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節
張繡說:叔父張濟遺命張繡千方百計回到朝廷,如今終于找到機會,待報了劉表的恩情,立刻歸順朝廷。 劉協看完抬頭看去,趙溫、趙岐和陳群都是一臉崇拜,皇帝留著李傕不殺,原來是這個作用,想不到僅僅才半月不到,諸侯們亂成一團,皇帝穩坐洛陽,諸侯四方來投。 早先怎么沒看到皇帝還有這么深的水! 劉協又瀏覽了一遍書信,從中尋覓不實的信息,其中曹cao最可疑,通篇說皇帝威武,要為漢室打劉表,看似忠心大漢,實則還在尋求其他突破口。 “各位愛卿,你們怎么看?” 第二五二章出洛陽(一)[本章字數:2223最新更新時間:2013111900:42:37.0] 三公和議郎們早就商議好了,一致建議恩準諸侯的請求,受降這些亂世雄主,同時令他們向朝廷納貢,充實朝廷的官倉,用于洛陽建設。 此計重在朝廷,為朝廷未來的發展鋪路,劉協無可辯駁,正要答允,侍衛稟報,禰衡禰刺史遣人送來緊急奏報。 “恭喜皇上,呂貴人妊辰反映劇烈,預計小王爺提前降生,預產期為兩個月左右!”來人絲毫不為“緊急”二字擔心,義正言辭。 生個孩子還加上緊急,我們討論的軍情關系國家存亡,難道不緊急,群臣都有變色,卻無人做聲,皇家的事只有皇上才能處理。 然而他們失望了,皇帝并沒有處理,反而興高采烈。 “好,甚好,諸位愛卿,孤決定親自去揚州……哈哈!” 趙溫和諸位老臣登時呆了,趕緊出言阻止,這哪兒跟哪兒啊,荊州正亂著呢,皇帝跑去揚州,這不是給諸侯作亂制造機會嘛! 呼啦啦跪了一片,連趙溫等幾個老臣都情緒激烈,擠弄半天還掉了老淚。 “皇上貴為天子,豈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離開都城,皇上若有個閃失,你讓我們這些老臣如何對得起先皇先祖!” 劉協趕緊扶起這些重臣,公孫瓚、袁紹等人更是難以抑制地痛苦,他們剛剛找到靠山,再不能讓這個大靠山出絲毫危險。 揚州,那是當今皇上能夠去的地方嗎?水匪土匪加饑民,萬一有個好歹,一場榮華富貴轉眼就煙消云散了。 劉協無法拒絕,只得同意老臣們的建議,恩準諸侯的請降,朝廷皆大歡喜,將劉琦從牢中提出,稱刺殺皇帝的幫兇交代,背后主使另有其人,加封劉琦為調查專使,回荊州調查刺殺皇帝的陰謀。 劉琦哇的一聲就哭了,他冤屈的一度想自殺,但想到自殺了,將永遠背上刺殺皇帝的罪名遺臭萬年,于是堅挺地活下來。 竟然活到柳暗花明的一天! 當嘴上堵塞的裹腳布拉住,劉琦痛哭流涕謝恩,出朝廷他吐了,半月的裹腳布??!他想著,一定要感謝那個給他塞裹腳布的獄卒,當初就是懷著對獄卒的滿腔仇恨,他才活到今天。 劉協忐忑回到寢宮,他擔心呂雯點火就著的脾氣,別跟伏壽擦出火花。不料大老遠聽到一陣驚詫聲,呂雯正大談論兵營戰場,血淋淋的廝殺,鐵血軍隊,兵戈相向,讓伏壽、袁枚都聽呆了。 蔡琰和安牽也深入地旁聽,顯見為呂雯加油助威。 人有人道,狗有狗洞,條條大道通羅馬,看來他的擔心是多余的,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經歷,都有自己結交人緣的方式。 劉協感嘆完畢,在門口聽了一會兒,直到侍女們出來看到劉協和伏德在門外立著,才驚叫出來。 伏壽說:“看你賊兮兮得,又做了什么對不起我們幾個的事?” 袁枚一語中的:“是不是朝廷又打仗了?” 