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不要逃避?!碧者b念叨著這幾個字,感覺非常無力。 跟游戲中那張略微顯得普通的臉不同,陶遙有一種非常漂亮的臉,搭配上那雙桃花眼。即使是他在生氣的時候,都讓人覺得格外好看、別具風情。 這是好聽的說法,用那些曾經sao擾過陶遙的人,粗鄙的話來說,“不就是發sao在勾引老子嗎?” 容貌出眾的人,從小就會非常受歡迎、受關注,大家也都會想著念著讓著,或者還會爭著搶著。 自小身體就不太好的陶遙,身邊聚集著許多喜歡他,還會主動照顧他的小朋友。 偶爾有些幼稚的想要吸引陶遙注意力的小朋友,會做出欺負陶遙的事情,也會被其他小朋友“伸張正義”。 在七歲之前,陶遙的生活一直都是無憂無慮的,只是身體較弱罷了。 而在七歲那一年,陶遙的父親沒了,那一年差點要了命的病就是這么來的。 在之后…… 陶遙的mama原本活的輕松,沒了丈夫后,整個家庭的重擔一下子落在了她的身上。這讓陶遙的mama幾乎無法承擔,原本看著精致漂亮、天真善良的人,逐漸就變了。 她開始變得尖酸刻薄、斤斤計較,對陶遙也沒了曾經的疼愛。 她總是會一遍又一遍的在陶遙面前表達自己的痛苦,一次又一次的說:“如果沒有你的話,我現在絕對不會活成這個樣子?!?/br> 情緒失控的時候,陶遙的mama也會對陶遙動手,打完了又會抱著陶遙不???,嘴巴里還會說著:“對不起,mama其實是喜歡你的,mama就是太難受了?!?/br> 陶遙一直是個非常體貼的孩子,他沒有去怪mama的改變,他也有努力不去給mama添亂。 只要是mama罵過的、說過的,他全都記在心里不會犯第二次錯誤。 可是“如果沒有你”這樣的話,還是讓陶遙開始自我懷疑,也許他確實不應該存在,因為…… mama看起來真的太痛苦就了。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孩子在年少時都產生過自殺的想法,曾經體弱多病的時候,陶遙不曾產生這樣的想法,但是在爸爸離開的那些年里,他卻產生過不止一次。 從mama開始一遍又一遍的說出“如果沒有你”的話,并且不論陶遙做什么,好像都無法減輕mama的痛苦,不論自己做什么都是不對的、不斷被否定的時候開始。 他就產生了這樣的想法。 他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任何價值,他只會令自己的mama感到痛苦,而且他也做不好任何事情。 那些年中,陶遙得到最多的就是“否定”,卻又因為擔心mama看見自己死掉會徹底崩潰,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 mama的崩潰一直持續到再婚。 在陶遙十二歲的時候,他的mama再婚了。 對于一個帶著十二歲孩子的寡婦來說,很難找到一個條件多好的男人。 有著穩定工作,經濟收入不錯,只是離過婚,但沒有孩子的男人。這樣的條件,對“受盡苦難”的陶遙mama來說已經不錯了。 要知道現在有很多四十多歲,已婚離異帶一娃,還沒車沒房沒收入的男人們,想要找新對象的時候,都挑著年輕未婚沒生過孩子,最好收入家庭都不錯,長相漂亮能拿得出手的女人找。 當然,這也就是社會現象中的一部分,不能一概而論。 再婚后的陶遙mama那種濃厚的焦慮感終于所有減弱,生活也有了主心骨。 陶遙的新爸爸雖然長相普通,但其他方面看著真的很不錯,mama又重新變回了曾經那個美麗善良的女人,有些粗糙的面容再次變得細嫩起來。她好像一下子就年輕了十歲,臉上時常掛著笑容。 mama的改變真的讓陶遙放松了許多,那種輕生的念頭也很少再出現。 他只是心里頭無法忘記爸爸,對后爸親近不起來。 以前的陶遙體弱多病,時常會發燒住醫院,可是在生活變得艱難后,這些年陶遙雖然還是體弱,生病的情況卻有所緩解。 眼看自己身體好了不少,mama也有了后爸照顧,陶遙提出了住校。 他的mama還沒有說話,后爸卻堅決的否定了,于是mama也跟著否定了這個提議。 住校提議被否決后,接下來的兩年,陶遙倒是跟后爸相處的越來越好。有一些學校里的事情,他不會告訴mama,卻會告訴后爸。 他開始在內心中接受后爸,性情也逐漸恢復了原本的開朗。 但是…… 這一切都在十五歲那年改變了。 想到這里的陶遙渾身發冷、臉色發白,他爬起身給自己倒了一杯熱水抱在懷里才覺得稍微好了些。 這個世界上每一天都在發生一些匪夷所思的可怖之事,因為自己沒有遇到過,所以很多人都只將那些事情當故事聽,不可能感同身受。 有的時候還由于情節過于離奇,有一部分人會無關痛癢的給出評論。 “這也太離譜了,是不是編出來的故事???” “像是這樣的事情,應該是無腦中才會出現的情節吧?” “現實里怎么可能會發生這種事情?” 十五歲后的每一天,只要回想起那些,陶遙也無數次的想過。 “為什么這種事情會發生在現實里?為什么會發生在我的身上呢?” 以為自己有了新的家庭,一切都在慢慢變好的陶遙,在他十五歲生日的那一天,差點被他的后爸酒后強女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