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玄幻小說 - 高陽歷史小說作品全集(共10冊)在線閱讀 - 第一章

第一章

郡王,顯而易見的,天心默運,大位已有所歸了。

    于是,宮中閑談,都在議論此事。甚至有人公然向德妃賀喜,說她子以母貴,將來必成太后。德妃是極謹厚的人,一聽這話,不是掩耳疾走,便是懇切勸告,萬不要這么說,倘或傳入皇帝耳中,會起絕大的風波。

    有一次宜妃也半開玩笑地說:“德姊,你將來可得多照應照應我。九阿哥跟十四阿哥感情是不錯的,不過九阿哥性子直,到了君臣之分已定的時候,還只當弟兄和好,自以為他是哥哥,那可得請德姊跟十四阿哥說一說,千萬要寬恕他!”

    “宜姊,”德妃將她拉到一邊,悄悄說道,“別人面前我不敢胡說,你是最識大體,知道利害輕重的,我不妨跟你實說了吧!不過,你可——”

    “德姊,”宜妃不等她說完,便把話搶了過來,“你這是多叮囑的,我豈能不知道輕重?你要不要我跟你罰咒?”

    “不,不!”德妃撫著她的背說,“你別多心。我要拿你當外人,我也不跟你說這些話了!”

    “是??!德姊,你知道的,我也沒有拿你當外人?!?/br>
    德妃點點頭,站起身來,四面看清楚了沒有人,才挨著宜妃坐下,輕聲說道:“皇上對我說,今年六十五了,大概總還有十年的壽數,那時幾個年老的阿哥,都過了五十。國賴長君,固然不錯,五十歲的人,總是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治理天下這副擔子,恐怕挑不起來。因此,想來想去,決定選十四阿哥!”

    “原來如此!皇上的打算一點兒不錯,那時候十四阿哥四十歲,正是壯年?!?/br>
    “就四十歲也嫌年紀大了,不過,”德妃忽然縮住了口,“唉,不說吧!”

    宜妃知道她的意思,必是皇帝跟她說過,年紀輕于十四阿哥的,才具不足,難當大任。她不肯隨便批評其他皇子,正是她忠厚之處,使得宜妃更為佩服。

    “德姊,我有句話,不知道該不該問?”

    “怕什么?你盡管說?!?/br>
    “從十四阿哥這件事揭開了以后,照我想,心里最難過的,只怕是四阿哥?!?/br>
    “不,”德妃答說,“我先也跟你這么想。暗地里留神,他竟一點兒都不生芥蒂。反倒常說,皇帝的打算,大公無私,真是顧到了天下治世?!?/br>
    “這敢情好!”宜妃亦覺欣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和和睦睦過日子多好!唉!”她忽然嘆口氣,沒有再往下說。顯然的,她是感嘆這十年來廢立的糾紛。

    宜妃的眼光很銳利,只有她一個人看出來,十四阿哥胤禎膺此新命,心里最不舒服的,便是雍親王胤禛。

    “我就不懂,我哪一點不如第十四的?”他這樣對年側妃說,憤恨之情,溢于言表。

    “王爺,”年側妃悄悄地勸他,“何必這么說!萬一傳到皇上耳朵里,又是件不得了的事!”

    “我也只是對你說。只要你不說出去,有誰會知道我說過這話?”

    “我當然不會,就怕隔墻有耳?!?/br>
    “好了,好了,不要說了?!必范G有些不耐煩,“你明天回家去一趟,問你父親,亮工怎么好久不給我來信?”

    “亮工”是年側妃的二哥年羹堯的字——年這個姓是獨一無二的。他家祖先本姓嚴,明朝出了個進士叫嚴富,發榜時不知怎么錯“嚴”為“年”,因而嚴富將錯就錯,改名為年富。

    這年富后來做到遼東的巡按御史,在關外落了籍。子孫是明朝的武官,萬歷崇禎年間,明軍一再敗于清兵,到崇禎末年,一敗涂地,大都投降了清兵,被改編入旗,稱為漢軍,年家屬于漢軍鑲黃旗。雖然年羹堯的父親遐齡,已經官居湖廣巡撫,但對親藩來說,仍是下人。年遐齡父子在胤禛分府時,為皇帝撥過去服役。所以稱為“雍親王門下”,因而胤禛才用那樣的口氣對年側妃說話。

    “是!”年側妃恭順地答說,“明天我就告訴我爹?!?/br>
    于是年遐齡立刻寫信給他次子,轉告胤禛的意思。年羹堯接到父親的信,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年羹堯是康熙三十九年的翰林,放過四川、廣東的主考,不過六七年的工夫,便已升到二品的內閣學士,其時年羹堯剛過三十,真可說是少年得志!

    當然,一半是他的才具為皇帝所賞識,一半也由于胤禛的援引。到了康熙四十八年,亦由于胤禛的進言,年羹堯才放了四川巡撫。這幾年川藏邊境,變亂迭起,年羹堯親自領兵征剿,很出了些力,益得皇帝的信任。

    及至康熙五十七年策妄阿拉布坦作亂,年羹堯可就無能為力了,因為蒙古西藏的綏服,是皇帝在康熙三十五年親征的結果,如今西藏復起變亂,當然亦須奏請皇帝親裁。

    這策妄阿拉布坦,是元順帝之后。明太祖滅元,只能將蒙古人逐至大漠以北。哪知元順帝有個好子孫,在漠北中興,蒙古人稱統治者為“汗”,此人的稱號,叫作達延車臣汗。由于這個部落跟明朝的關系很微妙,忽友忽敵,變動不居,大致馴順則朝貢,不馴則劫掠,而明朝自英宗“土木之變”后,對此部落以安撫為主,因而達延車臣汗的十個兒子中,有四個侵入漠南,繁衍到清朝開國,這四個子孫占內蒙四十九旗的大半。

