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節
正值還都洛陽,各顯神通,袁家也曾是洛陽的大族,聽說洛陽建設一日千里,豈能落于人后,于是袁紹、袁術窮家族資金,在城中建設了十二所房舍,用極大的代價換了四套房舍。 公孫瓚全部身價都讓劉協給收了,一分錢沒有,只有朝廷的俸祿只夠一家人生活,還是伏德看在公孫續的面子上,偷偷告訴他不用忙,朝廷自會安排,公孫瓚才消停下來。 禰衡忙于恢復生產,與太史慈講明厲害之后,太史慈固守揚州北部和豫州南部的防御陣線,除了抵御來犯之敵,人馬中選出年齡稍大和體力弱的老兵,集中實行屯田之法,進一步增強了兵馬的攻擊力。 呂布最是糾結,一直在歸順朝廷和霸主之間徘徊,他有兩條路可選,一條是用女兒做籌碼,換取下半生的幸福,一路是繼續向前走,以他當世第一猛將的威武爭霸天下。 陳群力主呂布爭霸天下,沒有了陳宮(陳宮到了壽春之后,禰衡強留下來,陳宮也無心回去,兩人心照不宣皆不作聲,正好管理揚州諸事),他的計策無人反駁,張順由于完成任務將禰衡妻小帶回,促成與禰衡結盟,呂布重新交還陷陣營,但自此張順大營不出,悶頭練兵。 以至于呂布答應禰衡打通河東的道路,面對朝廷,只發了一封模模糊糊的信之后,再不敢寫信,卻將呂雯看的更緊。 因為他派出的斥候探明,呂布在荊州一路保護的人,非是別人,正是大漢皇帝劉協。 從封賜的將軍封號,和曖昧的動作,他豈能不知,皇帝勞資跟他的女兒暗中有一腿,呂布得意于他的眼光,因為他這方面經驗異常豐富:越是清純的感情,一旦沖動起來,越是猛烈,譬如他為了貂蟬殺董卓,那叫一個一怒為紅顏! 這可是一張萬能如意牌,要牢牢握在手心,嘿嘿! 第二四一章還都洛陽(下)[本章字數:2222最新更新時間:2013111314:12:57.0] 朝廷趕在結冰之前,祭告天地,下達還都洛陽的命令,隨即軍馬開始調動。 徐晃渡河接管了洛陽周圍三個縣城的防御,平陰、谷城和鞏縣,王海派四千人馬進駐黃河一線,一方面接管軍隊的屯田,另一方面保護朝廷轉移。 洛陽到長安徹底連成一線,安敦命尚弘提兵進駐嘉峪關,筑牢洛陽到長安的通道。 早已準備好的朝廷官員和運輸隊伍,源源不斷向洛陽進發,先從比較冷門的部門開始,重要的部門繼續辦公,等待著前面的安置好在出發。 恰在此時,曹cao、張繡的上表到了,仿佛商量好似的,齊齊恭賀朝廷取得輝煌勝利,不過各自稱境內存在大量匪人,不敢暫離,故而不來面見皇上。 劉表上表直接說與曹cao交惡,無法通行。 朝廷不予表態,只管派遣木匠大量制作朝廷用具。 馬騰、莫問和達達鐵木各自派人向劉協通報各自地區的情況,天氣寒冷,馬騰與韓遂停戰各自固守,莫問先讓去卑和托日卡蘭回轉河套保護達達鐵木,安排諸事后令高干統領并州兵馬暫住幽州,與幽州閻柔兵馬相互制衡,等麯義收取冀、青二州后安排幽州兵事。 達達鐵木發來表奏,呼廚泉殘兵失敗后向北方逃脫,信中稱:一旦莫問或者麯義兩個人其中一個回來,她立刻帶著兒子來尋劉協。 其他的回信由朝廷回復,但達達鐵木是家書,劉協親自用楷書回信,親情躍然紙上,而且還能讓達達鐵木打消來洛陽的苗頭。 稱自己思念達達鐵木和兒子,已然導致無心朝政。但南方各個諸侯都在暗地征兵,圖謀霸主,逼著他于開春之后揮師南下平定中原,而中原之戰的最大基礎,就是一個安穩的河套地區。 但北方剛剛安定,遠遠達不到穩定的程度,故而達達鐵木王爺坐鎮北方至關重要,許諾平定南方后立刻接母女到洛陽。 眼下正與各個諸侯博弈,回遷東都洛陽,試探諸侯的底線,反而不能照顧妻兒,作為一個男人如何痛苦云云,反正橫豎就是說,達達鐵木不能來洛陽。 