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神皇弟弟
山寨里面的眾兄弟,連夜打水排隊洗澡,刮胡子束頭發。天一亮,整個山寨里的兄弟,各個清爽。 尤其是玉田寨主,刮掉了胡須,束了發以后,儼然一個紅唇白面的公子哥。 兵器部收入木箱裝著,清一色麻布棉新衣,乍一看各個都是遵紀守法的本分人。這些衣服還是葛巖特地讓人騎馬去附近的鎮子上連夜置辦的。 葛巖的馬車里,玉田寨主正與葛巖對飲清茶。 “玉田寨主,看你這身手樣貌,怎么也不像是個農夫啊。究竟為什么落草,有什么過往難處,不妨說出來。以后大家都是共事的兄弟,只要我幫得上,一定鼎力相助?!?/br> 葛巖的這句話,如同一根刺頭一般,準確的釘住了玉田寨主的心。 “少主,我玉田申龍離開了山寨,寨主這個稱謂就只是回憶而已,以后你可以稱呼我申龍。至于我的身世,少主還是不要打聽了,徒增感傷而已?!?/br> 玉田申龍說到這里,眼眶一紅,似乎想到了極為感傷的事情,面容因為恨意顯得有些抽搐??墒怯裉锷挲埵菞l個性很強的漢子,硬生生把淚憋住,蒲扇一般的大手在臉上一抹,立刻換了一副玩世不恭的表情。 “既然你不愿憶起,不如干脆忘個干凈,我這里正好有上好的女兒紅,前往神皇城路途漫漫,借著酒勁,或許能夠忘憂?!?/br> 葛巖說著,就從身后的木箱里掏出一壇美酒,再拿出兩個青瓷海碗,拍開酒壇泥封,頓時酒香溢滿馬車廂。 美酒剛滿上,玉田申龍就拿起海碗一飲而盡,葛巖卻只端起海碗小酌一口。 玉田申龍開始一碗一碗的狂飲,或許是酒夠香醇,或許是愁緒足夠煩擾,只半個時辰,玉田申龍就喝得大醉。 葛巖雖然也喜歡飲酒,但是不會貪杯,一般飲酒都是小酌細品,從來不會海飲。葛巖性格沉穩,不愿意讓自己處于不清醒的狀態??墒怯裉锷挲垱]有這個顧慮,喝醉了以后,癱倒在葛巖的馬車廂里面,迷迷糊糊的說著醉話。 “婷玉……不要離開我……不……我要報仇……” 玉田申龍的醉話,每一句都預示這他不同尋常的經歷。葛巖看著迷醉的玉田申龍,內心也是百感交集。 表面只有二十歲的葛巖,言談舉止卻像七老八十的老者。這是因為葛巖擁有別人不曾有的經歷。 人生的閱歷,造就了葛巖如今沉穩的性格。前世經歷悲歡離合,盡享富貴榮華,眼前的一切,在他眼里都猶如過眼煙云。 若不是為了自己無數次做出的誓言,葛巖不會選擇遁入這紛雜的凡塵染缸。 葛巖一聲嘆息,幾十年的過往,在腦海中漸漸隱匿?,F在的葛巖,將要開始繼續書寫自己的人生。 一路的顛簸,一路上迎著風雨,住店打尖,披星戴月的趕路,終于在六天之后,趕到了神皇城外。 在葛巖馬車之前,就是神皇城的南門。因為最近南邊鬧饑荒,神皇城外聚集了大量的難民。為了防止難民涌入城內污了達官貴人們的眼,所以城門每天都在戒嚴,對入城的人進行嚴格的盤查。 葛巖的車隊,也只能老老實實的排隊。隊伍很長,蜿蜒好幾里的長隊。葛巖好不容易挨到距離城門十幾丈的距離。 城門入口,有五個想要混進城的難民,被軍士發現,正無情的被群毆鞭撻。 一聲聲慘叫,在寬闊的城門外平地回響,雖然城外聚集了三四千人,但是所有人都不吭聲,這種死寂讓人心里發寒。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轟隆隆的馬蹄聲,早有守城的軍士,在瞭望樓上張望。 “是襄王殿下的親衛隊?!?/br> 瞭望樓上確認了旌旗番號,立刻扯著嗓子喊起來。 一聽到是襄王殿下,城門外的軍士立刻緊張起來。 一名身披戰甲的守門將喊起來“兩列開道!要快!” 原本在盤查路人的軍士,立刻抽出長長的馬鞭,開始瘋狂的抽打城門口的路人。 躲閃不及的路人,立刻被抽打得皮開rou綻,沒人敢有怨言,所有人乖乖的閃到兩側。軍士用長矛頂住路人,進行戒嚴。原本擁擠不堪的城門口,居然只用了一刻鐘就硬生生開辟出三丈寬空路來。 馬蹄聲越來越近,清一色強壯彪悍,身披重甲的騎兵,速度絲毫不減,朝著城內直沖而進。 騎兵擁著正中一輛雕欄鑲玉的四馬拉大車,朝著城內急速駛去。 就在這時,那五個剛才被鞭笞的難民,突然從軍士的長矛下鉆了出來,直接朝著雍王殿下的馬車轱轆撞了過去。 就在這時,馬車里一個白色身影閃現,一名披發中年男子,迅速的一抖手里的浮塵,浮塵朝著幾名難民卷去,居然在幾個呼吸間,就把這些難民都卷起,拋到了路邊。 “道家高手!”葛巖在馬車里縮了縮身子,葛巖可不愿被高手盯上。 遇到如此異常,整個馬車隊立刻急停下來。 早有親衛騎兵,兇神惡煞的走到難民面前,大喊到“哪里來的賤民,居然敢沖撞襄王殿下的車隊,活得不耐煩了吧?!?/br> 難民里有一老頭,一對青年夫婦,還有兩個半大的娃兒,看起來像是一家人,五人臉色蒼白,面無四兩rou,看來已經饑寒交迫很久了。 那青年男子喊到“反正左右都是餓死,撞死在馬車下還痛快,你們這些城里的貴人,何曾想過我們這些草民的苦難?!?/br> 青年男子的話,立刻激起了城外無法進城的難民共鳴,一時間難民們群情激奮。 就在這時,馬車里面傳來一個洪亮的男子聲音“不要為難難民,立刻派人去府上賬房取兩千兩白銀,在四個城門外設立粥舍,每日早晚施粥,一直維持到明年開春農耕?!?/br> 男子說完以后,立刻有頭戴方巾身穿錦衣的中年文士,騎馬進城去cao辦了。 一聽到會施粥,難民們立刻歡呼奔走相告,甚至有人跪倒在地,拜謝不已。 那名剛才出手的披發白衣中年男子一擺手,襄王的親衛隊,繼續開始往城內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