    留守漠北的是達延車臣汗的第八子名叫格勒森札,部下有精兵一萬多人,分為七旗,由他七個兒子分掌,其中老大、老四、老五最能干,所部最強。他們的稱號是札薩克圖汗、土謝圖汗、車臣汗,統稱“漠北三汗”,亦可以叫作“喀爾喀三汗”??柨κ沁_延車臣汗為他的部落所定的名稱。

    “喀爾喀”在瀚海以北,它的西鄰,叫作厄魯特蒙古,明朝稱為瓦剌,共分四部,其中有個部落叫準噶爾,地在西藏伊犁??滴醵畮啄?,準噶爾有個酋長噶爾丹,自立為準噶爾汗,一意擴張,先向西攻入青海,再向南摧毀回部諸國,而其時正好漠北三汗發生內訌,給了噶爾丹一個很好的趁火打劫的機會。

    喀爾喀的內訌是,土謝圖汗攻札薩克圖汗,殺汗奪妻,糾紛鬧得很大?;实厶貫榍才墒拐?,陪著西藏黃教的達賴喇嘛到喀爾喀去調解,就在這時候噶爾丹亦派人到了喀爾喀。

    此人是受命來制造糾紛的,手段很絕,抱著犧牲的決心,激怒了土謝圖汗,結果被殺。噶爾丹便以問罪為名,大舉入侵。

    當漠北三汗內訌時,噶爾丹已悄悄地借游牧為名,將人馬自伊犁向東移動,在寧夏北部的居延海與阿爾泰山間屯扎,所以一聽得土謝圖汗殺了他的使者,立即揮師北上,直攻庫倫。這一次出其不意的奇襲,打了一個勝仗。這是康熙二十七年夏天的事。

    其時朝廷正命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與俄國劃定國界,經過外蒙。土謝圖汗便一面揚言,說中國已派專使領兵來援;一面向索額圖、佟國綱求救。噶爾丹得知消息,趕緊亦遣使者來解釋。索、佟二人不肯多事,做了鄉愿,只兩面勸和,不問是非。噶爾丹窺破底細,知道中國無意干涉,膽便大了,大舉進兵,縱橫東西,漠北三汗都被擊潰,得要找條生路。

    這要取決于喀爾喀各地所共同尊奉的一個大喇嘛,他是土謝圖汗的弟弟,名號叫作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是活佛的弟子??柨ζ咂鞂㈩I,都主張就近投奔俄國,但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執意不可。

    “羅剎不奉佛?!彼f,羅剎就是俄國,“語言、眼色,都跟我們大不相同。不如全部內遷,可邀萬年之福?!?/br>
    于是遣使朝廷,皇帝大為嘉許。當漠北三汗所率領的喀爾喀七旗舉族內遷,特命將存儲在歸化城、獨石口、張家口三地,備邊防的軍糧盡量供給,并賜大量的茶布牲畜,更將水草豐肥的科爾沁草原,撥作牧地。土謝圖汗的孫子還做了額駙,所尚的是比雍親王小一歲的皇六女恪靖公主。

    這時的喀爾丹,擁有喀爾喀、回部、青海各地,雖然遺使朝貢,但既驕且狂,居然要求朝廷,將土謝圖汗及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交給他處置,理由是土謝圖汗殺了他的使者。

    朝廷當然拒絕,不過仍持勸和的態度。而噶爾丹對此二人,志在必得,托達賴喇嘛代為交涉?;实垡廊徊辉?。于是噶爾丹在康熙二十九年五月以追敵為名,選派精銳,向東侵入中國的疆土。

    皇帝久有對噶爾丹用武之意了,所以毫不遲疑地下詔親征,特命一兄一弟為大將軍,分道出兵。

    皇帝行三,長兄早夭,所以只有一個哥哥,就是行二的福全,只比皇帝大一歲。當世祖因為出天花不治而駕崩時,只得二十四歲?;识痈Hc皇三子玄燁一個九歲,一個八歲,資質品貌,差相仿佛,照道理說,福全居長,理當嗣位,但皇帝祖母——傳說曾下嫁多爾袞的孝莊太后斷然做主,以玄燁繼承大統。

    這是一個外國人的“一言興邦”。此人是個天主教士,叫湯若望,是德國人。早在前明萬歷末年,即已來華傳教。清兵入關,孝莊太后不知以何因緣,信了天主教,她的“教父”就是湯若望。孝莊太后對他言聽計從,他對孝莊太后亦是忠心耿耿,知無不言,此時提醒孝莊太后說:“三阿哥出過天花,二阿哥還沒有出過?!?/br>
    出過天花,不會再出,像大行皇帝那樣的悲劇,不致重演,所以孝莊太后毫不考慮地選中了皇三子玄燁?;识痈H?,則在康熙六年后被封為裕親王?;实厶煨院V厚,對這位胞兄是很敬愛的。

    一弟是行五的恭親王常寧,被授為安北大將軍。又以皇長子胤禔為撫遠大將軍裕親王的副手,簡親王雅布、信郡王鄂扎為安北大將軍恭親王的副手。這番聲勢,已足以遠震塞外了。

    其時噶爾丹已侵入察哈爾東南與熱河接壤的烏珠穆沁部,下一目標自然是科爾沁各旗,所以皇帝命左翼裕親王出古北口,右翼恭親王出喜峰口,另調盛京、吉林駐軍及科爾沁的蒙古兵助戰。出師之日,皇帝御太和殿親賜裕親王撫遠大將軍敕印,送至東直門,儀節異常隆重。

