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炸火車(修)
再裝甲列車駛過方衛國等人藏身的樹林十分鐘后,方衛國馬上帶的戰斗工兵開始在鐵路上埋設炸藥。 第二小隊負責警戒,第一小隊則是在鐵軌下方挖坑埋炸藥。根據一天一夜的偵查,裝甲列車后面肯定有軍列。 本著有棗沒棗打三竿的想法,方衛國表示有軍列就炸,沒有就炸裝甲列車,反正糟踐不了,大不了就是多等等咯。 于此同時,鬼子軍列上 列車長拎著司機的衣領就是一通巴掌,破口大罵道“八嘎牙路!你居然趕偷懶!列車要是不能按時到站,你滴死啦死啦滴!” “嗨咿!我這就加快速度!”打盹的司機開始瘋狂的往往蒸汽機里加煤。另一名司機 也開的拼命的開始加煤。 列車長看向“努力工作”的兩人,打著手電,滿意的離開了車頭。 列車長一走,兩個人馬上就停了下來,挨打的司機揉了揉臉罵道中村這個混蛋!我早晚要他好看! “小島君,消消氣,來根煙?!睕]挨打的司機掏出煙遞了過去,又問道“你說,咱們這趟拉的是哪個部隊?” 小島一郎接過香煙,給自己點上,深深吸了一口后,小聲的說道“柳葉君,咱們拉的是野戰重炮兵第十四聯隊?!?/br> “小島君,這是真的嗎?”柳葉次郎驚訝的說道。 “當然是真的!我有一個老鄉在第十四野戰重炮兵聯隊擔任曹長,在車站的時候我碰到他了,我們還一起吃了晚飯?!毙u一郎肯定的說道。 “斯國一!小島君的老鄉真是不一般吶!”柳葉次郎羨慕的說道。第十四野戰重炮兵聯隊是日軍的炮兵主力聯隊之一,全部列裝重型榴彈炮的聯隊,全聯隊共有二十四門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 “那是!他們的部隊可是響當當主力部隊!”小島一郎得意的說道,那感覺就好像他在第十四重炮聯隊擔任曹長一樣。 柳葉次郎不滿的說道“軍部的老爺們真不知道是這么想的,為什么要在晚上把部隊送去前線?” 小島一郎看了看后面車廂,小聲地在柳葉次郎耳邊說道“他們這次攜帶了一批特種彈?” “特種彈!”柳葉次郎驚呼道。 “小聲點!這可是軍事機密!”小島一郎低聲呵斥道。 “斯密馬賽!”柳葉次郎馬上道歉道,隨后又道“我們還是趕緊干活吧,一會中村又該來了?!?/br> 正好,此時煙也抽完了,小島一郎也開始往鍋爐里加煤。 “隊長,鬼子還來不來???咱們這都蹲了快二十分鐘了。凍死我了!”沈醉低聲抱怨道。 “就你話多!我不冷??!”方衛國此時和沈醉正蹲在距離鐵路二十多米外的一個坑里,由于起爆后需要快速撤離,所以兩個人穿的比較少,所以被凍的更孫子似的?,F在一切就緒只差鬼子軍列了。 五分鐘后,鬼子的軍列轟隆轟隆的出現在了鐵路上。 沈醉推了一把身邊的方衛國,低聲激動的說道“司令!來了!來了!” 方衛國緊張的抓住起爆器的握把,死死的盯住鬼子的列車。等車頭有三分之一經過第一個炸點時,方衛國狠狠的壓下手里的起爆器。然后便和沈醉兩人把張開嘴頭爬在坑里。 一秒鐘后,“轟轟轟”的爆炸聲想成了一片,鬼子的軍列被烈焰所籠罩。 整趟列車被炸成了數截,車廂和后面的平板車脫離了軌道,翻倒在路邊。 方衛國和沈醉兩人從土坑里越出,一邊跑一邊掏出對講機喊道“大壯!擲彈筒射擊!” 很快,幾門擲彈筒便開始了射擊。當方衛國和沈醉兩人竄進林子時,已經有小二十發榴彈被打進了翻倒的列車里。 榴彈引發了車廂里炮彈的殉爆,數以千計的一百五十毫米炮彈被引爆。以列車為中心方圓五十多米被炸出了一個巨坑,整個第十四重炮兵聯隊在不到十分鐘內徹底灰灰了。 方衛國目瞪口呆的看著爆炸的列車,搓了搓被爆炸沖擊波吹得生疼的臉頰說道“這趟車到底拉的什么玩意兒?怎么炸成這個熊樣了?” “司令,他們拉的是大炮,好像還是重炮?!必撠焸刹閿城榈奶貏贞爲鹗繄蟾娴?。 “重炮?有多少?”方衛國回憶了一下,整個南昌戰役日軍投入了不少重炮兵。整個戰役中日軍投入了包括野戰重炮兵第六旅團在內數支重炮兵部隊。 負責偵查的戰士仔細的想了一下后,不太肯定的說道“可能有二十多門炮吧?” “到底有多少?” “我也不知道啊,這黑燈瞎火的,車上還蓋著帆布,不過肯定不會少于十五枚大炮?!必撠焸刹榈膽鹗靠嘀樥f道。 方衛國默默盤算了一下,自己剛炸的那趟列車不是第十野戰重炮聯隊就是第十四野戰重炮聯隊。想明白后方衛國大聲吆喝道“趕緊撤退!鬼子這回要瘋了!” 沈醉不解的問道“司令,你咋知道鬼子要發瘋?” “我怎么會知道?如果你是負責鐵路沿線防務的鬼子,在自己的防區內,一個野戰重炮聯隊被敵人給報銷了,你有什么感想?”方衛國白了沈醉一眼說道。 沈醉燦笑一聲說道“我覺得還是自殘比較痛快!”要是自己在自己的防區內弄沒了一個野戰重炮聯隊,戴老板怕不是能不占醬料生吞了自己。 在撤退路上,沈醉忍不住問道“司令,你怎么知道我們干掉了一個鬼子的野戰重炮聯隊?” “鬼子火炮數量超過十五枚還都是重炮,那么就意味著,這支部隊肯定是聯隊級的炮兵部隊!根據我們的情報,不是第十就是第十四野戰重炮聯隊?!狈叫l國耐心的解釋道。 沈醉被方衛國唬得一愣一愣的,自己怎么不知道哪份情報上寫著日軍參戰部隊中有第十和第十四野戰重炮聯隊? 方衛國要是知道沈醉的心里想法,肯定會告訴他,這份情報來自70多年后的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