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頁
所以,賈代化麾下的將領基本都跟隨老一輩榮寧兩國公,不是平亂征江湖,便是去守邊關了。 但李契他爹卻是留下來,守著賈代化。 一方面是因為人雖然大字不識,但極講義氣又固執認死理,說認定了賈代化當老大,他就絕對沒有第二個老大,就要跟著賈代化,也不求升官發財。 另外一方面,李大虎看上了賈馬氏身邊的丫鬟小紅。 那時候還沒陪嫁丫鬟是姑爺通房的規矩,賈代化聽聞李大虎的請求后,扭頭跟自家妻子一商議,問過小紅樂不樂意后,就當紅娘牽線搭橋了。 造成李契和賈敬關系崩的矛盾點就出現了—小紅是丫鬟,是簽訂了死契的丫鬟。 在當時可以選擇放恩,讓小紅脫離奴籍。這本是最佳的辦法,但偏偏小紅也是個忠心認主,認死理的。 于是乎,夫婦兩一合計,干脆都入奴籍好了。反正他們家也就他們兩,沒其他人了。他們的老大對他們真真挺好的。再說了升官發財看起來容易,也沒有背靠賈家好乘涼啊。 夫婦兩干得挺開心。 但他們的兒子李契不開心。 因為李家夫婦兩的忠誠,李契出生后就成了賈敬的奶兄弟。跟著賈敬一同啟蒙,習文練武,都未曾落下。據說天賦也不錯,連眼高于頂的老翰林都難得摒棄主仆觀念,很樂意指點李契。 直到賈敬成為太子伴讀,李契自然而然沒了專門夫子教育,被轉入賈家的家塾學習。而后不知哪個嘴損的說不跟奴才一同學習,是對他們的折辱。 李契直接炸了。 這事鬧得挺大,他賈赦朦朦朧朧都還記得呢。因為祖母就這件事還經常拿出來說一說敲點他爹,不要模糊了兄弟同袍的界限,在軍營就是將軍,在家就是家主,該有自己的身份定位。 所以呢,他賈赦也就清楚記得后續—李契被放恩,成了良民。但他的父母,依舊不愿意脫離奴籍,不愿意離開賈代化夫婦。最終賈代化拍案訓、誡兩人,道李契是個有出息的,為人父母得為子女著想,才說動了兩人,拿了放恩書。 那一年,李契應該是六歲。 離開寧府后,李大虎夫婦兩靠著多年的積攢還有贈送的銀兩,留好李契讀書的錢財后,就開了一家牙行買賣。收些被販賣的丫鬟小子,或者干短契的。李大虎教人拳腳功夫,小紅教小丫鬟們規矩禮儀。夫婦倆將牙行經營得紅紅火火,主顧家用了都說好。 可偏生是賤、業??! 一晃眼,李契十六歲要準備參考了,才恍恍惚惚反應了過來。賤。業子弟不能參加科舉考試! 于是乎,李契從文不成,便打算從武。 也是因此,李大虎舔著臉含淚求上門來。賈代化氣得踹了人一腳,看著多年情誼份上,是修書一封給了軍中冉冉升起的戰神賈代善。 豈料還沒等賈代善回信呢,李契知曉后,直接卷著路引離家出走了。 李大虎夫婦想不明白自己到底錯哪里了,抑郁而終。 李契在邊關戰功晉升,現如今算混得不錯,也是一方總兵了。 賈赦:“…………” 回想自己幼年聽聞一次比一次驚詫的李家消息,賈赦緩緩吁口氣,一時間都不知該如何去形容自己的心情。 他覺得李契沒資格離家出走,既然自己認定了讀書晉升,那最基本的商賈子弟不能從事科考的律法該知曉,可以嘗試勸著父母改行啊。反正律法是漸漸完善的,在當時規定的還不算嚴格。換個身份,過個十年就能夠參考了。 有賈代化“大出息”的話在,李大虎這個當爹的肯定會聽兒子的建議。 可人偏偏在十六歲才回過神來,奇怪了。 先前幾年還小就算了,等十三四歲了,讀了那么多年的書,連基本的規定難道還不知曉? 除非…… 賈赦一個激靈,視線從李契身上轉移到賈敬身上,唇畔動了動—這幫小天才們,不會早就在利用李大虎夫婦的牙行培養……培養人手吧? 第152章 敏感察覺到賈赦的視線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賈敬還頗有閑情回眸望了一眼, 眼里的笑意是明晃晃的開心—終于明白養兒千日用在一時是什么滋味了!爽!賊爽!倍兒爽!且我家孩子還不坑爹,護爹! “…………” 瞧著賈敬渾身洋溢著老父心的慈祥笑容, 賈赦默默止住了自己腦海里有的沒的利益聯想,抬手指指對面殺意都掩飾不住的李總兵,示意賈敬先專注正事。 對面已經被氣得圖窮匕見了。 畢竟被一個毛頭小子如此大呼小叫,還直戳自己內心最嫉恨的一個詞—白眼狼, 李契面色沉沉, 也沒了再虛以為蛇之心。再者, 他眼睛也還不瞎。 明顯的素問門境況與他們先前設想的有些不太一樣—韓承葉素白都被捆綁的嚴嚴實實,沈嘉欣甚至都被人解剝動刀子了。 在不熟悉的蠱毒領域上,李契不敢去賭兩個神醫是不是真如傳說中那般厲害,只能快刀斬亂麻, 結束戰斗,讓賈敬成為階下囚! 于是,李契飛快朝左右心腹使了個眼神。當下就有人拔出匕首對準向副統領胸膛而去。 向副統領本就全身謹慎高度緊繃, 見狀也不再掩飾,但介于到底也是有傷在身, 只不過堪堪避開了這突來而來的襲擊。與此同時, 其他士兵也拔劍對準侍衛們而去。頃刻間刀光劍影,整個練武場彌漫著nongnong的火、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