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是的,外星人搞事情。 不過這鍋貌似也不能完全甩到外星人頭上。 畢竟這是個真人秀。 就算是地球上的真人秀,除了以歲月靜好為賣點的,也都會出現官方搞事情的情況。 而這個真人秀最大的事情就是:每半年會有官方人口大放送,主體人口會翻倍! 什么意思呢? 就是說,到了今年十月底,湖部落會憑空增加二十個族人,而到了明年四月一號,湖部落如果還存在的話就會憑空增加四十個族人。 十月底??! 二十個??! 每次想到這個事兒,秦臻都頭疼! 這二十個人的口糧要怎么解決呦! 到時候,正好是深秋,春夏秋三個季節大家拼命干活給冬天積攢口糧的時候這二十個人不在。 等到活兒都干完了,冬天可以躺平貓冬養膘吃白飯了,這二十個人來了…… 秦臻第一次聽到這個規則的時候簡直想對那時候眼前的外星老爺子爆粗口。 這叫什么事兒嘛! 但是無論如何,規則就是規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事到如今,秦臻只能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了。 而秦臻想到的解決方案,就只有兩條路。 一是擴大非主體人口。 既然只有主體人口——人類的數量會翻倍,那就在半年人口大放送之前多積攢點兒非主體人口唄。 假如說,原來湖部落有二十個人,在沒有其他人口的情況下,半年后翻倍就會直接增加一倍的人口。 但如果,在翻倍之前,湖部落從各種渠道又搞來了二十個人口,也就是說,整體人口達到了四十人,那即使半年人口大放送的時候增加二十個人類,也只相當于增加了50%的人口。 這樣一來,在春夏秋三個季節,每個人需要為冬天積攢的口糧,就從1人攢2人份,變成了1人攢1.5人份,更容易實現,也更能夠保證部落在人口激增的情況下不崩潰。 不過嘛,這種辦法簡單是簡單,但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哪那么多其他的部落的人被秦臻拐過來啊。 所以,比較靠譜的還是第二條路——發展農業。 畢竟這種人口半年翻倍的事兒,漁獵社會是完全hold不住的,只有在農業社會才有可能根本解決。 可是農業吧…… 秦臻想到蘆葦和狗尾巴草又是一聲嘆息。 今天秦臻更加仔細的看了看這兩樣植物情況。 結果就是她現在根本不想叫它們小麥和水稻——那簡直是在侮辱小麥和水稻! 但是人總是要接受現實的。 在借機又和觀眾一通嚶嚶嚶之后,秦臻還是只能一邊祈禱自己能有一些種族天賦光環,一邊安慰自己:“別管能不能種出來什么東西,先種著吧,有總比沒有強?!?/br> 就這樣,下定了決心的秦臻開始研究如何在現有人少地多種子差的情況下發展農業。 而她得出的結論就是必須依靠科技,發展農田水利! 種子這么垃圾,靠天吃飯必然涼涼,必須要人工澆水。 可湖部落目前沒有任何能夠盛水的器皿。 而且,就算以后燒制出了陶罐,秦臻也不打算讓族人們背著水一點一點的澆地——人力寶貴,這樣太沒有性價比。 那么剩下的選項就只有一個了——發展農田水利! 正好蓋房子也需要挖土,挖哪不是挖呢,干脆順手挖條水渠出來好了。 確定了大方向的秦臻開始檢查今天蓋房子組和搬石板組的工作進展——他們七個人就是挖土挖水渠的主力。 兩組都不錯。 蓋房子組已經按照秦臻的要求,把周圍沒用的樹木都砍倒了。 現在正在進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而搬石板組同樣進展順利。 搬過來的大石板不僅足夠版筑法夯土用,說不定還能壘個墻角什么的。 看來這七個人明天參與挖水渠工作沒問題。 秦臻在心里盤算人力情況。 現在湖部落沒有挖土所需的關鍵工具鏟子,所以對人力安排要求相當高——大家必須發揮出各自的優勢并各司其職通力配合,否則很可能完不成這個活兒。 “湖瞳,湖風,湖青,你們三個也過來?!?