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
其三,呂布出現任何失誤,主公都有機會消滅他。這個結果,劉備懂,呂布懂,孫策也懂,所以這場戰斗,從開始我們就占據主動,穩賺不賠!” 曹cao眼睛瞪的溜圓,驚倒在地:“我們想到一起了……現在就寫信給劉備!”郭嘉笑而不答,曹cao這一句話太經典了,仿佛掌控著所有人,掌控所有的一切,可憐的掌控欲??! “報,汝陰密信!” 郭嘉接過,前后看畢,言道:“汝陰令朱波派人求救,稱有三千匪兵逼近汝陰,就地駐扎,不進攻也不退走,目的不詳!” “奉孝如何看?” “三日前秘傳安王爺和朝廷刺史聚兵萬余攻下新蔡救災安民,據可靠消息,安王爺從荊州一路走來,不占地盤,確實是朝廷的風格。 但安王爺此人卻甚是蹊蹺,據荊州使者密報,禰衡此人從河東安邑而來,與安王爺一路相伴,離開荊州后才自稱安王爺,一切的跡象表明,太巧了,必然是朝廷的計謀?!?/br> 郭嘉嘴角一翹,高深莫測地結語:“安王爺身份不簡單,至少是個王爺!……不過沒有聽說皇帝還有兄弟姐妹……外姓王也未可知!” “對戰爭有沒有影響?”曹cao擔心的永遠是結果。 郭嘉不便明說,但曹cao必然明白,真朝廷的使者,哪有幫助偽朝廷的道理,結果只有一個。 “是友非敵!” 曹cao陰沉一笑,我們想到一起了 …… 淮南九江,一個綾羅綢緞包裹的白面大漢垂頭喪氣地看著手下,謀士閻象、長史楊弘和方士張鮍。 奔逃半月,壽春仍沒有傳來勝利的消息,昔日的舊部孫策引兵圍攻壽春,在他不堪重負的脊背上再加上一柄重錘,仿如悶棍。 “仲家不必憂慮,孫策自詡忠義,必不會主動攻擊,就算我們退出壽春,他也不會落井下石,畢竟殺舊主會落得一個不忠不義的名聲?!?/br> 閻象哀嘆袁術的不幸,這就是袁術不聽他的勸告,悍然稱帝的后果,不過身為人臣,只有跟著受累,眼看情勢危急,不得不出言相勸,言辭之中還不敢明言壽春失守,以一個“退”字輕飄飄帶過,不過看現在的情況,圍攻壽春的四方聯軍似乎不急于攻擊,反而等待城中糧盡,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相比于孫策,曹cao、呂布和劉備才是這場戰爭的重點。 這三個人本是宿敵,相互之間根本沒有任何信任,圍攻壽春的最終目的就是霸占江淮地區,何不在他們中間做一番文章,讓他們自相攻伐,為壽春爭取時間,減少壓力。 “眾愛卿有何教我?” 袁術深皺眉頭,半年之內連續被呂布、孫策搶了淮北和江東,地盤被剜走了三分之二,二十萬大軍劇降一倍,如今落的潰逃汝南郡的淮河南岸,不由他不暗自反思,稱帝太早了,晚幾年就好了! 不過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我有一計,可破曹、呂、劉聯軍!”閻象躬身,袁術手下第一謀士,終于下定決心為袁術扳回一局。 第一六二章驅狼吞虎(二)[本章字數:2051最新更新時間:2013092700:33:39.0] “愛卿快快說來!”袁術眼冒金光,溝壑一般的眉頭舒展開來。 閻象左右掃視,袁術大囧,一聽到妙計就忘記了皇帝的威嚴,咳咳兩聲,揮退手下和衛士,連輕易不離身的打傘侍女都趕跑,方傾身上前,一雙虎目脈脈含春。 “仲家,大將軍張勛傳來的密信中提到,壽春城北邊有曹cao大軍士氣十余萬,東邊有呂布大軍約有三萬,北邊有劉備萬余兵馬,西邊有孫策萬余兵馬。 如此威勢,如何在壽春城外駐扎半月,遲遲不攻城? 四方聯軍以曹cao兵馬最盛,完全可以獨立攻打壽春,但他亦然按兵不動,卻是為何?