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狂拍馬屁
書迷正在閱讀:小明星、男朋友帶我脫非入0、失憶后我和情敵HE了、校草制霸錄、[綜漫] 自從我遇到了茨木這大佬、狼崽每天都在撒嬌、亦也、孿生兄弟互換人生[娛樂圈]、回頭再看我曾寫的那些日記、美女總裁的近身狂龍
清風冷眼觀看著這出父慈子孝、君臣相諧的好戲。 他始終認為,能抓住意外出現的機會的人都不簡單。李世民無疑是其中的一員,而且做得還很完美。 他建這個雕像,本意當然是拍馬屁了。如果要說得高大上一些,就是要觀看雕像的人能感受到學院的氣勢、感受到愛國主義當然,如果有人夸獎他雕像做得好,他也接受。 等好戲要落幕的時候,他又加了一把火。 他把人群帶到雕像的右邊,指著基座上四塊白色高浮雕瓷磚說道:“這些分別是晉陽起兵、霍邑之戰、長安之戰、楊侑禪位?!?/br> 晉陽起兵的畫面是:李淵騎在馬上劍指西南象征隋朝的旌旗被一只馬蹄踩在足下,而李淵背后是數面“唐”的旗號李淵周圍的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裴寂、劉文靜、殷開山、溫大雅等人李淵的馬前有兩個垂首之人跪在那里,義指在宣布反隋之前用王威和高君雅祭旗 霍邑之戰的畫面是:中間的城頭上豎著“隋”和“宋”的旗幟,象征隋朝守將宋老生城池的南門、東門大開,各有兵卒向外奔跑李建成帶兵向東佯退誘敵、李世民斷其南門歸路遠處的矮山上李淵在與人商議如何攻下霍邑 長安之戰:中間是長安城,城頭豎著象征著隋朝的旗幟城東是李淵、城西北是殷開山、城西是李世民、城南是平陽公主李淵旁邊的裴寂在宣讀李淵勸隋軍投降的文書、李淵身后的兵馬象征著李建成和劉文靜鎮守潼關 楊侑禪位:李淵坐在龍椅上,楊侑跪地獻上皇冠和玉璽積極天子佩劍丹陛的左右,文東武西站著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裴寂 這些浮雕的場景設置很簡單,難在對相貌的確定。必須要熟悉的人一看就能從這些人物的五官上看出誰是誰。 這個事情殷清風做不來,好在他還有半個土地閻立德。閻立德接到任務后,先根據自己的印象將眾人的形象畫出來,然后拿著畫稿到處去問。 活著的人,就直接當場作畫,已經去世的人,像平陽公主、竇威、竇抗、劉文靜和殷開山等人,就要找到其親朋故舊,參考他們的意見最終定稿。 而且,每個人還要有說話、思考、肅穆、疾呼、廝殺等等不同的表情。服飾和配飾等,也因場合不同而穿戴不同 總之,一切的細節都不能有瑕疵。 至于燒制就更簡單了:先用石膏做模子,然后再用黏土定型 在場的人,除了裴世矩、封德懿和唐儉等人是唐朝建立后才投奔來,剩余的人都參與了這四副浮雕里的事情。所以,他們看到這些浮雕的時候,腦中不由得又跟著畫面將往事回憶一遍。 李世民閉上眼睛,長長吸了一口氣,再緩緩的吐了出來。 他睜開眼睛,對殷清風說道:“你,很好!做得很好!” 正在給李承乾輕聲講解的殷清風立刻躬身,口稱“慚愧”。 一直很少說話的裴寂先向李世民行禮,然后對殷清風說道:“老夫只是出了微薄之力、僥幸得了些許之功,淮陽侯竟然將老夫銘刻其上,真是愧煞了?!?/br> 殷清風心說,你真行,想唱戲你找李世民啊,找小爺算怎么回事兒。 他向旁邊讓了讓,然后向李世民微微鞠躬。 殷清風不但將他捧上天了,而且兒子的表現讓他非常非常滿意。所以,李世民立刻出面解圍。 他扶住裴寂的胳膊,“若是魏國公都說僥幸得了些許之功,那,包括本太子和在場諸位卿家,豈不是也不敢居位其上? 魏國公為大唐做的,用勞苦功高都不足以形容。所以,不但淮陽侯要將魏國公銘刻其上,就連本太子、全朝文武、全大唐的子民,都會銘記魏國公的功勛的。魏國公就安心領受吧!” 殷清風略微低下頭,心里腹誹不已:得又是一個戲精惹不起你把你老子撇得干干凈凈,醬紫好嗎 李世民開頭了,其他龍套就要上場了。 