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心里有個數
李二柱確實有媳婦,但并不是李珍的親生母親。 李珍很小的時候,她母親就去世了,去世的原因眾說紛紜。有的說是意外,也有的說是有人謀殺。當年的斷案科技遠沒有現在的發達,所以李珍母親的死成了一個至今未破的懸案。估計再有兩三年,案子就滿了二十年來,對于一個相隔二十年都沒有破的案子,公安部門會定位懸案,封存在案件檔案之中,不會再有人理會。 李珍的親媽死了兩年之后,李二柱再婚。新媳婦是鄰村的一個黃花大閨女,年齡比李二柱小了近乎十歲,但是她家里沒錢,窮困,只想趕緊找個人嫁了,也算是緩解家里的一些壓力,就這樣,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人,結了婚,而且在結婚三年后,還有了孩子,生的是的男孩,取名叫李義。 雖然陳一從來沒有見過這個李義,不過從年齡上推斷,今年也得有十三四歲的樣子了。雖然陳一他們這個村子靠近北京,和北京接壤,但是,農村畢竟在思想上還是有些閉塞,重男輕女的這種思想依然廣為流傳,更何況,李二柱屬于老來得子,對這個小兒子更是關愛有加,家里雖然不是很富裕,不過幾乎兒子要什么給什么,對兒子嬌生慣養,肆意妄為,據說這孩子在村子里飛揚跋扈,十幾歲的年紀,就已經目無尊長,到處惹是生非,也不好好上學,打架斗毆是常有的事情。 李義愛打架,在學校里是出了名的,從小學開始打,打到初中,以每月一場架的規律,給家里扔進去不少醫藥費。他爸爸李二柱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覺得自己兒子這叫本事,欺負別人是別人廢物,但你兒子打完了人,人家孩子家長找上門來,你當家長的是要掏錢的,現在什么社會了,你就算僅僅是把人家臉打腫了,人家也得給你要個萬八千的。 對于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來說,兒子在外面這么打,對家里構成了絕對的經濟負擔。 但是李二柱并沒有因此而改變對兒子的態度,依然是嬌生慣養,反倒是讓李珍這個在高中學習一直不錯的孩子,中途退學,上了學費更便宜的中專技校,在學校里學習個所謂的酒店管理的專業,其實就是服務員,就在中專待了一年,學校有個實習的機會,他趕緊就逼著女兒去實習賺錢。 所謂實習,其實是這些中專和一些酒店聯合協作的一些業務,就是讓未畢業的學生,去酒店里打工,只給少量的勞務費,從中,酒店可以節省開支,學校也能夠賺到一些,如果來這里實習的學生表現的不錯,便可以直接被酒店錄用,成為正式員工。 李珍長相嬌美,性格內斂,即便是穿著統一的服務員服裝,也依然能夠顯得鶴立雞群。在酒店里實習了三個月,直接被酒店錄用,成了大堂經理。穿上一身黑色西服套裝,腳踩高跟鞋,頭發盤起來,往大廳一站,稍微一個微笑都是千嬌百媚,讓男人們無不為之動搖。 又漂亮,又有氣質,很多來酒店吃飯的???,慢慢的都會主動接近李珍,一開始有的人送她一些小物件,后來開始送紅包,紅包里面最大的有裝著一兩千的,李珍不收,對方財大氣粗,跟她說,送紅包,是覺的她不錯,想交個朋友,如果不收,就是看不起他們。 李珍只能收了,這紅包一收下,對方就變本加厲,有時候來酒店招待客人,直接叫李珍去陪酒,李珍不想去,但是主管覺得這是大主顧,必須得伺候好了,逼著李珍去陪酒。 李真這么年輕的一個姑娘,根本沒怎么經歷過酒場飯局,更不會喝酒,一幫人推杯換盞,她也跟著頻頻舉杯,沒有兩杯,就已經臉色通紅,倒在桌上起不來了。 幾個客人心懷歹意,直接樓上開了房間,想趁著李珍喝醉酒,把她糟蹋了,但就在幾個人拖著李珍進到酒店的之后,房間的燈怎么也打不開,打不開也不要緊,黑燈瞎火的也能扒開李珍的衣服。 