我觀曹cao的心思,絕不僅僅為了壽春,他圖謀更大,所料不差的話,他想一舉剿滅呂布和劉備。 呂布和劉備更不愿意主動攻擊,平白削弱兵力不說,城破之日,就是曹cao動手剿滅之時。所以,他們更不敢動。 古語云,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如此我計有三: 第一步,派遣斥候散發謠言,就說曹cao準備消滅呂布,近而揮軍徐州,一舉平定徐州之地。 第二步,密信呂布、劉備和孫策,約定城戰時放水,減少傷亡,保存他們的實力,他們必然應約。此步非常重要,可以重兵防御曹cao?!?/br> 第三步,派八個斥候攜帶密信,分八路潛入呂布和劉備的防區,并故意被呂布和劉備截獲。信中假稱呂布攻打劉備,令張勛提供錢糧,并保證在呂布攻打劉備之時,不出城攻打呂布。 劉備截獲密信,必然懷疑呂布與我們勾結; 呂布截獲密信,他會這么想:這封信能為他所截獲,也能為劉備所截獲,劉備看到這封信,還能不生疑心? 這時,只要劉備有任何動作,呂布就認為劉備準備攻打他,逼得他一準先下手為強。因為他不消滅劉備,城破之日,曹cao和劉備聯合,死的一方就是呂布了?!?/br> 閻象侃侃而談,將曹、劉、呂三家的關系娓娓道來,其中細致之處,必然多做解釋,一個時辰后,袁術堪堪明白這個計策的關鍵,就是派出斥候造謠和送信。 “不妥,若是大將軍張勛沒有接到密信,如何配合呂布?”袁術還有一個疑點。 “仲家,我從未說過密信要送達張勛,故意讓呂布和劉備截獲,兩人互相攻伐,至于密信本身,能不能送到大將軍張勛的手中,根本無關緊要?!?/br> 閻象要暴走了,他已經說的很詳細,袁術愣是沒有聽懂,這樣的仲氏皇帝,簡直像一頭披著綾羅綢緞的豬,笨??! 袁術深思,閻象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突然帳外飛馬趕來一個斥候,撲通一聲跌落,從懷中捏出一封奏報,聲勢力竭道:“報,急報!”護衛相互幫忙灌水歇息。 傳令兵慌忙接過進到大帳,看到閻象猶豫一下,袁術一揮手,傳令兵念出一條信息,原來淮河北邊的斥候發現大量兵馬,經核實,乃是從荊州一路救災的安王爺和朝廷使者禰衡的軍馬,足有萬人,從新蔡南下,沿淮河直奔壽春。 “此事不妙?”閻象大驚,三日前獲得消息,安王爺的人馬安于新蔡小城,不思進取,袁術哀嘆袁家在汝南四世三公,根基深厚,正值壽春被圍,所以雖然惱怒,并未憂慮,不料他們突然離開郎陵和新蔡,明逼汝陰,暗通淮水,進而直取壽春,看來安王爺想在壽春分一杯羹??! “再探!”袁術也深感不妙,聲音都低了三分。 他擔心的是身家性命,壽春南邊是孫策的地盤,北邊是曹cao的地盤,于是沿淮河偷偷回汝南老家,本來做了三個潰逃的假方向,用以迷惑敵軍,但突然出現的安王爺的軍馬,正好也是沿淮河東進,雖然看樣子是奔襲壽春,誰能保證不是摟草打兔子? 保不齊他們早知道袁術的潰逃方向,專門殺他的,都說安王爺是星宿下凡,有天兵天將相助……袁術一陣后怕,喃喃自我安慰:“我不過是多收了幾斗糧,沒有殺人吶!” 閻象寬闊的額頭皺了一堆,心道袁術經歷了兩次大敗后,精神、信心、神勇,這些褒義詞距離他越來越遠,日益衰弱,一日不如一日,如果這次再敗,必然一蹶不振,從此退出逐鹿中原的諸侯大戰,哎! “仲家,安王爺只是一個山匪而已,雖然有朝廷出頭,但他們從荊州而來,一路見到的都是民眾,不可能得知壽春的詳細情況,我們一路并沒有擾民,連曹cao都不知道我們的真實行蹤,諒他一個小小山匪,也斷然不知仲家就在眼皮子底下?!?