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驚訝的先生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 自從我遇到了茨木這大佬、狼崽每天都在撒嬌、亦也、孿生兄弟互換人生[娛樂圈]、回頭再看我曾寫的那些日記、美女總裁的近身狂龍、我的meimei是魅魔、[綜漫]貓的報仇、[綜]我被全橫濱碰瓷了、關于在異界求生這件小事
,更新快,,免費讀! 東坡山莊里的角色是明碼標價、按類收費的。 像普通士子、農民、工匠、商人,一天只要兩百塊錢,另外還贈送200文錢作為花銷,不夠的地方由自己按一塊錢兌一文的比例兌換補足。至于達官顯宦、公主親王的價格就貴了,從五六百到四五千不等,當然,他們贈送的金銀也更多,享受的待遇也更好。而最高一級的皇帝、皇后,那就不僅是錢的問題了,關鍵你還要起得了大早來搶,畢竟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整個山莊里只能有一個皇帝、一個皇后。 彭旻給大家的標準是每人每天一千塊錢,多不退,少不補。按照山莊門口的價目表,這個標準完全可以保證每個人都當上六七品的官員,過著奢華的生活。 江水源在價目表里還真看到了僧人這一行當,奈何浦瀟湘溫柔的時候真溫柔,固執的時候也真固執,江水源實在拗不過她,只好放棄去大相國寺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順便體驗一下大宋物華天寶的美好打算,穿上大宋士子的白色襕衫,戴上青黑色幞頭,繼續自己苦逼的學生生涯。 他在山莊入口處的更衣室里換好衣服一出來,頓時贏得滿堂喝彩“嗬,這書生長得夠精神的!要是殿試名次憑長相,他能得狀元!” “原來古代書生長成這樣,怪不得那些小姐們在后花園一看到就要私定終身。要是我,我也愿意逮著一個就趕緊打結婚證!” 扮演成酒店老板娘的彭旻圍著江水源轉了幾圈“不愧是我選的形象代言人,要相貌有相貌,要氣質有氣質,要身材有身材,簡直就是衣服架子,穿什么都好看。尤其穿上這套書生服,衛玠重生、潘安再世也不過如此!我決定了,下次咱們要拍古裝片!” 江水源翻翻白眼“拍古裝片?我可沒聽說錦衣服飾還生產傳統服裝!” “呃……”彭旻頓時語塞,支支吾吾半天才解釋道“廣告片里也可以有穿越情節??!當然,公司也可以嘗試走走古風路線,反正現在復古是時代潮流之一?!?/br> 說話間浦瀟湘、溫盈盈、丁杭等人都換好衣服走了過來。這些人中間數丁杭最燒包,愣是多花了幾千塊錢兌了個郡王的角色,瞧著他身穿紅花金條紗衣,腰束金涂銀革帶,頭戴七梁額花冠,腳蹬烏皮履,端的是富貴逼人。只是他臉上總帶著玩世不恭的邪笑,沒有半點王爺的雍容端莊,讓人感覺他穿上龍袍也不是太子。浦瀟湘的點評更是一針見血 “他要是真當了皇上,都不用金國人和蒙古人動手,大宋朝自己就玩完了!” 一行人按照自己的角色領了玩家攻略,從南薰門進了山莊,然后三三兩兩散開,開始了各自在山莊里的探險。浦瀟湘本打算和江水源一起逛逛的,結果剛走沒幾步就看見了太學的匾額,只好略帶惋惜地說道“你的太學到了。好好玩,別亂跑,明天我來找你一起去逛街!” “那好,小娘子多保重!”江水源裝模作樣地行了個禮,然后打量幾眼太學門口的兩顆大槐樹,施施然走進太學。 進了太學,就看見中門處擺了張條案,一位寬衣博袖、頭戴逍遙巾的中年人正坐在那里打盹,也不知他是有教師職業幻想的游客所扮,還是山莊里的工作人員。當下江水源輕輕咳嗽一聲,那名中年人馬上驚醒過來,趕緊扶了扶頭上的逍遙巾,這才正色問道“我乃太學博士,你是何人?來自何處?意欲何為?” 江水源想了想,貌似淮安府在北宋時屬于淮南東路的楚州,像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就是自己的老鄉,便拱手答道“見過先生,我乃淮南東路楚州士子江水源,欲至太學就讀,望先生收留!” 