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
書迷正在閱讀:【魔鬼戀人】系統之正面上我(簡/NP)、純情學妹的透視高手、飼龍師、來自天國的翅膀、吞天大帝、重生之軌跡偏移、他等了你很久、走上人生巔峰后外掛來了[娛樂圈]、穿越之星海暴徒、在主神世界找bug
序曲 月滿之夜,谷底卻是一片漆黑。除非月掛中天,不偏不倚地直射到谷底——正如白晝一般;除非正午,谷底才有直射的陽光。否則,晴天亦如陰天,月夜仍是黑夜。 這條狹谷也是一樣。如不是身歷其境,或者在山頂迫近下望,不會發現這叢山峻嶺之下有一道綿亙十五里,車不得方軌,馬不得并騎,雖非地獄卻難見天日的隘路。它被深埋在崤山之下,所以稱為“函谷”。說什么鬼斧神工?它必是崤山山神得罪了雷公,震怒之下,揮掌一劈所留下的創痕。 白晝,過午一交申時,函谷道中便斷了行旅。偏有這個北風凜冽的深夜,居然出現了人跡。一行三騎,在重岡疊阜之間的一線羊腸曲徑中,沒命地飛奔。人,仿佛就撞在怪石嵯峨的崖壁上,都無所顧惜;而馬,卻未能善解人意。這里不是“馳道”,無法一騁凌云之足,而且蹄足上還包著草席,累累墜墜,好不舒服。偏偏主人不諒,還使勁地抽著鞭子,噴鼻嘶叫的抗議,毫無用處。于是其中一匹烈性子的棗紅馬,在差一點撞到一塊凸出的崖石時,一怒跳腳,陡然直立,把它的主人掀了下來。 幸好后面的兩個人,矯健機警,一見影綽綽長出一道黑影,雙雙下死力收住了馬;嚼環勒得那兩匹馬痛徹心扉,唏律律一聲長嘶,也都是雙蹄上揚,直立了起來。虧得這一下,才沒有把前面落馬的那人亂蹄踩死。 “大夫,大夫!”后面那兩個人,滾鞍下馬,趕上來問訊,“無礙否?” “不礙!”被稱為大夫的那人,揉著腰站了起來,又說,“上馬,趕路!” “歇一歇再走吧!反正雞鳴之前,總可到達關前?!?/br> “不!”大夫說,“早早趕到為妙?!?/br> “還是謹慎些好?!绷硪粋€隨從勸他,“反正有‘封傳’在,不怕不能出關。若是心急趕路,再出了什么差池,反變得‘欲速則不達’了?!?/br> “呃!”那大夫突然有所醒悟,答非所問地說,“把馬足上所包的東西取下來!無須用此?!比缓笏致掏痰匮a了一句:“別忘了,我是秦國的右大夫?!?/br> 那兩名隨從,頓時省悟,馬足上用草席包裹,是為了減低蹄聲,避免他人注意。其實在這深夜的函谷中,便雷轟電馳也不妨,因為根本就無住戶行人。再一層,右大夫持“封傳”出關,并無遮掩行跡的必要;果爾如此,出乎常情,反倒容易引起關吏的懷疑。 于是,那兩名隨從,齊聲應諾,把三匹馬蹄上所包的草席,都取了下來。 歇得一歇,等氣力略略恢復,重新上馬。狹狹的幽谷中,十二塊馬蹄鐵敲打在堅硬的石塊上,響起一片極其清脆熱鬧的聲音,恰有破倦之功。那位年方三十的秦國右大夫,懷著一種莫名的亢奮心情,領頭前行??纯吹貏轁u高,月色漸明,越發有一種臨深履淵之戒。 萬山叢中,雙峰對峙,形成一個缺口。百二秦關,隱隱在望——天下艷稱的“崤函之固”,將要為這位右大夫所突破了! 于是,猛揮一鞭,策騎沿著坡道到關前。然而那是毫無必要的。確如他的隨從所說,還早得很了?!叭杖攵],雞鳴而開?!弊杂泻汝P來,規矩便是如此;即令有“封傳”在身,半夜也不能叩關。 關前有沿山而筑、錯落高下的民居,大概百把戶人家,形成一個市鎮。欲待敲開了門乞些湯水,順便稍作休息,卻又怕驚擾了人家。