/br> “只要等待兩三日,安王爺的人馬沿河東進,我們再悄悄啟程……”閻象非常體恤袁術,在危難之際,只安慰不責難,不過心中依舊可憐袁術,昨天還在提什么投降的建議,丟人吶! 全然沒有了霸占江淮的雄風。 “只好如此了!”袁術仿佛蒼老了十年,伸手捋了捋耳邊垂下的頭發,突然發現數根白絲,悲由心來,嘆口氣告別崢嶸歲月。 閻象一個個喊來長史楊弘和將軍紀靈,以及方士張鮍等人,先打發方士和游俠兒潛入呂布營中,傳播曹cao剿滅呂布占徐州的謠言;然后令長史楊弘召集斥候校尉,派遣八名斥候從劉備和呂布防區潛入壽春,由將軍紀靈派兵保護。 閻象一邊交代,一邊揮筆寫下八封密信,絲毫不亂,張弛有度,完了加蓋玉璽和袁術私章,火漆封住交給楊弘。 楊弘暗自佩服,在淮南這地界,閻象的計謀和膽略如稱第二,沒有人敢夸第一,單憑這一手舉重若輕的心態,就不由不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閻愛卿,接下來我們如何?”袁術示意眾人退出大帳,問保命之計。 “仲家,藏船登岸,我們在淮河南岸扎營,等著安王爺的兵馬離開,我們再幸阜南、安息,直到戰爭結束?!?/br> 閻象一陣黯然,如果失去壽春,張勛全軍覆滅,袁術只有經安息入小復山,然后躲在山中當皇帝了。 第一六三章驅狼吞虎(三)[本章字數:2162最新更新時間:2013092715:58:39.0] 呂雯攏了攏墜出皮盔的發絲,青色的發絲隨風輕舞,只有將它們藏于皮盔,她才能忘記自己還是一名少女。 面對劉協,她似乎越來越嚴厲,呂雯抬頭看看了淮河的平靜,整理了一下衣甲,前胸傳來疼痛的感覺,衣甲有點重,壓迫前胸,越來越大的它們提醒呂雯,女子不適宜在戰場拼殺。 其實呂雯這幾日擔憂父親,在二百多里外的壽春,她的親生父親、漢庭第一神勇將軍呂布正在大戰。 作為劉協的守衛中郎將,各種消息匯聚起來,曹cao、劉備、呂布聯軍攻破壽春后,曹cao極有可能趁勢剿殺呂布和劉備,連禰衡和徐庶都在爭辯曹cao和袁術的動向。 呂雯恨呂布,逃命之時根本不顧及女兒的安全,所以她從來不提回到呂布身邊,但是直到臨近呂布,得知危險正時刻威脅父親的生命,那一絲絲的冒著熱氣的親情,油然而生,某一時刻,呂雯仰頭看向天空的眼睛都有朦朧的感覺。 淮河平靜流淌,但誰人不知其下卻是暗流洶涌。 禰衡和徐庶爭論不休,新晉的長史田承也加入進來,三人相互辯駁,雖然通常以禰衡勝出,但眼見徐庶和田承并不佩服。 徐庶與田承生于汝南,對汝南郡相當了解,兩人意見基本一致,認為袁術基于安全的考慮,極有可能去九江,再不濟去揚州,絕不會沿著最容易被追擊的淮河潰逃入汝南; 禰衡卻基于袁術連戰敗北的懦弱心理,堅持袁術會退回汝南,因為只有汝南才會袁術的立足之地。 當然,他們一致認為,曹cao絕對不會放過呂布和劉備。 至于壽春,他們都沒有抱太大的希望,討論僅限于如何讓聯軍自相殘殺,從而討論出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計策。 城破之日,就是聯軍撕破臉皮之時。 之所以不攻城,就是這么簡單。 但是最奇怪的卻是劉協,固執地命令繆奴領著三千人馬駐扎在汝陰南部,既不進攻,也不后退,只派出大量斥候探聽周圍的消息,同時攔截汝陰和壽春方向的斥候,擺出一副相持的態勢。 大軍卻轉頭向南直奔淮河,淮河北岸放慢速度,向壽春推進,然后同樣派出大量的斥候,沿途打探消息,呂雯一顆心早飛到父親的身邊,急的抓耳撓腮,但卻不敢頂撞劉協的軍隊指揮權,只有暗自焦急,心中算計如何煽動呂青奴吹吹枕頭風,讓劉協同意加快行軍速度,早一刻告訴父親,危險,趕緊撤軍。 