劉協正為見到一群老婆難堪,趕緊接過話頭將朝廷的事講了,呂雯聽說呂青奴要生小孩,興奮的不得了,伏壽更加難忍,屢次出去都沒有帶他,剛剛聽呂雯說的那么刺激,一顆心早跑到中原大地,鼓動著劉協離開洛陽一定要帶上她,滿足心中對軍營的向往。 伏壽經歷過逃亡,一路屈辱受傷害,心中埋下了對戰爭的陰影,眼下竟然對軍隊勝利的情形這么熱心,難道勝利可以醫治心靈的創傷! 劉協心中一動,不如帶他們先去荊州,然后再去揚州,讓伏壽親眼看到朝廷的強大,也算了了一幢心事,他對不起伏壽的地方太多了,一個在亂世中陪她逃亡的女子,再大的報恩也不為過。 劉協令伏德遣散眾侍衛,連皇后身邊的侍女都遣退,神神秘秘的動作讓幾個女子充滿好奇,只有安牽心中打鼓,該不會是讓她們一起脫衣上床吧,這多難為情! 隨即她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恥,因為劉協的想法讓人熱血沸騰:“我們再去荊州怎么樣,……揮師荊州,然后轉道揚州去看看青奴!” “好哇好哇!”袁枚第一個叫出聲,安牽難掩喜色,默不作聲的伏壽和呂雯卻是激動的想抱住劉協。 蔡琰是個明白人,當機冷靜道:“皇上還都洛陽,凝聚人心,威懾諸侯,正是穩定漢室江山的時刻,出宮恐怕引起sao亂?!?/br> 劉協嘿嘿一笑:“坐在洛陽都能威懾諸侯,如果孤親自提兵去荊州,效果不是更好!” “可是你的安全更重要……” “那就多帶兵!” 蔡琰勸不動皇上,再看伏壽、安牽還有呂雯都是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知道此時如何勸都是白搭,便默不作聲。 四人開動腦筋,商議如何說服朝廷老臣們放皇帝離開洛陽,其中最麻煩的就是朝廷缺糧,所以要屯田休養生息。 伏壽笑了,糧食在別人哪里是難題,在她這個手握朝廷一半資源的大佬手中根本不死問題。 “臣妾手中尚有二百萬石左右的糧食,可以拿出五十萬石供給大軍,足可供應是十萬人吃四個月,從揚州回到洛陽都足夠?!?/br> 劉協大驚:“朝廷說你有一百萬石的糧食,卻不敢給你討要,你如何藏二百萬?” 伏壽自豪地笑:“臣妾敢公布二百萬石,朝廷還不天天派人來求糧,煩都煩死了,現在朝廷是缺糧不假,但還不至于餓肚子的程度!” 好啊,連皇上都敢騙! 劉協剛露出調笑的神色,伏皇后溫婉一句,將劉協給逗笑了:“連人都是你的,糧食自然也是你的!” 秘密商議半晌,發現另外一個難題,伏壽離開,偌大的商業帝國將無人管理,紅梅雖然精通各行各業,未必有統御的能力,只能派出一個大將……伏壽眼睛一掃落在安牽身上,安牽大驚:“皇上皇后,我能為大軍掌管后勤,我能……” 伏壽接口嗤嗤直笑:“這能力好,正好接管我這一攤子,換做其他人,本皇后還不放心呢,對吧皇上?” 安牽求救蔡琰,蔡琰說:“從封賜貴人之后,我可是天天將皇上推到你的住處……”安牽完敗,可憐巴巴地看著劉協。 劉協伏在安牽耳邊安慰:“鐵木和青奴都是在我走后懷孕的,搞不好我回來的時候,你也會哦,我很期待的……!”安牽破涕為笑,含羞做罷。 商議結果,伏壽、蔡琰和呂雯隨行,安牽和袁枚留下,眾人分頭行動,伏壽交接錢糧軍馬武器賬冊,蔡琰和呂雯收拾行裝,劉協則回到朝堂,想法說通朝中的老臣。 唉,這幫榆木疙瘩一般硬實的眾臣們,可愛可恨! 第二五三章出洛陽(二)[本章字數:2057最新更新時間:2013112022:40:37.0] 劉協轉轉悠悠來到議事殿,群臣都在辦公,抄寫政令信函,分發各個諸侯,趙溫等幾個老臣很是奇怪,皇帝從來厭煩朝政,突然來到朝堂,定然沒安好心。 