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末將明白了!”眾將恍然大悟,頓時驚喜莫名,一個個疑團揭開,莫問的計策不是不攻擊,而是上兵伐謀,攻心為上。 如果讓公孫瓚和袁紹看到這種一天攻破三百座碉堡攻擊方式,那會是什么結果,值得期待??! 因為五天之內,就可以兵不血刃活捉二人。 想到袁紹和公孫瓚精彩的臉色,諸將忍不住興奮莫名。 莫問就是讓他們活著在這種恐懼中,甚至都不去攻擊,每天演示,就當是cao練兵馬,將袁紹和公孫瓚往死里嚇,嚇的出翔,嚇的心跳紊亂出來投降。 諸將齊齊看向劉協,他們現在都佩服莫問了,這種功勞,沒人能夠擔當,皇帝御駕親征,誰敢搶了皇帝的風頭! “請皇上下令,吾為皇上守住東門(南門、北門),不令其走脫!” 第二二三章攻心為上[本章字數:2273最新更新時間:2013110408:27:28.0] 眾將領命而去,劉協在伏德、莫問、拓日卡蘭、馬超、趙云、田楷、尾敦的簇擁下演示攻城。 弓箭射退守衛壕溝的士兵,早已準備好的一百多跟巨木搭上壕溝,“叮叮當當”聲中,盾弩營組成的鐵盾堡壘在箭雨中如履平地,越過壕溝直達碉堡,鐵盾堡壘散開一角,步兵上場,在重盾的保護下挖掘地面,箭雨更加密集,甚至滾木礌石,但卻不傷堡壘分毫,這些重盾一端在地上,上端合攏,砸下來的重量都傳遞給大地,根本不管用。 朝廷的兵士眉開眼笑地歡呼,袁紹的兵士卻是目瞪口呆,靠,先前拼死三百兵士才能拔除一個碉堡,在朝廷眼里,簡直如同大砍刀切菜一樣,不費吹灰之力。 挖開一個地道,用時不足一刻。 劉協大手一揮,收兵! 瞬間朝廷大軍除了圍城的將領,盾弩營,弓箭手迅速褪去,劉協、莫問回到中軍犒勞將士,傳令全軍大吃大喝,唬得袁紹的兵士心驚rou跳。 親眼目睹如此攻城的袁紹傻眼了,當初他焦頭爛額之際突然接到公孫瓚密信,稱公孫瓚被殺之日,也是袁紹授首之時,言道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建議二人暫時聯合,共同固守易京,只等風雪到來,天寒地冷,朝廷必然退走,二人再征戰不遲。 此舉風險不小,誰能說朝廷退兵之后,公孫瓚和袁紹二人會不會就地火并攻殺,不過眼下也只能如此,否則投降,或者被活捉。 兩萬傷兵如何抵擋朝廷的十萬虎狼之師! 袁紹無奈之下聽從眾將勸說,連夜進入易京,與公孫瓚歃血為盟暫時聯合,約定各守南北兩個方向,分別固守,互不救援,預防二人相互吞并。 袁紹守東、南,公孫瓚守西、北。 劉協上午在北方演練了攻城,下午轉戰西方,老一套戰事,不過這次沒有挖地道,而是直接用巨木撞,八次撞出一個大窟窿,用時一刻。碉堡里面的弓兵嚇的屁滾尿流,舉手投降,然而劉協跟上午一樣,大手一揮,收兵! 兩次的攻城都沒有死人,盾弩營的重盾抵擋著各種撞擊,不管是箭、滾木、石頭,或者火把,投擲下來的火把無法點燃鐵盾,黔驢技窮的公孫瓚眼睜睜地看著盾弩營高興而來、興奮而去,軍中謠言四起,皆言朝廷仁義,不愿臣民相殘,所以攻城只是做作樣子給袁紹、公孫瓚看看,并不是朝廷攻不下,而是不忍心。 