呂雯的汗簌簌而下,六月的太陽如火,就算是在淮河風道中,刮在臉上的也是熱風,隨處可見兵士脫下衣甲浸入河水,然后再套在身上,更多的是用皮盔舀水互相嬉戲,這些影響軍紀的行為,劉協視而不見,愣愣入神。 呂雯不能脫,哎,難道你不知道我是女孩嗎,站這里快一個時辰了,本小姐的臉皮都曬黑了,呂雯的幽怨沖天而起。 莫非他是故意的,是不是這幾日對他過于嚴厲了,任何人都不準靠近,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報,蓼縣方向有斥候小隊巡邏,經問詢周圍村民,前日有一隊兵馬從壽春而來,沒有驚動黃河北岸的村民?!?/br> 一個傳令兵稟報剛剛收到的消息。 呂雯走神,沒有察覺眼前光線暗了下去,傳來一絲絲涼意,一抬頭看到劉協舉著一支大大的蒲葉,架在自己的頭上。 “你傻啊,頂著日頭,曬黑了誰娶?” 劉協笑瞇瞇地卷起蒲葉,然后撿一個細棍穿起,擺弄成一個帽子,戴在呂雯頭上,呂雯嚇的退后一步,剛才還眉頭緊鎖,這一刻突然發起瘋來,跟身邊的護衛嬉戲,難不成發燒了? 呂雯趕緊用手試了試劉協的額頭,確定正常,才暗自松了一口氣,御林軍護衛小心翼翼走過來,看到呂雯的表情,方心領神會地各自走開。 “反正不是你!”呂雯見識了劉協的無賴,脫口而出,說罷就后悔了,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么。 呂雯頂著一頂蒲葉帽子,圓睜雙眼,發覺劉協真心高興,而不是為了討她開心裝出來的,不禁心中也歡暢起來,生生壓下心中的困惱,趕緊轉移話題,這就一會兒,她感到臉色有點發燒。 “臉紅了嘿!”劉協興致很高,看著呂頂著綠帽子,突然沒心沒肺地笑了起來,哈哈,綠帽子……當然個中因由,呂雯打死也不會知道的。 呂雯的臉一下黑了,這不是幸災樂禍嗎,太氣人了! “呂小娘子,不是著急見你父親嗎,走,回去開會,商討兵發壽春的事?”劉協彷如看透了呂雯的私心,一語中的。 呂雯的嘴巴張成一個〇型,她好像沒提過這事吧! 劉協大踏步回歸臨時大帳,一邊走一邊揮舞手中的蒲葉,哈哈,終于等到了,袁術就在淮河北岸。 他呆在淮河邊,兩日來聚集人馬,并緩慢行進,等的就是這個消息,根據歷史所載,袁術逃出壽春,有兩個方向,一個進入淮南,一個進入汝南,所以他大膽猜測,袁術會秘密沿著淮河潛入汝南,果然不謬,袁術當真在淮河北岸。 只要征服袁術,穩穩抓住江淮地區,對于以后的征戰,這可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地處中原肥沃的兩淮之地,僅次于江南的魚米之鄉。 “禰衡、徐庶、田承,你們都在??!”劉協難得地說了一句廢話,看著三個人爭得臉紅脖子粗,心中偷樂,這就是穿越者的福利,不用費神就能通曉上下五千年。 “不用辯了,袁術就在淮河南岸,必須活捉袁術……” “此事當真!” 三人同時開口,嘴巴張開,眼睛比身后出現的呂雯都圓。 “你們教我一個活捉袁術的妙計?!眲f不屑回答三人的問題,開口點名目的,唯恐三人不盡力,又點明一個重大籌碼:“活捉袁術,乃是當世奇功,揚名九州!” 禰衡咔吧一聲將嘴巴合嚴,眼觀鼻鼻觀心,正襟高坐,其他人不知,他卻知道,劉協說的絕不會錯,活捉袁術這個首功,甚至可以一戰而封侯。 徐庶和田承相互看了看,禰衡的神速讓他們大惑不解,什么狀況……不過大家都是聰明人,一點就透,禰衡肯定隱瞞了什么足以扭轉乾坤的大事件,一邊暗罵禰衡不講義氣,一邊搜腸刮肚,刮腸三丈也要刮出一個渡江活捉袁術的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