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節
各位只需要登高一呼,號召門下弟子、親屬、同僚、好友,速速投軍,不出月余,我們就可以集結二十萬大軍,復興大漢社稷的希望,指日可待?!?/br> “有多少糧食,就能聚集多少軍隊!”劉協為自己的陳詞激昂進行最后總結,末了,問道:“我們有多少糧食?” “上年和今年的屯糧制度給朝廷進獻了六十萬石糧食,賑濟蝗災用去十萬石,目前只有五十萬石。至于徐晃和王海的軍隊,都不用算了,他們私下都存了足夠的糧食?!?/br> 趙岐和王邑分管著河東的糧食,毫不留情地出賣了徐晃和王海兩位將軍,被出賣的徐晃不但不惱,反而嘿嘿得意。 “啟奏皇上,末將營內存有糧草十萬石,足夠我們軍隊一年的用度,皇上要征兆新軍,朝廷的糧食供給我們不要!” 徐晃昂著頭,收編的管轄區域,都是屯田的富集區,地處黃河中游平原,所得甚豐,劉協給了徐晃一個嘉獎的眼神,做的不錯。 王海不甘示弱立刻表態,不過風頭已經被徐晃搶完,只得暗暗瞪了徐晃一眼,心說小樣的不用張狂,我的糧草比你只多不少,我有鹽池的收益,你卻沒有,嘿嘿! 劉協大喜,這么一說,足足養二十萬軍隊,當下放下糧草之事,更不理會二人斗眼,將目光轉向趙溫。 “我們人口猛增八萬人口,并州上黨郡的陽阿、琦氏兩縣歸附朝廷,并暗中送來年貢……”趙溫趕緊出列,奏報河東郡縣的人口和民意,劉協示意說重點,趙溫還是報了兩件喜事,方沉重說出一件大事。 “自敕封達達鐵木為河套王之后,突然形成連鎖效應,先后有公孫瓚、袁紹、韓遂等人奏請朝廷封他們為王,而且在朝廷不予答復之后,公孫瓚悍然在易稱易王,袁紹趁機舉兵進攻公孫瓚,不過也在積極準備在途中稱王……還有曹cao、呂布、張繡、劉表、劉璋、孫策等人,雖然沒有上表請求封王,但不久的將來,未必不會稱王!” 果然是大事,分裂疆土的大事,這個消息給剛剛宣稱恢復大漢社稷的劉協當頭一棒,現在不但各個諸侯不聽朝廷,反而處處跟朝廷對著來,劉協暗笑,似乎大多數諸侯都在祈禱,劉協死在亂軍之中,或者餓死在河東安邑。 他們的希望終究落空。 “哈哈!” 劉協大笑一聲,年輕的、十八歲的皇帝突然雄起,“我只怕他們不稱王。誰敢稱王,孤就滅了誰!” 皇帝的威武大氣一展無遺,驚呆朝堂,這還是那個萬事不能自決的傀儡皇帝嗎?不是的,皇帝用時一年,娶了羌胡的翁主達達鐵木,招撫了假皇帝袁術,歷經萬險千阻,有如神助一般拉起了十萬大軍,而且還在不停的征戰,疆土還在不停的擴大,站在大家面前的,就是這個神奇的皇帝。 非但如此,劉協放出豪言,年底之前,一定要逼的幾個諸侯全部稱王,才好一一打擊。 當即下旨三道:一令徐晃支援楊修獨占洛陽,此地距離曹cao太近,不得不防,這可是爭霸中原的基地;二令張楊駐兵黃河,進可聲援洛陽,退可保護安邑;三令安敦和王海收攏兵力,隨時出兵征戰。 至于其他,譬如劉協答應封呂青奴腹中的孩子為王、封呂雯為美艷無雙上將軍、封袁術為護國公侯、封袁術的小女兒袁枚為貴人等等,一應交給三公九卿當堂下旨,自己卻趕緊回轉后院。 他更欠伏壽! 達達鐵木因懷孕封王,呂青奴因懷孕封子為王,然而作為正宮的皇后伏壽,卻在寂寞中為朝廷日夜cao勞,至今膝下無子,卻沒有一絲怨言。 更加令劉協不安的是安牽、蔡琰和袁枚已經先一步去見了伏壽,不知伏壽見到劉協在外邊娶下的女子,如何感想。 雖然是政治婚姻,但劉協總覺得欠伏壽很多很多。 劉協步履沉重,僅僅三百多米,他走了足足一刻有余,人世間最難還的,就是情債呢! 