那位右大夫躊躇了一會,覺得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因而稍一張望,便向一塊凸出而平滑的崖石走去。 兩名隨從,一名照料馬匹,一名來侍候主人。他取了塊作為馬鞍的褥子和干糧袋,趕在前面,拂去了崖石上的濃霜,鋪好褥子,等右大夫坐好,隨即自干糧袋中取出一大塊麥餅,雙手奉上。 他極餓,但是硬得像石頭樣的麥餅實在太粗糲了,使勁咬下一塊,含在嘴里,咀嚼得牙根發疼,而喉頭倒似有樣東西橫亙著,費了好大的勁,才能把口中的麥餅咽了下去。 “你們吃吧!”他把多下的麥餅遞給了隨從。 另一名隨從安頓好了馬匹,跟著也到了他面前,悄聲問道:“大夫!冷得厲害,可要砍些枯枝,生起堆火,為你取暖?” “不好!”他使勁地搖一搖頭,同時不自覺地環目四顧,“此是極緊要的所在,半夜里出現火光,引起誤會,會惹下很大的麻煩?!?/br> “是!” 兩名隨從相互看一眼,一左一右翼蔽著他,稍稍遮擋了西風和寒氣。身上倒是比較舒服了,心里卻仍不安閑。沉沉關塞,迢迢銀漢,何時才得雞鳴一聲,開關出客? 忽然,他想起了孟嘗君故事,信口問道:“你們會學雞鳴不會?” “沒有學過?!?/br> “我會?!绷硪幻S從好奇地問道,“大夫,何以問這話?” “五六十年前,齊國的公子孟嘗君,門下食客數千,皆是才俊之士;偏偏有雞鳴狗盜之徒,夾在中間,大家都看不起他們。后來,孟嘗君要從秦國回齊,半夜到了這函谷關前,會雞鳴的那位食客,建了大功——他一學雞鳴,左右民居的雞聞聲皆鳴,關吏開關,孟嘗君揚長而去矣!” “這妙??!”會雞鳴的那隨從技癢了,“咱們學一學前人的樣!”說著,便要撮口相呼。 那位右大夫跳了起來,一掌擊落他按在唇邊的手,神色嚴重地斥責:“你要干什么?”但是,他忽又馬上執住那只被打的手,不勝惶急歉仄地說:“噢,噢!我不該這樣!我錯了。你是好意,我竟辜負了,何以為人?” 那兩名隨從,看他如此自責,深深惶恐。主仆三人,執手無言,不知不覺間悲從中來,淚流滿面,卻都是無聲飲泣。 一聲雞鳴,止住了他們的眼淚。側耳細聽,啼曉之聲,此起彼落——關城中出現了火光。 “大夫,開關了?!?/br> “檢點‘封傳’!” “在我這里!”會雞鳴的那隨從,小心翼翼地從身上取出塊尺五長的木牌一揚,“封識完好?!?/br> “好!”右大夫就著月光,細細看了隨從的臉,淚痕已無,神情歡愉,便也高高興興地說道:“上馬走吧!” 于是都上了馬,一沖而上,直到關前。關門初啟,關吏卻已精神抖擻地當戶而立,威嚴地舉手阻擋,示意下馬受檢。 秦法嚴峻,特重各人的權責,雖是小吏,亦不可輕侮。那位右大夫不敢忽略,親自持了封傳,徐步上前,朗聲說明:“奉詔赴趙國公干。請驗封傳?!?/br> 關吏注意到了他的服飾,禮貌地點一點頭,接過封傳,招招手,喚士兵取來支明晃晃的火炬,先細驗了御史的封印,然后打開封傳,上面記載著出關人的姓名、身份和年齡,逐一對照,毫無疑問,便即交還封傳,說一聲:“放行!” 那右大夫徐徐伸手,接過封傳。但完全意想不到的,他的手忽然讓關吏一把捏住了。 “右大夫!”關吏逼視著他問,“你的手,何以發抖?” 這一問,叫他心里發抖了!而且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噤——幸好,身后一陣勁急的西風提醒了他?!疤淞?!”他吸著氣說。 “噢!”關吏松開了手,并且好意指點,“你可以到驛館去歇一歇,喝碗熱湯水,等日出了再走?!?