那人聽江水源說“淮南東路”和“楚州”,忍不住多看了江水源幾眼“有道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想進太學就讀,那就要拿出點真本事來,通過本先生的考核才行。否則你以為太學饅頭是那么好吃的?” “有太學饅頭?”江水源不禁眼前一亮。 據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記載,北宋的國子監和太學的食堂,會在三八課試日特別加餐,春、秋兩季是炊餅,夏天是冷淘,冬天則是饅頭,而饅頭又最有名。據說元豐年間(注意,不是間),神宗皇帝非常關心教育,經常擔心學生吃不飽,影響祖國的教育事業。某天他就突然叫人去學校食堂打份飯來自己嘗嘗,那天正好吃的是饅頭。 說是饅頭,其實北宋時候的饅頭就是當今的包子,里頭有rou餡。神宗皇帝嘗過之后非常高興“吼啊,簡直亦可賽艇。朕以此養士,可無愧矣!”從此太學的饅頭就天下聞名,被世人稱作“元豐包子”、“皇帝套餐”——呃,其實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太學饅頭”。 東坡山莊知道在北宋的太學里有“太學饅頭”,看來當初請宋史學者考證還真不是句空話。 那人再次深深地看了江水源一眼“按照道理,進入太學應該考察士子孝、悌、睦、姻、任、恤、忠、和等八行,不過這些東西一時半會兒都看不出來,我只好采用投狀試藝的方式來考考你。來,你先背幾句《孟子》給我聽聽,沒準兒我一高興就放你進去了?!?/br> 江水源二話沒說便瑯瑯地背誦道“孟子見梁惠王,王曰——” “嗯?”那人眉毛挑了起來。 “嗯?!”江水源的眉毛也跟著挑了起來。 江水源有疑問是因為自己根本沒背錯,那人卻提出了疑問。 而那人提出了疑問的原因在于,江水源背誦的根本不是普通中學生熟悉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魚,我所欲也》,而是從《孟子》開篇第一句往下背。這說明什么?說明面前這位書生至少是學過《孟子》這的,而不僅僅是《孟子》的節選! 那人擺擺手“好,你第一關算是過了。不過按照規矩,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等,外舍2000人,內舍300人,上舍100人。三等中,上等以官,中等免禮部試,下等免解。怎么樣,你想不想在太學里吃得更好些、住得更寬敞些?” “還要接著考,是吧?” 那人笑道“沒錯。接下來你每答上來一題,就可以升一等,然后就可以享受更好的待遇?!?/br> 江水源無可無不可地答道“那我就試試吧!” 那人沉吟片刻“剛才我考了你一道經部的題目,下面再考你一道史部的題目。請聽題,前四史中哪一部書的卷數最多?” 這道題出得確實非常刁鉆。你要回答這道題,首先得知道前四史是哪四部書,其次還要知道每都有多少卷,最后才能得出正確答案。江水源也是思索片刻才答道“如果算上他人增補的話,應該是《史記》的130卷為最多?!?/br> “如果不算增補呢?” “不算增補?那就麻煩了!首先《三國志》只有65卷,肯定先排除。其次《后漢書》要去掉司馬彪的《續漢書》志30卷,只剩下90卷。這兩都比較清楚。麻煩的是《史記》和《漢書》?!妒酚洝窊鷮W者崔適考證,有29篇為后人所補和妄人所續;泥轟的瀧川資言考證則說是34篇。但無論如何,應該比《后漢書》多。至于《漢書》,原本是一百篇,后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而一百篇或一百二十卷中,又有其妹班昭和班昭的門生馬續所補,至少包括七表及《天文志》。如此一來,根本就是說不清的筆爛賬??!”未完待續。 手機本章 最新下載和評論 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點擊下方的《加入書簽》記錄本次(正文三十四、驚訝的先生)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