第一九八章公侯輔政[本章字數:2511最新更新時間:2013102218:30:28.0] 人世間最難懂的就是女人心,伏壽對待安牽、蔡琰和小袁枚,簡直就是對待自己的親姐妹,聽她們細述呂氏姐妹的趣事,為劉協在中原的險情驚呼。 看到劉協進來,蔡琰嫻熟地拉著安牽、袁枚告退,蔡琰曾經是衛家的兒媳,如今河東衛家已經成為歷史,新任衛家家主衛固依舊住在衛家老宅,蔡琰有心為先夫上香,眼見八月的高天已經出現霞光,便按下憂思領著安牽和袁枚來到偏房住下。 伏壽似笑非笑地看著劉協,嘴角輕輕上翹,突然撅起,無聲地控訴著深閨中的情思。 “你受苦了!” 劉協依舊是往日的一句話,不過卻伸出手,牢牢地將伏壽抱緊,一個懷抱雖不能表達劉協的愧疚,卻能強烈地表達他的情感。 “皇上,看我賺了多少銀子!”伏壽從劉協懷中掙脫出來,引向案臺,小山一般的賬冊堆積在案頭,“這是白玉鹽的出售,這是冶煉的鐵器,這是采購的糧食,這是釀制的酒……”伏壽眼角濕潤,拉著劉協的手一一指去,為劉協的消弭尷尬和困窘。 然而,劉協更加覺得難受,如此溫順可人的嬌妻,再不珍惜,就是禽獸不如。 “我最想要的不是這些?”劉協一把又將伏壽抱在懷里,伏壽柔軟的身軀如同兇猛的巨浪,沖擊著劉協已然沸騰的心。 “想要什么?” “一個寶寶!” 劉協兇猛地將伏壽推到(此處刪去一百字),門外,是眼角掛著兩行清淚的紫鵑,她悄然回到偏房,照顧這些搶了她的貴人稱號的“貴人們”。 …… “漢室由輔政公侯集體決斷!” 第二日,劉協當著各個諸侯使者的面,溫爾文雅地提出,擴大三公輔政的規模,凡是手中握有兵權的州牧、將軍,交出兵權立刻任命為王侯,與三公一起輔政,共同處理國事,并說明第一個王侯的圣旨已經下達,就是袁術。 正式提出王侯輔政的劉協渾身輕松,管理朝政不是他的專長,他的任務是潛移默化地改變中國傳承千年的霸主思維,推動合作共贏的憲政。 當然,現在只是提一下,因為觀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起碼幾個老臣都不會同意,這個提議跟著他爭霸天下的路途一樣,任重而道遠。 這更是劉協逼迫各地諸侯稱王造反的大殺器,相比于手握重兵,輔政僅僅是鏡中水月,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丟掉朝堂上激烈的辯論,劉協陪著蔡琰給衛仲道上香,伏壽、安牽、小袁枚一路都有些沉重,蔡琰是寡婦,在世人的眼中,決不能入皇宮,然而劉協今日強橫的對各地諸侯宣戰,巨大的威嚴和膽氣,竟然教人無法頂撞,或許,是忘記了頂撞。 安邑四門玩命般沖出十多皮快馬,帶著劉協的要收歸兵權的戰書,隨著出城的還有更多的信使,朝堂上的大佬們的信件象雪花一般奔向四方。 而此刻,劉協悠閑的坐在馬車中,似乎根本不在意朝堂上已經炸了鍋的爭論,以趙溫為主,主張懷柔;以楊彪為主,主張強硬。 但無論哪個主張,都對劉協四面樹敵頗有微詞。 “愛卿,九月份我們要誅殺一個諸侯。由三公主持朝議,我們先打誰?”劉協最后留給三公一個不可改變的選擇題。 三公擯退九卿以下官員,這個消息決不能在朝堂上爭議,這是絕密,三人連伏完、董昭、王邑都遣退,扒著地圖開始算計。 朝廷受到的屈辱已經太久,只有這樣,才能告慰高祖先皇的英靈。 肅殺的御林軍將士保護著劉協,伏德前后巡視。 回到安邑,伏德立刻接手自己的老隊伍,重新掌控者御林軍,伏德沒有忘記劉協的交代,所有愿意拼搶戰功的將士,一律送給徐晃和王海,著手征召新人進行培訓,但現在時間緊急,保護劉協的必須是曾經見過血的老御林軍,都是一臉殺氣,顯得威武驚心。 