s好的比賽騎射,不僅他們四人,還有皇帝容妃李玉多羅等大內侍衛,全部都在玉京園后花園里正對馬場的“鄺如軒”觀看,自然是回絕一切客人。 騎射比賽,??蛋才荞R自然是比不過永琪,他還偏不要永琪相讓,說是相讓太沒意思,但射箭的準頭倒是和永琪不相上下,只是他用的是小弓小箭。二人間騎快馬,拓弓作霹靂聲,跑馬場時不時一片贊嘆聲,皇帝容妃并傅恒夫婦都十分高興。福隆安由傅恒抱著觀看,也興奮地直拍手。 后來,永琪用一套皇帝帶來的御用火|槍射擊,??蛋部粗制G羨?;实垡嗣?,說將來好好給他整一套,他十分歡喜,叩謝皇帝,皇帝寵愛地將他拉起來,抱在懷里,然后和容妃對視一笑。傅恒夫婦見此也欣喜地對望一眼。 海氏以靜離的身份向皇帝和容妃見禮后,坐在瓔珞身旁,瞧兒子騎射?;实酆退讯嗄晡匆娒孢^,見她衣著樸素,但樣子并沒有什么變化,眉宇間更比早年舒泰許多,忽然想起,她是自己的潛邸舊人,溫言問候了幾句,她都一一答了,并叩謝皇帝和恭喜皇帝生了十五阿哥。容妃自是不明白,只道因靜離是玉京園管事,所以皇帝特別問候。海氏見兒子英姿風發,心里無限安慰。 騎射結束后,皇帝突然叫傅恒下場舞劍助興。傅恒夫婦都很奇怪,容妃一邊撫摸貓兒小奶,一邊笑道:皇上說起傅恒大人陪他晨練時常常舞劍,我難得來一次,傅恒大人可否一展身手?傅恒忙起身行禮道:是,奴才遵命,先去換衣裳取劍。少時,傅恒回來,眾人眼前一亮,見他一身白衣,襟口袖口都滾著細小的黑緞邊,馬蹄袖,腰里束著黑帶,還掛著玉佩,垂著黑色的絳帶,眼中精光閃閃,手里拿著一柄烏金鞘的長劍。 此時已是蕭索深秋,但傅恒一身白衣往場中一站,眾人都覺眼前一亮,“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瓔珞對眾人道:傅恒平日在家里就穿這一身舞劍?;实埸c點頭。 這衣服是傅恒自早年舞劍便一直穿的,一如純妃蘇靜好當年所見,蘇靜好正是因在富察府看見傅恒舞劍,從此傾心于他。瓔珞嫁給傅恒之后,又為他做了兩套一模一樣的,傅恒平日在家穿的常服都是珍珠在做,唯有舞劍這身包括腰帶一切用物都是瓔珞親自做的,他現穿在身上的便是瓔珞所做。 傅恒在場下舞劍時,容妃眼里精光閃閃,看了一會兒,曼聲吟道: 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瓔珞知道這是《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里的句子,微微點頭。容妃又吟道: 仙人擲劍不記年,至今光怪猶未歇。 薄蝕日月騰金晶,青天倒掛雙白蜺。 曾斬妖蛟帶腥氣,寒泉滿甃誰敢汲。 只恐仙人求故物,但看水底飛霹靂。 秋高氣爽,園子里千林落木,紅葉寒艷,颯然風起,仿似皆消凝起舞于傅恒的劍尖,“為回風,起舞尊前,盡化作,斷霞千縷”……長劍如水,氣勢流貫,疾如風雨,緩若云翔,配著容妃沙啞緩慢的聲音,別有韻味。她懷里的波斯貓眼睛一瞬不瞬,似乎也被震懾。李玉和多羅都常見傅恒舞劍,只是身穿白衣是第一看見。 瓔珞不知這是什么詩,于是看著皇帝,皇帝微笑道:這是朕新教沉璧的,明人唐順之所寫的《劍井行時有白氣屬天》。然后又看著容妃,嘉許道:你記得很牢??!容妃笑道:謝皇上夸獎!瓔珞高興地點點頭,心想:這詩說少爺舞劍真是貼切的!瞥眼間,見容妃淺暈雙頰,笑靨如花,不可方物,忽然想起那時傅恒說自己和容妃雙劍合璧,心里也喜氣洋洋。 ※※※※※※※※※※※※※※※※※※※※ - 【漢臣不選秀以及漢人高官的避忌】在清朝,由于占人口少數的旗人有各種特權,他們被限制參與科舉。一方面,開科取士是漢人歷時千年的社會傳統,因為元朝緣故又被視為征服者集團是否愿意吸收被征服者的標志,清政府不愿在這上面得罪漢人,是以即使允許旗人應舉,在名額分配上也不會多加照顧。另一方面,皇帝深恐埋首書堆的旗人喪失尚武精神,不僅要求旗人在應舉時還得測驗騎射,同時拒絕駐地旗人在地應試,不僅鄉試,還包括童子試的一般歲、科兩試,都必須返京考試。漢臣大都是通過科舉文試上來的,而且選秀是在八旗里面選,漢人如果不入旗,不具備選秀資格。清朝的后宮不納漢女是祖宗家法,漢人又普遍具有強烈的民族情結,所以漢人的士大夫階層也不愿意自家的女兒去侍奉“夷狄之君”。 - 清朝的皇帝很多是收著漢女,數量還不少,但她們多半不是通過選秀入宮的,這在說康熙的時候已經提到。上三旗包衣漢人通過內務府選秀入宮,其中一些成了妃嬪,但她們是旗人,比如歷史上的令妃。漢軍旗出身的非包衣也可以參加選秀,但是因為不納漢人是清廷的一個規定,所以經由選秀上去的漢女很少,就是說事情不能做在明處,這個原因也導致漢人高官家的女兒大都沒有入宮,“偷偷摸摸”納入宮的多半都是沒有家世的漢女,沒有名分或者名分不高。 - 雍正的年貴妃是漢軍鑲黃旗,但在潛邸就嫁給雍正了。所以在潛邸時期就納漢女也是一個途徑,高貴妃也是同樣的例子,而高家本是鑲黃旗包衣,出身不及年家。年氏和高氏都是漢人高官的女兒。年氏乃康熙為雍正所選,高氏乃雍正為乾隆所選。待到成為皇帝后,事情就不好辦了。雍正的后宮妃嬪本少,且大都是漢女,基本都是他的潛邸舊人。五阿哥的使女胡氏,看起來和這情況類似,但歷史記錄沒有提到胡家的背景,或者就是沒有背景,真的是使女隨機被皇子所幸。但是五阿哥一直居于宮中,清宮中的宮女全部嚴格是上三旗包衣,和皇子的潛邸還不一樣。所以小說杜撰了她乃漢軍旗選秀出身。 - 漢人高官也基本沒有入旗,典型就有張廷玉汪由敦劉統勛于敏中,但坐到他們的位置,其實已經超越了滿漢的限制,這和軍機處的結構有關。盡管皇帝的侍衛和內務府等機構中幾乎都是滿人,這一點在軍機處已大大削弱。滿漢軍機大臣每日早晨一同進見,一整天都共同辦事。在乾隆時期,兩個漢人出任過領班軍機大臣,還有的人極具影響力,比如張廷玉。舊有的滿蒙議政王大臣的排他性權力,被民族上混合的軍機處所取代。權力得到增強的漢人出現在內廷,極大地方便了軍機處許多職責的處理,尤其是大規模的漢文出版計劃以及對于廣大外朝人員的監管,因為這些人中漢人占優。此時漢官對于幾乎所有最重要的決定都可以發表意見,包括軍事問題。所以小說杜撰了桑蘊端與汪家小姐的婚事,無疑,旗民不通婚對桑王家來說,并不存在普通人家的經濟法律等考量,而且汪家亦非普通人家。 - 但漢人高官多半有一種避忌,就是不主動提攜自己的子侄。比較典型的就有汪由敦。而先例是張廷玉。雍正十一年(1733),張廷玉次子張若靄高中探花,張若靄在小說前面已經提到。但張廷玉請求皇帝拿去他兒子的榮譽。君臣展開辯論,張廷玉說:“置之二甲,已屬厚幸?!庇赫实巯驈埻⒂裾f明,決定名次時,他并不知道圈定的探花是張若靄,堅決不同意降低張若靄的名次。張廷玉道:“天下三年大比,合計應鄉試者十數萬人,而登鄉薦者,不過千余人。以數科之人來京會試,而登春榜者亦只三百余人。是此鼎甲三名,雖拔于三百余之中,實天下士子十數萬人之所想望而不可得者?!贾街?,情愿以此讓與天下寒士?!?/br> - 最后,雍正的態度緩和下來。張若靄降至第四名,在三鼎甲之外,成為二甲進士的第一名。張廷玉這么做的重要目地是為轉移其他官員的嫉妒之心,面對盛譽,兒子退而求其次,所付代價是很小的。張廷玉可以接受雍正皇帝私下的贊揚和不公開的賞賜,但他不會為得到如此高高在上的公開榮譽冒風險,給人留下自己是皇帝寵臣只是利用自己的地位贏取了不應得的照顧的壞印象。而張廷玉的四個兒子后來都在朝中擔任要職,張若靄襲封伯爵,歷任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禮部尚書等職。張家的兒子本不需要通過科舉出身,但由此可見張家的才華和實力。這也是張廷玉為什么要求兒子在科舉里降級的一個原因,說讓給別人也確實是一種高風亮節,因為在清朝,科舉是千萬漢人學子得以進階仕途的唯一途徑,而一甲前三名多半可以直入翰林院。汪由敦是張的門生,所以他的做法也類似,顯現了漢家讀書人的本色。 - 【棻】[名] 有香味的樹木?!都?平聲.文韻》:「梤,《說文》:『香木也。亦作棻?!弧?;[形] 茂盛?!段倪x.班固.西都賦》:「五穀垂穎,桑麻鋪棻?!?/br> - 【趙翼】是清朝有名的史學家,其出身來歷如文中所示,早年為軍機章經,和傅恒有親近的交往,小說中銀票貂帽之事基于趙翼自己的回憶。將在下一章的旁白里作詳細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