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頁
結果,這個官員前腳答應。 天一亮就用火雷炸了人家老窩,壓死了一片片的狐貍。 在亮眼的功績,就是他平步青云的起點。 20年后,當年的地方官已經位極人臣了,就在他享受紙醉金迷的時候。 有人把他告了。 一個老者哭訴著自己全家被他害死。 更是拿出了這個官員20年來貪贓枉法等罪證的所有證據。 鐵證如山。 “本人斬首,抄家,全族流放?!?/br> “真人真事?” “嗯,齊國的軼事。也就20多年前?!?/br> 這件事還是她的童年故事之一呢。 “當年主審的官員唯一查不到的就是老人所說全族被害的事情,偏偏老人告狀后就失蹤了。最后還是那個家伙自己說的,這是狐貍的復仇?!?/br> 種種原因結合起來。 這也導致了妖魔作亂的事情,雖然讓人頭疼,卻不至于擺在最重要的那堆政務中間。 事實上,要不是巫鼎坐在他的面前,講述全過程。 女皇甚至可能把這件事歸類到“胡編亂造”的趣聞中了。 “宣上官太傅,魏太尉,王司空,安國公,平國公,鄭國公,尚書令、中書令、侍中、光祿大夫、六部尚書入宮覲見……” 女皇的心腹們:陛下,這不是太快了? 就算再滿意,咱們是不是緩一緩? 你們倆聊了還不滿一個時辰呢。 很快他們就會感謝自己長久以來的職業素養。 沒有在第一時間在表露出驚訝或者八卦。 因為女皇的表情太嚴肅,太可怕了。 倒是那位疑似即將成為皇夫的道士,一臉風輕云淡,還有功夫招呼他們把蛇給處理了。 “我用法術保鮮過,可還是吃新鮮的好?!?/br> 聽到這句話的大宮女:“吃?!這不是祥瑞嗎?” 那么大的蛇,活著的時候自然是災禍,死了那就是祥瑞啊。 沒有洞天福地,哪里能長那么大。 這是大唐地昌人杰的象征啊。 不應該供起來嗎?至少也要文武百官參觀過再說啊。 “皮留著就行,內臟和骨頭交給太醫院入藥,rou還是吃了吧?!?/br> 不吃可惜了,也不看看這條蛇是從誰嘴里搶下來的。 “放心吧,吃了比什么都吉祥?!?/br> 最后還是之前傳旨的內舍人拍板,就按照道長說的做。 看女皇剛剛的沖到勤政殿的氣勢,明顯是有大事發生。 應該是沒功夫看祥瑞了。 還不如趁著新鮮,料理了它,好好給女皇補補。 作為女皇的“秘書”,她需要的,不僅僅是完美的完成女皇下達的每一個指令。 更需要的是,在女皇沒有下達命令的時候,把一些事情直接做好。 事后報給女皇就行了。 這種決斷,做得好就是領悟圣意,做不好就是僭越。 可你若是不去做,事事詢問皇帝。 不好意思,這個崗位你也別待了。 這一次內舍人的判斷完全沒錯。 當眾大臣匆忙從各自的辦公崗位趕到勤政殿的時候。 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豐神俊秀,宛若謫仙下凡的巫鼎。 腦子轉得快的那一撥,和宮女太監們一樣想歪。 可當看向女皇后,剛剛想入非非的那些片段全部消失。 無他,女皇的臉色太難看了。 再看看陸陸續續進入勤政殿的同僚。 所有人的臉上都浮現出了不可思議。 因為現在來的人……太全了。 有什么事情需要召見整個大唐中樞的? 其他的不說,這六部尚書全到,啥事情? 還有幾位國公,我的天,三位國公中的兩位是強烈的反對女皇登基的。 怎么他們也來了? 一時間大家腦海中轉悠的都不是什么好念頭。 都是天降隕石大唐藥丸這類的悲觀念頭。 不會吧。 不會真的要完吧? 大唐……還行的呀。 “我知道玓兒的死是怎么回事了?!?/br> 女皇上來就是一個王炸。 在親弟弟死后,女皇的那些庶弟們,集體沸騰了起來。 那場每一天都染著血色的動亂,以女皇登基為結束。 同時,先帝的兒子們,也殺得就剩下一個了。 那就是懷王李玓。 李玓生母只是個普通的宮人。 他自己,年紀小,資質差,身體還不太好。 從一開始就被排除在了奪嫡人選之外,也正是如此。 他活到了最后,成為了先帝唯一留下的兒子。 他身體實在是不好,去年一場風寒沒能挺過來,朝堂上誰都沒有意外。 他去世后,也沒人敢嗶嗶什么先帝這一支的血脈斷絕。 女皇還在皇位上坐著呢。 你敢說女皇不是先帝血脈? 大家都知道女皇從頭到尾只認一個弟弟。 可懷王一直安分守己,女皇也沒在物質條件上苛待過他。 “陛下,懷王殿下的死,不是病故?” “嗯。是謀殺?!?/br> 誰,誰那么大的膽子!敢謀殺皇室宗親??! 大唐高層的憤怒被燃燒了起來。 可這僅僅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