劉協在蔡琰上香之后,默默地為這個短命的衛家天才也上了一根香,依照劉協的心思,他為了站穩河東,蓄意殺了衛家全家,滅族的罪或許不是一兩根香所能贖過。 蔡琰鄭重掏出一方錦帕,在香燭上徐徐點燃,蠶絲的焦糊味彌漫在衛家墳場。 “別,這是你的自由之身!”安牽大驚,旁人不知,安牽卻很清楚,當初為了這個錦帕,蔡琰屈身被虜,劉協千里追擊,如今一點了之,豈不令人心寒。 “妾只是祭告鬼神,此休書點燃,以往之事一筆勾銷,再無瓜葛!”蔡琰聲音不大,帶著淡然決然,正好讓劉協清晰地聽到。 “你已經是賢貴人,誰敢說休書的事!”劉協仍然有一絲不快,畢竟跟著蔡琰來拜祭先夫,他陪同前來彰顯的是大度,這大度一旦超過時限,就是嫉妒。 “皇上,妾身跟隨皇上從塞北到荊襄,雖不敢說生死與共,但妾身從來認為,皇上就是妾身的生命,雖然很長一段時間內,妾身不知道皇上的真實身份,在知道你是皇上的那一刻,妾身已經決定了一件事,請皇上答應……!” 蔡琰突然跪在劉協面前,眼淚婆娑,然而眼神如同點繞休書一般的堅定。 劉協從嫉妒中掙脫出來,蔡琰是奇女子,在亂世的喪亂車輪下,一顆七竅玲瓏心已經被輾壓的千瘡百孔,自己應該極盡所能去修復,去安撫,而不是去嫉妒。 “回去再說吧!” 心虛之后,愣愣看著蔡琰,突然感到畏懼,蔡琰不是要按孔老夫子的禮儀進行什么守孝之事吧,這還了得,趕緊阻止蔡琰這種想法。 “皇上,妾身愿意跟在皇上身邊,但妾身乃是寡婦之人,身有不祥,唯恐襲染了皇上的光復大業,所以妾身才決意在衛家墳場請求皇上允準,妾身不要貴人封號,不居宮室,只求移居別處,若皇上恩寵,偶爾一見即可,妾身別無所求,請皇上……”蔡琰眼眶中的淚水如同斷線,這是為了劉協而流,讓劉協感動的杠杠的。 “笑話,孤大漢天子,受命于天,鬼神統統繞道!”劉協莞爾,故作怒火打斷蔡琰的哭訴。竟然要為皇家避嫌,若是別人尚可,但他卻是有著五千年歷史的精華,所謂懼怕,乃是實力不行,一旦實力強橫,別說虛無的鬼神,就是真實如不共蓋天的敵人也要跪在腳下。 伏壽卻附耳上來,“皇上,蔡琰所請,乃是堵天下士子悠悠眾口。既然蔡琰有心為皇上分憂,不如先另置別院,待士子們忘記了此事,再尋一個好時機進行冊立,豈不兩全其美!” 伏壽果然已經成熟,說話辦事滴水不漏,頗含中庸之道。 “此事再也休提,蔡琰救我三次性命,乃是我的命中的貴人,若畏人言而避嫌,豈不有損大漢天威!”劉協先以大義,后用撫慰,“皇后所言甚是,賢貴人先跟安牽、袁枚住在安家的大宅子,待到三日后,我們一同趕赴膚施!”蔡琰得到劉協親口承認不亂施恩寵,只得作罷。 伏壽撇嘴,“我也要去!” 劉協心道這就開始爭風了,“皇上的任務是招集兵馬光復漢室,皇后自然要坐鎮宮廷,你可不能忘記,你是大漢唯一的皇后!”一句話打消伏壽的心思,伏壽心花怒放,再也不提跟著劉協。 “你是唯一的皇上好不好!” 伏壽喜滋滋地反駁,然而聲音只有自己聽見。 第一九九章遍地王侯的日子[本章字數:2188最新更新時間:2013102112:53:40.0] 劉協的強勢引起巨大的反響,隨著第一批公孫瓚稱王之后,韓遂在西涼在西羌等幾個少數番邦支持下稱涼王。 不愿交出兵權的諸侯,不約而同召回駐扎在朝廷的使者,切斷皇帝強勢宣召入見的機會,豈不聞董卓就是利用皇帝召見的借口,相繼滅掉自己的宿敵。 九月,袁紹在征討公孫瓚途中,以為朝廷分憂為由,自立為冀王。 消息傳遍中原,朝野震動,當然,劉協穩如泰山。 