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第73章 郭佩佩今年十八歲,在同學之中屬于特別幸運的那一小撮!69屆中學生畢業之后面臨著分配問題,絕大多數都去上山下鄉了。上山下鄉這種事,說起來是光榮,但背后有多少眼淚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郭佩佩自己就有堂姐堂兄上山下鄉了的,周圍的街坊鄰居家里更是有數不清的‘例子’! 在外面的日子,就在鄉間種地做農民...他們是城里長大的孩子,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城里,而是首都!可以這么說,即使是家庭普通的孩子,也享受著這個時代少有的‘好生活’了! 舉最簡單的例子,大家早上要刷牙,晚上洗臉洗腳還要用不同的臉盆、不同的毛巾。這對于大家來說只是最普通的,甚至會有連環畫教他們怎么去做這些事,成為一個合格的、愛衛生、講文明的孩子。 但這種事在農村地區就不見得是‘日?!?! 至于其他的事,比如上廁所沒有手紙、糧食不夠吃之類的問題更是無處不在!堂姐堂兄這幾年間回過一次家,郭佩佩聽他們說過這些事——這些事不好和父母說,出門在外已經夠讓父母擔心了,這些‘小事’再說出來,父親母親恐怕更要在夜里憂慮地睡不著。 有些心里的苦,也只能和同輩的弟弟meimei們訴一訴了。 苦處不只是這一點兒,另外還有經濟上的窘迫——有人覺得這個時代誰的經濟都窘迫,即使是城市居民往往也生活清貧,沒有多少個人物品可言。無論是想做什么,想買什么,都要提前做好計劃...隨隨便便一個大件,就能耗掉一個人兩三個月的全部工資。 但經濟上的窘迫這始終是有不同的,上山下鄉的絕大多數知青可以說是經濟上最窘迫的一批人了。除了極少數人混得開,絕大多數知青甚至不如當地的農民。 這不只是因為知青們其實并不適應農活,或許一開始的時候會干的不如當地農民好,工分理所當然地不如農民們高。但一兩年以后呢?農業或許是有技術的行業,但在這個時代,技術含量還不是那么高,更何況這種集體勞作還會進一步壓縮技術上的優勢。 這種情況下,經過一兩年的勞作,知青們做的往往就不比農民們差了。 但即使是這樣,大多數的知青工分依舊不高。女孩子們就不說了,就算是男青年,也很少拿到公社里的平均工分——男知青正是二十來歲的大小伙子,身強力壯的,連平均都達不到,這肯定是不正常的。 奧秘就在于分配工作,以及工分劃定。 出工是出工了,但能不能拿滿工分,這還得看記工分的人怎么說。對于鄉里鄉親、大多沾親帶故的本地人,他們經常放水,只要沒有特別大的問題都能給滿工分。但對于外來的知青就不一樣了(或許有一些淳樸的地方不會有這種歧視,但在那個農村糧食常常不夠吃的時代,意味著分糧分錢標準的工分,絕大多數恐怕都是不愿意多分給‘外鄉人’的)。 分配工作也是一個道理,有一些工作相對輕松,同時工分也高,這一般是一些被認為是有技術的工作。不過這所謂的‘有技術’其實很有限,屬于并不困難,其實大家也都能做的。 這些工作分配的原則有很多種,掌握分配原則的人,有的會優先考慮自己的親戚朋友,有的則照顧‘領帶’的親戚。也有的人相對公平,會分配給那些家庭困難或者身體弱的村民。 但不管怎么分配,基本上都不可能落到知青們手里。 各種方面的原因疊加,使得知青們在農村收入很有限,勤勤懇懇一年了,別說掙錢了!一年到頭除開吃的糧食這些之后,常常是倒欠生產隊的錢和糧。 有什么辦法改變這種狀況呢?有,最常見的就是和本地人結婚。一旦和本地人結婚,很大程度上就能獲得本地人差不多的待遇。特別是知青們比起當地年輕人,舉止不同,多少多一些文化和眼界,如果不看家庭背景,其實是很走俏的結婚對象。 事實上,就是看家庭背景也挺好的...要在農村結婚了,城里的父母多少會表示一些,準備一點兒結婚的花銷。相對于農村的許多家庭,這并不算差。 或者說,大家都挺窮的,大多數時候大家結婚也就是看這個人了。 和本地人結婚,待遇會好一些,生活生也會有一個可以互相扶持的人。不少人就選擇了這個時候結婚——一開始大家都不想的,因為除開一小部分確實有理想有激情,想要改變農村的青年,大部分人在明白自己現在的生活其實承擔不了這樣的使命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城。 這幾年不知道抓了多少探親回去,然后滯留在城的年輕人。