    誰知出師不利,前鋒遇挫。噶爾丹領兵渡過遼河支流的西拉木倫河,直逼熱河赤峰縣境內的烏蘭布通地方,距京師不過七百里而已。

    福全此時駐軍烏蘭布通三十里外,兩軍隔河對陣。噶爾丹的布陣,空前絕后,他用上萬的駱駝,縛住四足,臥在地上,駝峰上加木箱,蒙上澆濕了的氈毯,名為“駝城”。他的士兵就在木箱之間的空隙中,向隔河的清軍開火。

    無奈噶爾丹的火銃,不及清軍的大炮。從中午轟起,聲震天地,日月無光,直到黃昏,噶爾丹的駝城斷成兩截。于是福全下令渡河攻擊,騎兵步兵,踴躍爭先。噶爾丹大敗,幸得時已入夜,八月初一沒有月亮,才能遁走。

    到得第二天,噶爾丹一面請一個西藏喇嘛到軍前請和;一面拔營向北,到得西拉木倫河,無船可渡,砍下大樹,浮于水面,載浮載沉地到得北岸,連夜狂奔,所過之處盡皆“燒荒”。連天黃草,化為灰燼,一場火燒了幾百里!

    這時,出塞的皇帝,已因病回鑾,軍前大計,決于福全。他因為他的副手,也是他的胞侄胤禔,在軍中作威作福,胡做主張,處處掣肘。

    這個仗打下去是很危險的,所以接納了噶爾丹求和的請求,命由歸綏出兵,負有阻斷噶爾丹歸路重任的康親王杰書,不必攔截,以致噶爾丹竟得逃回科布多,但數萬精兵已剩下十分之一了。

    其時福全已飛奏到京,解釋他未能追擊噶爾丹的原因,說盛京及科爾沁的援兵來到,噶爾丹則據險以守,所以利用喇嘛濟隆羈縻噶爾丹,等諸軍會師,合力再擊。

    于是皇帝在乾清門召集王公大臣會議,這有個專名叫作“御門聽政”,凡有大政事必定舉行。御前會議中,皇帝將福全的奏折發交公議。眾口一詞地說,裕親王明知濟隆是為噶爾丹來施緩兵之計,居然會聽他的,是坐失軍機。因此,皇帝降嚴旨責備。不過,他也知道皇長子胤禔犯了許多過失,留在軍前,以防僨事,所以同時將胤禔召回。

    福全當然要找濟隆說話。結果特遣侍衛,由濟隆帶著去問罪。噶爾丹在佛前設誓悔罪,另外備了奏章與誓書到軍前正式乞降。

    奏報到京,皇帝準如所請。不過,降旨告誡:噶爾丹狡詐百出,我一撤兵,他一定會背盟,所以仍應戒備。而福全卻以軍糧將盡,意料噶爾丹已經出邊遠遁為由,要求撤兵回京。

    這一下又大失皇帝的本意,雖準他撤兵,卻以“擅率大軍內徙”的罪名,等他回京之后,還要議罪。及至福全到京,皇帝不準他進城,留在朝陽門外聽勘。上諭申引以前的故事,有好些近交親貴,曾因“不遵旨行事,皆取口供,今應用其例”。

    這時的皇帝實在很為難。自三藩之亂平服,十年來,當初出力的功臣,如今都已爬到極高的位置,只要有一個心里不服,發幾句牢sao,都會引起很大的影響。福全雖為皇兄,而此番所犯的過失,卻必須在軍言軍,以軍法從事。倘或置而不問,無以服眾,就會嚴重地打擊士氣。

    更有一件為難之事是,如果追究福全的責任,必然要拖出胤禔來。事實上福全所以不敢深入窮追,就為的有胤禔在,怕他亂發命令,擅作威福,萬一極塞窮追之地,激出兵變,那就是死不足贖的大罪。所以論起來,胤禔要負的責任,重于福全。而況他的人緣不好,如果聽取將領的證言,對胤禔必然不利。然則到了那時候,怎么處置皇長子?

    皇帝自然有舐犢之情,但保全兒子,還得令人心服。想來想去,想得一條苦rou計,在御門時,疾言厲色地告誡胤禔:“裕親王是你的伯父,如果你的口供跟裕親王有異同,我一定先拿你正法!”

    這話的意思誰都聽得出來,是不準胤禔在口供中攻擊裕親王福全,抑子尊兄,情意摯厚。福全本想將胤禔在軍中的種種過失,盡量抖露,聽得皇帝這么說法,感動得痛哭流涕。

    “皇上這么衛護我,我還有什么話說?”福全將所有的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不提胤禔一個字。

    于是王公大臣會議,奏請削裕親王的爵,皇帝以擊敗噶爾丹立功,降旨從輕處分。罷議后,罰俸三年,撤減護衛。

    噶爾丹在烏蘭布通一役中,倒霉可是倒霉,損兵折將以外,還落得個妻離子散的結果。

    當然,這是他自取之咎。噶爾丹之能成為準噶爾汗,是兄終弟及,繼承了胞兄僧格的大位。僧格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策妄阿拉布坦,一個叫索諾木拉布坦。策妄阿拉布坦所聘的妻子,與噶爾丹的妻子阿努是姐妹,這就是說,侄媳是小姨,而叔侄做了連襟。噶爾丹就像當年多爾袞納肅親王豪格的福晉那樣,竟奪侄媳為妾,而且還殺了另一個胞侄索諾木拉布坦。

    于是,策妄阿拉布坦領兵兩千,趁夜逃走。既有奪妻殺弟之恨,自然要得之而甘心,及見噶爾丹來侵,抓住絕好的機會,當他兵止烏蘭布通,在布設“駝城”時,策妄阿拉布坦攻入庫倫,擄掠了噶爾丹的子女玉帛牛羊,回到他原來所定居的吐魯番,于是以嬸母而兼大姐的阿努,成了策妄阿拉布坦的新寵。