早已浮動的軍心頃刻危如累卵! 當晚,公孫瓚和袁紹在中間的碉堡中商議軍情,各自的侍衛都遠遠緊隨其后,另外各領大將分列兩旁,如黑幫談判一般。 “公孫將軍,趕快想辦法對付盾弩營,如果朝廷真打過來,恐怕比袁某人更快更狠!”袁紹直奔主題,還不忘損公孫瓚。 “袁冀州,你也相信軍中的傳言?”公孫瓚立刻抓住袁紹言語中的破綻,緊抓不放。 “你以為不是?” 兩人都不是瞎子,士兵在干嘛都有探子監視,謠言的產生必然是軍心的動蕩。 看不出軍心走向,如何統帥一方! 對視良久,公孫瓚尷尬一笑,顧左右而言它,兵士說的不錯,劉協能夠破城而并不想攻城,已經造成普遍恐慌,更兼劉協是大漢皇帝,將士的心動蕩更加激烈。至于不想破城的原因是不是仁義使然,還重要嗎? 公孫瓚這才相信兒子公孫續為何極力建議歸順朝廷,落個封侯安享晚年也比戰死強,這一剎那,公孫瓚的心中依然搖動。 歸順朝廷不丟臉,丟臉是的他殺了漢室宗親劉虞,結仇漢室,如果歸順朝廷,說明他怕了仇人,一世英名付諸流水,這才丟臉。 袁紹看出公孫瓚猶豫,猜透公孫瓚在巨大的恐懼壓力之下已經動搖,但他不能放棄,他并非走投無路的公孫瓚,他有顏良、文丑帶領的十萬大軍,只要沖破麴義的大營,立刻與皇帝勢均力敵,所以立刻搬出許攸之計,給公孫瓚鼓勁加油。 “將軍太高看盾弩營了。盾弩營也是人,重盾立于地面進行組合,只要用輜重車馬加載土石,則一撞可滅,沒有了盾弩營,公孫將軍還有什么憂慮?” 公孫瓚大喜,下令按照袁紹所說用馬車覆蓋土石,以待來日對付盾弩營,另一方面喊來公孫續,詢問他與田楷出使朝廷的細節。 第二日,劉協又回到南邊,盾弩營合成的四百個重盾堡壘越過壕溝,迎頭遇見撞擊而來的馬車,劉協下令攻擊,盾弩營將士聽道指令,短弩齊發,將推車的士兵射成了刺猬。 袁紹大驚,急忙將后面的馬車停下,若是重盾堡壘只有一個,用撞擊還行,若是四十個排成一排,撞擊一個,其他的都可以射擊,而同時用四十個馬車撞擊,盾弩堡壘可以互相射擊解圍,總之效果不大。 這還打個毛! 劉協依然挖了一個地道轉而迅速撤退,暢快淋漓地諷刺了袁紹用五千兵士挖地道的強攻方式,因為……劉協只用了四個堡壘,八個工兵。 袁紹癱坐在碉堡中,他三夜都無眠了,每每從夢中驚醒,想到被劉協抓住砍頭,然后看到整個九族被誅殺干凈,漂亮的小妾,還有成堆的金銀珠寶,他想了萬千個方法,甚至想到他的兄弟袁術,連自稱皇帝的袁術都可以免死,袁紹不過是稱了冀王而已,未必會死。 他甚至想像著見到袁術尷尬的一刻。 “主公,屬下發現,盾弩營組合需要找一個平整的土地,如果我們將地面挖成大大小小的坑,盾弩營只能單個防守,這樣我們就可以分而破之!”沮授匆忙回防,心灰意冷之下,不得不為袁紹獻計。 “主公,沮授之計甚妙,如果我們在地面灑上麻油,遍地點火,燒死他們!”郭圖沒有良策,只得舉一反三。 “好!”許攸悶頭低呼,他將更多的時間用來思謀自保。 袁紹見三個謀士都這同意,強制安撫著極盡脆弱的心肝,揮手令張頜、高干、淳于瓊各自帶兵去挖坑,三個老將走的步履沉重,仿佛一去不歸的荊軻。 