/br> “王命在身,不敢耽擱。不過,我倒是要到驛館去換馬。請問,驛館在何處?” “你看,那不是!”關吏向右一指,又問,“你是第一次出關么?” 若非第一次出關,不會不知道驛館就在關右。他懂得問話的意思,便順著語氣答道:“是的?!?/br> “但是,你不是生長在關中的?!标P吏的炯炯目光又射過來了。 他再一次省悟,由于他的燕趙口音,關吏才有如此的疑問,這不難解釋?!笆堑??!彼f,“自十年前入關以后,還是第一次出關?!?/br> “嗯,嗯?!标P吏釋然了,又指一指關右,“請到驛館換馬去吧!” 驛館不過一箭之路,憑封傳換馬,一共三匹,倒有兩匹的馬股,用布帛緊緊包扎。那是馳驛的人,拿鞭子抽得太狠,受了傷的馬。右大夫心有不忍,要想重換,而廄中余馬,十九如此,只好仍舊騎了原來的馬匹上路。 出關還是秦國的國境——函谷關以東,原為周天子的王畿,現在是秦國的“三川郡”。逐站馳驛,一出新安,地勢頓形開闊,越發加緊趕路,過洛陽,到孟津,渡河折向東北,雖已到了趙國境界,卻仍是秦國勢力所達之地。直待過了安陽,渡了漳河,才算是真的到了趙國。 到了趙國——要緊的是脫離了秦國,這位多少天來一顆心總像懸在半空里,并且付出了太多的體力,日夜在馬鞍上顛簸,渾身骨骼仿佛已抖散了似的秦國右大夫,便如繃緊的琴弦,遽爾裂斷;他們舍舟登岸,才走了數步,突然腿一軟,仆倒在濁流滾滾的漳河邊。 兩名隨從趕緊俯身探視,同時驚惶失措地大喊:“太子,太子!” 他是太子,燕國的太子,名丹,不是什么秦國的右大夫——那只是賄通了秦王的寵臣蒙嘉,盜用出關的封傳,臨時假托的一個官銜。 “我累了,太累了!” 太子丹有氣無力地說了這一句,突然又一挺身坐了起來。這叫人想到剖腹刮鱗的鯉魚,丟入釜中又一跳老高,把那兩名隨從嚇一大跳。 “這里還不是善地。走,走!” 燕太子丹使勁把助他出關的那道封傳,投入漳河,換去了秦國的官服,在隨從的扶掖之下,掙扎著來到邯鄲。 這個地居要沖的趙國都城,車馬塞于通衢,弦管響入云霄,繁華更勝于昔。微服閑行的太子丹,撫臨舊游之地,勾起太多的回憶,也有太多的今昔之感。 屬于邯鄲的回憶,至少有二十年了。那時,他與此刻在位的秦王——嬴政,都只是七八歲的孩子。 嬴政的曾祖便是秦昭王,秦昭王的次子初封安國君。他有二十幾個兒子,其中之一,名叫異人,為夏姬所生。夏姬不為安國君所寵愛,因此,她的兒子異人亦不為安國君所重視。當秦國與趙國,為了修好而互換質子時,由于秦比趙強,所以把無足重輕的異人送到邯鄲,質于趙國。趙國自然也不會看得起他,飲食供應,極其菲薄。這樣,秦國王孫異人,便潦倒在異鄉了。 其時有個來自韓國、籍隸陽翟的大富賈,名叫呂不韋。他拿做買賣的眼光來看異人,覺得他是一票可以囤積居奇的好貨色,于是刻意結交。窮途末路的異人,忽然得此推衣解食、情意殷殷的照拂,對于呂不韋的感激,是不言可知的。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一病嗚呼。隔了兩年,異人的父親安國君被立為太子。 這一來,異人的“行情”也看高了,更值得呂不韋投資。他親自去了一趟咸陽,為異人,也為他自己覓得了一個好機會。 安國君成為太子以后,立他的愛姬華陽夫人為正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經過呂不韋的設計,異人對華陽夫人表現得特別孝順,因而華陽夫人便征得安國君的同意,立異人為嫡子。 