劉協一眼看出伏皇后的小心思,不讓他出來膩在后院,無非要盡快懷上孩子,眼看著鐵木王爺已經生育,呂青奴腹中的小王爺要出世,正宗的皇后娘娘卻老不見動靜,讓她如何自處。 劉協有現代的道德底線,他不想讓任何一個身邊的小娘子失望,但他沒有同時周旋于五個小娘子的本事,他深深佩服古代三妻四妾的制度,達官貴人制衡眾多妻妾,這絕對是個技術活,還是高難度的那種。 要么都動情,要么都不動情,要么……太難了! 但是有些事還必須要辦,此刻劉協正詢問司禮官員,遷回東都洛陽后,能不能直接封賜妃子貴人。 “恭喜皇上雙喜臨門,朝廷還都洛陽是為一喜,皇上傳承大事更是一喜!” 司禮官員一聽皇帝要納妃,頓時激動起來,終于能夠讓皇帝看看他們的作用了,自從來到安邑,劉協整年都在外邊,哪有機會見面,這下可好,皇帝提出納妃,還不趕緊恭喜。 “臨時納妃與先祖禮制有沒有沖突?” “皇帝無慮,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帝業傳承關系天下黎民百姓,禮制上只要保持血統純正,隨時隨地都是萬民之福??!” 劉協聽到血統兩個字陡然響起達達鐵木,漢室皇帝不能與番邦通婚,而達達鐵木卻是羌胡,在禮制上,他違反了祖訓,不過為何朝廷沒有人站出來反對,劉協想了半晌,才想到達達鐵木懷了小孩,朝廷才知道這碼事,想反對也來不及了,只好順水推舟,到了今天,北伐戰斗中一半的力量都來之達達鐵木,可謂功高震世,反倒沒人說三道四。 既然眾臣不提,劉協更不會提。 “不違反祖制就行……你們籌備一下,回到洛陽,朝廷正式冊封四個貴人!” 蔡琰、安牽、呂青奴和袁枚都要定下名分,蔡琰自不必說,安牽已經獲得安敦的同意,呂青奴快生了,袁枚太小,但他牽連到袁氏家族,每一個都很重要,必須要先穩住各方面的力量。 只要穩定一部分,就能感召一部分,吸引一部分。 司禮官員激動的踮著腳,這回有戲唱了,一定要辦的輝煌盛大讓皇帝滿意,不過他耳邊響起的一句囑托讓他登時傻眼卻不意外。 “簡潔、大方就行,嚴禁鋪張浪費!” 司禮官員呈報將納妃的“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告期、親迎。劉協一聽就頭大,揮手讓他自行去辦理,司禮官員早聽聞皇帝不按規矩出牌,自去找袁紹、安牽族人和皇后商量此事,至于遠在揚州的呂青奴,只得請劉協先搪塞了一個日期,反正父母雙王,具體的日期皇上說了算。 劉協不想搞大,但有人不愿意,袁氏家族立刻行動起來,袁術利用渠道通知揚州的袁家族人,袁紹快馬報知下邳的袁譚等,守在安邑的袁家人也沒有閑著,忙的腳不沾地將“六禮”的前五項迅速走完,當然,連帶不懂官宦禮節的安牽、無父無母地蔡琰、呂青奴,都一同辦完。 其中,趙岐和韓融兩個老頭為了爭奪蔡琰的義父的名分還為老不尊地小小鬧了一場,送到呂布手中的問名、納吉、納征、告期等信件,也在呂雯絕食的威脅中送達司禮官員。 十天后,大部分朝廷官員、宮室侍女和各方的家眷安邑遷至洛陽,有錢的購買地產,沒錢的在城外買田置地,而安邑又變回以往的小城,但商業依舊繁榮,很多大型的鹽、鐵、糧等等商業還需在此地經營下去,朝廷走了,田地和田地上的農民還在滴! 劉協隆重帶著一幫重臣,告別夏朝的都城安邑,告別出城相送的河東郡太守董昭、郡治官員衛固等等,以及嫁給本地家族的宮女,留在本地的商人灑淚而別。 一路黎民迎來送往,到處都是哭著送別的民眾,亂世中,朝廷在河東兩年穩定經營,愛民如子,傳播了朝廷的仁義,收獲了廣闊的民心,在這一刻,劉協方才明白,皇帝能夠坐穩江山,果然是民心所向。 雖能載舟亦能覆舟! 