袁紹派人將妙計通知公孫瓚,公孫瓚下令公孫續開挖地面,公孫續接到命令,當著田楷的面一把撕碎,熱切道:“田先生,只要皇上保我公孫家不絕,我立刻投了朝廷!” 田楷苦笑道:“到了現在,我們有講條件的資格嗎?” 公孫續默然,是啊,他們退無可退,有什么資格講條件,若是表現好了,興許皇上開恩,保證他不死。 他相信田楷是為了他好。 袁術忠心歸順,尚且封侯,更何況他公孫續! 瑪蛋,父親唱黑臉,我就唱白臉,至少有條活路,賭了! 第二二四章我本有心問帝業[本章字數:2816最新更新時間:2013110413:02:09.0] 十月明媚的陽光照著肅殺的戰場,給戰士們的心頭罩上一層喜氣,沒有死亡的戰斗,總是讓人喜悅而輕松。 但今天沒有出現想象中的祥和。 易京碉堡群中,突然響起一聲慘叫,公孫續一手提著一顆腦袋,一手提著血淋淋的大刀,站上碉堡的平臺,高聲宣教。 “我是公孫續,監軍王龐不尊皇命,已經被我殺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們都是大漢的子民,安能與皇帝對敵,兄弟們,現在不歸順朝廷,難道真要跟朝廷打個你死我活嗎?” “朝廷恩準了我們歸順,只要歸順,就是大漢的好子民!” 隨著公孫續高亢的策反宣言,公孫瓚的將士們早已壓垮的精神意志陡然變成惶恐,繼而眼中爆發出熱切,跟著公孫續投降朝廷,總比跟著公孫瓚拼死強,反正都是吃糧當兵,而且他們本身還是漢民,投了朝廷并不丟臉。 “現在不投,等待何時!” 層層疊疊的聲音在碉堡之間激蕩如潮,公孫續的親兵大吼,聲音更大的是碉堡中的善呼者,女高音帶著穿刺效果,傳到三里之外,飄揚在易京上空。 公孫續周圍十多個碉堡都是他的嫡系,立刻登上碉堡,高舉起手中的弓箭,響應公孫續,有了榜樣,頃刻之間更多的人登上碉堡響應,響應的碉堡超過大半。 趁熱打鐵,劉協一揮手,朝廷大軍的先鋒隊抬著四百架梯子沖向壕溝,盾弩營踏過加載壕溝上的梯子,隨后弓箭手壓上,緊跟著盾弩營,鋪天蓋地的天威,煌煌的陣勢,就像最后一根壓倒駱駝的稻草,還在猶豫的士兵知道,建筑了三年之久的易京……塌了。 “我投降朝廷!” “大公子,我老王死心塌地跟著你!” 碉堡中的兵士呼叫著登上平臺,放下弓箭高舉雙手,將身軀顯露在下面的弓箭射殺范圍之內。 更多的投降聲不絕入耳,盾弩營移動太慢,后面的弓箭手和大軍迅速越過盾弩營,接受此起彼伏的投降。 公孫續帶著親兵奔走呼號在第一線,所過之處無不響應如潮,不足一刻,連闖八個壕溝,公孫瓚來不及組織兵將,帶領自己的親衛隊保住第一重和第二重,怒目與自己的這個大兒子相對而立。 “逆子,你賊心不死,鐵了心要殺勞資?” “父親,事已至此就不要抵抗了,我們沒有勝算。當今皇帝大仁大義,連稱帝的袁術都不殺,只要你投降,獻出幽州兵權,公孫家還有希望!” “我們都是大漢的子民??!”公孫續突然跪在地上,對著父親哭求,豐沛的感情如同決堤的江水沖垮了公孫瓚身邊的將士,公孫瓚是將帥,投降了沒有臉面,但他們是大漢的子民,還會更好的活下去。 “孤是漢室皇帝劉協,孤答應你們,只要歸順,依然是大漢的子民?!