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緊接著法海手里拿著一塊對他來說完全沒有任何用處的令牌到處跑。 哪怕圣旨有問題,法海還是有心普渡一下眾生的。 戰爭將至,妖孽橫行,眾生皆苦。 可俗話說,想法是豐滿的, 現實總是骨干的。 更多的是,想象越美好,現實就越慘烈。 當李勵帶著一群人找到法海的時候。 看到的就是如下碎裂的一幕。 德高望重實力高強的法海禪師,坐在那里敲擊木魚,靜心修禪。 背后大樹庇蔭讓整個畫面頗有幾分佛祖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意境。 但是這個畫面的全景是…… 法海的金缽倒懸在空中,散發著柔和的金光進行鎮壓。 金光籠罩的鎮壓圈子里有著……十幾個2~6歲的小孩。 李勵眾人:??? 只見小孩們在金光圈中,嬉笑打鬧玩得超級開心,你撲我,我撲你,你打我,我壓你。 偶有擦傷摔倒,金光也立刻把人治好了。 于是……熊孩子們更加肆無忌憚了。 “這什么情況?” “不知道,但是感覺好像不能上去打擾?!?/br> 法海的背影此刻看起來是那么的佛。 看起來是如此的充滿佛性。 周身充斥著一種“算了吧”“就這樣吧”“無所謂了”的佛性。 大徹大悟,四大皆空。 他們現在上去會不會打擾到法海的頓悟? 毀人修行可是大忌。 要不,再等等? 這等待時間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少。 沒過多久,一大群農婦喜笑顏開的朝著法海走來。 被金缽罩住的孩子們看到農婦們全部撲到了金光邊緣,小臉都貼變形了。 法海隨手一揮。 金缽回到了他的手里。 孩子們如同乳燕回巢,撲向了自己的母親的懷抱中。 農婦們對法海謝了又謝。 硬是留下不少野果野菜作為感謝,才帶著孩子轉身離開。 法海把謝禮用法術收起來后起身。 回頭看向了李勵他們,也沒什么別的表情。 只是氣質更……“佛了”。 “法海禪師你在這里……”帶孩子? 巫鼎不是說扔了個撫慰戰后心靈創傷任務嗎? 怎么變成帶孩子了? 法海:………… 一言難盡。 法海本就不是擅長佛理渡人。 因為修行天賦奇高,他從小到達也沒接觸過這活。 他本以為,最多是自己說的無法撫平對方的內心,對方沒能體會到佛理。 結果,萬萬沒想到,他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對方聽不懂。 一個連自己名字都不認識的普通老百姓。 你對他講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金剛經》《法華經》…… 他除了眼睛轉成圈還能做什么? 脾氣好一點的怯生生的問你,他是不是做錯了什么? 脾氣差一點的直接翻個白眼走人,大罵死禿驢耽擱他們干活。 心靈上的悲痛? 的確有。 可法海的cao作,安撫效果還不如左鄰右里的一個擁抱。 說一句“都會好起來的”。 法海也倔,繼續用自己的方法和村民溝通。 搞得村民不勝其煩。 要不是法海用法力幫了他們很多忙。 估計他們現在都有報官的心了。 直到有一天。 一個熊孩子爬到樹上差點掉下來。 法海隨手用金缽接住。 村民們千恩萬謝,其中一位婦女靈光一閃。 “大師,這么多天了,你的意思是不是你想幫助我們?讓我們高興起來?” “阿彌陀佛?!笔堑?。 “那太好了!”這個農婦把自己身邊的兩個五歲的男娃,一個三歲的女娃推到法海身邊?!按髱?,您用那個罩子把孩子罩住就行了?!?/br> 說完,那個農婦轉身就跑。 村子里遭了災。他們除了要走出親人逝去的悲痛外,更需要搶救田里的收成,需要修整房屋,更需要洗衣服做飯,把日子繼續過下去。 法海用法術解決了他們最急需的幫忙的問題。 但是法海不會幫助他們搞定全部。 更不會一直幫忙。 這是慣例了,大家都知道,法海能出現大家已經很感謝了……如果他能不念經就更好了。 這么多活要干,最大的問題就是,孩子沒人管了。 就像是剛剛差點從樹上掉下來的孩子。 若是能和“乖”字沾邊,那就不叫熊孩子了。 有了榜樣,法海就那么一愣神的功夫,周圍瞬間被孩子淹沒了。 不能走的背在身上,七八歲的已經算半個勞動力了,一起來幫忙。 當中區間里的孩子,全部交給法海。 有那個圈圈一照,孩子們怎么都跑不出去。 家長們只要定時過來投喂就行了。 三天后,隔壁兩個村子的孩子也送過來了。 哪怕每天要多走一個時辰。 法海:………… 沒帶過孩子的肯定會說一句:至于嘛。 帶過孩子的肯定會回答一句:很至于。 如果巫鼎知道的話,還會用網絡當紅段子進行一下總結:一個孩子的確干不了什么,但是他有本事讓你什么都干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