果不其然,劉協召集三公議郎,直接宣布要親自收降荊州的各個諸侯,理由相當充分:“劉表、劉備都是漢室宗親,心有鬼胎也就罷了,但張繡和曹cao卻對不會對朝廷心悅誠服,如果不狠狠地揣上一腳,他們豈能老老實實跟著朝廷走!” 劉協的強硬讓眾臣犯難,袁紹剛剛提出太危險,劉協駁的他異常難堪:“北伐更危險,我還不是活生生的!” 趙溫從側路勸阻:“朝廷沒有余糧??!” 劉協冷笑:“孤已經跟伏皇后借了五十萬石,足夠十萬人馬吃喝到來年春天?!?/br> 陳群位卑言微喃喃道:“兵書云:不打無準備之仗……” 劉協毫不留情地呵斥道:“孤是去接受歸順,……就算是打仗,我們已經派出李傕和楊修做先鋒,孤帶人馬就是去馳援,還用準備么?” 眾人還待勸說,劉協怒道:“你們都是大漢重臣,心中所想當是恢復天威,統一天下,但你們可知孤心中急迫,孤深入塞北羌胡,南穿荊、豫、揚、兗四州,繼而北伐蕩平北方,何嘗沒有響過自身安全。但先帝早逝,哥哥做皇帝不足一年被殺,孤一人身負復興漢室的重任,尚且不惜此身,數犯艱險,爾等若知道孤的苦心,就應該打理好朝廷,為孤平定天下免除后顧之憂,眼下四方來降,不啻是天賜良機,如果孤親自領兵前去,豈能不事半功倍!” 大臣們第一次看到劉協發脾氣,說的情真意切,全都面紅耳赤愕在當場,他們都是老臣,確實不能領兵打仗為皇帝分憂,想到皇帝幾番生死方恢復半壁江山,皆無從勸起,不過心中不服。 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勝利在望,皇上乃是一國之君,當初是艱險,但那是為了拯救萬民于水火,但現在麾下大將無數,都是攻伐一方的帥才,還用皇上親自出征! “都是漢室忠臣,說的太重了,別傷老臣們的心!” 劉協思謀好的話脫口而出,看到一群老臣尷尬地表情,才知道后悔,趕緊挽回:“我們君臣一心,何愁天下不平……你們都是老臣,精于朝廷事務;孤不善政務,卻喜攻伐,我們君臣相輔相成復興漢室,上承天恩,下慰黎民,豈不美哉!” 眾臣感動,無奈應允劉協離開洛陽,當日洛陽皇宮內通宵達旦,調集兵馬糧草武器裝備等等諸事,伏皇后的糧食藏于河東鹽池和安邑城北的鐵監之內,起運需要三日急行軍,準備時間也不會少于三日,劉協親發命令,令王海分出一萬精兵起運糧草,隨皇帝殺奔荊州。 …… 第二日,楊彪和伏完回到洛陽,高興的老淚縱橫,身后的一員戰將低調拜服,卻是張頜。 麯義經劉協欽命,自領大軍與當世大謀士田豐北上駐扎在幽州易水,鎮守北方。冀州和青州兩地派遣帳下將領和袁紹的兩個兒子管轄黃河北岸諸城,張頜隨同楊彪一路在青州完成屯軍制度之后,經黃河一路來到洛陽,而伏完早些完成任務,卻行進于山間,抵達洛陽時竟與楊彪一同到達。 劉協親自帶領群臣迎接老丈人和太尉楊彪,一群老頭再次相聚于洛陽,感慨萬千,說道劉協明日既讓離開洛陽,楊彪大怒,老頭子倔驢一般要死諫,趙溫一句話勸止楊彪:“你兒子楊修正領著一萬人馬對戰張繡三萬,皇帝領兵去支援,救出你兒子,你卻死了,讓皇帝如何自處!……放心吧老頭,朝廷已經調集五萬大軍隨皇上出征,確保萬無一失,嘿嘿!” 楊彪眨巴眨巴眼,轉怒為喜,眾臣入城,楊彪身為太尉總領天下兵馬,立刻投入工作,將董承喊來鋪開地圖,拿出各地的兵馬軍情奏報,連夜為皇帝籌謀。 伏完聽說劉協要帶著女兒出征,拍馬直奔皇后住處,拉住女兒問詢準備工作,老頭精神亢奮,一件一件打理過問落實,全不顧路途勞累。 第三日,伏德得意洋洋領著三千御林軍列隊,鐵甲鐵盔長槍短弩,馬匹都是全套皮甲,達達鐵木給他們做了全套的馬匹裝備,伏壽也不客氣,全給了親哥哥伏德,裝備稱保護丈夫的御林軍,一片都沒有往外賣。 