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林秋和嚴冬年依舊住在那幢民國小別墅里,該是低調一段時間了,連續發生的事令他浮躁,這不是好事。英國那事的失敗,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太“多事”了,那段時間他與覺醒辦產生了不少矛盾,令人生“緊張”……這都是馬后炮了。 這一低調,就低調到成了一條咸魚,當林秋回過神來,一年光陰已經過去了?;叵氪四旰孟袷裁匆矝]做,不,也是做了點的,比如和嚴冬年之間的關系,反正現在網上關于他倆的同人文已經開了一個站點了,還有擴大的跡像…… 中國當然是不能結婚的,林秋問嚴冬年要不要舉行婚禮,這貨的反應是:“有必要嗎?我還要打游戲?!?/br> 林秋:「……」 “再說了,我們倆都是天煞孤星,萬一舉行了婚禮后克彼此怎么辦?” 最終婚禮沒有,倆人請了親朋來小聚一頓完事。 院子里的池塘整修一新,和嚴冬年預知中的一模一樣,林秋覺得沒啥區別,倒是小黑喵并不這么想,整天繞在池塘邊上盯著里面的魚看,池塘中只幸存了一條魚,頑強地長成了肥魚。 林秋現在不愁收入,小島上的覺醒者會給他房租,因為小島理論上是他的私人土地——合法手續由美國政府代辦并且擁有小島所屬國家的全套證明,鬼知道是美國政府怎么做到的,覺醒辦表示隨便你在小島上怎么折騰,中國不抽稅也不管。 「那我要是在島上開覺醒儀式呢?」林秋問。 「隨便?!剐罨貜偷?,「你把小島炸了咱也不管?!?/br> 林秋想了想,還是沒這么干。 嚴冬年到來后的第二年新春臨近時,咸魚了一整年的林秋去北京敘職,在街上發現了新玩意兒:一輛在王府井大街上空五米處行駛的公交車。 小楊注意到林秋的視線,貼心地解釋道:“新開發的懸浮公交?!?/br> 「覺醒辦搞的?」林秋問。 “哪能啊,覺醒辦不準搞這種營利性質的東西?!毙畹?,“程平平和上次獲得反重力的覺醒者一起搞的?!?/br> 上一次覺醒儀式還是鳥巢那次,一共有十五名覺醒者獲得了反重力這個覺醒技,占總人數差不多一半,主要原因是這個覺醒技比較好理解。 實際上,此反重力并非真正的反重力,準確來說是“指定某個物體穩定懸浮于地表相對位置”,地表如果改變高度,懸浮物可不會隨之改變。比如,物體懸浮在5米位置,前方出現一幢高樓,懸浮物會直接撞上去而不是拔高位置,除非覺醒者本人在附近指揮。 “太陽能源站”一時半會兒建不成,擁有反重力的覺醒者們就想著是不是開發點懸浮車什么的,不說別的,北京這么座堵城里,能夠利用馬路上方空間這得緩解多少交通問題啊,而且還完全沒有建設成本和建設周期。 這幫人原先想的很簡單,車底盤上施加覺醒技,其他照舊就是了。 車成功浮上天了,但是動不了,因為驅動帶的是輪胎,原本抓地的輪胎抓空氣,自然就前進不了了。 失敗的覺醒者們試圖把車改成“后驅電風扇式”,后來發現“后驅電風扇”不夠,懸浮了并不代表沒有抓地力,實際上,底盤因為施加了覺醒技變成了類似“地面”的東西,裝在車體上的“電風扇”根本帶不動一輛車,如果加大動力又太貴了。 之后是一系列的改裝和研究,原本幾個人的小試驗逐漸加入了一汽、紅旗等汽車公司,當發現這玩意兒與其說汽車不如說更像船后,大連重工、江南造船廠、上海船廠等陸續也參與了進來,最終,研發僅僅六個月,第一輛懸浮汽車成功了。 懸浮汽車沒有輪胎,底盤由整塊組成,車體極輕,只能進行超低空行駛,只要保持車身與底盤的堅固性,完全不用擔心風阻,因為覺醒技的影響,底盤即使在狂風中也能保持垂直穩定,只要增加橫向動力以保持橫向穩定就行了。 當初發現這一點,研究風阻的大佬堅持要把底盤分解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東西能達成這種效果…… 車輛運輸至使用地后,由覺醒者統一“施法”,之后就永遠不會再落地了,一次五千輛,一個月一次,頻率并不高,對覺醒者來說完全可以接受,將來如果增加產量也不過一個月多幾次罷了,目前來說“反重力”覺醒者的人力還是非常富余的。 公交車的高度設定成3米,道路狹窄時,上下站點可以由道路兩邊現成的樓房來改裝,如同重慶,如果有設計余地,可以建設小樓般的上下站點。 “據說現在水上船已經在建了,還有人想開發反重力飛機?!毙钆d致勃勃地道。 林秋琢磨了下:「這玩意兒上天了就沒法自己落地了吧?」 「那建飛機的話,人怎么上下?」 “我說怎么說這個話的人被大佬罵了呢!” 第一百七十四章 覺醒辦在北京造了一座大樓,與以往機關大樓的風格不同,很是顯眼,綠色植物生態型設計,每個陽臺交錯布置,滿是綠色植物,大樓中間還有一層是專門的空中花園,可以當作懸浮車的出入口,這當然是因為有內部消息,知道未來發展的原因。 懸浮車上路之后,不少原本臨街的高層房屋立馬價格暴漲,顯然,這些房子將來也會是門面房了。 目前,中國所有關于覺醒者的事務均由覺醒辦處理,日本有“覺醒作戰本部”,韓國也成立了“覺醒部”,但是兩國均沒有出現強大的覺醒者,東亞的其他國家更是干脆連公開的覺醒者官方組織都沒有,亞洲呈現出“覺醒辦”一家獨大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