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行酒令(中)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 自從我遇到了茨木這大佬、狼崽每天都在撒嬌、亦也、孿生兄弟互換人生[娛樂圈]、回頭再看我曾寫的那些日記、美女總裁的近身狂龍、我的meimei是魅魔、[綜漫]貓的報仇、[綜]我被全橫濱碰瓷了、關于在異界求生這件小事
不知道蕭閑是危言聳聽還是言出有據,但沒人敢拿自己的學分開玩笑。 江水源也不敢??伤谴蚨ㄖ饕獠缓染频?,總不能前天剛說完“就是餓死,死外邊,從這里跳下去,也不會吃你們一點東西”,今天就說“真香”吧?所以他還是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那規則是什么?總不能見者有份,逮著人就喝酒吧?” 蕭閑道“當然有規矩!在公布規矩之前,我先問一句,你們有誰是不能喝酒的么?就是沾一點酒便昏迷不醒、口吐白沫,或者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的那種,普通的酒精過敏就別說了,我這里有牛奶、撲爾敏、氯雷他定、護肝片……你們有需要的可以隨意取用?!彼呎f邊從口袋里往外掏東西,很快在面前的課桌上堆成一堆。 大家紛紛左右環顧,沒有人站出來。 蕭閑接著問道“那你們有誰不知道酒令是什么的嗎?” 大家再次左右環顧,還是沒有人站出來。 蕭閑滿意地點點頭“很好!你們要是有誰敢站出來,我都準備罰他一杯了。為什么?因為他肯定沒看過《紅樓夢》,難道不該罰?既然大家都知道酒令,那我就說說咱們今天的規則首先,大家輪流出題,出題之后,自己答題作為示范,然后大家按逆時針順序輪流答題。咱們人多時間緊,輪到之后10秒鐘之內沒有答出或者答錯的,罰酒一杯?!?/br> 答題時間只有10秒鐘?看來得十二分小心才行。江水源悄悄把桌子上的《復變函數引論》收進書包里。 蕭閑又道“其次,如果所出題目,其他人都沒答出來,則出題者罰酒三杯?!薄@是防止有人故意出偏題、怪題為難大家。 “第三,如果所出題目,其他人全都回答出來,則出題者同樣罰酒三杯。我知道你們一個個都是天才,腦袋瓜子靈活得很,看過的書又多,不規定死了這一條,你們肯定會鬧出什么幺蛾子來!記得我當年第一次給修習班上課的時候,沒有經驗,就栽在這一條上。他們出了題目叫‘飛花令’,結果一堂課轉了幾十圈,愣是一杯酒沒喝下去!我也是吃一塹長一智?!?/br> 江水源心道別的不敢說,要是玩飛花令,自己還真能保持幾十圈不??! 蕭閑最后道“行令過程中,不準上網、看手機、翻資料、交頭接耳、互通有無。如果遇到什么特殊情況,我再作另行規定。有道是‘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唯我是主’,我作為令官,先飲一杯令酒?!闭f著他從裝著兩三斤酒的瓷瓶里斟出一杯酒來,只見酒色金黃透亮,酒液仿佛像蜂蜜水一樣帶著黏稠,微風一吹,郁郁馥馥的香氣在教室里蕩漾。即便不喜喝酒如江水源,也忍不住口舌生津。 蕭閑端起紙杯“好酒要慢慢品。我不耽誤你們時間,接下來由我右手邊的這位小帥哥出題。開始!” 他左手邊的男生早已經躍躍欲試,聞言立即朗聲說道“我的酒令叫花樣翻新令,就是先說一個字,再用成語換掉這個字的一部分,變成另外一個字。舉例如,‘演奏’的‘奏’,‘偷天換日’成‘春’字。請!” 江水源心中了然這花樣翻新令又叫“一字換半合成語成字令”,是古代酒桌上常用的酒令之一,在清人張潮的《下酒物》、楊世沅的《增補繪芳園酒令》里都有記載。題目難倒不難,關鍵是要幾分急智。尤其是跟他挨著的那幾個人,情急之下很容易被罰酒。 果然,第一人就卡殼了。 蕭閑笑得比誰都開心,一邊倒酒一邊打趣道“小兄弟,你是真不會呢,還是想騙我酒喝?” 那個倒也看得開,笑著應道“這就叫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有了第一個人做緩沖,其他人思考時間充裕,大部分都回答了出來“‘砂石’的‘砂’,‘點石成金’成‘鈔’字?!?/br> “‘香椿’的‘椿’,‘春去秋來’成‘楸’字” “‘臂膀’的‘臂’,‘飛土逐rou’成‘壁’字!” …… 江水源對了個“‘籠罩’的‘籠’,‘臥虎藏龍’成‘箎’字”,輕松過關。而胡沛薇用的是“‘書簏’的‘簏’,‘指鹿為馬’成‘篤’字”,也不費吹灰之力。 第一輪很快結束,只有寥寥兩三個人被罰酒,這讓蕭閑很是不滿“效率太低!照這么下去,什么時候才能把這一壺酒給喝完?沒看到很多同學眼睛睜得跟鑼一樣,等著盼著想喝酒么?從下一局開始,出題再這么簡單,我就給你一個簡單的學分!” 大家一陣紛亂拜托,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們想喝酒了?你這分明逼咱們自相殘殺??! 不過來參加修習班,每個人都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覺悟,所以還是沒人站出來質疑。接下來第二出題人明顯兇殘許多“我的酒令叫《四書》‘酒’字令,就是每人說《四書》中的一句,要求句中必須要有‘酒’字,舉例《孟子》‘良人出則必饜酒rou而后反’。請!” 蕭閑頓時大悅“這就對了嘛!有難度,又切題,酒令要出成這樣才算合格!” 江水源也忍不住想給出題者點贊這題出得不僅有難度,而且非常有水平。有水平之處就體現在它是一個巨坑! 眾所周知,《四書》是指《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但要說到“酒”字,就只在《論語》中出現6次、《孟子》中出現10次,在《中庸》、《大學》中都沒有出現。按說博科甲班只有15人,一人說一個還有剩余,完全不成問題。 最坑人的也就在此! 事實上,《孟子》中有兩句是重復出現的,包括出題者所說的“良人出則必饜酒rou而后反”,以及“必有酒rou”。也就是說,含有“酒”的句子實際上只有14句,而15個人來回答,注定有人被坑!可是知道是坑的人,肯定都能回答出來,自然不會計較。而不知道是坑的人——呃,他連坑在哪兒都不知道,又怎么計較? 所以說,這道題出得簡直一顆賽艇! 果不其然,一大串人除了少數幾個知道《論語》中常見的“有酒食,先生饌”“不為酒困”“惟酒無量”“鄉人飲酒”外,都被灌了酒。令江水源感到驚奇的是,胡沛薇居然知道《孟子》里的“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奪之”一句??磥硇∧葑邮巧畈夭宦栋?! 在紛亂的觥籌交錯后,第三個人出題道“我的題目簡單,就是每人按照順序念一句七言唐詩,要求詩句中要含有自己的序號。比如我是第一個,就可以說‘一行白鷺上青天’。請繼續!” 江水源一聽便心中了然這種“唐詩數目字飛觴”在清代陳森的《品花寶鑒》中出現過,倒是容易。話說回來,貌似唐詩的酒令對自己來說應該都不太難。 誰知他剛這么想,就聽蕭閑說道“友情提醒在座各位一句,據說你們班上有位同學可是能夠通背《全唐詩》的!所以麻煩你們出題的時候用點心,別爭著搶著給他送人頭!” 咦?難道我被針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