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頁
    自己也自發的換上一身紅準備好餃子、鞭炮以及紅包。    不過這里畢竟是古代。    安置的又是孩子,策略要有點不一樣。    “為他們準備好身份路引,承認他們是大秦子民的身份?!?/br>    大秦律法嚴苛,秦民法律意識估價都高過后世了。    這些孩子一人一個路引。    就是大秦律法給他們的證明和保護。    “往東面送,離邊境遠一些,找個相鄰的村落,給一筆補助,把孩子們分一分。再編一個故事?!?/br>    “比如說遭受了妖獸攻擊,才導致發色變異?”    “我記得有一個……姑獲鳥,產婦怨念所化,專偷孩子的,大秦這邊有這個故事嗎?沒有?那我等會兒寫給你們?!?/br>    “當地父母官在知情者中找幾個腦子靈活的過去?!?/br>    “保證不受欺凌就可以了,不需要對他們區別對待?!?/br>    “若干年后,這群孩子中若是有讀書成才的,選一兩個為官?!?/br>    官方給出“一視同仁”的指向性的話。    一切都會簡單很多。    巫鼎說得很跳躍。    始皇思索了一下就點頭同意了。    養父母選厚實仁善的,律法上給予保護,其他的一視同仁。    控制住“妖孽”“不詳”等言論。    幾十年后,這批孩子成家立業之后,也就差不多了。    這些孩子就是普通的大秦人。    其實把這批孩子培養成死士或者是特殊秘密部隊也是可以的。    甚至可以說是更好的選擇。    容貌特異,無父無母。    跑不了,也沒人找。    這種理性的選擇,乍一看最劃算。    實際上卻有損軍心。    看看現場不著痕跡松口氣并且把消息傳出去的士兵們就知道了。    始皇這個抉擇再正確不過了。    不過現在,始皇的首要任務還是祭天。    蛇妖被滅了,孩子已經先送回去了。    至于邊境那邊的人仰馬翻……    剛剛說到哪兒了?    哦,對了始皇還是得祭天的。    畢竟這個有點笨的世界意識在關注這件事是巫鼎的猜測。    保險起見,還是穩一點比較好。    從他們穿門,到現在。    來來回回已經快四天多。    那個門依舊□□的存在。    在就好,在就好。    他們回去會省事很多。    祭壇的搭建相當簡單。    木材是早就準備好的,并且進行了拋光和雕刻。    只需要他們按照榫卯結構,拼裝起來就行。    這個簡單的活計難不倒多才多藝的古代兵哥。    才一個時辰就搭建完畢了。    祭壇大小可以說是相當節約了。    也就一米出頭高度,面積大致也就二十多平。    大家在建造的時候都替他們家陛下委屈。    這也太寒酸了。    不過當巫鼎和始皇穿著特定的祭祀服走上祭壇的時候。    一句大唐那邊傳來的話,輕輕的回響在每個人的腦海中。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始皇穿著象征大秦的黑色長袍。    精美的金色龍繡圖騰在黑色長袍上滕飛。    日月星辰圍繞著這條蜿蜒而上的巨龍。    霸氣又貴重。    巫鼎卻是穿著一件天青色的長袍。    乍一看素雅到沒有一點紋飾修繕。    可是當他微微轉身,在陽光之下就會映射出若隱若現的萬里山河。    當微風吹起。    青色的長袍自在隨風的揚起,配合這微微晃動的發絲。    巫鼎整個人就像是扶搖直上九霄,羽化成仙。    而始皇除了腰間的配飾輕輕晃動,衣角都沒動一下,,可見衣服厚重以及用料特殊。    一個輕羽飛揚,一個厚重穩定。    兩人帶著絕對的肅穆,看向蒼天,看向結界。    在吉時已到的宣告聲中。    正式開始。    是的,就這么簡單的開始了。    這要是放在哪個國家都是不可能的。    誰家祭天儀式不是復雜到極點的?    迎神、行禮、進俎、初獻、亞獻、終獻。    那都是基礎步驟。    復雜的儀式,是用來表達人們對于上天滋潤、哺育萬物的感恩之情。    并祈求上蒼保佑風調雨順、豐衣足食    這么重要的事情,能不復雜嗎?    《左傳》:禮,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牛卜日曰牲。牲成而卜郊。    不僅僅是祭祀的日子要占卜。    祭品宰殺的日子也要占卜吉兇。    考究得不得了。    更別說祭祀之前的焚香沐浴,吃齋茹素之類的規矩了。    而現在呢。    一個光溜溜的祭壇,只放了一個小香爐的香案。    用法術簡單清理過自己。    剛剛還吃了不少rou的皇帝和仙師……    簡陋到,他們都擔心上蒼會震怒。    而有著豐富祭祀經驗的巫鼎可以保證。    上面壓根不管你吃沒吃素,祭品如何。    祭品再好吃,再慎重,它吃的到嗎?    所有繁復的流程,就一個作用。    增加人的內心對天地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