    叔侄的仇怨愈結愈深,恰好給了皇帝一個機會?;实塾⒚鬟^人,料定噶爾丹絕不會就此洗心革面,安居在喀爾喀這片廣大但寒苦的地區,所以在康熙三十年一面親自出塞,調解土謝圖汗與札薩克圖汗的糾紛,并安撫內蒙四十九旗;一面派侍讀學士達虎出嘉峪關到吐魯番,頒賞策妄阿拉布坦。收服了他,即可以偵察到喀爾喀那面的情況,又可以牽制噶爾丹,給他留下一個后顧之憂,使他不敢蠢動。

    但噶爾丹急于想打破困境,而手段不高。在康熙三十一年,竟在哈密殺了朝廷第二次派往吐魯番的專使馬迪。同時一再上書,要求將喀爾喀的七旗,遣回故土?;实郛斎徊粫试S,只是敷衍著。

    噶爾丹忍不住了,勾結了第五世達賴喇嘛的一個行政官桑結,在內蒙四十九旗中,策動叛變?;实鄣玫絻让傻拿軋?,將計就計,命四十九旗偽意允許噶爾丹,當他內犯時做內應。噶爾丹信以為真,到了康熙三十四年,居然又興兵了。

    于是第二年正月,皇帝第二次下詔親征。這次沒有派大將軍,親率八旗勁旅出獨石口,居中路;以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率東三省兵出東路,阻他的攻勢;以歸化城將軍費揚古、甘肅提督張思克率陜甘兩省兵由寧夏出西路,截他的歸途。

    這時朝廷的武力又非昔比,因為烏蘭布通一役,證明大炮確為制勝的利器,所以在四年前便專立一個火器營,擁有好幾尊大炮。噶爾丹最畏忌的便是這個營。得到親征的警報,唯有向羅剎乞援,而俄國剛與中國訂立《尼布楚條約》,定界保和,自然不便援助中國要討伐的叛逆。這一來噶爾丹便只有硬拼了。

    三月間出了獨石口,由于沙磧松軟,無法用大車拉炮,只好留在后方,用馬與駱駝載著小型的子母炮隨行。四月間,快逼近敵境了??墒菛|路軍未到,西路軍由于噶爾丹當地燒荒的徹底,水草不長,大軍迂道而行,偏又連朝遇雨,人困馬乏,未曾交鋒,便已成了強弩之末。

    勉強走到土拉河邊,距離庫倫還有五六百里的途程,費揚古迫不得已,上奏請求暫緩進軍。東師未至,西師疲憊,而中路孤軍深入,卻如自投羅網,因此隨扈的老臣、文華殿大學士伊桑河進大帳力諫,請皇帝回鑾。

    皇帝疾言厲色地拒絕,他說:“我祭告天地宗廟出征,不見敵而回師,何顏以對天下?而且大軍一退,噶爾丹就可以盡全力對付西路,西路軍怎么擋得???”

    不但口頭拒絕,而且有果敢的行軍?;实巯铝钪敝缚唆攤惡?。這條河自東徂西,極其寬闊,是蒙古境內第一條大河。噶爾丹就扎營在北岸,所以御駕一到,便是正面相敵決生死的時候了。

    在視察過前線之后,皇帝召集御前會議,商量進取方略。文臣武將,各抒所見,歸納起來共有三個辦法:一個是等西路師到,并力進攻;一個是出其不意,派精銳突襲;一個是遣使告訴噶爾丹,御駕親征,敵人為先聲所奪,必致驚疑動搖,然后揮大軍進擊,則事半而功倍。

    皇帝深知噶爾丹一聽說親征,便有畏懼之心。如果讓他親眼看到御駕,必然更為恐慌。而且出以堂堂之陣,正正之旗,亦更威風,所以決定接納最后一策。

    于是遣派使者,由一名俘虜帶著渡過克魯倫河去通知。噶爾丹不信,親自登上一座高山,遙望南岸,但見黃龍大纛,迎風飄拂,御營之外戰車環列;再外面又有一道防飛篁的網城。旌旗耀目,刀甲鮮明,軍容極壯!噶爾丹大驚失色,下得山來,時已入暮,下令連夜拔營,悄悄遁走。

    第二天一早,斥候來報,北岸空空,半個營帳都找不到了。這倒使得皇帝深感意外,本以為他會拒河而守,誰知望風披靡,是這等無用。

    因此,皇帝留一部分兵軍搜索斷河,自己親率前鋒渡河追擊大軍,千乘萬騎,自然不及噶爾丹的輕騎來得快。追了三天,看看追不上了,皇帝方始回軍。其時為五月十二日。

    第二天,費揚古的西路軍,到了庫倫以東的昭木多。原來西路士兵聽說皇帝已冒險進軍,大為感奮,重賈余勇,行道疾進,得以及時趕到昭木多。

    其地又名東庫倫,昭木多是蒙古話,意思是多樹林的所在。有樹林就有水草,自是一片樂土。但有水草,不一定有糧食,這是西路軍最大的危機。

    早在剛過翁金河時,西路軍便有糧食不足的情況。從來“人馬未動,糧草先行”,尤其是出塞遠征,屯糧更為首要之圖。這一次親征,準備了有兩三年,皇帝早派大員,陸續出塞,辦理糧臺。無奈西路情況特殊,自噶爾丹燒荒以后,往往數百里不見寸草,有糧亦無從屯起,只能隨軍攜帶?,F在遇到這樣的窘況,唯有采取減糧兼程之計,吃得少,走得多,體力加倍消耗。所以雖到了昭木多這一片樂土,士氣依舊昂揚,但戰力則已大大地低落,如果遇到強敵,心有余而力不足,仍舊會落得全軍盡沒的悲慘結果。

