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聚而再議
書迷正在閱讀:小明星、男朋友帶我脫非入0、失憶后我和情敵HE了、校草制霸錄、[綜漫] 自從我遇到了茨木這大佬、狼崽每天都在撒嬌、亦也、孿生兄弟互換人生[娛樂圈]、回頭再看我曾寫的那些日記、美女總裁的近身狂龍
殷清風以為李世民會去直接找武德商議呢。 可激動的李世民冷靜下來之后又回到秦王府,派人找來了房玄齡和杜如晦一起商議。 這房杜二人現在還不是什么宰相,只是秦王府十八學士的身份。 房杜二人進來后,看見李世民似乎心情很不錯,“不知殿下有何喜事與我等分享?” “一篇佳作如何?” 房杜二人都知道李世民喜好書法、詩句、勁弓、良馬,“還請殿下賜下一觀?!?/br> 李世民笑瞇瞇的將那張紙遞了過去,“汝等看看是否能稱為佳作?!?/br> “好字!” “好奇怪的字!” 一句評判兩種性格,但是李世民并沒有言語,耐心等著二人看完。 “這詩最后的寓意倒是好理解,但這內容” “字、詩俱佳!但奇怪就奇怪在這頭半句里面:‘憶昔初唐全盛日’,再加上詩名:憶昔,這其中深奧,還請殿下賜教?!币运麄兊奈幕Φ撞粫床怀鲞@首詩里面的含義,但是他們說想聽李世民的解說,實屬算是有技巧的拍馬屁。 李世民先是將殷清風關于《憶昔》的說辭解釋了一遍,再述說了一遍殷清風的帝國夢。 “好氣魄!” “真男兒也!” “有此子輔佐,大唐興盛矣!恭喜殿下!” “說出我輩讀書人的夙愿啊~~~” “三十年~~~也不知杜某還能不能活上三十年~~~” “我輩等不及哪一天不要緊,還有我們的后輩呢!還有這十幾歲的殷小郎君呢!” 房杜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感慨起來。 “好了,你們的感慨已經抒發過了。那殷小郎君還有計策,這次請兩位先生來,還請幫某參謀一二?!?/br> 等李世民講述完殷清風的提議后,“兩位先生如何看待此建議?” 房、杜二人聽完也是震驚不已,但都沒馬上表態而是相互看了看。 房玄齡對于杜如晦說道:“克明兄,這殷小郎君的帝國論似乎脫胎于仲淹兄的‘強國戰兵,霸國戰智,王國戰義,帝國戰德,皇國戰無為?!f?!?/br> 杜如晦點頭應是:“但這小郎君把‘帝國’二字重新詮釋了一番,卻與仲淹兄的本意相駁啊~~~” 李世民不由得好奇的問道:“兩位先生說的仲淹兄是是那位故去的王仲淹王通?” 杜如晦回答道:“正是!仲淹兄做過前隋的蜀郡司戶書佐、蜀王侍讀,但不久便因對隋楊失去信心而辭官歸鄉。他用了九年的時間著成《續六經》,包括《續詩》、《續書》、《禮論》、《樂經》、《易贊》、《元經》等,共八十卷;《續六經》完成后,因為名聲大噪,求學者自遠而至盛況空前,有“河汾門下”之稱。及門弟子多達千余人,其中學生薛收、溫彥博、杜淹等,不但我與房兄與之結交,太子洗馬魏征、太子中舍人王珪、衛國公李靖、江國公陳叔達等也與其往來甚密?!?/br> 李世民悵然道:“恨惜如此英才了~~~”“不過伯褒(薛收的字)、大臨(溫彥博的字)、執禮(杜淹的字)還有你等都效命于我李唐,幸之啊~~~” 李世民感慨了一番后,說道:“還是議一下殷小郎君的那建言吧” “就憑這殷郎君的帝國之設想,便是我等終生的理想,但具體如何做到,卻不如這郎君訴說的那般詳盡。玄齡再次恭賀殿下得此良才!” “哎~~~如晦愧矣!還請殿下召此人至帳下任用,如晦也好請教一二?!?/br> “當時某激動這兩策,忘記說起任用他的事情了,好在過幾日還要召他來說說這耕牛的事情,到那時再任命他為學士如何?” “如果殿下任命這殷郎君為學士,如晦愿尊其為學士之首?!?/br> “喬定尊崇之?!?/br> “那現在就議一議這兩策吧?!?/br> 房玄齡平息了一下,說道:“如此辦法真能施行,解決我大唐的銅荒自然是沒有問題,只是百姓真能接受嗎?” “玄齡兄,百姓是否接受,一要看兌換比例,二看陛下是否認同。如果陛下也同意此等辦法,傾全國之力三五年之內此事必成。如果依此辦法,有很多事情,包括兵甲鑄造、府兵招募都可以放開手腳進行。 殿下,如晦建議立即進奏陛下,此等乃絕世良策,越早進行越好!” 房玄齡琢磨了一下,說道:“克明兄此言甚是,若此策實施,我朝的國庫增加何止千倍萬倍!有了如此多的錢兩,修路、水利、戰事、獎賞等都可以大有改善!殿下,請進稟陛下立刻發布律令、全力實施!只是~~” 杜如晦截斷房玄齡說道?!爸皇鞘裁??玄齡兄可是擔心有人鑄私錢的?” “對!以前以一當一都有人敢私鑄銅錢,何況現在這以一當十、當百呢?”房玄齡不無擔心的說。 杜如晦卻不擔心,面色有些輕松,“玄齡兄,不能因噎廢食啊,現在咱李唐缺的是穩定、缺的是銅錢。即使有人敢這么做,那也是癬疥之疾,無傷大雅。 更何況,此等人捉住之后還可得些銅錢回來,又可殺一儆百。再說了,那小郎君不是建議在重量上多些變化嗎?秦王可命人再具體商議一番后,拿出個可行的章程來,此事不難解決的。房兄多慮矣?!?/br> “那就請秦王在奏章后面附加上詳細的防止私錢鑄造的辦法?!?/br> 李世民見自己的心腹二人說出了自己的擔心,接過了話題:“正如二位先生思量那般,我當初聽到此策也是震驚萬分,沒想到如此良策竟然出自黃口小兒之口?!?/br> 房玄齡見李世民又把話題扯到殷清風身上,他說道:“本以為嶠國公故去之后,鄖國公府將敗落下去,沒想到轉眼間其后輩又出一麒麟兒,嶠公在天有靈??!” “是啊,嶠公時常感嘆后人不繼,誰曾料到其繼子的庶子竟有如此才能,此嶠公之幸也是我大唐之幸?!?/br> “可惜我只一女早有婚配,否則定要嫁此東床佳婿?!狈啃g不無遺憾的說。但看他的表情,似乎也不是遺憾而是提醒。 與房玄齡搭檔有了一段時間的杜如晦也說道:“我家雖有兩個不曾婚議的小娘,只是年歲太小。對了,殿下,殷郎君今年齒歲幾何?” “只十五歲吧?!?/br> 房玄齡趕緊接口說:“殿下之長女襄城今年也有十歲了吧?” 李世民聽了房、杜之言很是意動,對啊,如此良才何不招為王婿?趁眾人還不曉得其名聲之前,快快定下此婚約。這事兒今晚就和觀音婢商談一下。 房杜二人見此也知銅錢的事情已經議定,于是和李世民商討了一番關于耕牛養殖的事情之后就起身告退而去。 李世民送走二人之后,回到書房將銅錢改進、養殖的辦法和意義等一一寫明之后就急不可耐的回了寢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