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穿越房屋綜合癥、小農民的妖孽人生、[綜漫]審神者她有別的刀了、[綜]下蛋是門哲學、你好我是渣、[神話]哪吒和龍三太子不得說的二三事、(獵人同人)這不是RPG、魔法師拉斐爾傳、[獵人]揍敵客家的網友、通眅夜燈
“本朝立太子雖也看重嫡長,但更重賢。他若是無用, 你將他捧到太子之位上,也是坐不住的!” 太上皇指了旁邊桌上堆著的書畫:“你還費盡心思為他在京中尋助力,非要給他娶一個手握實權重臣之女??赡阋蚕胂?,他生母母家已然是手握兵權的重臣!我朝水軍本就只有三支,如今有兩支都捏在昌遠侯父子手里,那是他的外祖父和親舅舅!” “何況朕冷眼瞧著,你現今的皇后待他也好,本人又無子嗣,自然只靠著承兒。楊家亦是手握西北兵權的封疆大吏,皇后的父親,先后任過甘肅總兵、寧夏總兵、大同總兵等好幾處要職,整個西北軍都快成了楊家軍了?!?/br> 太上皇嚴肅道:“就這樣,你居然還嫌不夠?還要讓承兒與文臣中執牛耳的幾人有所姻親聯絡?” 皇上氣勢弱了些:“父皇,鐘家畢竟遠在千里之外,而楊家,到底跟承兒無關。我只是覺得,貴妃明妃的母家都緊著上京,可憐承兒孤零零的一個罷了?!?/br> 太上皇冷笑一聲:“朕也算是知道什么叫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你疼他所以就覺得他可憐!可你也好好想想,到底是實權重要,還是距離重要!便是周家徐家全族人口都堆在京城里,又有什么得用的人沒有?!說白了,爭這把龍椅,難道人多就有用?” 皇上不語。 其實太上皇說的道理他也明白,昌遠侯府除了不在京中之外,旁的比周家徐家都強出許多。所以他給辛泓承挑正妃的時候,目光都集中在文臣身上,并沒有再打武將的主意。 太上皇強勢,皇上就想替兒子拉攏下文臣,將來立嗣之事,也好有人在朝上為四皇子說話。 如今看來,太上皇是鐵了心不同意了。 是了,自己這位父皇吃過早立太子的虧,所以打定主意要平衡各位皇子之間的勢力,想要以爭太子之位,作為磨刀石,試驗試驗幾位孫子的本事。想來是不會讓辛泓承平穩的就坐上太子之位。 皇上與太上皇各懷心思,彼此靜默了半晌。 “父皇?!被噬下曇衾飵Я藶殡y:“林氏女年齡尚幼,且還在孝期呢……” 太上皇眼皮一抬,淡淡道:“那又如何,承兒年紀也還小,剛過了十五歲,急著成婚做什么?朕記得你定下婚事的時候也已經十七了?,F在他上面還有兩位哥哥,辦完他兄長的婚事,再打算他的,也就兩年過去了,時間算著正好?!?/br> 皇上臉色微變。 其實方才領悟到太上皇之意后,皇上就絕了要為辛泓承娶秦太傅或者賀尚書家姑娘的主意。 但仍然不想結林家這門親。 倒不是宣合帝對黛玉本人有什么意見,相反,他是見過黛玉的,也覺得此女才貌出眾,十分出挑。 但有一點宣合帝不能接受,她尚在孝期,不能盡快成婚。 本朝規矩,皇子們在文德宮居住,成婚前都在上書房讀書,大婚后才能領了差事在外行走。 待日后分封了王府,才會搬到宮外去居住。 皇上現今將四位皇子的婚事一并挑起來,為的便是辛泓承不在這上頭落人一步。 不然大皇子二皇子都上朝參政了,辛泓承還在上書房背書呢,白耽誤兩年功夫。 太上皇目光銳利,仿佛看透了皇上在想什么。 他直接道:“承兒性情有些跳脫,行事也不夠周全。很該晚些成婚,再磨礪磨礪性情后,方可上朝領差。這兩年的功夫,就當朕考察他了?!?/br> 話已至此,皇上只得點頭:畢竟太上皇這不是在跟自己商量,只是在通知自己。 這兩年,也算是太上皇對辛泓承的考察期。 要是自己再反對下去,真惹惱了太上皇,估計辛泓承連考察期也涼了。 “父皇圣明,兒子謹遵圣旨?!?/br> 太上皇見皇上恭順起來,氣也就平了許多,語氣里帶了點懷念:“況且這林家小姑娘也配得起承兒。朕還記得,當年她父親被點為探花時的情形,當真是抱玉握珠,殫見洽聞,在金鑾殿上也對答如流,不見怯色。朕當日就說,其才具學識,假以時日未必不能登閣拜相。所以后來將巡鹽御史交給他做,可惜,偏生病逝在任上?!?/br> 皇上想起解了他燃眉之急的林家私庫,也心生惻然,點點頭道:“父皇說的是,兒子后來命戶部查過鹽務上歷年的賬,倒是以林如海在時那幾年,最為清明。兒子前些日子看治水論,想起黃河連年泛濫,偏生河道上貪污之風屢禁不止,還曾經惋惜,若林如海還活著,倒是可擔此重任,為肱股之臣?!?/br> 太上皇就瞥了他一眼:“哼。若林如海還活著,朕今日也不叫林氏女給承兒做正妃?!?/br> 言下之意,你的嫡子不要想走岳父的裙帶路線,好好自己奮斗吧。 皇上被堵得心口窩都疼。 鳳儀宮。 楊皇后恰如五天前的張老畫師,手都在發顫。 “承兒,你膽子真是比天還大!這樣的把柄你居然敢往明妃母子手里送!” 辛泓承扶著楊皇后坐下,又見她手里的茶盅拿下來放好,然后笑道:“母后,兒子也是盡力一試?!?/br> 楊皇后忍不住拍了拍心口:“我就說,當日定寒亭處伺候的宮人都已經送去行宮處伺候了,唯有一個老畫師,本宮也叫如意館批了他告老的請求,這件事怎么還會傳出去,原來是你自己弄得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