如果一個朝廷能夠為臣民所愛戴擁護,他就不會沉落。 歷史上漢室只所以傾倒,并不是諸侯太強大,而是朝廷失去了民心,正所謂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長長的御林軍隊伍中,劉協與伏壽的馬車華蓋如云,做足盛世景象。 北風如嚎,哭聲震天。 第二四二章昨日心酸今日痛[本章字數:2394最新更新時間:2013111400:09:50.0] 一眼望不到邊的枯草,彰顯了悲壯的大河東去。 劉協與伏壽并肩而立,感慨萬千,兩年前,就是在同一個位置,他們丟失了漢室的威嚴和皇帝的面子,倉皇北逃……如今他們回來了。 帶著煌煌天威回來了。 但這改變不了曾經的恥辱,就是歷史抹不掉罪惡一樣。 董承帶著女兒為劉協拿來御寒的大氅,黃河風道刺骨風聲如同鬼哭狼嚎,但此刻沒有人覺得凄慘,在他們耳中,這是送行的號角。 披上大氅,董小姐凍紅的眉眼傳來溫暖,伏壽眼角才剛露出穿透人心的眼光,董承已經渾身顫栗,他后悔拉來女兒,他太興奮了,忘記了曾經在兩年拔刀威脅伏壽。 當時的他手握重兵,但此刻皇室復盛,伏壽貴為皇后,而董承卻變成沒喲實權的侯爵,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反轉,令董承無比尷尬,帶著女兒倉皇離去。 “要以德報怨??!” 劉協牽住伏壽的小手為她取暖,伏壽卻硬拉進自己的懷中為劉協取暖,撅著嘴抗議:“臣妾從未沒有為難過任何官員,包括董侯!” “上次的敲詐……”劉協找出伏壽言語中的漏洞。 “還說,是你為新貴人們賺錢,可怨不得臣妾!”伏壽說起為三個貴人賺嫁妝,一時黃河的怒風都刮不走皇后的醋味。 一輛籠車來到近前,李傕一改往日的頹唐,雙目懶散而有神,一個月來,李傕已經漸漸離開在臣民的視線,他在白日里讀書寫字,于夜晚中聽城池的號角,他超脫于民眾的白眼、吐沫和叫罵,他感謝朝廷給了他思考的時間。 “皇上,我有罪!”李傕見到劉協的一瞬,他的眼光卑微,身軀匍匐,枯瘦的五指攥緊木籠微微抖動。 劉協無動于衷,只有大氅上下翻飛,一如他此刻激憤的心情,他看向黃河南岸,在那里,李傕曾經帶著飛熊兵殺了一個又一個臣子、宮女和官吏,扒下衣裳扔在如刀的朔風中,可以想見,有多少年僅十五六歲的少女活活凍死。 “李傕,你可記得?”劉協拳頭驀然伸出,指向黃河之南。 “罪人李傕悔不當初,罪該萬死,”李傕老淚縱橫,不停地叩頭,碰的木籠子咚咚響,“皇上,罪人李傕自知萬死不足以贖罪,可一死了之更對不住皇上和死去的百萬黎民,罪人李傕但請為皇上收回中原,能夠贖罪之萬一,待到天下太平,罪人李傕提頭來見皇上!” “你想明白了?” “罪人李傕想明白了,罪人李傕唯有一死才能贖罪,但死猶不能抵消罪人李傕心中的罪孽,希望皇上給罪人李傕一個機會,待罪立功,讓李傕死前為來世掙一些功德!” “李傕,人注定要死的,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眲f欣然看到李傕這一個月的木籠子沒有白坐,知道他的本份了:“任何人都有機會,但是唯獨你,……你受苦還不夠,當初你在此地害死了多少無辜的生命,孤也要你試試,十一月的黃河風道,能不能凍死你。你要你不死,機會一定有的!” 寒風鬼哭狼嚎之中,木籠子停在黃河北岸,李傕身穿青色的棉麻長衫,白發亂哄哄紛飛,不一會兒渾身顫抖,五十歲的老頭,竟然堅持跪著面對悲蒼雄壯的黃河。 “撲通!” 李式跪了下來,看著父親的白發淚如雨下。 朝廷派巡城營保護輜重,當然也是防止李傕被人莫名其妙地殺了,保護他的最佳人選,莫過于李傕的兒子。 “請皇上開恩!