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高朗的問題讓幾個編劇面面相覷,最后編劇們都看向了夏淳之。 夏淳之說:“是這樣的,我們這個電影雖然說要選送到國外去參展,但是我們也會在國內上映。為了過審,我們編劇確實有回避這方面的問題。不是沒有考慮過,但是最終決定回避?!?/br> 高朗說:“夏導,我覺得這個感情問題不能回避。成帝是一個愛美之人,從他寵愛傅貴妃就可以看出,他在朝堂上勵精圖治大刀闊斧,在戰場上運籌帷幄,但是在感情上,他也是有弱點的。否則和悅太子不會用這種方式與他見面?!?/br> “成帝見到和悅太子第一眼就十分驚艷,為和悅太子的出塵脫俗所傾倒,才有了后面給和悅太子可乘之機。我認為,成帝的心里,是喜歡和悅太子的。有超出了知己的情感。如果電影不能夠明確表達成帝的這份情感,我覺得可以表達的含蓄內斂一點,給觀眾更多的想象空間,但是不能回避。一回避,成帝的人設邏輯就會缺失?!?/br> 高朗說這話的時候,不時靜靜看一眼林童熙,那眼神就仿佛真的將他當做了和悅太子。 夏淳之聽完高朗的話若有所思,半晌后他看向林童熙,示意林童熙說兩句。 林童熙說:“和悅太子這個人,從寺廟脫身后,在他的心中,肯定是復仇與一展心中抱負才是最為重要的。他接近成帝就是有目的的,他要利用成帝,也要除掉成帝,他不可能喜歡上自己的敵人?!?/br> 高朗看著林童熙:“和悅太子從小就沒有跟外人接觸,成帝是一個極其出眾的人,他能夠憑借一己之力將天下一統,這個人一定非常有個人魅力。哪怕和悅太子有目的性,但是跟成帝這么優秀的人接觸久了,像和悅太子這個本質上還是比較單純的人,不可能一點都不動心的。而成帝也不可能真像昏君似的被美色所惑,和悅太子對成帝的親近,必須是騙過他自己了才能讓精明的成帝相信,否則,成帝不會輕易上鉤的?!?/br> “而且,哪怕劇本的側重點在于和悅太子的目的性,但是一個豐滿的人物,不可能只有他的動機和目的,一定會有他的感情存在的。和悅太子的感情問題,同樣是不能回避的?!?/br> 林童熙笑起來:“劇本里其實也沒有回避和悅太子的感情問題,只是很含蓄而已。和悅太子從小就被關在寺廟靜室之中,他身邊只有一個小太監陪伴。與人極度缺乏交際的他心中肯定是渴望溫暖和愛的。但是這個,他不可能從他父母那里獲得,也不可能從成帝那里獲得。和悅太子其實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他不可能把他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一個不穩定不安全的因素上。如果他對成帝有了感情,那就是把他自己逼上了死路,所以,他不會這樣做?!?/br> 林童熙將劇本翻到某一處,那一頁他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標注。 “和悅太子在十八歲前的生活是平靜的,身邊只有那個小太監,哪怕終日憂思惶恐,需要用讀書來慰藉自己,但是,在寧靜的寺廟和書本中,他是獲得了平靜和智慧的。這段歲月,讓他在之后的人生中念念不忘。這個細心照顧他貼心陪伴他的小太監和這段靜謐的歲月,才是他感情的寄托。如果一定要說他的感情,我認為,他對這個小太監是用了真心的?!?/br> 林童熙笑起來的時候純真動人,他不經意拂過額前那縷頭發,讓正好看他的高朗晃了一下神。 高朗毫不掩飾對林童熙分析人物用心認真的欣賞,他轉頭看向夏淳之:“夏導覺得呢?” 夏淳之笑起來:“你們分析的都挺好的。這樣吧,我讓編劇組討論一下,可以把你們的建議都加上。高老師的建議還是很好的,其實也有很多方式不用回避成帝的感情。其實原先我們的第一版劇本中,成帝對和悅太子確實是動了心的?!?/br> 劇本圍讀在演員參與之后,有了演員的解讀和建議,劇本的打磨也會更精細一些。夏淳之的劇本并不是在開機之后就定了,如果有合理的建議,在大體方向不動的情況下,是可以進行一些微調的。 和悅太子想要接近成帝,讓成帝接納他信任他,真正相信他是個鄉野散漫之人,真正卸下心防與他結交,那么和悅太子就必須要做點什么讓成帝與他相處的好,然后將他引為知己。 和悅太子察成帝心,想成帝這么多年征戰,在戰爭和政事之中浮沉這許多年,其實是很久沒有體會過閑適的滋味了。 那日設計初見,和悅太子看出成帝對鄉野生活十分感興趣,后來好多次與他見面都表露出對鄉野閑適生活的向往,只是身兼帝王職責,不好太過深入。 那會兒成帝還沒有對和悅太子表明自己的身份,和悅太子卻對假托自己是京城官家公子的成帝身份了如指掌,但和悅太子絕不戳破,就故意設計帶著成帝做些下河摸魚,采摘野菜之類的野趣之事。 成帝對此倒是很感興趣的。 演員們都是剛剛進組,夏淳之為了給他們一點時間調整狀態,一開始都是拍一些零碎的鏡頭,等他看過那些鏡頭覺得演員們的狀態達到了他的要求,就可以安排之后的大量戲量了。 和悅太子帶著成帝做的那些野趣之事,都是夏淳之安排的實景拍攝。 他們真的尋到了一處農家荷塘,然后將場地布置成他們需要的樣子,讓穿著布衣挽著褲腿的林童熙帶著便服出行的成帝下到跟小河相連的荷塘里撈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