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節
書迷正在閱讀:金色月光、留種、虐過我的人都醒悟了(重生)、我可以再等等、在后媽文里當女配[七零]、如癡如醉、仙醫圣手、斗破蒼穹之水君、權謀有道、洛水殘霞
“奴才拼著大不敬了,那福親王真真是差點兒沒腦袋撞橫梁上去,許是求道求著了真仙兒?反正給奴才的師父都看傻眼了,出來直呼福親王只怕距離得道成仙不遠咯?!绷质爻梢婌o嘉笑得渾身亂顫,愈發說得比那說書的還動聽。 萬歲爺可是說了,能把皇后娘娘哄高興了,重賞! “既然福親王都快成仙兒,那自然不可能跟亂臣賊子摻和在一塊兒的……”林守成抖擻著精神,越說越來勁。 福親王直言,是礙于死去原配的親弟弟被墨家抓起來了,威脅福親王在墨家做客已經三年之久,福親王為了救出妻弟,不得已與墨家虛與委蛇,這好不容易上了大殿,可求皇帝弟弟趕緊救救他,殺了泰平這老賊。 泰平見福親王當著金鑾殿上眾多文武百官反口,能干嗎?不能??! 他立馬跪地淚流滿面哭訴,自個兒是被福親王給騙了,求萬歲爺恕罪,他真是聽從先帝爺吩咐,一心為了大清好的大忠臣,福親王才是那王八蛋,陷害安寶赫也是福親王的意思,畢竟只有福親王能滿天下轉悠,轉悠到北蒙和定疆也比別人方便。 怕皇帝借機要砍了他,泰平轉手又掏出一道先帝遺旨,洋洋灑灑好長一道圣旨,大概意思是泰平真的是我大清忠臣,至誠至忠之人有可能為了大清基業太過執拗,得罪了皇家。子孫輩兒的皇帝你們聽著,這是老子保的人,你們實在不愿意接受朕的好意就將他打發了,千萬別要了他的狗命。 皇帝就懷疑了,怎么先帝有遺旨太后她老人家和司爾勒家的長輩們一道都沒有,你這兒跟鬧批發似的呢? 泰平還能狡辯——三大世家仗著皇上您年□□迫于您,先帝肯定是害怕三大世家害了萬歲爺,這才將遺旨交給了臣。 好家伙,還真能給說圓了,石太傅等人都不得不承認,這比說書的確實精彩多了,起碼邏輯上是一點問題沒有,皇帝若非得砍了泰平,那就是不孝。 “萬歲爺說什么了?”杜若見林守成說的嗓子都快干了,遞給他一碗溫茶,等不及林守成慢慢喝,催著問。 靜嘉擦著眼角笑出來的淚痕,她也不知道原來林守成還有這天賦,很期待地看著林守成,等他繼續說。 第111章 萬歲爺是個蔫兒壞的(…… 林守成雖然說得嗓子眼兒都發干, 也不敢在皇后面前拿喬,緊著喝了幾口溫茶,便笑著繼續說:“萬歲爺問那泰平——‘先帝的旨意且不說, 你還有話要說嗎?’……” “萬歲爺怎么說?”杜若特別給面子, 不等林守成拖長音,立馬趕著問。 林守成嘿嘿笑:“泰平雜七雜八說了許多為自己開脫, 萬歲爺就還是那句話,問他說完沒有, 沒說完就叫大伙兒餓著肚子聽他慢慢說, 不著急, 給那泰平好一個沒臉?!?/br> 實則泰平豈止是沒臉, 石太傅自來是站在皇帝一邊,與自家主子一脈相承的陰陽怪氣, 叫泰平憋得幾乎要吐血。 可他不敢吐,見皇帝高坐龍椅上氣定神閑,還一直叫他說, 泰平個老狐貍自然是察覺出來些不對。 他也不敢繼續說了,反倒是收斂了各種姿態, 只悲苦叩頭, 請皇帝看在他為大清立下過犬馬功勞的份兒上, 饒他一命, 他愿意回關外盛京守著祖宗們的祖地, 反省一輩子。 皇帝只說不急, 泰平說完了, 被他又是誣陷又是拉踩的眾人還沒開口呢。 這時候皇帝不緊不慢召了儀嬪上殿,安寶赫和鄂魯也來了,二人親自壓著曾在馬佳府的幕僚那位莫先生進了門。 