這些年的糧食關系都不在城里了,在城里就等于說是沒有口糧,但還是想要留在城里! 但不能,只能將他們遣送回去。 不管怎么說吧,這些人還是期盼著有新的政策出來可以讓他們回城。當年他們上山下鄉是因為政策,也不能說就不可能有允許回去的政策吧? 這種情況下,如果在本地結婚了,回城就會變成一種‘拖累’,所以很多人選擇了不結婚。但隨著時間推移,等不來回城,現實生活中的困難卻是實實在在的,他們也只能在矛盾的心情中最終做出屬于自己的選擇。 最近郭佩佩才收到過一封自己同學的來信,那可是她上學時候最好的朋友!她在江西那邊插隊,日子很不好過。去年一年忙下來,最后還是倒欠了生產隊不少錢糧。她想寫信給家里,讓家里支援一下,這也是這個時候拉饑荒的知青最常見的選擇。 但是這個同學家里條件不好,當初她要下鄉插隊,家里得給她準備一些東西。就連準備一些生活用品的錢都一時拿不出來,只能找人借?,F在家里的情況并沒有什么起色,寫信回去要這筆錢估計也是借。 同樣都是借,還不如她來借,這樣父母不知道這件事,還少了一些擔心。 郭佩佩心里知道這個錢一旦借出去,就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還了。但她還是把自己工作以后攢的錢拿了出來,也就二十多塊——并不多,主要是她參加工作這兩年始終是臨時工,工資十分有限。再加上要給家里交伙食費,另外自己有時候還想買一些東西...她能攢下來錢,已經算是挺上進的了。 知道上山下鄉的不容易,郭佩佩就更加珍惜自己現在的生活。雖然說臨時工有這樣那樣的不好,mama總說臨時工沒前途,將來談對象都要被人家挑剔,但生活總是能在對比中找到一絲絲‘幸運’。 “佩佩,快來吃早飯,吃了好上班去!你今天第一天去,別讓領導覺得你不積極,那也讓你張叔叔不好做人?!迸迮錷ama招呼著正在外面屋檐下刷牙的女兒。 雖然說,郭佩佩已經覺得自己很幸運了,但如果可以的話,她肯定也想脫離現在‘臨時工’的身份,轉為正式工。不過她最美也只想過在現在工作的工廠里,找到機會轉為正式工,沒有想過去到別的單位,特別是那還是一個很吃香的單位。 不過這種事就是這樣了,該你的幸運跑也跑不掉。 誰能想到家里老爸還有一個老朋友在旅游公司工作,最近還升官兒了呢!當年人家欠了家里人情,本來郭佩佩的爸爸都忘記了這件事,還是老婆嘮叨女兒工作的事情太久,他實在沒辦法了,這才提著禮物,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上門去求人。 沒想到這一求,竟然真的有了結果。 就這樣,郭佩佩走流程一樣被‘張叔叔’帶著見了幾個人,然后就被通知,可以來旅游公司上班了。 其實旅游公司也有不少普通崗位,不會外語、不會其他技能也能適應,就和其他單位的任意崗位一樣。但是,這些崗位才真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隨便增加一個人,那不知道要打多少報告! 導游則不同,因為每年的旅游團數量都在增長,導游的需求量也增長的厲害。然而因為各個方面的原因,真正能得用的導游又招不多,所以導游的人數一直沒有滿過,往這里塞人反而方便一些。 之所以沒有隨便把找關系的人塞進來,直到塞滿額。一方面是因為旅游公司也不是開善堂的,這里待遇好,就隨便讓人塞人?那也太沒有門檻了!所謂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這種工作崗位拿出去,是可以換好處的! 這倒不一定是貪污腐敗,很有可能只是單位與單位之間的資源調動。比如說旅游公司常常需要一些單位的支援,或者說‘行方便’。如果新來的導游有這些兄弟單位的背景,辦事情的時候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也得考慮那些工作量大的導游們的想法。他們的工作量比某些‘閑人’大了不知道多少,這當然是有獎勵可拿的。但是如果導游滿額了,某些大家都要分,而且總數額固定的福利就會無形之中降低。 雖然說,總的來看這點兒福利并不是很大,但大家本來就對那些輕輕松松過日子的同事有點兒不滿了!再隨便把導游滿額,恐怕到時候資歷深的能把加吵到總經理的辦公室去! 郭佩佩擦了擦臉,匆匆忙忙吃了早飯。出門之前最后一遍看了看鏡子里的自己,確定自己整潔莊重之后,這才略帶一點兒忐忑,又滿懷興奮地踏上了上班的路。 