趙溫等老臣都是一陣倒吸空氣的聲音,一次裝備三千人馬,這是空前的大手筆,萬人隊伍有一千騎兵就是大軍閥,小軍閥也就裝備三五百,三千軍馬,需要的糧食草料那是天文數字,幸虧劉協有個能賺錢的皇后伏壽,還有個草原上的老婆鐵木王爺,要是朝廷供應這支部隊,還不吃垮。 王海的運糧隊伍連夜渡過黃河,提前直奔南陽郡,路途自有徐晃的先鋒大軍,王海來見劉協,經歷了河北大戰,王海大軍的戰斗里空前,連跪拜的姿勢都是志得意滿。 麾下兵將個個都拽的跟二五八萬似得,看人家張頜,低調、沉穩、有內涵,還是降將用起來趁手。 朝廷大張旗鼓為劉協組織了盛大的誓師大會,好歹是皇帝親征,場面小了對不起皇帝的威嚴,御林軍陣列在前,王海的將士分列左右,一股肅殺蓋下來,淹沒眾人的頭頂,兵士們自心底生出悲壯的情懷。 要上戰場了,自古戰爭無幸事,無非打死與打殘。 就算皇帝親征,也不能保證活著??! 城里城外的居民都自發出來瞻仰誓師大會,中國傳承五千年的圍觀藝術展露無遺,然他們卻很好滴融入了這個激情悲壯的時刻,甚至有人流出眼淚。 或許其中有他們的親人吧! 楊彪代表朝廷激情昂揚的宣講,激勵廣大官兵此次出師乃是皇帝第二次親征,一定秉承北伐的勝利余威,一舉收復中原,將士要勇猛殺敵升官加爵等等,啰嗦了半個時辰,劉協最后用兩個字結束了長篇累牘的說教,讓軍士們感覺到雷厲風行的決斷。 "出發!" 第二五四章你是皇后好不好[本章字數:2066最新更新時間:2013112100:31:22.0] 兵至南陽郡魯陽縣,魯陽處在荊州和豫州的交界處,乃是荊州南陽郡的喉舌,守城的將領乃是張繡的女婿曹均,稱未接到張繡軍令堅決不降,徐晃大怒,領大軍團團圍住,還未攻城,聽報劉協引大軍趕到,立刻迎接劉協。 劉協并不下馬,命令王海和張頜引兵包圍魯陽,自己親自到魯陽北門。 大軍閃開一條通道,鮮明肅殺的御林軍執戈充入列隊,華蓋馬車徐徐而至,曹均大氣不敢出,看著朝廷的人馬增加兩倍,心中惶惶然,……這就是漢室的皇帝親征的威勢??! 他的心頭突然感到害怕,徐晃大軍圍城,他尚有勇氣,但此刻,他要頂的壓力突然加大,大到他無法承擔的程度,搞不好就是天下的罪人,子孫也不能幸免,滅族??! 曹均仿佛聽到心臟碎裂的聲音,他晃了晃,伸手艱難地扶住城墻。 劉協緩緩走出華蓋,身后走出兩位明艷照人的美人,白絲羅裙皆是簡單樸素,仔細一瞧卻是傾國傾城。 曹均感覺一道巨大的威壓從華蓋下如巨浪推波一般席卷而來,頓時收回目光,但背脊上的冷汗簌簌直流。 劉協冷冷看去,還未說話,朝廷軍隊后面隆煙滾滾,曹均大喜難道是援兵,但立刻他就否定的自己的推測,哪有援兵從洛陽方向而來。 不是援兵,那只有朝廷的援兵了! 一騎飛馳而來。 “報,馬超前來護駕!” 劉協暗怒,馬超不是鎮守潼關嗎,好好的跑來干什么,馬超還是有些嫩吶,傳令馬超解釋,馬超知道是欺君大罪,頃刻墜馬跪地請罪。 “末將接安敦將軍將令,為?;噬先f全,故而令末將護駕,末將三日來馬不解鞍,人不卸甲,日夜兼程才追趕上,護駕來遲,請皇上贖罪!” “哦,潼關何人看守?” “監軍荀彧,監軍令末將奏報皇上八個字:速至宛城,遲則生變!” 劉協沉默不語,難道宛城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突然想起現在劉備帶著關羽張飛正攻打宛城,豈不是說,如果晚了,宛城會落在劉備的手中,不過這也不算大事,那么荀彧所說的“有變”到底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