泰平自知大勢已去, 別的不說,只是請罪,謀逆的事情一概不承認,也不求萬歲爺饒自己一命了,只將先帝爺的遺旨高高舉在頭頂。 那意思是甭管我怎么著,既然皇帝老兒你沒事兒,你親爹的遺旨總不好不管吧?大清自來以仁孝治國,違背先帝遺旨顯然是不行的。 這時候儀嬪才跪在地上,說有要事奏稟,她一開口眾人想起來,這金鑾殿后宮妃嬪可是不能來的,話說儀嬪來干啥來了呢? 儀嬪將索綽羅氏主家,也就是敏嬪的阿瑪達山被納喇氏冤枉的事兒給捅出來了。仔細說來也不算是冤枉,索綽羅達山確實為納喇家辦事兒,也沒少搜刮民脂民膏,只是如今眾人才知道,許多時候達山接到的并非納喇家的吩咐。 馬佳氏都有墨家人擔任幕僚,納喇家能沒有?因著康太妃的緣故,墨家與納喇家關系還要更近一些呢。 前內務府總管納喇費馨的一個妾室便是墨家出身,那妾室身邊的人都是墨家精心挑選的,自然是為了利用納喇家的權勢為墨家效力。 那些海運搜刮來的銀子,都由馬佳府這位莫先生想法子給運到了西北,一部分交給墨家人,一部分給了馬佳二爺做軍餉,當然不是西北軍的軍餉,是在西北駐軍不遠處山坳里的私兵。 泰平自然是不肯承認的,西北已經被皇帝肅清,那些私兵也都被收拾干凈,并沒有逮到泰平的小辮子,這會兒泰平不可能束手就擒。 儀嬪又說了,索綽羅氏留下了證據,其中有泰平大兒子的親筆信,甚至還有這位莫先生跟北蒙的信件,這下子通敵叛國的罪名,泰平是怎么洗都洗不干凈了。 泰平身為老狐貍,哪怕是再親近的事兒最多是讓兒子辦的,他打死不往自己身上認,甚至表示子不教父之過,他要帶頭大義滅親。 至于什么莫先生,可能是他墨家的人,他不認識,肯定是聽了他兒子的話,這種兒子不能要了,皇帝想怎么殺都行。 說這話的時候,泰平還高舉著遺旨呢。 “可我怎么聽說泰平已經下大獄了呀?”杜若等不及快嘴問出來。 她倒不是消息比別人靈通,只是那墨貴人就住在前頭翊坤宮后頭配殿里,鬧鬧哄哄被帶走,怎么也聽著幾句了。 “還是儀嬪娘娘立了功勞,她阿瑪也是納喇家的人,雖然她們家只是分支,可原先也能得納喇家幾分庇護,不然她原先也不會對著庶人納喇氏諂媚不是?”林守成也不嫌杜若搶話,笑瞇瞇道,“說來也不知是巧合還是康老爺子有先見之明,那儀嬪的阿瑪原先是內務府廣儲司司庫,當年那些道長們但凡要什么貴重的或者需要從宮外進來的東西,都少不得要通過廣儲司?!?/br> 那些道長想要弄些朱砂進來,甚至泰平要收買那些道長,自然是越不過廣儲司去的,只是那時儀嬪的阿瑪膽小也謹慎,從不自個兒上前,只是叫手底下的人去辦這些事兒,自個兒不怎么進宮,反倒是叫費馨覺得他不想著搶陽斗勝,更愿意用他。 于是泰平跟那些道長來往的密信便有些落到了儀嬪阿瑪手里,先帝求仙問道那么多年都好好的,突然死掉說這里面沒有內情,估計有成算的心里沒幾個信的。 只不過那時國庫空虛,內外動蕩不安,三大世家把控著朝政,別人許是不敢說,也許是想著換了新君說不準大清還有救,再加上關爾佳強勢,將這事兒給壓了下去,才沒鬧出大亂子來。 泰平那時雖毒死了先帝,可他殺了自己的弟弟后對軍中掌控還沒那么好,在朝中權勢也沒法子跟三大世家相比,這才退后一步放了外差,想著溫水煮青蛙。 儀嬪阿瑪知道內情就嚇得不輕,神武門死了那么多侍衛,廣儲司的太監也死了許多,更給他嚇得神魂不屬,他本來就膽小,雖然沒漏了痕跡,可過后也故意犯了不大不小的錯處,被貶回家里蹲了。 