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十五劍
“劍來!” 一聲大喝之下,離金千赫最近的金萬鵬,手中的長劍呼嘯一聲就落入了金千赫的手中。 金千赫只此一招擒龍功就不知驚駭了多少人。 一劍在手,金千赫就如同置身天地的戰神,威風凜凜,唯我無敵,讓人不敢直視。 劍動,云卷云舒,看似隨意,但變化萬千叫人看不出金千赫到底出了千百劍,還是只出了一劍。 滿堂花醉三千客,萬象破碎千年跡。 一劍破擎天。 這是十四郎之前使過的萬里神州十四劍中的第十三劍。 同樣的一劍,金千赫使來卻是和十四郎完全不同的兩種意境。 十四郎的劍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勢不可擋。 而金千赫的劍,則是大氣磅礴,千變萬化,卻又百密無疏,毫無破綻。 金千赫所傳十四郎第十四劍的破綻就在于萬里神州十四劍中的第十三劍。 劍破擎天,破鏡重圓。 第十三劍,金千赫其實只教了十四郎半劍。 十四郎和金千赫這兩大高手的對決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生怕錯過了絲毫的細節。 后輩天驕十四郎,江左盟主金千赫。 這一劍之后,不論誰勝誰負,他的威名都必定再進一步。 劍鋒相對,金戈鐵鳴。 十四郎的一劍在金千赫身前進無可進,那變化萬千的劍影,如同每一道都是真實的存在,將十四郎穩穩的擋在原地。 高下立判,十四郎畢竟還太過年輕,他終究不是金千赫的對手。 但場間,面對十四郎的金千赫卻是緊皺起眉頭。 因為他并沒有從十四郎的目光中看到失望。 更重要的是,十四郎的第十四劍只出了半劍,還有半劍未出。 而最后這半劍,才是金千赫置十四郎于死地的關鍵。 “孤獨萬里心復燃,肯使神州陸竟沉?” “萬里神州十五劍……神州萬里?!?/br> 就在此刻,隨著十四郎的聲音,他整個人的氣勢再度猛變。 留給眾人的是萬里神州之上,一道孤寂的身影,仿若一尊渺小的雕像,立于其間。 天地孤寂,陪伴他的只有手中的一柄長劍。 可當他的劍出鞘的那一刻,他不再渺小。 他置身于天地,可他的眼里容不下天地。 在他的眼中看不到情感,更看不到生或者死亡的氣息。 這是死后而生的一劍。 能使出此劍者,必定已斬斷了人世的情根,從此無所畏懼。 因為除了手中之劍,十四郎再不會為任何事物所牽絆。 這一劍,是董媚兒成就了十四郎。 “萬里神州……十五劍?” 金千赫不可置信的看著眼前的十四郎,這一劍,已經超脫了金千赫的認知。 這一劍,本不屬于人間。 他萬萬沒有想到,十四郎竟然在十四劍之上,創出了第十五劍。 金千赫手中的劍已經斷裂破碎,光是十四郎身上的劍意,就不是尋常凡鐵所能承受的。 一劍刺過,金千赫即便運用全力也擋不住這一劍。 這是有資格刺向天地的一劍。 而金千赫在天地面前,不過只是塵埃。 沒有華麗的技巧,金千赫巍巍挺拔的身姿在這一刻看起來無比的脆弱,他的目光中也浮動著生機流失的死灰。 在十四郎的這一劍下,不僅絕了金千赫的生機,就連金萬里和金萬鵬兩人,也被劍意絞斷了右臂。 此生,他們再也無望持劍天下。 恨一個人,就要讓一個人死,還要讓他死得無比的痛苦。 十四郎做到了。 他不僅殺了金千赫,就連金家的未來,也被他斷絕了。 可金千赫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切,已經無能為力。 不甘,后悔,殺意,憤怒……在交錯著無比復雜的情緒下,金千赫徹底沒了氣息。 一雙泛白的目珠死死的盯著十四郎。 金千赫死不瞑目。 江左會盟本該讓金家更進一步,可沒想到,金家竟然會因為江左會盟而面臨如此大的打擊。 場間,金千赫的隕落,金家二代弟子兩大高手斷臂驚疼的場景,如同夢幻一般讓所有人都來不及反應。 一切來得太快,也來得太突然了。 沒有人想到堂堂江左十四州的盟主,竟然會死在一個后生晚輩的劍下。 十四郎。 這個名字自今日起必定會傳遍整個天下。 收劍,回鞘。 十四郎唯一心結已解,他連看金千赫一眼的力氣都不愿意再浪費。 轉身,走下擂臺。 原本擁擠的人流,自覺的分開一條道路。 十四郎要走,沒有人敢留。 “大膽十四郎,不僅偷學金家秘技,還敢公然擊殺我江左十四州盟主,你雖是我家婿,但你等行徑,也讓我容你不得,今日我要大義滅親,為我瑯琊閣正名,為我江左正名?!?/br> 梅三弄同樣震驚十四郎能殺了金千赫,因為他很清楚十四郎是帶傷之身。 但他更被十四郎所使的第十五劍所驚駭,他沒想到一個人的實力,竟然能強大到這樣的地步。 這讓他對十四郎之前所做的種種感到了害怕,他害怕十四郎的報復。 再則,十四郎公然殺了金千赫,于他而言也是個天大的好機會。 無論于公于私,梅三弄都不得不在這個時候站出來。 “江左諸豪杰,還不一同出手將十四郎誅殺替金盟主報仇?莫非諸位是忘記了我江左十四州是以何立足在這亂世天下的嗎?” 梅三弄句句誅心,又當著天下這么多江湖人士的面,由不得江左各大世家幫派出手。 江左世家,同氣連枝,這絕不是虛言。 有人眾目睽睽之下殺了江左十四州的盟主,江左世家豈能不理? 只是誰都不想出來牽這個頭罷了,因為十四郎的可怕,讓他們無比忌憚。 他們一旦出手,如果死的不是十四郎,那么來日,死的就是他們。 但他們非出手不可,所以他們既然選擇了出手,那么十四郎今日必須得死。 江左世家幫派,不管是在擂臺四周看熱鬧的,又或者是本在高臺之上穩坐如山的,在梅三弄的鼓弄下,嘩嘩啦啦的涌向十四郎。 四周的江湖人士見狀紛紛散開,顯然是怕殃及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