    “怎么辦?”費揚古不斷地自問。

    當然是求援。費揚古從到了昭木多,便分途派出得力人馬,想與中路的皇帝取得聯絡。而沙漠無際,渺無人煙,雖不是大海撈針,但行蹤只要一錯過,就無從補救,所以派出去聯絡的人馬,固然著急,而守在昭木多的費揚古,更是憂心忡忡,度日如年。

    幸好皇帝已經想到,西路必然缺糧,斷然降旨,盡量縮減口糧,并只留最低的存糧,其余全數供給西路。

    因此,費揚古在偵察聯絡人員全無消息報來之際,而突然發現大批駱駝載糧而來,真有喜從天降之感。士兵們自是歡聲雷動,平白地長了幾倍的精神。

    其時噶爾丹在昭木多西北二十里的特勒克濟地方。他為皇帝的威風所懾,率部下自克魯倫河北岸拔營而逃,馬不停蹄五晝夜之久,到了東庫倫以北的拖諾山,本想重新布署迎戰,無奈部下在流離亡命之中,命令不能貫徹。一路上遺棄老弱輜重,哭聲前后相接,幾百里不止,到了特勒克濟,只剩下一萬人左右。但這一萬人能經過重重嚴酷的考驗,當然是一個人可以當幾個人用的精銳。

    于是費揚古與奉旨運糧前來的、皇帝面前第一號寵臣明珠商議,認為官兵久饑,體力未充,而且戰馬損失了一半,士兵大多徒步,在行動上不能快速,就無法展開突襲。因此,決定采用反客為主、以逸待勞的方略。

    于是選中昭木多以南三十里的地方扎營。這里有座小山,三面皆河,土拉河過庫倫向東,折而往北,分歧為二,一在東,一在西,中間就是西路軍扎營之處。

    照兵法看,這是個絕地,因為出路只有北面一處。如果對方以重兵扼守封鎖北面,官軍就會被活活困死。但費揚古另有打算,他知道噶爾丹的處境,必須速戰速決,所以本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故意自踏險地,誘引噶爾丹進入這個像袋子形的陣地,以便一舉而收殲滅的全功。

    及至部署停當,派出四百名前鋒去誘敵,且戰且退,將噶爾丹的部隊引入袋形陣地。在東面設陣的八旗兵都已下馬等待,而孫思克則率領綠營兵,直上小山,居高臨下,用火槍勁弩往下轟擊。噶爾丹的部隊,拼死要爭這一處高地,不斷地一波又一波,往上沖鋒,硝煙彌漫之中,只見紅妝白馬,往來馳騁。原來噶爾丹的妻子已經逃回丈夫身邊,此時亦在陣中。

    那孫思克是前明王化貞部下叛將孫得功的兒子,驍勇善戰,親冒矢石督陣,綠營只要一前進,后面立刻布設拒馬,表示有進無退,有死無生。而就在這鏖戰的當兒,費揚古有了發現。

    他發現敵后的人馬不動,前鋒打得如此激烈,仰攻何等吃力,而后援不至,當然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上攵?,婦孺牲畜是在那人馬靜止不動之處。因而指揮西面沿土拉河布陣的伏軍,疾趨往北,一半截噶爾丹的后路,一半去奪他的輜重。

    據高向北的綠營兵,一看伏兵發動,阻截敵人的退路,知道收功在即,更為奮發,歡呼猛沖,前后夾擊,噶爾丹部下的百戰精銳,終于無法支持了,狼奔豕突般奪圍而逃。官軍連夜乘勝追擊,追出三十多里地去。

    天明收兵,清查戰場,斬首三千,生擒數百人,投降的亦有兩千多。俘獲的駱駝、馬、牛、羊、帳篷、軍械,不計其數。還獲得了一具艷尸:披銅甲、佩弓矢、長得白皙的阿努陣亡了。

    于是皇帝命費揚古清理戰場,親自撰文記載這一次戰役,立碑銘功,然后回駕至歸化城,慰勞西路凱旋之師,殺羊宰牛,加上關內運來的大批美酒,大饗士兵。俘虜中有個噶爾丹帳下的老樂工,能通漢語,當筵奏技,吹笳獻歌,唱的是:“雪花如血撲戰袍,奪取黃河為馬槽,滅我各王兮虜我使歌,我欲走兮無駱駝。嗚呼!黃河以北奈若何?嗚呼!北斗以南奈若何?”

    大駕在六月間奏凱還京,九月間復又出塞。其時青?;夭考娂娸斦\,表示愿意與策妄阿拉布坦合力擒獲噶爾丹獻于朝廷。而噶爾丹走投無路,亦只好派遣使者二度出塞向駐蹕歸化城的皇帝投降。

    這個使者名叫格壘沽英,皇帝告訴他說:“你回去告訴噶爾丹,叫他親身來投降。否則,我一定要親自去問他的罪!我在這里行圍等你,限你七十天內來回報,過此限期,我就要進兵了?!?/br>
    格壘沽英自然奉命唯謹。不道有個內務府管御用米糧的包衣,名叫達都虎,貿貿然面奏:“御用米糧快將吃完?!币馑际遣蝗缭缛栈伛{為宜。

    皇帝大怒,因為格壘沽英尚未遣回,聽得這話,回報噶爾丹,就可能不把七十天的限期當回事。所以當眾宣諭:達都虎搖惑軍心,依法處斬。同時表示:“如果糧米將盡,隨處可取,何慮之有?真個缺糧,哪怕嚼雪,也要窮追,斷斷不會回師!”接著又命修筑一條通往邁達的蹕路,因為那里有座很靈異的廟,皇帝要親自去拈香。