/br> 秦臻算完之后,覺得由十個人流水線cao作干這個活兒比較合適。 “明天挖水渠一定要按照我今天在地上劃好的道道來?!?/br> 十個人到齊,秦臻開始講解明天挖水渠的工作安排。 今天白天,秦臻已經把島上未來的農業分區做了整體的規劃。 首先是島的東側和北側。 這片區域整體比較低洼,秦臻打算以后把這里作為種植水稻的區域——哪天下大雨湖面漲水也不是很怕澇。 與此相對,地勢比較高的西側和南側自然就要作為種植小麥的區域了。 至此,島上主要的土地都規劃完畢,而剩下的,除了中間的“宅基地”和生活廣場之外,秦臻則打算在兩大分區之間種植各種蔬菜和香料。 而水渠,則會在兩大農業分區中均勻分布。 當然,雖然現在秦臻已經規劃了一個水渠網絡,但顯然,這個網絡不可能一蹴而就,秦臻明天打算先挖出來的,是主水渠部分。 主水渠一共有兩個,它們分別能夠深入水稻區和小麥區。 秦臻先把眾人帶到了小麥區主水渠的位置。 兩條水渠的挖法相同,相對來說,小麥區的還會更復雜一點。 所以,秦臻準備以小麥區的為例子進行講解。 “明天從這里開始挖?!?/br> 眾人跟著秦臻走到湖邊,秦臻給他們指了指地上一個用樹枝畫出的道子。 這里差不多距離水面有一米左右。 挖水渠不能緊貼著岸邊兒挖,那樣的話,水就直接流進來了,水渠挖到哪,水就跟著流到哪,不利于施工作業。 所以,秦臻打算先把岸上的部分全部挖好,最后再打通和水面相連的部分,這樣,水最后才會流進來,效率最高。 至于說為什么不能從另一頭,也就是島中央那一端開始挖。 這就是因為需要對比水渠底部和湖面的相對高度了。 現在湖部落沒有水車,更沒有其他任何能夠抽水的機械工具,所以,利用海拔高度自然引水至關重要。 也就是說,秦臻必須保障在水渠整體低于湖面的情況下,整體走勢岸邊高,島嶼中央低,這樣水才能自然流動。 想要做到這一點,雖然也可以先從島嶼中央挖起,后期對照湖面返工,但不如最開始就對比著水面從湖邊挖效率高。 秦臻把這些考慮和解決方案講明白之后就開始給十個人進行分工。 “湖高,湖楊,湖棕,湖楠?!鼻卣橄赛c了四個比較高的男孩子的名字,“你們四個今天晚上需要把豬肋骨從它的脊柱上砍下來?!?/br> 這是在沒有鏟子的情況下,秦臻找到的代替方案。 “明天一人拿著兩根豬肋骨給地松土?!?/br> 秦臻給四人詳細的講解了一下計劃,湖心半島的土地板結的比較厲害,想要挖水渠,先要給地松土。豬肋骨在他們手中需要起到鐵耙的作用。 “到時候兩個人負責挖一條水渠。負責一條水渠的兩個人要平行前進,也就是說,你們最終會耙開兩條平行的線,而這兩條線,就是水渠的兩側邊界?!?/br> 秦臻一邊說一邊比劃,確保四人都聽明白之后轉向湖山,湖平,湖力和湖瞳。 “你們四個也分成兩組,跟在他們兩組身后,組里一個人拿著豬肋骨,一個人拿著石板。等前面的人將土耙開之后,拿著豬肋骨的人就要把水渠里面的土搗碎,而另一個人,則要負責把這些搗碎的土盛到背簍里?!?/br> 秦臻也給他們做了一下演示。 “盛滿土的背簍,你們放在旁邊就行,剩下的兩個人,也就是湖風和湖青,會負責把這些盛滿土的背簍背到房子旁邊,把土倒出來,再把背簍背回去。如此循環往復,大家都明白了嗎?” 十個人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這個流水線比之前的蘆葦布流水線更復雜一點,不進行一次實cao,十個人很難明白到底要怎么做。 希望明天順利吧。 秦臻看著大家的樣子在心里嘆了口氣。 修水渠,即使到了封建社會,都不是個容易的事情啊。 ※※※※※※※※※※※※※※※※※※※※ 感謝在2020-10-26 21:07:13~2020-10-27 23:06:4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林木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