第一個跳出來維護朝廷的是劉表,聲言他乃漢室宗親,他尚不能封王,袁紹有何德何能自立為王。 劉表其意甚明,朝廷正式敕封的王爵有兩個,一個是外姓的達達鐵木,一個是壽春的呂青奴未出生的孩子。 劉協連一個未出生的孩子都能封王,他們這些霸占一方的大諸侯,竟然連州牧都需要自封,情何以堪。 隨即,張魯自稱漢中王、劉璋宣布自稱蜀王,這是第一個稱王的漢室宗親。 得到消息的劉表沒有經過多久,剛剛收留的另外一個漢室宗親劉備提議劉表迅速自立為王,此言深的劉表本心,若是荊州本地士子,絕沒有劉備的眼光和霸氣。 劉備也是漢室宗親,六月里大熱的天,帶著一萬多人馬往還壽春卻無功而返,還沒有回到小沛就得到陳登的密信,稱禰衡和呂布聯盟,意圖消滅劉備,當下大驚,不得已倉皇派人接走小沛的家小和金錢,在投奔曹cao和劉表猶豫不決。 陳登言道,“曹cao乃是jian雄,心懷霸王之志,投奔曹cao,就如同自投熊熊大火。而劉表溫和優柔,雖然有異志,卻沒有能力,投奔他就如同游龍入海?!?/br> 劉備大喜,帶領人馬經汝南入荊州投奔劉表,半途留守汝南的曹cao軍隊和禰衡的軍隊雙重打擊,在過復山的時候,被劉辟給陰了一把,等到歷經艱險取道大復山,人馬已經折損大半,惱的劉備只想撞墻,忍著屈辱狼狽要劉表收留。 劉表深知劉備為人,這家伙走到哪里就會將哪里搞的雞犬不寧,當下力排眾議將他收容到新野小縣。 劉備一邊低調行事,一邊暗中收民心養大軍,為劉表抵御完成的張繡和許昌的曹cao,同時,鼓動劉表稱王。 借口稱朝廷任意枉為,為重整漢庭威儀,理應自稱漢王,為天下人保留一絲漢室威嚴。 劉表稱王的決議一波三折,一邊是剛剛投奔劉表的劉備和一幫江南新秀,一邊是蔡瑁等漢末老臣。 劉備的理由很充分,說漢室頹勢,如果不能有漢室宗親稱王,不消幾年,遍地都是外姓王侯,皇權在民眾心中凋零,誰還知道這個江山姓劉還是其他。 唯有立刻稱王,才能在亂世保全一方漢室的凈土。 蔡瑁等人認為,稱王就是漢賊,雖然說的在冠冕堂皇,賊就是賊。 “如果十年以后,諸侯據地稱王各霸一方,誰還管你是姓劉還是姓李,老百姓就知道一件事,誰讓他安安穩穩生活,誰就是王!” “家不可一日無主,天下不可一日無君!” 兩邊爭論的差點血rou橫飛,蔡瑁是本地大族,深有根基,劉備乃是漢室宗親,為大漢傳承著想,劉表猶豫半天,力排眾議接受了劉備。 “稱王,是為了更有力度地?;?,我只忠心大漢!”劉表信誓旦旦地表示,并允準稱王之后,各位大佬官升一級,利用利益、官位和中庸之道,順利稱王。 荊王! 劉備暗中驚喜,他希望劉表成為下一個袁術,當然,這個目的隱藏的很深,只有席間一個面孔奇丑的矮子對著他冷冷發笑,讓他有種被看穿的感覺,離開大堂之后趕緊托人打聽,原來是龐統龐士元。 劉備有心結交,不過剛剛來到荊州就結交荊州官員,恐被看出端倪,只得壓下心中念頭,先低調兩年不遲,至少讓劉表看到,他是伏著的。 不過他也有遺憾,陳登并未跟來,他的實力太小了,陳登現在腳踏三只船,曹cao、呂布和劉備,曹cao身邊不乏謀士,呂布剛愎自用,唯有劉備身邊奇缺謀士,但他連一個根據地都沒有,沒有用武之地。 這些劉備都知道,卻只能嘆氣,他又不是梧桐樹,用什么招待陳登這只鳳凰呢!空口白牙騙一些走投無路的窮酸士子還行,譬如簡雍。 劉璋稱王已經讓人感到漢室的可憐可嘆,連一向標榜忠誠無雙的劉表都跳出來稱王稱霸,一下子亮瞎了各地諸侯的熱情如火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