……人常言,父債子償,報應不爽。我父親老邁,恐支撐不到兩千多人全部登船,罪人兒子李式愿代父跪籠,受這黃河風刀!” 李式以頭搶地,令伏德和他的御林軍都有些感動,李傕無聲的老臉上眼淚長流,伏壽將頭伏在劉協懷中,肩頭聳動。 劉協深有感觸,不過他想的更遠,他認為李傕就是攻殺南方諸侯的最佳的戰將,但帶兵意味著有能力反叛,李傕想明白了生死,但他天生就是一個野馬,必須給他加上一個籠頭,才能聽朝廷的話。 這個籠頭,就是他的兒子李式,李式孝順、堅毅、勇武,有這么一個兒子,李傕才感悟生死,為朝廷所用,既然如此,就放大李式的孝順,讓李傕感悟更深。 不但讓李傕覺得兒子優秀,要讓所有的人都知道,李傕有個孝順的兒子,敢為父親赴死!讓李傕不管身在何處,都要為兒子著想。 李式,當然要作為人質放在朝廷。 “孤自出生,甚少見到如此兒女親情,看在伏皇后感動的面上,孤就答應你一次,準你代父站籠!”劉協將功勞加在伏皇后的頭上。 “謝皇上大恩,謝皇后大恩,若罪人李式不死,當以死報效皇上皇后!”李式叩頭再拜,沖著伏壽表述忠心。只有李傕痛哭放聲,他哆嗦著與兒子交換了位置,走出籠子,李傕知道,一旦李式代父站籠,從此進入皇帝的眼簾,前程不可限量。 他沒有猶豫,這是兒子的機遇,難得的機遇。 劉協心想:“不經歷風雨如何見彩虹!” 李傕心道:“不要怪父親心狠,你這一站,從此李家輝煌騰達,父親就是死了,也心安了!” 籠子中的李式卸甲跪下,叩頭謝恩,繼而面對滄浪黃河:“為了父親能夠重新出山,母親和meimei榮華富貴,他這一死值了?!瓫r且未必會死,眼看著人馬輜重迅捷上船,估計兩個時辰之內全部會離岸東去前往洛陽,以自己的體格,兩個時辰,熬過兩個時辰,大有希望,堅持!”他為自己加油! 感受了黃河的雄壯和悲鳴,劉協帶著伏壽登船,李傕父子讓伏皇后難以平靜,勸慰劉協:“皇上,朝廷要是多幾個這樣的忠心將領,大漢何愁不興盛!” “怎么,可憐他們?”劉協當著三個侍女的面,將伏皇后拉進懷中,侍女低頭出倉房。 “古人言:至孝則至忠!李傕父子能夠做到這一點,可見他們原先是被逼無奈,如今幡然醒悟,皇上應該給他們一個機會贖罪!” 伏壽臉上云紅,看到侍女們離開,溫順地伏在劉協的胸膛如同小貓,這才是溫暖的小窩。 “皇后也知道籠絡人心了!”劉協取笑伏壽,卻珍重地建議道:“愛妃要是再派人送去姜湯什么的,給李式續命,估計李傕父子永遠對伏家感恩戴德!” 伏壽大驚:“皇上不要開玩笑,內宮禁止聯絡外臣,臣妾不敢!” “哈哈,剛才孤已經說是因為你才準許,李傕父子已經對皇后感恩戴德,現在只不過再加深一點而已!” 劉協話鋒一轉,說出伏壽真正驚心的一番話:“你哥伏德勇猛不足以帶軍,腦子不足以列班文臣,一旦父親大去,伏家沒落之日也就到了!此時你能施恩與李傕父子,他們父子自然不能不報恩?!?/br> 劉協笑道:“至于你的擔心很是多余,李傕忠心于朝廷,對你只是報恩而已,別想多了!” 伏皇后的小腦袋拱了拱,淚花涌動。 第二四三章刺客的箭[本章字數:2170最新更新時間:2013111412:52:46.0] 從三門峽到洛陽,黃河河道水流湍急,河面波瀾壯闊,坐在大船上卻感覺相當平穩,又值順風順水,半日不到就登舟上岸,到達洛陽時斜陽已西。 出城迎接的隊伍簡潔而豐富,楊修、徐晃,以及提前到達的官吏自覺地列隊,劉協很不適應這種排場,但身為朝廷的老板,還不能不做,虧著劉協身后都是漢室老臣,規模宏大,份量足夠,便聽見陣陣山呼皇上皇后的聲音,劉協與伏壽安然受了。 唉,耽擱建設洛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