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穿越房屋綜合癥、小農民的妖孽人生、[綜漫]審神者她有別的刀了、[綜]下蛋是門哲學、你好我是渣、[神話]哪吒和龍三太子不得說的二三事、(獵人同人)這不是RPG、魔法師拉斐爾傳、[獵人]揍敵客家的網友、通眅夜燈
橫豎她決不容忍有人按著她的頭,越過她給范家唯一的男兒指婚。 正因如此,范云義雖然勸不服自己的祖母,也從未想過讓辛泓承端著太子的架子出面壓一壓,免得鬧得無可挽回。 但此時楊老夫人出面又不一樣了。 范老夫人見了她就忍不住老淚縱橫:楊家枝繁葉茂如今已經是西北第一大族,若是范家男人都還在,如今也未見的輸給什么楊家鐘家的。 感情一到,場子一熱,就好說話了。 何況周眀薇除了出身,并沒有半點不好。就算是出身差些,但她跟太子妃相交莫逆也可抵得過許多了。 更重要的是,范老夫人也從這半年孫子給自己傳回的書信中,體會到了孫子不可逆轉的心意。 祖母不讓他娶周眀薇,他不會鬧著違背,但旁人他也絕不肯娶。 范老夫人逼急了,范云義還從賈寶玉的作為中受到了啟發,熬夜抄了一本經書給范老夫人寄回去,表示自己最近公務繁忙不說,回到府邸還是冷茶冷灶,沒有知冷知熱的人,頗覺人生無趣荒涼,覺得佛門更加清凈,令他心向往之。 范老夫人果然急的兩晚上睡不著:范家這根獨苗要是出家去了,范家斷了傳承,她真是都不敢死了去見自己的夫君! 如今又有楊老夫人這樣一個有身份的媒人給搭好了梯子,范老夫人也就順著下來。 趕著楊老夫人還在京中,兩日后就往榮國府提親去了。 邢夫人也樂得兩天晚上沒睡著:周眀薇可是記在她名下,嫁的好了對她也有益處。 宮中皇上聽聞了此事,還親筆手書,給兩家寫了一張“天作之合”。更有太子親自登門送上御筆,給足了范家顏面。范老夫人也覺得臉上有光。 太上皇年老喜歡聽熱鬧的事兒,聽聞此事也歡喜:“從前范家小子年幼,府上的爵位擔不起,就一直虛懸著,如今他都是定親的人了,就將爵位也一并封了吧?!?/br> 辛泓承正好在跟前,立刻結結實實跪了:“謝皇爺爺恩典?!?/br> 太上皇指了他笑道:“你倒是跪的快,可見你們打小一起念書,終是與旁人不同的情分?!?/br> 這話說完,又想起自己從前誤會兩人是過從親密的“斷袖”情誼,不由大笑。更將此事當笑話講給太后和皇上。 辛泓承犧牲自己,娛樂大家后,趁著太上皇心情好,連忙提出疑問:“建安伯府的爵位原就是降等襲爵,不知皇爺爺要賞他個什么爵位?” 本朝少有世襲罔替的爵位,都是一代代降下去。甚至這爵位縮水的還很嚴重,比如賈代善的榮國公,到了賈赦就三級跳,縮成了一等將軍。 太上皇掃了他一眼:“朕知道你想什么,他建安伯府男人為國盡忠,這爵位不降而襲的恩典也擔得起。何況他又是你的伴讀,罷了,看你這一年太子做的也還過得去,這獎賞他也是獎賞你?!?/br> 辛泓承連忙替范云義再次謝恩。 于是此事便定了下來,只等今年過年,新鮮出爐的建安伯入京完婚。 第106章 生事端 周眀薇坐著閑聊了一會兒, 白毛就親自端了藥進來。 自從楊皇后被鴆一事后,宮里人對入口的東西都格外謹慎。黛玉日常喝藥膳,一應都是墨染或者小蘿去親自看著, 寸步不離。直到這兩個月, 白毛才得了能熬藥這個差事。 她心里也終于放松了些,這算是太子妃拿她當自己人了。 海棠花紋飾的小托盤上, 除了白瓷藥碗, 還有兩小碟蜜餞果子。 周眀薇擋開小蘿, 親手接過來:“來, 來, 剛才聽你說起太子妃在給我準備嫁妝,那我自然要親自服侍太子妃用藥,只看在這個份上, 值不值再加一對金鐲子?” 穩重的白毛也忍不住笑了:“周太醫好金貴的手呢,動一動便是幾兩金子?!?/br> 周眀薇輕輕攪著guntang的藥汁對黛玉道:“倒不光為了我的嫁妝,等下個月八月里,好幾件大事等著你cao持呢,你可要快些好起來才是?!?/br> 墨染也在旁道:“是呢,中秋是一件, 太后娘娘的生辰是一件, 安王爺要遷出宮又是一件?!?/br> 黛玉靠在枕上:“倒也還好。太后娘娘今年不是整生日,她早說下了不想大辦, 嫌恭賀來往的吵鬧。至于安王出宮,就跟其長子滿月宴一般, 周貴妃娘娘自然百般上心,我不過等著批賬就是了,若是插手太多反而不好?!?/br> 周眀薇點頭:“也是?!?/br> 此時周菱和劉側妃都已經誕下兒子, 又因周菱誕下的是太上皇第一個嫡出重皇孫,他老人家自然龍顏大悅,在宮里辦了頗為盛大的滿月宴。 要說周貴妃心里沒有一絲貪念波動也是不可能的。 她兒子是長子,又生了皇上的長孫,如今還是留在宮中唯一一個成年的親王,要是以后太子有失,豈不就輪到他兒子了? 于是對這個孫子看的眼珠子一般,滿月宴更是越俎代庖,許多事不跟黛玉商議就自己吩咐給內務府了,一時興頭得不得了,儼然要跟太子妃分庭抗禮的架勢。 誰知滿月宴后,皇上就通知她,等八月十五中秋和八月十六太后壽辰過后,就讓安王爺遷出宮回自己府邸去。 周貴妃微弱的期望又被皇上無情熄滅。 她這里還不及慪氣,就見自己兒子高興地眉飛色舞,說終于可以出宮去不必守這些宮規了,兒媳婦在一邊真誠應和。這給周貴妃氣的:原來兒子兒媳都不求上進,只有自己在這里剃頭挑子一頭熱,也不知爭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