    事實上,達都虎的話也沒有錯,缺糧的情況,確已相當嚴重。時已十一月,天寒地凍,從關內趕運接濟,亦很困難。所以全軍將士,對皇帝的意向,都有莫測高深之感。

    其實皇帝這番做作,完全是表現給格壘沽英看的。等將他遣走之后,復命人跟蹤,等確定格壘沽英不會再潛回窺探動靜時,隨即下令班師。

    盡管這樣費盡心機,而噶爾丹倔強到底,始終并無投降的誠意。七十天限期一過,皇帝在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復又下詔親征。

    這一次不出獨石口,而是渡黃河到寧夏,循河西向北走。這時噶爾丹的部下,已派了他的兒子,獻于行帳。從俘虜口中得知,噶爾丹處于掘草為食的困境,想西歸伊犁,為胞侄所不容。唯一的出路是,南竄西藏,投奔達賴喇嘛,可是官軍扼守甚嚴,這也成了妄想。

    皇帝已經勝算在握,而噶爾丹寧死不降。四月間到了綏遠五原縣西北的狼居胥山,費揚古奏報:“準噶爾族人來告,閏三月十九,噶爾丹在阿密阿穆塔臺地方,飲毒藥自盡。他的尸首、他的女兒鐘齊海,尚有三百戶人口,已經運到?!?/br>
    于是漠北三汗復回故土,而準噶爾則歸策妄阿拉布坦掌握?;实垡仓浪靶奈瘩Z,這幾年重用他父親的舊臣七人,招納流亡,開疆辟土,志不在小。如今乘勝進兵,解散他的部下,改設郡縣,并非難事,只是伊犁一帶,數千里地廣人稀,為收一個小部落,要動用多少人馬運糧運械,太不上算。所以劃定阿爾泰山以西至伊犁這片土地,為策妄阿拉布坦的游牧之地。

    二十年的工夫,策妄阿拉布坦走了他叔噶爾丹的老路,休養生息,日漸強盛,于是先則sao擾近地,終于犯境,有公然反對朝廷的鮮明跡象了。

    策妄阿拉布坦垂涎西藏已久,尤其是拉薩。西藏共分四部:康、前藏、后藏、阿里??翟缇透耐翚w流,稱為西藏。前藏在西藏的東部,后藏居中央,西面就是阿里。拉薩不但是前藏的首邑,也是整個西藏最好的一處地方。

    拉薩號稱“極樂世界”。沒有到過世界最高的這塊土地上的人,誰也不能相信,有這樣一處不亞江南的勝地:四山環措,一水中流,藏風驟氣,溫暖宜人。放眼望去,滿目青蔥,一片良田。到得春夏之交,桃靨吐蕊,柳眼舒青,令人恍然有悟,何以稱為極樂世界?

    拉薩是達賴喇嘛坐床之地。但此時握統治前藏實權的,本是準噶爾的一個酋長,稱號叫拉藏汗,住在拉薩城西北約兩里許的布達拉。平地突起的一座山,山上建寺,以山為基,砌石成樓,共有十三層之多,名為布達拉宮,有金殿、金塔,夕陽斜照時,整個布達拉宮看去便似黃金鑄成。

    在這座金碧輝煌、富麗非凡的布達拉宮里,住著兩萬喇嘛,但都隱隱聽命于拉藏汗。他在年輕時是個英雄,無奈歲月不饒人,如今老了,雄心壯志都消磨在酒杯中,已去死不遠,因而才啟發了策妄阿拉布坦的覬覦之心。

    他手下有個得力的族人名為大策凌敦多布,在康熙五十五年受命領精兵六千,徒步經天山之南,繞過大戈壁,經出美玉的和闐,迤邐往東,晝伏夜行地走了一年多的工夫,才到達西藏邊界。

    接著翻過昆侖山,往東南方向走,以騰格里海為目標。西藏群山錯綜,湖泊星羅棋布,不可勝數,最大最有名的,便是騰格里海。

    這座大湖長達百里有余,寬只有四十里,水色清黑,與蒼穹相似,因而名為騰格里,亦名納木錯。前者是蒙古話,后者方是地道的藏語,但意思一樣,都是指天,騰格里海用漢語譯意,便是“天池”。

    這天池為西藏人視作靈異之地。地在拉薩西北不遠,朝拜過布達拉宮以后,往往順道來到天池,望水膜拜,祈求冥福。

    大策凌敦多布,與他的部下,即是由天池突入拉薩,殺掉拉藏汗,俘虜他的家族,搜刮各大寺廟的鎮山之寶,送到伊犁。達賴與班禪亦都被拘禁了。

    警報到京,召集廷議。群臣多主張明年進兵。但談到進兵的方略,聚訟紛紜,莫衷一是,以致久久不能定議。

    其時皇帝已成竹在胸,要讓皇十四子胤禎成此一場他三番親征、未盡全功的大勛業,所以召集文武大臣做了一番宣諭。

    他說:“我親自綜理軍務多年,經歷甚多,而且也親領大軍出塞定邊。如今大家說,明年應當進兵,但又怕路遠,糧米難運,這個見解不能算錯。但大兵進剿,策妄阿拉布坦勢不能擋,必定逃避。那時駐兵圍剿,勢必牽延日久。糧秣供應,不能不預為籌劃。所以明年不必進兵?!?/br>
    然則明年做什么呢?皇帝指示,盡明年這一年加意耕種,儲備糧食。同時準備器械馬匹,務求整齊。等一切停當后,后年再行進兵。至于調盛京、寧古塔的兵丁,不妨照舊調發,只是在京城里的勁旅,不妨到后年出動。

    不過西藏乞援,不能不理,大規模的討伐雖尚有待,必要的支援仍舊照行?;实勖V總督額倫特署理西安將軍,再調四川、陜西的一部分部隊,由額倫特帶領相機進援。但額倫特只是駐兵青海的西寧,防敵南下,因而策妄阿拉布坦仍舊得以sao擾西藏,日甚一日。