狈聨ьI御林軍來到,看著公孫瓚已經臃腫的身材,不僅頗有失望,公孫瓚是北方的英豪,四年之前還是一個北方的第一霸主,帶著白馬義從,那是何等的威風。 將士們的刀箭慢慢垂了下來,公孫瓚回頭望去,個個都低下頭,公孫瓚苦笑,他幸苦建造的親衛隊,在大漢的威儀下,抵不上皇帝的一句話。 伏德趁勢吼道:“若是反抗,就是亂臣賊子,當誅九族!” 劉協心中大罵伏德,對方已經服軟,再燒一把底火就行了,你這一嗓子搞不好惹起對方的逆反心理。 還未想完,眼角瞅見公孫瓚身后的幾個士兵身體一震,戚然跪下,動作如同瘟疫一般,嘩啦啦跪下一片。 “小人是漢臣,小人不做亂臣賊子!” “我投降!” “將軍,歸降吧,我們都是大漢子民吶!” 有人投降,還有人尷尬地勸公孫瓚,公孫瓚仰天一嘆,目光在兒子身上凝視半刻,心道翻涌,如果不投降,以后公孫續如何在漢室立足? 如果投降,雖然自己沒有臉面,但至少給兒子留下一個大義的形象。 “皇上,罪臣萬死!” 公孫瓚蒼然跪下,終結了幽、并、冀一代傳奇經歷。 易京頃刻垮掉一半,袁紹在公孫續策反的呼聲下氣的差點暈過去,高叫一聲“豎子誤我”,不得不加強布防,令高干、張頜、淳于瓊、沮授守住東、南兩方的碉堡,欲要頑強抵抗。 許攸和郭圖則低頭不語。 縮在易京方寸之中,智慧已然多余,眼下只剩下半個易京,明擺白刃見血,腦袋里裝的東西已經用不上了。 莫問帶著托日卡蘭、馬超、趙云、田楷,站在盾弩營后面意氣風發,對對峙袁紹卻臉色烏青,仿佛扒光了皮毛的獵物。 沒有了壕溝的阻擋,只剩下血拼。 “報,張燕將軍請示,南路大軍是否發動攻擊?”張燕看著劉協大軍進入易京,急的趕緊使人來問,這盛大的宴席他才沾了一點湯水,太不甘心! “傳令張燕,好做戰斗準備,等候命令!” “謝軍師!”斥候高聲感謝,眉開眼笑地一路小跑離開。 “報,閻柔將軍請示,東路大軍是否攻擊?”閻柔派來的斥候比張燕還急,累的上氣不接下氣。 “傳令閻柔,好做戰斗準備,等候命令!”斥候答應一聲興奮地竄出。 “報,徐晃求軍師給他一個機會,他現在戴罪之身,沒有戰功沒有臉見皇帝!” “回頭告訴他,守好北部,莫放走一個敵人,算他大功!” 接二連三的斥候讓莫問沒有機會下達進攻的命令,然而卻讓袁紹嚇的心肝從口里迸出來,眼下公孫續歸降了朝廷,易京已經夸了,而易京外圍有朝廷四路大軍,結果太明顯了,他袁紹插翅難飛。 “皇上傳訊,公孫瓚歸降!” 易京上空突然傳來興奮的呼聲,隨即變成萬人狂呼,震得碉堡上的土屑簌簌亂落,袁紹整理一下大氅,他感覺風太冷了。 袁紹的眼神掃過身后,這次不但是許攸、郭圖,甚至武將都不自然了,前面的盾弩營迸發出一股難以抵擋的威壓,這支八百人的隊伍,攻占碉堡如同兒戲一般,硬抗沒有任何機會,眼下唯一的希望,就是顏良、文丑將軍殺來解圍,但他們面對的是北方第一兇將……麯義! 他的眼光落在年輕的莫問身上,自己剛剛才二十多歲的時候,還在洛陽與曹cao、袁術、韓馥等為禍街頭,年輕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