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攻略草原
書迷正在閱讀:小明星、男朋友帶我脫非入0、失憶后我和情敵HE了、校草制霸錄、[綜漫] 自從我遇到了茨木這大佬、狼崽每天都在撒嬌、亦也、孿生兄弟互換人生[娛樂圈]、回頭再看我曾寫的那些日記、美女總裁的近身狂龍
武士彟很欣慰殷清風用這句俗語形容他,這證明了殷清風拿他以家人看待。 他之前最擔心的是殷清風利用完他之后,翻臉不認人。 或許在外人看來,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是在迎合太子、是在為以后的富貴做打算。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不是這樣的。 從西漢以來,武氏先祖封侯者、太守者、九卿者比比皆是。連太原郡的始祖六世祖,也曾官居平北將軍、五兵尚書、以及掌管平北、朔方、雁門、云中、馬邑的太守。在北魏時更受封為晉陽公。 風云變幻,到了先考之時,武氏的氣運似乎已經用盡。 長兄生性恭順、二兄則是文也不成武也不就,除了尋歡作樂外,對家族一點助力也沒有。 三兄本有平劉武周之功,偏又曾是齊王府的戶曹,現雖遠在益州擔任行臺左丞,但這次易儲,也不知會不會受到牽連。 現今,自己身為四子已年近半百,上面三個兄長更是接近花甲之年。但族中除了自家那兩個不成器的不孝子外,下一代子嗣俱未及冠。 元慶歿了,元爽依然沒有收斂的跡象。身為嫡長孫的君雅現今也不過十一歲。 等哪天自己這四兄弟都歸了天,他們這下一代該怎么辦? 指望圣人念及舊情能照拂一二? 呵呵 幸好有這殷清風出現了! 殷清風有超越同齡人的成熟與穩重,也有仁義與淡泊。 自己相信自己這雙閱人無數的眼睛,所以才會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敢將武氏的未來賭在他身上。 這半日以來,殷清風展現出來的才能,一再讓自己驚訝感嘆。但都不及他說的仁義和剛才那句“家有一老”,讓自己更舒心。 只要殷清風念及自己放下身價為他賣命,也念及那個虛無的國公爵位,在將來提攜一下武氏的子弟,自己這么做也就值了! 許敬宗見二人相談甚歡,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樣復雜難言。 “武士彟這老jian商,為了榮華富貴連女兒都送上做妾了,現在更是連長者與尊者的顏面都不要了去巴結這小子。 哎眼見著小子的勢力愈發強橫了。 武士彟這老jian商加上李伏威那個吳國公,還有殷元那廢物,這就是三個國公了?;蛟S對那些傳承千百年的世家不算什么,但除了皇子和宗室子,誰能籠絡出這樣的勢力? 現在是三個國公,以后呢?他的計劃可是要削弱那些世家啊 等到他達成了計劃后,還有多少個國公、縣公、縣侯的去投靠他?到那時,自己還有什么價值了? 最緊要的,修好路、主持好這次加盟會,然后,讓他看看我許敬宗真正的能力!” 許敬宗在暗自發狠的時候,殷清風說道:“茶山與瓷窯的事情就拜托伯父了。至于酒水的販賣嘛,不知伯父是否同意小侄的設想?” 武士彟想了想,問道:“賢侄可有熟絡的軍中將領?” “宿國公的嫡長子與小侄的嫡姊有婚約,小侄也同他打過幾次交道除了他,還有原秦王府的尉遲將軍也算熟悉?!?/br> 許敬宗的心一跳:“又冒出一個國公來!” 武士彟眼睛雪亮,“那宿國公可否加以利用?” 殷清風若有所思的點了下頭,“是否可用,無非就是利益為先嘛。這酒水的利益那么大,他不會不動心的?!?/br> 武士彟說道:“怎么?對他不放心?” 殷清風挺了挺胸膛,“倒談不上放不放心。