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攪動燕京
這場原定早就該結束的宴會,一直進行到了深夜才散場,為了消除之前的影響,丁峰是拿出了所有的手段,強行安排了大量的節目分散注意力,又吩咐廚下,各種山珍海味悉數送到餐桌上。 甚至還讓燕京城的名花,艷名遠播的名角,都來了一出登臺和在場的爺們互動。 可惜這些終究是庸脂俗粉,怎么能和妍蘭的驚艷相提并論。丁峰的這些動作,反而讓這群男人對妍蘭的印象變得更為深刻了。 其實說起來妍蘭的姿色,算得上是脫塵絕艷,但是還未到一舞傾城的境界。畢竟是大魏國經過嚴挑細選出來的公主人選,姿色肯定有一定的競爭力。 可是她今晚之所以能給這么多男人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主要還是葛巖給她安排的出場方式,實在太別出心裁了。 外加上珠光寶氣的巨鼓烘托,夜明珠的亮光更是給她的肌膚加分,外加上精心編排的鼓上琵琶舞。 這么多的套路凝合在一起,才營造出一個萬人迷的少女形象,怎么可能讓人不癡迷呢? 丁峰意識到了危機并未解除,第二天凌晨,不顧醉意未消,直接進宮面圣去了。 在大遼國的國事大殿內,丁峰一五一十的將昨夜的事情告訴了大遼國皇帝。 皇帝一巴掌拍在了書案上,怒道“真是荒唐?怎么會出這種亂子?” 皇帝并沒有恨太子,他恨丁峰沒有安排好,更恨那大魏國來的妮子,攪亂了朝綱。 如今擺在大遼國皇帝面前,就有這么一個大難題。 究竟該如何處置這個妮子。 若是繼續放任她在黎山行宮,很快就會被人發現。 一旦被人知曉了她的身份,那太子就毀了 身為皇帝,他早已看淡六宮粉黛,怎么可能會因為一個女人,而讓自己精心培養的兒子被毀掉? 無論是對江山還是社稷,大遼國皇帝都必須讓這件事情遮掩過去。 什么辦法可以讓這件事情的影響減到最??? 皇帝沉思片刻,對丁峰吩咐道“即刻通知禮部,安排朕和玉荷公主的大婚,賜嬪位,一切婚事全部從簡,安排她住到月清宮去,讓人日夜看守,絕不可讓人知道她的容貌。另外將此前在黎山行宮見過玉荷公主的相關人等,全部處理掉?!?/br> 皇帝擺了一個殺的手勢。為了在禮法上保全這位太子,皇帝已經豁出去了,哪怕是血流成河也不在乎。 丁峰雷厲風行,當天他就手持圣旨,派人將之前去了大魏國的幾位使臣給收監了。罪名自然是莫須有的通敵叛國,還有皇宮內,曾經參與過玉荷公主婚事的宮女太監,可能見過她真容的,全部一夜間憑空消失。黎山行宮內,之前安排的宮女太監,也被悉數換掉了。 黎山行宮的護衛瞬間增加了三倍。就連丁峰府上曾經送妍蘭回黎山行宮的那群婢女仆婦,都在一夜之間人間蒸發。 做完這一切之后,丁峰終于可以長舒一口氣了。 如此縝密的安排,他卻忽視了一個人。 這個人正是葛巖。這一切都是他一手導演的,他怎么可能讓這一切消停下來? 當天就有從大魏國來的十余名畫師,在燕京城兜售仕女圖。 很快就有人發現,其中有仕女圖中的女子,和當夜在南王府的少女,簡直是一模一樣。 權貴勛親,覬覦美色之輩,立刻向這些畫師打探少女的來歷。 得到的回復,立刻讓這群勛親膽戰心驚。 畫師們統一回復“這是我們大魏國的玉荷公主?!?/br> 只一天的時間,玉荷公主的畫像,幾乎傳遍了整個燕京權貴圈,所有人得到畫像之后,都嚇得丟了三魂七魄。他們有些人把畫像給燒了,有些人懷著鬼胎,暗暗收藏。 所有人都很清楚,一場風雨,即將掩蓋整個燕京城。 等丁峰反應過來之后,那群畫師又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 丁峰越來越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場陰謀。 可是他首先想到的是,當日參與宴會的那些大遼國貴胄勛親。因為這涉及到大遼國儲君之位,誰最有可能受益。 他始終都沒有懷疑到大魏國的公主和葛巖。因為在他看來,這件事情對他們沒有半點好處。 事態發展到這個局面,丁峰已經不敢將實情告知大遼國皇帝了。 現在這個局面,已經是眾人皆醒,唯獨皇帝一人蒙在鼓里,他還在預謀著,悄悄的把這公主娶進宮,最好是一輩子軟禁起來。 皇帝本人聽了丁峰的話,自然也是對這位傾國傾城的公主,充滿了好奇心,他甚至老來春心蕩漾,想要將這公主囚禁成禁臠,成為自己獨享的玩物。 每當想到自己絕妙的安排,大遼皇帝總是有些沾沾自喜。 可是他沒有高興幾天,幾封不合時宜的奏本就送到了他的面前。 清一色怒參太子殿下不尊禮法,覬覦美色,不尊體統,褻瀆后母…… 皇帝看到這些奏本,第一時間就炸了,他立刻傳召了丁峰,怒斥他辦事不利。 可是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丁峰有什么辦法呢? 幸好皇帝還把丁峰當成自己人,還給了他戴罪立功的機會。 可是這件事情,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了。 為了抹平此事,丁峰不得不找來一個和妍蘭長相幾分相似的歡場女子,親自召開了說明會。 讓該女子自證,當日南王府艷舞是她所為。至于她和玉荷公主相像,完全是巧合中的巧合。 可是天底下,哪里會有那么容易找到完全相像的人?當日參與了宴會的人,一眼都能看出這個女子不是當日艷舞之人。 可是丁峰如此咬定,眾人也沒有辦法。這一輪大糾紛,算是強行按壓下去。 可是黎山行宮的那位玉荷公主,卻成了一枚隱雷,一碰就炸。 這個時候,如果強行軟禁玉荷公主,就等于承認太子殿下褻瀆過后母。 之前皇帝的安排,一切都打亂了。 依舊是按照慣例,玉荷公主位列妃位,婚事也必須依照慣例辦,只不過進程提速了。 這下子皇帝想要捂住玉荷公主,不讓她見天日也不可能了。 玉荷公主這個稱謂,成了橫在皇帝和太子面前的一根巨刺。 葛巖巧妙的安排,仿佛在大遼國這個大染缸丟下了一把催化劑,各種勢力粉墨登場。 葛巖要的是亂局,起碼他做了一個良好的開局。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