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先斬后奏
曼施坦因一直沒有向希特勒報告,直到部隊在幾小時退到了米洛韋防線。 這并不是曼施坦因沒有報告的時間,事實上他在汽車上從卡拉奇撤出的時候隨時都可以向希特勒報告。 但曼施坦因卻沒有這么做,他有意讓指揮變得很繁忙,也就是不斷的與撤出的部隊聯系,然后指揮他們怎么斷后接著按步驟有序的撤退。 說實話這些也很有必要,因為指揮一支部隊進攻容易,指揮一支部隊撤退卻十分困難。 問題在于蘇軍沒有大規模的追擊。 蘇軍不適合大規模追擊,原因是卡拉奇內還有許多德軍殘敵沒有肅清,同時第51集團軍后續兵力也沒能趕上來,更重要的是天色已經亮了制空權隨時都會回到德軍手中,如果第51集團軍因為追擊而亂了陣腳被曼施坦因一個反攻又重新丟了卡拉奇,那么就是為了撿芝蔴而丟了西瓜了。 因此,曼施坦因的指揮其實很輕松,只是他裝作很緊張而已。 不過當然,曼施坦因這么做是有原因的。 當德軍就要撤到米洛韋防線的時候,曼施坦因給希特勒發電報:“尊敬的元首,我很遺憾告訴您,敵人已經突破了我軍卡拉奇防線,我軍不得已只能撤往米洛韋!” 此時的希特勒正在他的房間內休息,秘書拿著電報緊急敲開了他的門。 不一會兒身穿軍裝的希特勒就打開了門,因為關心卡拉奇的戰局,他沒有換上睡衣睡覺......這是希特勒的性格之一,他認為自己有必要在部下和將軍面前保持自己風度,雖然這是在碉堡中。 希特勒接過電報掃了一眼,然后馬上就快步走向指揮部,人還沒到聲音就到了:“什么時候的事?現在是什么情況?他們退到哪里了?” “就要到米洛韋防線了,元首閣下!”參謀回答。 希特勒吃驚地轉過頭,腳步也隨之停下,然后問:“為什么我們現在才知道?” “一切發生得太突然了!”參謀回答:“曼施坦因元帥一直在努力改變這種狀況,但還是無法挽回!” 希特勒恨得直咬牙,但卻拿曼施坦因一點辦法都沒有。 曼施坦因很了解希特勒,如果在卡拉奇就將戰況向希特勒報告的話,那么希特勒的命令必然會是:“不準后退一步!原地堅守,我馬上給你們派出援兵,只要天色一亮,我們就可以在空軍的掩護下發起反攻重新奪回卡拉奇!” 到時曼施坦因該怎么回答呢? 服從命令吧......曼施坦因知道那將是死路一條。 因為德軍的弱點不僅僅是卡拉奇,米洛韋也是。 米洛韋和卡拉奇兩者只能二選一,沒有兩全其美的可能。 如果像元首說的那樣將援兵抽調至卡拉奇,那么蘇軍勢必會尋求在米洛韋方向的突破,到時就將會是卡拉奇的兵力也被包圍。 不服從命令吧,那就是公然抗命,到時希特勒下不了臺當然會處分曼施坦因。 于是曼施坦因就選擇先斬后奏,讓希特勒沒有選擇,而自己也避免了冒著違抗命令的風險與希特勒發生正面沖突。 曼施坦因果然沒想錯,希特勒對此無可奈何,只能下令道:“固守米洛韋防線,靜待時機!” 靜待時機的意思,就是希特勒依舊對反攻卡拉奇抱有希望。 但收到電報的曼施坦因卻微微搖頭,他知道希特勒的想法是不現實的,卡拉奇一退德軍已永遠失去了救出第6集團軍的可能。 原因很簡單,德軍已無力改變現狀......雖然德軍還會陸續往前線增派援兵,但蘇軍的援兵卻是德軍的數倍,同時蘇軍的空軍力量已經在逐漸成長彼此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 也就是說,從長遠來看,如果現在德軍都無法在卡拉奇方向取得勝利,那么將來只會越來越糟。 不過曼施坦因沒有說什么,這些話是不能亂說的,它不僅會影響軍隊的士氣,同時希特勒在部隊中也安插了許多眼線,也不是什么話都能說的。 至于希特勒,他其實知道這是怎么回事。 但一方面曼施坦因這么做也算是給了他臺階下,另一方面大批的德國將軍已經在進攻莫斯科的戰役中被他解職了,曼施坦因可以算是眾多將領**類拔瘁的將領之一,他不能再像之前一樣動不動就把給個“撤職”的處分。于是也只能作罷。 更何況,希特勒還有個希望,他希望戈林能兌現諾言,也就是將補給送到第6集團軍手中。 于是希特勒馬上就給戈林打了個電話。 “重新實施運輸計劃!”希特勒說:“只要我們能把足夠的補給送到第6集團軍手中,那么他們就能戰勝一切敵人!有把握嗎?” “當在,元首閣下!”戈林回答。 但其實戈林只能這么說,在電話另一頭的他已經在擦著額頭上滲出的汗珠了。 如果說沒有實施過空中運輸計劃時戈林夸下的??谑且驗闊o知和自大,但是在實施了一段時間的運輸計劃后他已經知道空中運輸不像他想像的那么簡單,尤其那還是一個集團軍的補給。 天氣、敵人戰斗機的襲擾、對機場的進攻,還有后方物資的調度和投送等等,這些全都是大問題。 尤其是戈林驚訝的發現俄國人的空中力量已經越來越強,此時德國空軍已經無法全面掌握制空權。 戈林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如果德軍無法全面且徹底的掌握制空權的話,這就意味著用于空中運輸的運輸機其實都處在危險之中。 原因很簡單,俄國人不需要爭奪全面制空權,他們只需要在某一個時刻對位于斯大林格勒的德軍機場發起突然襲擊,只需控制十幾分鐘甚至幾分鐘的制空權,都能將德軍機場以及附近的運輸機和物資打得慘不忍睹。 然而,戈林又無法改口。 所以戈林比誰都希望曼施坦因能取得勝利順利的救出第6集團軍,但現實卻是殘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