儀嬪還沒進宮的時候她阿瑪就已經死了,這事兒到死她阿瑪也緊緊咽在肚兒里,還是康太妃查到博墩的死與泰平脫不開關系,這才慢慢查到了先帝爺的死上頭。 后面的事兒就很簡單了,儀嬪派人回家仔細搜過了她阿瑪過去住的地方和書房,到底從密格里搜出來幾封泛黃的信件,看過后嚇得儀嬪也差點病上一場,若非康太妃將她安撫下來,儀嬪說不準在太后還活著的時候就將那信給皇上了。 只是那時候皇帝能做的事情也不夠多,關爾佳和馬佳氏也都還展揚,康太妃才不想給別人做了嫁衣,便先等著關爾佳和馬佳氏被墨家玩死,這才叫儀嬪說出來。 那信件皇帝看過后,當場震怒,指著泰平就要活剮了他,眾人本來還不知道皇帝為何這么生氣,將皇帝扔下來的信看上一看,都跟著目瞪口呆了。 這泰平,真是好狗膽! 他竟然跟太后私下里達成了一致,趁著端貴太妃還沒有將福親王想法子哄過來的時候,叫泰平想法子害死了先帝爺。 太后許諾以后西南駐軍每年一半的軍餉都給泰平,搶先將皇帝推上位,搶了端貴太妃的太后位子。 當然,端貴太妃想要算計康太妃的兒子,被太后搶了先,這里頭康太妃有沒有做過什么事兒,誰也說不準。 可誰也不知道泰平竟然膽大包天到,許諾那道長良田萬頃,黃金萬兩,叫那到場趁著先帝爺嗑-藥暈乎乎的時候,偷了兩道蓋過印的空白圣旨出去。 為啥沒人知道呢?貪心不足的道長骨灰都揚了自然不會有人知道。 “這墨家若是不誅九族,傳出去都得有人要說道萬歲爺不孝呢?!绷质爻蓱崙嵉?,“這是逼著萬歲爺開殺戒,萬歲爺多仁慈個主子,這等亂臣賊子偏上趕著找死!” 靜嘉:“……”你怕是對你們家皇主子有什么誤解。 那信造不拿出來晚不拿出來,非等泰平嗶嗶完了才拿出來,叫誅九族都成了皇帝無奈之舉,這還叫仁慈? 黑心腸的沒邊兒了,靜嘉唇角帶著與有榮焉的笑,心里偷偷腹誹。 “要說那些大人們也是,每回都逼著萬歲爺服軟,萬歲爺就不委屈?”林守成還替皇帝叫屈呢,“奴才等瞧著都心疼,萬歲爺心痛無奈之下,判了墨家誅九族,也警告那些大人們了,這是最后一次?!?/br> 下回再有人想著人多勢眾逼皇帝服軟?不好意思,天子門生多得很,你們不愿意干都滾蛋,朕有的是人用。 皇帝這話都不用說,靜嘉就知道他怎么想的,要說那些大臣們也是憋屈,皇帝敢不孝嗎?不敢,可他們敢叫皇帝背上不孝的罪名嗎?也不敢。 這不是上趕著表忠心,好叫皇帝一下子殺這么多人別叫人覺得殘暴么,竟然還叫皇帝將了一軍,心里別提多憋屈了。 自然,除了跟著被砍頭那些,大伙兒心里也有數,如今朝堂中敢跟萬歲爺對著干的都死的差不多了,以后誰還敢仗著人多勢眾逼皇帝呀? 靜嘉自然知道皇帝是為什么,心里甜滋滋的夸了皇帝一句:“萬歲爺是個蔫兒壞的?!?/br> “今年這雪可是夠多了,都過了倒春寒時候,你可別再冤枉朕了?!被实坌χM門,敲了敲靜嘉腦門兒,“也不想想朕是為了誰?!?/br> 皇帝其實沒必要打這個預伏,他皇威漸重,也沒什么人敢不長眼跟他對著干,可這不是眼巴前兒嗎? 三年一次選秀,以后后宮不再進人不說,以后皇后獨寵,后宮能沒意見?想著叫貴女們進宮為家里謀前程的能干? 盛世太平之下大伙兒對權勢這些追求就更純粹了,以后可能沒人敢說皇帝,皇后還在這兒擺著呢。 到時候定會有許多不長眼的要彈劾皇后,提前將他們聯合起來敢逼迫皇帝的路子掐了,其他的甭管是大臣們要怎么做,皇帝相信靜嘉都能應付的來。 