    于是康熙五十七年二月,皇帝決定出兵,但并非出盡了全力,只派出兩路人馬,一路由吏部尚書富寧安率領,一路由領侍衛內大臣傅爾丹率領,同時命額倫特自西寧出青海支援西藏。

    這三路兵自蒙古、甘肅、青海分道西征,到得金沙江上游的木魯烏蘇河,已經接近敵人了。渡河之后,且戰且進,對方卻且戰且退,而實為誘兵之計,策妄阿拉布坦已裹挾了好幾萬的人,分一半埋伏在哈拉烏蘇河。官兵的糧道斷絕,相持月余,終于全軍堵塞,額倫特陣亡。

    消息傳到京師,所有大臣無不吃驚,召集廷議時,一反以前的論調,不主進兵?;实蹍s大不以為然。

    他說:“西藏是青海、云南、四川的屏障,準噶爾部雄視西北,世世成為邊患,如果再據有西藏,如虎添翼,不但西面永無寧日,且必有內犯而大動干戈之時!”

    于是皇十四子胤禎被封為撫遠大將軍,視師青海,克日出兵。四川巡撫年羹堯升格為四川總督,仍兼管巡撫事務,作為大將軍的主要助手。

    發兵之前,皇帝又宣諭:“往年用兵三藩,用兵外蒙,都有不主進兵的親貴大臣,說得有道理,我無不嘉納。這一次,我認定非出兵不可,喀爾喀及青海,都已歸服。如今策妄阿拉布坦霸占西藏,毀他們的寺廟,欺侮番僧,青海為宗喀巴降生之地,理應奮起討伐,哪知竟無實心效力的人,實在可嘆!我想,人家能夠繞過沙漠,受盡千辛萬苦,步行一年,到了西藏,難道我們的兵就不能到?如今滿漢大臣都說不必進兵,賊無忌憚,煽動沿邊部落作亂。那時作何處置?安藏大兵,必宜前進?!?/br>
    于是分三起發兵,胤禎是第三起,駐扎青海西寧,傳諭各部的“臺吉”,會議進兵西藏,并送第六世喇嘛入藏,皆無異議。

    第六世喇嘛有真偽兩位。原來第五世達賴時,大權旁落,以致圓寂之后,朝廷竟不知道,由jian人假達賴名號執掌政權。十五年之后,朝廷詰問,才隨便找了個人充數。

    這個偽達賴在康熙四十五年,由拉藏汗獻送京師,死在途中。于是拉藏汗又立了一個名叫阿旺伊什嘉穆錯的人為達賴,仍稱第六世,這假中之假的達賴,在大策凌敦多布奇襲拉薩時,被幽禁于札克布里廟。

    其時在西康里塘地方,有個人叫索諾木達爾札,生個兒子叫羅卜藏噶勒藏嘉穆錯,靈慧非凡,康藏青海各部落都相信他是真的達賴轉世,敬禮不絕。拉藏汗自然容不下這個“神童”,決定殺掉他。虧得有人報信,索諾木達爾札背負襁褓中的兒子,星夜逃走。于是青海各部落,上奏朝廷,爭論其事。拉藏汗則拉出在后藏的班禪為他作證,說他所立的是真達賴,而且清朝廷頒給全冊金印?;实蹫榱税矒崞鹨?,準如所請。

    青海各部落,當然不服,紛紛攻擊拉藏汗?;实垡阎嫦?,特命將此“神童”移居西寧宗喀巴出世的黃教祖寺,由他的父親養護,如今順應民意,送羅卜藏噶勒藏嘉穆錯回西藏,正式“坐床”成為真正的第六世達賴,青海蒙古各部落,當然要派兵護送。

    經過整年的部署,皇帝在康熙五十九年正月,下令分三路進兵西藏。

    第一路是由都統延信率領。此人是肅親王豪格的孫子,算起來是撫遠大將軍胤禎的堂兄?;实鄄⑻厥谟杵侥鎸④姷姆Q號,他所帶的是青海、蒙古各部落所派來的兵,主要任務是護送第六世達賴到拉薩。

    第二路是四川兵,由已授予定西將軍、年羹堯所保薦的護軍統領噶爾弼率領,從康定出發。

    第三路由振武將軍傅爾丹率領,自蒙古西行出鎮西,至阿爾泰山之南,牽制策妄阿拉布坦的北路。

    至于撫遠大將軍胤禎,則奉旨率領前鋒統領皇七子淳親王的長子弘曙,由西寧移駐穆魯斯烏蘇,坐鎮后方,管理進藏的軍務糧餉,如當年皇帝親征,大致只主持大計一樣。

    出兵時已在夏天,不過高原氣候,比較涼爽,只是道路艱難,行軍極苦,尤其是四川隊伍,自西康往西,萬山叢中,羊腸鳥道,崎嶇艱險,得未曾有。但前驅的隊伍,始終保持著昂揚的士氣,這得歸功于噶爾弼部下的一員大將岳鐘琪。

    岳鐘琪字東美,原籍甘肅臨洮,入籍四川成都。按說他是岳飛的后裔,父名升龍,以平三藩之亂的功勞,當到四川提督。岳鐘琪本是捐班的同知,自請改為武職官,一直在四川效力,如今是永寧協的副將。噶爾弼受命援藏,特派岳鐘琪為先鋒,領兵四千,打前站。

    西康中部有個要隘叫作昌都,土名察木多。岳鐘琪領兵到此,暫且駐扎。因為由理化到此,全是大路。再往后走,一條是大路先往南,再往西,路程甚遙;一條是小路,也是捷徑,即由昌都一直往西,路要省出來一半。不過大路雖遠,沿途補給方便;小路則所經之處,絕少人煙,必須自帶糧食。岳鐘琪早就決定取捷徑,預料六十天內可到西藏,所以在昌都備辦兩個月的軍糧。