但是,就在扒她衣服的時候,就聽到外面有人敲門,他們不予理會,但敲門的聲音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大,其中一個只能去開門,但是外面什么人都沒有。而門一關上,敲門的聲音就又開始傳進來。 幾個人覺得有點不對勁,這時候,李珍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打了個激靈,好像一下子酒醒了,看著這幫禽獸,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她捂著自己胸口,大喊著救命,一邊喊,一邊奮力往外沖。 幾個人攔她,她也不知道自己哪來的力氣,上去就撓這些人,連打帶踹,幾個大男人竟然都進不了她的身。她近乎瘋狂的跑到門口,但之前開門的那個男人在門口堵著,李珍正想著要怎么把門打開的時候,突然,房門好像被人從外面踹了一腳似的,直接被打開了。 但是外面并沒有人,守門的男人完全愣住了,李珍趁著這個機會,逃之夭夭。 然而第二天,幾個禽獸惡人先告狀,說李珍服務不到位,喝醉酒耍酒瘋,打了他們。酒店賠償了幾個禽獸的醫藥費之后,把李珍開除了。 李珍回到家里,被李二柱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她那個繼母也對她諷刺挖苦,說什么女孩就是不中用,不會分擔家里的事情,出去了就亂惹事。真不省心,怎么不跟那個死鬼mama一起死了呢!這繼母的話很刻薄,李珍心里委屈,難受,但是無人訴說。差點就自尋短見,還好在失魂落魄的時候,碰上了村長,村長看著這姑娘也可憐,就去找李二柱談談,給李二柱指了一條路,讓他來找陳一,興許陳一能夠幫上一些忙,畢竟是同村人。 李二柱就來了,給陳一送了不少東西,表面上是給女兒找工作,其實呢,是想試探試探這個陳一有多大本事,試探試探他會不會幫忙,如果會的話,興趣自己兒子以后的工作,也能夠找他跟安排了。 陳一聽了老漢講了很多,后來老漢走了,去外面抽煙,又聽李珍給他講了不少,結合兩個人的話,把他們家的情況,以及李珍的遭遇,基本上都搞明白了。 陳一也確實聽同情這個姑娘的,雖然以前在村子里沒有什么交集,不過畢竟是本村人,按理說,自己現在當了官了,確實也該讓村子里的人得到一些福利,可這里不是慈善機構啊,不是說隨便來個人他就要幫忙的。 最后,陳一只能跟李珍說:“你工作的事情,我會好好考慮一下的,但我不能給你什么保證,只能說盡力去做?!?/br> “陳一哥,其實,我今天跟我爸爸來,還有一個目的,希望你能幫我?!?/br> “什么目的?” “我想報警?!?/br> “報警?” “那天晚上,我喝醉酒,在酒店房間里想要糟蹋我的那幾個人,我全都知道他們叫什么,知道他們在哪工作,我想報警,讓警察抓了這些禽獸?!?/br> “你之前為什么不報警?” “我爸爸不讓,說太丟人了,而且,知道那幾個人的背景,都不是我們這種老百姓惹得起的,所以他怕惹事?!?/br> “你那個弟弟在外面惹得事情,已經夠多了,這種該惹的事,你爸爸反倒不敢了?”陳一笑著說到。 “我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但是,我不想讓那些壞人逍遙法外,我也相信,這世上有王法。明明是他們欺負我,憑什么我要受到懲罰!陳一哥,我知道你是聯防辦的,你們比公安局管的都多,我希望,你能幫我抓到那幾個壞人!” 李珍正說著,這時候,李二柱推開門進來了。一看她爹進來,李珍就沒有在往下說。 又聊了一小會兒,這父女倆便離開了。直到他們走了,李珍也沒有說出那幾個人是誰,不過,李珍肯定還會再找機會來的,而且,這個事情,陳一肯定是要管一管的。