等她到旅游公司的時候,這里已經很忙了。旅游公司們的導游是正常時間上班沒錯,但是在他們上班之前有很多準備工作就要開始做了,他們又不是隨隨便便就出發的。和機場那邊聯系,確認今天的訂單,準備好車子,還有外勤保障等等,這是在導游出發之前就要做好的! 這個時候大廳來來去去都是人,大家都有自己要確認的事情。 郭佩佩有點兒茫然,她還不如毛思嘉他們那個時候呢!那個時候過來報到,那是一群新入職的同事,因為早就預備著他們要來入職,各方面是有準備的,甚至有專人在大廳這邊候著,帶著他們去了該去的地方。 現在就郭佩佩一個人,自然沒有了這些專門的準備。 她只能硬著頭皮去問前臺。 前臺這邊正在手寫錄入拜訪者的信息,這些都意味著接下來的客戶訂單,有些焦頭爛額的。聽她問新入職的到哪里報道,并沒有及時回復,等到手上這一塊兒告一段落了,才往里面指了指:“先去檔案室那邊兒,管人事錄入的干事在那間辦公室工作?!?/br> 雖然叫做‘檔案室’,但那間辦公室其實并沒有檔案,檔案都在一個單獨的房間里存著呢!檔案室的工作人員才在檔案室,只不過檔案室的工作人員不多,根本用不了一個辦公室。在辦公室緊張的情況下,就有其他人安排到了這個辦公室。 郭佩佩看門牌找了一會兒,這才找到‘檔案室’。 檔案室這邊就安靜多了,而且因為郭佩佩就一個人,管事的人也不忙,做了登記,辦理了第一道手續之后,干脆帶著這個未來同事去走了一下接下來的流程?;旧虾兔技嗡麄兡谴尾畈欢?,只不過快了很多,因為沒有那么多人...當然,歡迎會這種也自然沒有了。 最后這個干事才把郭佩佩帶到一個辦公室外面:“你的分配來之前就定下了,就這兒。組長是金組長,金組長安排了毛導游給你做師父。你運氣挺好的,毛導游是咱們公司出了名的‘勞?!疵铩?,更多時候在外面跑,留公司的時候反而很少。我剛剛看過今天的輪班表了,她剛好今天休息?!?/br> 說著干事敲了敲門,等到人來開門了才笑著打招呼:“是趙導游啊,這是新人郭佩佩,以后就在你們辦公室了——人我送到了,我就先走了???” 趙露上下打量了郭佩佩一回,沒說什么,只是讓開身子:“你進來吧?!?/br> 郭佩佩這才走進辦公室——和這個時候普通的多人辦公室一樣,非常樸素,甚至可以說是‘破爛’,這才是真正的老破小呢! 這個時候首都的辦公室資源緊張,很多時候處級干部也沒有單獨的辦公室。職務級別高一些了,或許會有單獨辦公室,但條件不用指望多好。房子是老房子,破破爛爛、陰暗潮濕是很常見的。 至于辦公桌、辦公椅之類的標配大件也完全沒有幾十年后政府采購的大氣。 這個時候□□的東西還是能省就省呢,那些外人看得到的會用好東西、新東西。但是那些蓋了一層絨布臺面,可以遮擋住的,比如說會議桌吧,很有可能就是用舊課桌拼成的。 不一定是國家真的就差這么一點兒錢了,這么大的國家,就算老百姓普遍沒錢,也不可能政府拿不出買會議桌的錢。只是在領導人看來沒有必要花這個錢...這個時候的艱苦樸素可不是說著玩玩的。 □□尚且如此,旅游公司的辦公室自然不會好到哪里去。準確地說,就和外面普通的辦公室一樣。說實在的,有點兒出乎郭佩佩的意料,她家離旅游公司辦公大樓這邊很近,所以以前就聽人說過旅游公司。她知道在這里工作的導游可能算是非?!畠炘健囊蝗喝肆?,無論是經濟條件上,還是生活習慣上。 她沒有想到,他們的工作環境這么簡單。如果不是一眼望過去幾個在辦公室的導游都長得很出眾,這種情況在別的單位很難見到,她都要覺得自己是去到了一個很普通的工作單位。 向面前的‘趙導游’微微致謝,她才小聲問:“您知道毛導游在哪兒嗎?” 趙露這才想起今天來的新人意味著什么,她前幾天就知道毛思嘉要給一個新人做師父了,當時心里的感受很難形容。不過這種事不可能一直放在心里,所以剛剛別人把這個新人帶過來,她是沒有直接想到這其中的因果關系的。 直到這個時候她才想起來,這個新人是毛思嘉的徒弟。 帶著一種微妙的心情,趙露找里頭喊了一聲:“思嘉,你徒弟來了!” 從辦公室比較靠里的位置,一堆文件后面,這才冒出了一個人。站起來朝著郭佩佩確認了幾眼,這才‘哦’了一聲,朝她伸出手:“你就是、就是郭佩佩同志吧?” 郭佩佩連忙上前,握住她的手:“是、我就是郭佩佩,您叫我小郭就可以了?!?/br> 毛思嘉感覺到了她的忐忑,笑著搖了搖頭:“不用那么緊張,我就比你早來公司一年多而已,論年紀比你還小一歲呢!叫我‘思嘉’就行了?!?