    就在這時候,抓到一名準噶爾派來的間諜。仔細一盤問,才知道大策凌敦多布已分兵迎戰,并且煽動康藏邊境的番酋,守住一道三巴橋,阻遏清軍前進。

    岳鐘琪大吃一驚。因為這道三巴橋又名嘉裕橋,架在怒江之上。如果斷橋而守,無法渡怒江而西,那就只有沿大路入藏,不但費時,而且整個作戰計劃都要推翻重定了。

    經過一番苦思,岳鐘琪決定來一次奇襲。選派了三十名敢死之士,都是壯健機警,并通番語的好漢。換上番服,悄然渡江,打聽到準噶爾派來煽動番酋的密諜,一共十一個人,住在怒江西岸名為洛隆宗的地方。于是黑夜偷襲,十一個準噶爾人,六個被殺,五個活捉,一網打盡。

    到得天明,為首的露出本來面目,用番語宣示:天朝大兵經此入藏,順者生,逆者亡。番酋大為驚懼,亦無不懾服。岳鐘琪很順利地帶著全軍進駐洛隆宗,等候噶爾弼到來,再作計較。

    噶爾弼已接得軍報,星夜行軍,趕到洛隆宗會合岳鐘琪,向西推進,到康藏邊境的嘉黎,又名拉里的這個地方,必須等待了。

    要等的是蒙古兵,照敕令應該會師以后,再入藏境??墒窃犁婄髁碛幸庖?。

    “從昌都到此,走了四十幾天,所帶的糧食只夠十幾天了。萬一蒙古兵不到,怎么辦?”

    “你說怎么辦?”噶爾弼反問一句。

    “我想該用以番攻番之計?!?/br>
    “何謂以番攻番?”

    原來拉藏汗的舊臣多人,自拉薩為大策凌敦多布所破,紛紛逃散,潛隱在康藏邊界。岳鐘琪的以番攻番之計,即是招撫拉藏汗的舊臣,里應外合,攻入西藏。

    噶爾弼大以為然,派遣能言善道的使者,秘密跟拉藏汗舊臣中為首的康濟鼐與頗羅鼐取得聯絡???、頗二人看朝廷為他們復舊主之仇,如何不喜?當即取得協議,召集兩千番眾,悄然報到,相助進攻。

    這時已接到諜報,據守拉薩的大策凌敦多布,已親領精銳,迎擊自青海入藏的延信一路;另遣部下的大頭目春丕,領兵兩千六百,守住了拉薩北面、拉里正西的各個山口。因為由西康入藏的大路,在拉里南面,而以太昭為康藏明顯的分界。由此往西,經金達、鹿馬嶺入西藏的仁進里、墨竹工卡,便到了拉薩江邊,沿江下行經郎渡、東德慶,對岸便是拉薩。春丕心想清軍若由大路進攻,一到拉薩江,就過不去,天然設險,無須多防;要防的是北面各個山口。自黑河以南,順著數下來是:卡爾慶山口、上順山口、拉慶山口、拉吉山口。山口雖多,但一夫當關,萬人莫敵,兩千六百人綽綽有余了。

    這遇到了很棘手的情況。噶爾弼跟岳鐘琪商量,還是要等援軍到了方能進攻。

    “不!”岳鐘琪說,“由此到拉薩,不過十天的路程,一鼓作氣,乘勝而下,最好!否則師老無功,便成坐困之局?!?/br>
    “不,不!從長計議?!?/br>
    所謂從長計議,就是擱置不議了。岳鐘琪大為著急,因為這樣蹉跎,即成自誤,糧食不足,士氣受傷害,不必敵人來攻,自己就垮了。

    因此,他在營中公然表示:“事在必行,我以一腔熱血,上報朝廷,非出兵不可!”

    噶爾弼聽得這話,將岳鐘琪找了去,責備他說:“你怎么自做主張?你要知道,你這一去,是送死!”

    岳鐘琪微笑問道:“倘或不死而生,并且大勝,可又怎么說?”

    “你說個能生、能勝的道理我聽!說得不錯,我放你走?!?/br>
    結果不但放岳鐘琪走,噶爾弼自己都領兵跟著他一起走了。不過,還留下若干比較老弱的隊伍,駐守拉里,旌旗依然,笳鼓如常,設的是疑兵;大批精銳則自拉里往西南,在從無人跡的萬山叢中辟路推進。

    走到第八天上午,翻上一座高峰,往下望去,只見拉薩河就在腳下,黃流滾滾,隱約可聞水流湍急之聲。再放眼眺望,遠處云山繚繞之中,透出一片金光,正是拉薩的布達拉宮。

    其時已近黃昏,岳鐘琪下令扎營。三更天起身集合,飽餐干糧,吩咐所有的營帳鍋碗,盡皆拋棄,隨身只帶武器,還有一項最重要的裝備:羊皮筏子。

    于是只憑微茫星月,冒險下山。岳鐘琪親自當先,辨路而行。山徑陡仄,怪石嶙峋,傾跌撞傷的不計其數,但沒有一個人敢作呻吟。有些失足墜落山澗的,不但沒有人管,甚至喪命的是誰都不知道。

    于是越走越順利了。因為近山腳的坡度較緩,而且曙色已露,辨路亦較容易。但越順利越危險,因為行藏已現,敵人如果有備,緊急集合,拒河而守,便非受困不可!

    因此,岳鐘琪越益奮勇,由上往下直沖,如飛而下,幾乎收不住腳。他親自選練的五百親兵,至少有一半緊跟他身邊,所以等他到了平地,那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