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寶玉原本有意找無字天書問上一問,只是見他房中的燈早熄了,寶玉素來體貼,便也不肯再去打擾他。只得將滿肚子的疑惑皆咽進肚中,帶著一腔心事上了床,翻來覆去了許久,方于不知不覺之中沉沉睡去了。 第二日的朝堂之上,眾大臣皆為著是否要出征一事吵得不可開交。只遣了一個女子便可換得兩國和平,于許多大臣眼中,著實是不能再劃算的一筆買賣,又仗著如今國庫空虛,便愈發言之鑿鑿起來。 圣和帝撐著眉心,一時間滿心皆是煩悶,便命眾臣皆住了嘴,獨獨問自己素來最為信任的張逸然:“張愛卿,你覺著如何?” 張家二爺一身朱色官袍,襯得氣度愈發沉穩內斂了幾分,便如同經過了千磨萬擊之后的一株勁竹,自身便隱隱透出深沉的內蘊來。他聞聽此問,方出了文官之列,不緊不慢行了禮,朗聲道:“回陛下,臣覺得此戰非打不可。 “哦?”圣和帝終于升起了些興致,“為何?” 張逸然不曾回答此問,反倒問了群臣另一個問題:“當日太上皇打江山,為的是何?” 早有人道:“為的是百姓免遭戰爭流離之苦,以保天下太平!” 張逸然聽罷,便一拱手:“回陛下,這便是臣的緣由了?!?/br> 一時間滿朝訝然,有看他不順的官員早早便按捺不住了,忙不迭跳出來,義憤填膺道:“張大人這是什么話!莫不是尋我們玩樂不成?” “并非是此意,”張逸然淡然道,“只是當日太上皇好容易打下這片江山來,為的便是百姓免遭其苦;難道如今,我們竟要為了是否要保護南海數萬百姓而爭論么!” “我大慶之子民,一人也不可欺;我大慶之地,更是分毫不可丟!如今欺壓了我大慶百姓,還妄圖我大慶以貴女下嫁,這般助其氣焰,難道便是我大慶的氣度么!” 這一番話,堪稱是擲地有聲,一時間令諸位主和的大臣皆沉默了下來。圣和帝卻覺著頗和心思,說的心中亦是蕩氣回腸,不由得拍案,叫了一聲“好!” 張逸然拱手笑道:“臣著實不敢當陛下這一個好字?!?/br> “如何不敢當?”圣和帝揮揮手,“你便是朕之魏征、曹洪,有你于這朝中,實乃這江山社稷之運、百姓之福??!” 眾臣看見如此君臣相得之景,心中愈發明白了張逸然于皇帝面前的位置,圣意已然截然若昭,也無人愿去當眾忤逆皇帝,因而個個都垂了首,如鵪鶉般一言不發。 獨有大皇子踏出兩步,笑道:“張大人果真是我朝良臣?!?/br> 他與張家二爺乃是許多年解不開的仇怨了,此刻突然開口贊嘆其人,令眾大臣皆像是見了鬼一般瞪著他。 ......莫非今日這日頭,是打西邊兒出來的? 然而大皇子緊接著便話鋒一轉:“張大人這只怕是天生的福運,不僅自己才華橫溢,收個徒弟亦是得了探花之位,師徒二人都是少年英才,著實是令人贊嘆啊?!?/br> 他頓了頓,方才緩緩笑道:“只是孤怎么聽聞,張大人那徒弟......頗有些不同尋常之處呢?” 張逸然見他出列,原本便已提起了一顆心。此刻聽他將這話頭引到了寶玉身上,登覺心頭一跳,竟像是被什么東西盯著一般,連汗毛都幾乎要豎起來:“不知大皇子此言何意?” “世人皆知,榮國府的那位小公子生出來便是有些靈通的,”大皇子不緊不慢道,“聽說,是自娘胎里便帶出了一塊晶瑩美玉來,可謂是天降鴻運于他一人。且人又聰慧伶俐,生的亦是這京城中數一數二的好模樣兒——可是如此?” 寶玉這名頭究竟從何而來,眾朝臣皆是有所耳聞的,聞言皆點頭,尚且不解其意。 “只是孤便不懂了,”大皇子揚聲道,“身為真龍子孫,父皇與孤或四弟尚不曾有這等天賜之恩,怎么如今,反倒是一個平淡無奇的五品小官兒的嫡子有了這般神通?如今還得張大人這般匡扶,悉心教導,莫不是連皇子皇孫也比不得的貴人么?” 這句話一出,便連向來穩定從容、一絲不亂的張逸然額頭亦禁不住沁出了幾滴汗珠兒來。他一顆心直直向下墜去,登時知曉自己究竟是進了怎樣一個套中。 寶玉生而有玉本就令人忌憚,如今大皇子這三言兩語,竟將其抬至了連皇子皇孫也不能及的地步——那么寶玉這是預備要做什么?教導他的自己又是要做什么? 這是要將謀逆這盆污水,兜頭澆到自己頭上來! 君權神授,世間人皆知曉這不過是個幌子,是要與皇室一個高高在上的借口罷了。故而將皇帝之顏容隱在這一層縹緲的仙氣后頭,以此來騙得一些無知的愚民對其恭敬有加、心悅誠服。 可是皇帝扯了這樣一個幌子,就決不允許旁人將這塊遮羞布扯下來。當日陳勝借著一塊石人便可起義,太上皇亦是謊稱自己出生之時紅光滿室方得了人追隨,如今寶玉卻是當真有上天庇佑的,圣和帝心中,果真便一絲忌憚也無嗎? 偏生當今極信神佛,只怕心中早已有些猜疑。張逸然一時間整顆心都砰砰狂跳起來,忙忙下跪,道:“大皇子此言,臣著實不敢受!” “有何不敢受?”大皇子笑道,語氣中卻仍有些咄咄逼人的意味,“張大人連這天命寵愛之子都敢教,如今卻連孤的一句話都不敢應下了么?還是說仗著這天道,連孤都不放在眼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