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頁
兄妹倆都笑了起來,似乎眼中的擔憂并不存在。 貴州的太空“蟲洞門”附近,有一小隊白人尤其顯眼,不少工作人員都會瞄一眼,然后注意到跟隨著的覺醒辦,立時移開視線。 “您確定要自己上去嗎?”羅部長道,“別人上去不行嗎?” “不行?!敝x爾蓋挺了挺發福的身材,“林說了,只有主試官可以看見?!彼嗣l痛的雙眼,浸染的痛苦在這種脆弱的地方簡直被放大了千萬倍,但是他必須這么做。 羅部長慎重地點了點頭,看向天空,腦中回響起林秋的消息:有些事,我們必須去做。 第二百三十八章 成片的太陽能板如同太空中的水田,在太陽的照耀下熠熠生輝,許多小黑點在上面來回奔走,加固鏈接著這些板塊,太空中可以說沒有力的影響,也可以說無處不在力的影響,對于近地軌道來說,地球的重力是永遠不可避免的,包括衛星在內,如果想在近地軌道上巡航就必須有一定動力來維持軌道的。 太陽能集成板不僅需要這樣的動力功能,還配備了另一種東西。 “大家請往我左手看,那就是我們的家園,地球!”美女記者以激動的語氣說,手掌按在玻璃弦窗上,“觀眾朋友們一定要明白,我是普通人,我們,這些記者團都是普通人,我們沒有受過航天訓練,也沒有太空知識,可以說,我和電視機前的你們一樣都是普通人。這個空間站不是以前的了,人類已經進入了新時代,觀眾朋友們,普通人也一樣能上太空!” 總面積達到三千平方米的太陽能空間站也于同一天竣工,太陽能源站配有三個空間站,用于管理太陽能源站的一切事務,包括動力修正等等。 這些空間站和天宮不同,內部配備小型“蟲洞門”,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輕易進出。 反重力覺醒技為這些空間站提供了可靠穩定的重力,這是長期頻繁使用后的合理發展,目前的反重力覺醒技雖然還是不能在垂直差上靈活控制,但是像這樣反向使用已經很容易了,更何況,人類原本的人造重力研究也有一定水準。 然而,對一個空間站來說最難的并不是重力,難的是可循環使用環境。以前的空間站全部給養都需要從地面運送,每一次航天飛機的起飛降落都是一大筆費用,送上天的哪怕一粒米都極為昂貴,如今,這些都是老黃歷了。 無動力凈水循環裝置保證了哪怕是被化學污染的水也能夠變成純凈的飲用水,雖然心理上不一定能接受,但是生理上是絕對沒問題的,等**到了極限,人也就不在乎這么多了。 太陽能源全功率材料覆蓋在外圍,以及連接的太陽能板,保證了空間站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這是最根本的改變,人類連燃料都不需要再往天上送了,也不用限制各種機器的使用。 空氣目前為止還是個難題,空間站雖然已經建立起了一部分生態循環系統,大型榕樹生長在空間各個角落,綠化水藻令冰冷的空間站充滿了人情味,但是依舊不夠,不過,這可以依靠“蟲洞門”進行及時補充,如果出現問題也可以立刻撤退。 整個太陽能源站包括附屬空間站都是在地面已經設計完成,半組裝,所有組件只需要送上太空就可以使用。 太陽能源站開始組裝僅僅一星期后,記者團就可以上天采訪,而施工和設計領導們則是第一批上的,這是慣例。 “觀眾朋友們,北京時間六點五十七分,太陽升起的時刻,太陽能源站將進行第一次電力傳輸,代表著人類進入太陽能時代!讓我們一起倒數吧,十、九……” 這是個設計好的環節,太空中的太陽能源站早就開始接收太陽光轉化成電力,蓄勢待發了,不過,誰也不會在這種事上攪晦氣,唯一可能出夭蛾子的主試官目前處于隱居狀態,完全沒有消息。 地面上,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朱雀城人頭攢動,這是個完全新生的城市,僅僅幾年時間就初具規模,最令人震撼的莫過于從天空中降下的太陽電力傳輸電纜,如同神話中的巴別塔一樣看不見盡頭。 原本的設計,太陽能源站將會帶著太陽電力傳輸電纜移動,或者說,它們不動,地球自轉會讓它們在中美的朱雀城與阿波羅城之間來回轉換,但是,這個方案最終被否決了,電纜在大氣城中的移動會造成什么影響誰也不知道,誰也不愿意負這個責任,最終,朱雀城與阿波羅城分別建立了兩條傳輸電纜,太陽能源站只需要在上空對接就行了。 這種設計得益于非空間能源傳輸覺醒技,不需要實體接觸,不需要一根連接的線,只需要兩種材料都被施予了覺醒技就可以隔空傳輸能源,包括不限于電力、熱力等等,科學家們還期待著更多能源的發現。 電纜就如同一截一截的筷子,在空中懸浮排列成一條直線,底座的接收基站面積十分龐大,整個朱雀城都是圍繞基站建立的。 此時,朱雀城還是一片黑暗,當主持人最后一聲倒數結束,一輪陽光在北京的地平線上升起,太陽能源站傳輸頭的電纜蒸騰起一絲藍色的火花——無論是空間站還是天宮里的宇航員和科技家們都心頭一緊,擔憂是不是出什么差錯,盡管已經預演了無數回,但是沒人能保證百分百成功——幸好,一切如常,非空間傳輸材料代表通暢的科幻藍色亮起,一截一截地往下傳遞,直沖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