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張樹華語氣緩慢,言辭中滿是不容拒絕。 “能做到的就留下,不能做到的現在退出?!?/br> 沒人動彈,張樹華神色才緩和一些:“拍攝時間很緊張,從現在開始你們要習慣把一秒鐘掰成兩半來用。就從今天下午開始,劇本都看過了嗎?” 眾人點頭,張樹華放下劇本,靠著椅背,“那你們誰先來說說,對劇中人物的看法?” 屋里傳來椅子的挪動聲,輕咳聲,細碎的翻動劇本聲。 就是沒人愿意第一個站起來。 “苗羽,你資歷高,你先來說說吧?!?/br> 被點名的是個三十多歲的女星,是抗戰片的御用女配角。 她一臉為難,說實話,這里面的女性出鏡就是打醬油,連點戀愛情節都沒有,花瓶都算不上。 想了想,苗羽皺著眉分析道:“嗯……我覺得男一的人物剖面過于平緩,幾乎整個劇本下來,人物性格很……很……” 她找不到形容詞了。張樹華接道:“很平淡是嗎?” 苗羽連連點頭。 “行,你坐下吧?!睆垬淙A臉上看不出來喜怒,又叫到祈越,“你說說你的看法吧?!?/br> 祈越站起身來,翻看著筆記分析道:“我其實有點不太認同苗小姐的話。她站在演員的角度來看待季明宏這個角色,忽略了這個人物在觀眾心里的形象?!?/br> “在劇本中,他有三次高光時刻。第一次是在父母死后,迅速從痛苦中冷靜下來,投身組織,立誓要為更多的人而戰斗。第二次是在幼弟回國后染上吸食鴉片的惡習,他果斷下定決心幫助弟弟戒斷鴉片,同時也面臨著全劇的高潮時刻,在緊張的局勢中求得生機。第三次就是大結局時刻,他立志犧牲自己保全大局,這種舍小我而求大我的精神,也不乏淚點?!?/br> “單純從這三個高光時刻來看,季明宏這個角色形象就已經立了起來?!?/br> 苗羽帶頭鼓起掌來。 祈越手中的筆記本寫的滿滿當當,一看就是對劇本深入剖析過的。 沒有對祈越的看法表達意見,張樹華直接點名連城。 “連城,你覺得呢?” “我覺得,男二季明晟是個很復雜的人物?!边B城沒有猶豫,單刀直入道。 不給眾人反應的時間,連城繼續分析:“他懦弱無能。父母去世后,他久久不能接受現實,想要逃避卻陷入了更痛苦的漩渦之中?!?/br> 劇本中,季明晟的初次登場,是個風神霽月的公子哥,他生的俊朗,看著就讓人心生好感,性格卻懦弱無能。留學歸來后發現父母早已去世,他開始吸食鴉片,滿嘴謊言,騙取哥哥季明宏的信任,準備逃回日本,做他的安穩大夢。 卻在逃離路線中,因為一個細小的失誤,被送到了偽滿洲國。在那里見識到了安寧背后的殘酷,他的內心卻依然麻木,為了繼續吸食鴉片,做了漢jian,在日本留學的經歷成了他的資本,他混的如魚得水,卻找不到一處心靈安寧的角落。 在偽滿洲國,他遇到了做皮rou生意的日本女子小秋,生出新的希望想要和她離開國內,前往日本。 “但他也有著心向光明的一面,與其說他是陰溝里的老鼠,倒不如說,他只是個象牙塔里的’公主’?!?/br> 在亂世之中,他去日本留學,學的卻是書法和繪畫?;貒?,父母的死是他象牙塔開始倒塌的第一步,他懼怕黑暗,只能靠鴉片給的幻境來維持心中的幻想。 在被迫戒鴉片后,他把這種懼怕轉化為憎惡發泄到哥哥身上,繼而想要逃離,前往國內生活相對安寧的日本。 可生活一而再再而三地和他開玩笑,直到最后革命勝利,他死在陰暗的地牢里,心中和小秋前往日本的最后一個希望也破滅了。 “他是在個人命運和時代交際的環境下產生異化的一份子,而他也不是對當時悲慘社會毫無關心的漢jian?!?/br> 幫助哥哥拯救革命派人士離開偽滿洲,季明晟付出的代價就是被當成兩面派關在地牢里,在地牢中,他以血為筆以衣為紙,為自己的生命畫上了句號。 連城五官深邃,棱角分明,端坐在那里冷靜分析著季明晟的人物形象,只是坐在那里,這狹小臟亂的會議室似乎都有了光彩。 祈越放在桌下的手握緊又松開,他垂下腦袋,以免被人看到眼神中藏不住的尖酸嫉妒。 男一形象偉岸光正,讓祈越來演確實合適。在連城分析之前,祈越甚至洋洋得意,連城出演的男二號實在是個惡心至極的反面人物,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襯托他! 可現在,連城這么一分析,他又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 第16章 明升暗降 祈越看向張樹華,果不其然,他聽著連城的人物分析,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張樹華要過來連城的劇本,就像老師臨時抽檢學生作業一樣。 連城的劇本并沒有寫的很滿,而是在關鍵地方勾畫出來,寫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在季明晟想要逃往日本時,劇本中只有簡單的一段“滿洲的曠野上,伴隨著尖銳的鳴笛聲,火車疾馳,綠色的車身斑駁,專屬于滿洲鐵路特有的標志在月色下模糊難以辨認?!?/br> 鏡頭在拍攝時,季明晟這個人物只會出現幾秒的鏡頭,其他大部分都會轉外景。 而連城寫下的備注是“幻想破滅前的狂熱?!?/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