接下來,你一句我一句的,或是贊美裴寂、或是讓裴寂安安心心的成為世人敬仰、或是“批評”這浮雕還沒有完全表達出裴寂對大唐的貢獻 嗯太和諧了,殷清風都不敢直視 殷清風見他們臭腳捧夠了,他插言說道:“雕像的另一邊還有” 眾人眼睛一亮。 雖然殷清風將陵墓中的高浮雕應用到了人世間,但他們不但不忌諱,反而期待,期待他們的形象能留在上面!任誰都知道,經過殷清風這么一處理,讓上面的人物的功勛盡情的彰顯于世。 這里是哪里?是大唐帝國皇家軍事學院啊以后從這里出去的都是將領,不管他們未來的成就有多高,他們在年少的時候,都要瞻仰這上面的前輩! 只要大唐還在,這上面的人,就要接受世人的瞻仰與祭拜! 還有比這更讓人激動的事情嗎!還有比這更令人青史留名的嗎! 沒有! 絕對沒有! 剛才沒有被銘刻上去的人,期待接下來的浮雕上會有他們的形象已經出現的人,期待他們的形象會再次出現在其上 李世民嘛眼睛都快瞇成一條線了。 眾人雖然心里是迫不及待的,但步伐還是那么的紳士。但是等到他們看見另一面的浮雕,五官神情就出賣了他們內心的激動。 第一幅,滅薛舉父子第二幅,柏壁之戰第三幅,虎牢之戰第四幅,洺水之戰。 滅薛舉父子的浮雕上面,殷清風可不敢把慕容羅睺、李安遠、劉弘基等人被俘的畫面整上去,更不敢把李世民退兵的事實加上去。浮雕上只是薛仁杲投降的場面。 李世民居中,劉文靜和殷開山居左右,張長遜居后對面是薛仁杲、褚亮、褚遂良跪地投降的畫面。 柏壁之戰這幅圖就有意思了殷清風把場景分成五個畫面。 第一幅是宋金剛、劉武周、尉遲恭帶兵南下,李元吉逃離晉陽城第二幅是獨孤懷恩、元君寶、榮靜叛亂,呂崇茂殺縣令響應宋金剛。 第三幅是秦瓊戰尉遲恭、李孝基被害第四幅是宋金剛倉皇逃竄,李世民帶著李道宗、宇文士及、秦瓊、程咬金、李世勣、李君羨追趕第五幅,尉遲恭向李世民投降。 虎牢之戰同樣被分成幾個畫面:第一個畫面,李世民居中、竇軌、秦瓊和程咬金、李世勣居左、屈突通、尉遲敬德、李君羨和翟長孫、羅士信居右,唐儉、蕭瑀、封德彝、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在后,對面是黑壓壓的鄭軍。 第二個畫面,李君羨截擊王玄應的運糧軍,王玄應只身逃脫第三個畫面,丘行恭從鄭軍的包圍中將孤身闖敵陣的李世民救出第四個畫面,洛陽城上投石車、守城弩車密布,城下李世民指揮人馬攻城。 第五個畫面,竇建德帥兵來救,李世民率領史大奈、宇文歆等人捉住竇建德第六個畫面,王世充身穿白衣帶領鄭國的太子、楊續、朱粲到軍營門前投降。 同樣,這幅畫里略去了,魏徵、李神通和李勣被俘虜的情節。 洺水之戰,則是李世民和李元吉討伐劉黑闥之戰。這一站,羅士信就義。但劉黑闥卻逃亡突厥境內 這一仗,蘇定方作為劉黑闥部將高雅賢的義子出現在戰場上劉仁軌因李世民審理過他殺死折沖都尉魯寧的案子而被李世民賞識,這一次出征,李世民將他帶在身邊 瀏覽完這四個浮雕,在場的人都知道殷清風這是在歌頌李世民。否則,李孝恭入蜀、平定蕭銑、輔公佑為什么不提?李孝恭和李靖可是真正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的人啊 但,誰敢說殷清風錯了? 既然沒有,李世民就收獲了潮水般的贊美 李承乾拽了拽殷清風袖角,他仰著小腦袋小聲的說道:“阿兄,承乾怎么感覺他們在說謊?” 殷清風嚇了一跳,這小祖宗可千萬別捅婁子。 他快速向四周掃了一下,將李承乾向旁邊帶了兩步,嚴肅的說道:“這世上,有人喜歡說實話,有人喜歡聽實話有的人喜歡說謊話,有的人愿意聽謊話,還有的的善于說謊話不管你認為謊話有多么不好,但要記住,這謊話能達到什么目的和效果才是主要的?!?/br> 李承乾看了他爹一眼,“那,阿耶是喜歡聽實話還是謊話?” “不管是你阿耶喜歡聽實話還是謊話,還是那些人喜歡說實話還是謊話,我的答案是:分時間、分場合、分事情。這個答案對與不對,你自己想。 同樣,我個人認為,說實話的人不一定值得贊美,說謊話的人也不一定是錯的。