靜嘉笑瞇瞇歪了歪臉:“我這頭發都快兩個月沒洗了?!?/br> 皇帝:“……” 他恨恨將人攬進懷里:“你就是臭的,也是朕的皇后?!边€能廢了是咋的? “三公主和四阿哥呢?”皇帝也不等靜嘉繼續刺回來,對著魏嬤嬤問。 雖說滿人有抱孫不抱子的說法,可皇帝頭回發現自個兒的孩子這么可愛,兩個月不到的功夫,聚集了他和靜嘉優點生出來的兩個小團子,幾乎是一天一個樣兒,眨巴著烏溜溜的大眼睛跟你啊啊啊的時候,真是叫人恨不能心窩子都掏給他們。 魏嬤嬤也是其中之一,聞言笑得眼睛都彎了:“回萬歲爺的話,兩位小主子剛喂過奶,正睡著呢?!?/br> “你不是喜歡叫他們睡在身邊?”皇帝略有點好奇,看著靜嘉問。 靜嘉唇角抽了抽:“他們躺在我這兒,兩個小東西比著尿炕,萬歲爺聞聞吧,您的皇后可能真是臭的,也就幾天功夫了,都不叫我泡個澡,就先叫他們偏殿里睡著吧?!?/br> 就快要清明了,這陣子雨多,都怕她凍著,還燒著炕呢。 小孩子身上的奶味兒還挺好聞,可是尿過的炕靜嘉總覺得腥呼呼的不好聞,實則炕上一應物什都是拿香薰烘過的,不該有味道。 那靜嘉就更不得勁兒了,她可不想兩個寶貝習慣了額娘身上是臭的,說來她倒是不怕叫皇帝看見她灰頭土臉的模樣,倒是在兩個小團子面前可講究了,就怕他們心里覺得自己這個額娘有一點不好。 皇帝顯然明白這個道理,心里酸溜溜的:“你也別太慣著他們了,身為中宮嫡子,以后看著他們的眼睛多著呢,太縱著是害了他們?!?/br> “我知道,以后教導孩子都聽您的,我這不也是剛生出來還稀罕著嗎?”靜嘉并不反對皇帝的話,她是知道好歹的,“說來我也不是喜新厭舊的人呀,皇上該高興才是?!?/br> 皇帝:“……”喜新厭舊是這么用的嗎? “民間老人兒說生完孩子會便傻?!被实勰笾o嘉的臉蛋兒笑道,“朕如今倒是有點信了?!?/br> 靜嘉瞪他:“再傻也是皇后!” “是是是,朕錯了?!被实酃笮Τ雎?,“罰朕陪娘娘一起用晚膳可好?” “不好?!膘o嘉這才稍微有點別扭,“過幾日吧……” 皇帝陪她用完晚膳一般就不走了,她就是在皇帝面前再不講究,也不能叫皇帝抱個臭的睡呀。 “朕有些話要跟你好好說說?!被实圻@才滿意笑出來,也不嫌棄地親在了靜嘉發心,“寧寧在朕心里是最好的,怎么都好,朕不嫌棄你?!?/br> 靜嘉臉上有點子燙,她推了推皇帝,聲音更軟了些:“那快叫人傳膳吧?!?/br> 既然皇帝不在意,她也不是矯情的人,正好她聽林守成說完這些時日的事兒,也有好多話想跟皇帝說呢。 “寧寧這就等不及了?”皇帝眼神幽深了些,聲音低沉了點湊在靜嘉耳畔,“再過幾日,朕一定叫寧寧滿意,聽你的話,這些時日朕可一直養精蓄銳呢?!?/br> 靜嘉:“……”呸! “我何時說叫您……”靜嘉總覺得這人是故意惹她臉紅,“您總是愛將鍋往我身上扣?!?/br> 皇帝盯著靜嘉仿佛擦了胭脂的緋色臉蛋兒,因為她額間還帶著紅狐毛的臥兔兒,叫皇帝恍惚間覺著,外頭的姹紫嫣紅還遲緩未歸,殿內的春色已然是深了。 “寶赫等人從南邊帶回來許多荔枝呢……”皇帝勾唇,笑著親在這春色中最驚心動魄的晶瑩花瓣上。 剎那間,春色無邊中,顧盼流轉的杏眸帶著幾分瑩澤瞪過來,姹紫嫣紅該是到了。 第112章 封后大典(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