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她的犀利他的大氣(4)
“而民營企業的運營管理中,不似外資企業那樣,有許多條條框框的限制,因而更能讓各類人才在事業的舞臺上盡情的施展與發揮,其職業上升通道要比外資企業快了一倍都不止?!?/br> “所以應該說,在人才竟爭上,外資企業與民營企業各有優勢,相信各位學子也能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所以主持人所說的壓力、所說的信心,想來應該只是開玩笑吧!” 主持人倒沒想到兩家企業的人力資源負責人,還有這樣的淵源,當下話鋒一轉,對顧若說道:“俗話說,名師出高徒,莫總監如此優秀,想來作為師傅的顧總監當是更加了不得了!顧總監,給我們的學子談談,你對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在人才競爭上的看法好嗎?” 主持人一番話,即贊了莫玉,又贊了顧若,而如果顧若表現得遜色的話,又馬上會被人看低——真可謂是又聰明,又犀利!不愧是吃主持這行飯的,腦袋當真是好使! 顧若輕瞟了主持人一眼,不以為然的輕輕一笑后,將目光轉向莫玉,淡然的說道:“說到師傅,當真是不敢當!只是機緣湊巧合,與莫總監有過一些專業上的交流而已?!?/br> 說完,淡淡的移開了視線,再次看向主持人和臺下的觀眾席,淡然沉著的說道:“人才之爭只是那些唱高調的人拋出來的話題性言論而已!試想,哪一個成熟的職業人在選擇企業的時候,不去考慮自己的管理風格、行事風格與企業文化的匹配度,而只看他是外資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呢?如果連職業人都有這樣的成熟擇業觀,那么作為企業方又有什么理由,不去重視這一點而要盲目去做人才爭奪呢?所以說得更貼切一些,人才的竟爭,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竟爭,而是企業自己如何找到與之相匹配的人才,并吸引之的問題,是企業自己與自己的竟爭!” 這席話,說得主持人臉上露出尷尬之色:從節目錄制開始,一直就是她在強調人才之爭,這時候,卻被企業方指作是外行人看熱鬧而已! 一時之間,犀利如她,竟也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而莫離卻在看著顧若依然淡然的面孔時,不禁皺起了眉頭:她這是利用最后的機會向莫氏開戰嘍?故意激怒主持人,引起主持人的攻擊,而后再將自己企業的優勢不動聲色的拋出來——對于顧若,他還是了解的! 果然,主持人略略的尷尬過后,其名嘴的犀利本色依然十足:“那顧總監的意思是,再優秀的人才,如果與貴公司的管理風格不匹配,貴公司還是不會錄用嘍?” 一句話想要將住顧若的軍,主導下面學子的選擇——如果真是如此,那他們就算選擇了df還是有可能不被錄用,既然這樣,還不如選擇莫氏更有把握!而且,如此自以為是的企業,怕是也不會被用人方給看重吧! 林立看見主持人犀利的調轉話鋒,微微低頭,與顧若相視一笑。 顧若輕柔的聲音,對著正停筆看向她的各位學子說道:“人才甄選的要素中,很重要的一條是行事風格測試!這項測試并不是將不匹配的人拒之門外,而是運用外資企業成熟的培訓機制,將其打造成為與之匹配的人才!” “相信各位都了解這樣一個信息:外資企業更喜歡做校園招聘,而民營企業則更喜歡招錄成熟的職業人!在這種現象的背后,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信息:外資企業的人員流動率大都能控制在8???,這其中還包括企業的計劃內流動!而民營企業的人員流動率則在15???!這就是不匹配和急功近利所造成的結果!” “當然,民營企業還不具備系統的人才培訓能力,所以如此做法,當然也是無可厚非的!” “所以,作為其行事風格還未定型的學子來說,應該去什么樣的企業,顯然已經不用我多說了!” 她的發言,引來臺下觀眾的一陣掌聲——既然是公開人才競選會,觀眾席上自然不乏人力方面的從業者和專家! 對于資深hr來說,她的觀點顯然更具專業度和行業高度! 而在其言談之間的語言技巧,也成為大家私下議論的話題:極具針對性的發言,一語鎖定臺上十名學子——要穩定、要培訓、要成長,你應該去哪里? 顧若的目光,從十位學子的臉上輕輕掃過,目光中的沉穩與鼓勵,讓人覺得一股不自覺的吸引力! 十位學子思索片刻,在主持人的倒計時中,刷刷的在桌上的表格里,填寫下自己選擇! 結果,df與莫氏,以7:3的一邊倒優勢,取得了絕對性的贏面! 莫玉畢竟年輕工,臉上的微笑已掩不住其尷尬之色,而莫離則大方的上前與林立和顧若握手,對df表示祝賀! “顧若,歡迎回來!”莫離輕握住她的手,低低的說了一句與現場無關的話。 主持人微一側頭,沒理解他這話的意思,只是順著節目的思路向莫離說道:“不知道對于這個結果,莫總有什么話要說?” 莫離輕輕松開顧若的手,臉上露出他慣有懶散而邪魅的淺笑,對著鏡頭和臺下的觀眾席淡淡的說道:“這個結果于我來說,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說是意料之中,因為df作為進駐中國最早的內衣企業,他不僅具有剛才顧小姐說的先天優勢,更學會了國內企業的快速反應、簡化流程的模式!” “具備自體本身的單一優勢的莫氏,在竟爭中處于下風那是自然的!所以,在外企不斷的適應本地化管理的時候,我們民營企業也應該加快步伐向他們學習呀!” 言談之間,一代名企業家的大家風范盡顯,而且在褒揚對方的同時,也指出,對方的優勢有一半是來源于國內企業的!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只不過他們先行一步而已——既是認輸,卻又不失驕傲! 林立看著他微笑著點點頭,以示對他觀點的認可!同時,對他從一個優秀的設計人,成長為一個成熟的企業家,也在心里表示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