這句話的含義,也需要你去思考?!?/br> 見李承乾開始認真思考,殷清風才算松了口氣。 某些場合,很忌諱出現一個童言無忌的孩子。 那邊,李世民說道:“學院開學之日,某一定會邀請這些人,以及故去的那些人的家眷來此瞻仰和祭拜。他們為了大唐的建立,付出了血汗與性命,他們值得我輩去銘記、值得后世人去銘記” 殷清風揉了揉李承乾的腦袋,心說:“你爹很適合吃政治這碗飯,就是不知道你將來會如何” 李世民即興講演后,殷清風帶著他們繼續參觀。 他指著左邊那個怪石嶙峋的和右邊那個樹木茂盛的矮山說道:“臣以為,百越之地雖名義上歸屬大唐,但當地土著未必真心臣服。一旦他們作亂,以唐軍現在習慣了騎兵作戰的將領和兵卒來說,將是一個艱難的平叛過程。 同樣,西南蠻僚也會像左傳中說的那樣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為此,臣在此堆砌了兩座矮山來模仿百越和西南的地形?!?/br> 這時,李靖說道:“臣認為淮陽侯這種未雨綢繆的計策,值得學院認真研討并將其落到實處。 所以,臣以學院祭酒的身份決定,以后學院的學員每日清晨必須攀登這兩座山一次。等學員結束學業時,將會從他們當中選取最優秀的人,作為未來專門統帥山地作戰的將領。 同時,臣也會與學院的博士們一同探討戰地作戰的特點、戰術、行軍、補給等內容?!?/br> “山地作戰?還需要有專門的統帥?” 雖然李世民聽說過殷清風對西南蠻僚的設想,但從未想過在山區中作戰,還需要有單獨的戰術和專門的將領。 不過,他一想到這些都是仙人傳授下來的學識,他就放棄了疑問,轉而說道:“淮陽侯,既然這山地作戰是你提出來的,就為我等解惑一二吧?!?/br> 殷清風向李世民、向其他人略鞠一躬,“山地作戰簡稱山地戰,是指在高山或類似復雜地形下進行的作戰。 在進行山地作戰時,士兵既要和敵軍交戰,同時也要對抗危險的地形、高溫、寒冷、瘴氣、蟲豸、猛獸等等如果因為補給不及時,還要學會辨別哪些食物和水是無毒的 在戰斗中,奪取制高點將給進攻或防御提供極大的優勢有時利用一個天然的關隘,就能造成一夫當關之勢” 他把所知道那些,盡量表達出來。 等他說完,李靖搶先說道:“稟殿下,以淮陽侯對山地作戰的認識,足夠成為這一科目的博士!所以,臣請諫淮陽侯到皇家軍事學院任職!” 李世民也想啊,但他之前反復試探都沒用?,F在想當著眾人的面前造成一個既定的事實,恐怕只會適得其反 他只好假裝胸有成竹的說道:“某對淮陽侯另有安排?!?/br> 眾人默默的點點頭。 以殷清風今日展示出來的才學,讓他做一個教書的博士,屬實有些屈才。 另一方面,殷清風這樣的年紀就做了軍事學院的博士,以后軍中將領都是他的學生,再加上他的財富,換做任何一個人是當朝圣人,都要忌諱他的。 太子恐怕也是出于愛護他想法,才讓他遠離這種不必要的是非。否則,一道任命后,恐怕這殷清風離死就不遠了。 李靖之前就與殷清風說起這個話題。 當時他不是沒考慮過太子是否會猜忌殷清風的問題,可殷清風這樣根本沒有經過戰事,卻對戰事有著極度敏銳和深刻認知的人,他真的不想放棄。 他甚至都在想,只要殷清風答應,他不但會把他收藏多年的戰書送給殷清風,還要傾囊相授他對戰事的心得。 可惜,殷清風的身份太過敏感 現在見李世民也不支持他,他只好對殷清風說道:“山地作戰由淮陽侯提起,并且淮陽侯對這種作戰方式也是最了解的。既然殿下對淮陽侯另有重用,老夫只好退而求其次,只盼能隨時與淮陽侯探討一二?!?/br> 殷清風心中再次對他的好意說聲對不起,“小子隨時等候代國公的傳喚?!?/br> 其實他挺喜歡教書育人的,可現在給他推薦的是軍事方面的職位,那還是算了。有些事情必須躲得遠遠的。 殷清風希望趕緊結束這個話題,他說道:“前方還有臣的一個拙作,希望能給殿下帶來驚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