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大早,李珍就找到了陳一辦公室。 陳一當時正在吃街邊買的一個煎餅果子,看到有人進來,趕緊把吃的收到了抽屜里。 “陳一哥,不好意思,是我?!崩钫湔f話非??蜌?,可能是因為在酒店里打工的緣故,儀態氣質,都和村婦們相比,有著很大的差別。 “哦,你啊,進來坐吧?!?/br> 李珍很大方的走了進來,從沒有并沒有什么牌子,但是做工非常精湛的皮包里,掏出了一個牛皮信封,信封遞給陳一,說道:“陳一哥,這里面,是陷害我的那幾個人的資料?!?/br> 陳一接過這個信封,并沒有打開,定了定神,開口問道:“昨天,你給我講了這些經歷,我很同情,也確實說要幫你,但是,這要有一個前提?!?/br> 李珍一愣,以為陳一要提一些刻薄的條件,如果陳一要錢的話,自己還真沒有錢能夠給他,如果陳一要別的,那說明他和那些禽獸是一類人,這種人,是不能相信的。 李珍的警惕讓讓陳一感覺到了,不過,陳一卻說道:“你放松些,我不是要跟你提條件,我是聯防辦的主任,處理鄉親們的問題,是我分內的事情,但是,我需要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你能不能保證,你昨天跟我說的話,都是完全屬實。換句話來說,你有什么足夠的證據,證明你所指控的這幾個人,在那天晚上,真的侵犯過你,是有認證,還是有物證,哪怕是攝像頭能夠拍到他們把泥挾持進房間,也可以,如果,你逃不出這些證據的話,我不知道該怎么幫你,這個牛皮信封,我也不會拆開看?!?/br> 李珍沒想到陳一會跟他要證據,可是自己確實沒有證據。 “陳一哥,你是不相信我嗎?” “不是不信你,但咱們秉公執法,需要是確鑿的證據,只有有證據了,我才能去警局申請調查他們,不然,我憑著一張嘴去找警局要搜捕令,人家警局也不能給我啊。你要知道,狀告別人,是要建立在,有犯罪事實的基礎上的,犯罪事實,是需要證據來證明的,我幫你的話,證據,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做不到說誰有罪,就能抓誰的地步?!?/br> 陳一說的話,李珍心里也明白,但是要是讓她拿證據的話,她確實拿不出來。那天并沒有人在場,也沒有攝像頭能夠拍攝到,就算拍到了,當天的視頻也早已經被刪除了,不會留下任何證據。那幫禽獸,背景都深得很,臉酒店老板都怕他們,更不會有人敢站出來說他們的惡行。 李珍越想越委屈,當著陳一的面就哭了出來,眼淚大顆大顆的往下掉。 “對不起,陳一哥,我給你添麻煩了,我知道,他們都很強大,我們這種小老百姓,斗不過他們的,我也不想把你牽扯進去,但我會想辦法找到證據的,等我有了充足的證據,再來找你!”說著,李珍站起身就要走,而且,還把牛皮信封拿了回去。 李珍是個明事理的人,她知道,這個東西給陳一看了,就相當于拉陳一下水,所以,在自己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還是不要牽扯到任何人。 “那你要一輩子找不到證據呢?”陳一突然問到。 “那這就是我的命吧,就像我母親一樣,死的不明不白,到現在,不是也依然是個懸案嗎。這個世道可能就是這樣吧?!?/br> “這樣,你把信封留下,不要拿走,這個東西帶在你身上,會給你招來危險的?!?/br> “你不怕被牽連嗎?” “我就是干這行的,我要是怕的話,回去繼續在私企里當項目經理多好,既然我來了,就得面對各種危險,把信封留下吧,我看看都有誰,心里也好有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