/br> 雖然毛思嘉這么說,郭佩佩卻不會那樣做,她還是按照規矩叫了最保險的‘師父’。毛思嘉見狀也沒有糾正什么,只是笑了笑。 旁邊的同事見到這一幕就笑了:“這種事情肯定還是要看資歷的,你看看老王,三十歲才來咱們單位上班,老李當時給他做師傅,小了他足足七歲,他不是一樣叫師父?這姑娘你以后要教的,叫你師父也是應該的?!?/br> 說著又對郭佩佩絮絮叨叨:“你運氣不錯,小毛雖然不是資歷多深的前輩,但人家能力強??!有這么一個師父,能學到的東西也多一些......” 郭佩佩才來公司,哪里知道誰能力強,誰又有別的特點,自然是前輩們說什么是什么。 倒是做在辦公室靠外位置的趙露,聽著這些話有些不是滋味兒。她和毛思嘉是同一期來旅游公司的,她自問自己也是非常優秀的了...事實上,她從小到大就屬于‘別人家的孩子’。進入旅游公司之后她也非常努力,關于這一點大家都是承認的! 但是,就是因為有毛思嘉這個例子在,她的光彩就全無了。 其實一開始她還是挺喜歡毛思嘉的,剛來旅游公司上班的時候,周圍都是前輩,毛思嘉是同期,和她一樣都是個女孩子,在辦公室里毛思嘉算是她說話最多的人了。而且她當時也覺得毛思嘉確實人很好,有什么事也愿意幫助自己,她的外語比毛思嘉可差遠了,當時有什么問題她都是請教毛思嘉的。 但是不知道什么時候兩個人就疏遠...不管怎么說,當自己完全淪為另一個人的陪襯的時候,心態也是會變化的吧——有的人或許能夠調節好自己,但趙露從小心思就比較敏感,最后也沒能調整過來。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兩個人的關系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比起一般的辦公室同事還要冷淡一些。 反正毛思嘉不主動和她說話的話,她基本上也就不會和毛思嘉說話了。 上次聽說毛思嘉竟然開始帶新人了,她哪里還能淡定的起來呢!之前毛思嘉雖然優秀,但這些優秀更像是浮在表面上的,并沒有讓她和同期的導游拉開實質性的差距。但是這次帶新人就不同了!帶新人雖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但安排到一個才入職一年多的人身上? 這是非常反常的! 而一件事一旦反常,那背后必然是有與眾不同的因素在推動——等于是領導們蓋棺定論,毛思嘉完全不同于同期入職的導游,把她和那些入職四五年,甚至更長年限的導游等同了。 畢竟毛思嘉的年齡可是弱勢,而想要消除這種弱勢,她就得比那些入職四五年然后帶徒弟的人更厲害,這才能抵消年齡帶來的‘不足’! 雖然早就知道很多領導都很看好毛思嘉,但是這樣明顯、這樣官方地表現出來,著實是第一次了! 之前毛思嘉工作任務量大,還可以單純解釋為她會的語言多,很多時候就是個‘救火隊員’。但現在呢,真的不能再這樣以為了! 她確實已經走在他們同一批人的前頭了! 第74章 “媽,那我去了???”郭佩佩回頭看了一眼家里正嗑瓜子的一大家子,跺了跺腳,就掀開門簾子出門去了。 郭佩佩她大伯母就有些不懂了,轉過頭問妯娌:“佩佩這怎么回事兒呢?是去拜年?怎么不等家里人一起走?” 郭佩佩她mama笑著抓了一把糖果給兒子,這才來得及回答:“佩佩她單位師父就今天在家,明個就去姥姥姥爺家過年了,這是人家家里的傳統。所以佩佩才要今天抽空去一趟,放心吧,飯前肯定就回來了?!?/br> 聽這么解釋,郭佩佩大伯母才點了點頭,忽然又像是想起來一樣,好奇地看向妯娌:“我好像聽佩佩說過她師父,特別年輕,還比她小一歲呢...” 郭佩佩的mama其實也因為閨女師父年紀太小犯過嘀咕,但是當著別人的面不好說這些。更重要的是,在自家閨女這段時間的洗腦中,她的不少想法已經改變了。于是笑笑:“是笑了一歲,但人家先進的單位...再者說了,有本事就是有本事,不一定和年紀有關系。佩佩可說了,她這個師父每個月拿的津貼都是旅游公司最高的那一批,快超過工資了!” 因為家里出了個在旅游公司上班的孩子,所以對于旅游公司到底怎么發工資及其他津貼福利之類,大家就都有了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這種事情一向是家長熱議的話題,就和幾十年后親戚朋友之間不免議論孩子做什么工作,工資狀況怎樣是一個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