小侄也曾打探過他的家族出身和過往經歷,用一句不氣的話形容,他恐怕是年輕時候的伯父了?!?/br> 武士彟一愣,然后哈哈大笑,“你是說老夫市儈又錙銖必較嗎?” 殷清風也跟著笑了笑,“小侄的意思是說,他外表粗魯內里卻工于心計,不肯吃半點虧的?!?/br> 武士彟又大笑了幾聲后說道:“老夫就當你是贊美老夫了?!?/br> 說完,他嚴肅的說道:“縱觀朝中位列顯達者,無不出身顯赫之家。即使某些人的家境近年來有些中落,那也曾受過嚴格的教導。 身為世家子,就應該有世家子的覺悟! 你說宿國公工于心計、不肯吃虧,他的目的多半是出于家族利益的考慮。如果不是這樣,那老夫就勸你少與其接觸?!?/br> 殷清風點了點頭,默不作聲。 武士彟說道:“怎么樣?要不要老夫幫你打探一下?” 沒等殷清風說話,許敬宗搶先說道:“請郎君將這等瑣事交給敬宗來處理吧?!?/br> 武士彟和殷清風看了他一眼,都沒做聲。 殷清風對老程的了解,更多是來自于歷史記載,有限的幾次打交道也很難看出他的本質?,F在有許敬宗這個同時代的人去評判他,或許更為觀和真實。 許敬宗急了,他站起身來鞠躬后大聲說道:“敬宗定不負使命?!?/br> 武士彟保有深意的看著殷清風。 殷清風假裝沒看見武士彟的目光,他向許敬宗說道:“此事不急,你要仔細打探清楚再來回稟?!?/br> 許敬宗歡天喜地的趕緊答應下來,仿佛因為得到重用而歡欣鼓舞。 武士彟嘴角挑了一下,對殷清風說道:“老夫的建議是,這酒水在北地的生意交給那些武勛去做比世家們要便利很多?!?/br> 突厥一直是大唐王朝的心腹之患,即使李靖等人在陰山之戰將東突厥滅掉,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唐軍的主要精力也是放在抵御西突厥的身上。 現在大唐缺優良戰馬,也缺少耕牛。如果通過正常貿易,是很難從突厥手里獲得的。 殷清風在“國內”要做的事情都鋪開了,他想在三到五年后大唐的國力興盛了,來個畢其功于一役。 在此之前,他不能真的只釀酒而不賣酒,那樣占用的資金就太過于龐大了。所以,他把目光轉到突厥的身上。 這個時代的氣溫要比現代的氣溫要略高一些,但長城以北的氣候依然寒冷、多風雪。 如果用絲綢等奢侈品打動不了那些草原蠻族,用高度的烈酒去換大唐急需的牛馬應該就沒問題的。 同時,再讓人好好宣傳一下喝茶的妙處。歷史上,茶葉就是中原與草原之間主要的貿易商品。一旦草原人知道茶葉對他們的飲食有多么重要,相信他們是離不開的。 他之前沒想到走武將這條路,是受明末和清末山西晉商的影響。他認為這個時代的世家應該像晉商一樣有草原貿易的渠道。 不過武士彟提醒了他。 唐朝要防備突厥,在兩軍交界的地方就要部署大量的軍隊。而這些軍隊的補給又要從各地運過去。為了及時和快速補給部隊,唐朝建立了非常有效的驛站系統。 如果將烈酒交給武勛去運輸和交換,不但能贏得武將們的好感,也能將換回來的馬匹及時的分配到軍隊當中去。 不過這事兒得與李世民商量,免得他又小心眼兒了。 殷清風一副受教的模樣說道:“小侄每日坐在書房里也不過是憑空臆想,還是缺少像伯父這樣閱歷豐富的長者指點。小侄懇請伯父在閑暇之余,能多多指點小侄?!?/br> 武士彟被這馬屁拍得極為舒服,他老懷大慰的說道:“賢侄能及時思其短而求其長,老夫更是放心將武氏交到你手中了!” 許敬宗見這爺倆親密無間的樣子,不知道是該嫉妒殷清風的命好,還是應該咒罵武士彟這個老頭昏庸。 武氏家族的淵源或許比不了許氏,但過往的顯赫絕對要比許氏的要高上不少,怎么現在就墮落到送女又送家族前途的地步呢? “哎怎么我許敬宗就沒遇到這么傻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