秦昭王五十六年,秦國命王龁伐趙。趙王大怒,要殺異人,虧得呂不韋以數百斤黃金,賄買了趙國的關吏,得以逃回咸陽。但是他的愛姬和長子卻仍舊留在邯鄲。 異人的長子,便是嬴政。嬴政的母親,原是呂不韋的姬妾。懷孕之初,呂不韋叫她引誘異人,然后順水推舟,割愛以贈異人,生子便是嬴政。 因此,嬴政實在是呂不韋的兒子。在他幼年,燕國太子丹,亦質于趙國,彼此住得極近,兩人自然而然地成了朝夕相處的游伴。嬴政生來瘦小,而且暴睛低額、鷹鼻猴腮,加上如劈竹子那樣難聽的豺聲,好不討人厭!只有燕太子丹拿他當親兄弟看待。嬉戲追逐,在那春來一樣桃李芬芳的北國平原,他們曾有過太多的歡笑。 那些歡笑,此刻在燕太子丹耳際還依稀可聞,但是心中的感覺,不是悵惘,而是驚悸——他無論如何不能想象嬴政竟是這樣對待一個兒時的好朋友! 嬴政在十三歲便即位為王。秦昭王在位五十六年,然后是安國君繼位,是為孝文王。異人的妻子,便在這時候由趙國護送回秦。 孝文王在位僅僅三天。太子異人立,是為莊襄王,以呂不韋為丞相,封文信侯。過了三年,莊襄王一病而亡,于是嬴政繼位,尊文信侯為相國,號稱仲父,掌握秦國的實權。 這時燕太子丹,已由邯鄲回國。但到了嬴政即位的第十年,收回大權,免呂不韋的相職,流放到巴蜀以后,燕太子丹卻又到了咸陽。 那是燕國愿向秦國修好的表示。而所以特遣太子丹為質子,即由于他與秦王是總角之交,希望獲得格外的優禮,促進兩國的邦交。 秦王嬴政對燕太子丹,倒確是另眼相看的。不過,那不是青眼,而是白眼。 而且他連看到嬴政的白眼的機會,也是有限的。算起來一共不過五次,每一次,嬴政都是眼高于頂,愛理不理的神氣。他不相信嬴政的記憶力會壞到連兒時的舊夢都忘得一干二凈;他也不相信嬴政是由于太忙的緣故,抽不出敘舊的時間——他相信,秦王嬴政是因為天性陰鷙殘忍,以及他奇丑的身世和他即位以后太后yin亂不正、播于天下的丑聞,才使得他對任何人皆懷有一種莫可究詰的怨毒恨意。 然而,他雖了解到這一點,卻仍舊沒有辦法原諒嬴政,因為他是完全無辜的,他是對嬴政有情義的,而且他是代表燕國來對秦國修好的;所以嬴政對他的寡情薄義,傲慢欺侮,是對整個燕國的蔑視。作為燕國的太子,他愧對他的父王和國人。他可以忘卻個人的恩怨,卻不能拋卻為燕國爭面子、爭地位的大節,否則,他不配做燕國的太子,更不配在若干年后繼位為燕王。 就是個人的恩怨,在情感上又怎能輕易拋卻?特別使他難以忘懷的是三個月前,經過一再請求,方始得以相會的那一面。 “啟大王,外臣有不得已的請求,伏乞大王鑒納?!?/br> “嗯?!辟籽?,在鼻子里哼了一聲。 “臣父年邁多疾,許臣歸省……” “什么?”嬴政的暴睛,努得更凸出了,“你在說什么?” 低聲下氣的燕太子丹,略略提高了聲音答道:“乞大王許臣回燕省親,期以半載,必當重入函谷?!?/br> 嬴政發出極其難聽的獰笑,入耳如聞荒野中梟鳥夜啼,令人毛骨悚然;然后,他指著棲息在殿角的烏鴉,用嘶啞的豺聲咆哮著:“你等著吧!等到烏頭白、馬生角,我放你回去!” 這是說,他此生休想再回燕國了。而現在,烏未頭白,馬未生角,不也脫出了樊籠?但,這不是一種境遇的結束,而是開始。 “嬴政!”他凝視著西方的落日,從牙縫中迸出幾句話來,“你等著,我總有一天還要回咸陽,叫你看看我是何等樣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