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徐容繡皺眉,你要去山東?rdquo;她眼巴巴的跟著來了陜西,可他卻要去山東了!難不成這邊剛鋪開她又跑山東去?那馬大人腦子里有坑嗎? 宋子遇憤憤不平道,大人聽聞你來了陜西后頭工作也沒那么難了,便調我去山東盯著堤壩修建,這邊就交由許兄負責。rdquo;他委屈道,馬大人實在太壞了。rdquo; 的確夠壞的!徐容繡在心里將馬侍郎罵了一通,可在如何也得按照他的指令行事。 明日我便要動身了。rdquo;宋子遇看著她道,娘子。rdquo; 徐容繡嗯了一聲知道他的意思,我先去洗澡了。rdquo; 夫妻倆洗完澡,坦誠相見,誰都沒說完就滾到一起去了。 鬧騰一晚上,第二日天一亮宋子遇便帶人離開了陜西馬不停蹄去往山東。 許是他們幸運,今年雨水并不是很多,所以黃河沒有如以往那般波濤洶涌讓人膽戰心驚。所以徐容繡除了不舍外倒不怎么擔心他的安危。 長安城內宋家食鋪風風火火的開起來了,如今滿長安城無不知曉宋家食鋪。不管有錢沒錢,都以吃一口宋家食鋪的鴨脖子為樂,鄰里之間飯后閑談,若是你沒吃過,旁人興許還會問一句,為啥不買一口打打牙祭,好吃又不貴!rdquo; 如此風向下宋家的食物飛速的在長安城內流行起來,不過如今天氣熱不能過夜,否則一些走親戚的人給親戚也帶上一口。隨之而來的是貨源大的問題,如此之前還猶猶豫豫的農戶親自到長安城打聽了一番又親眼去瞧了宋家食鋪的生意,回去便與人宣傳說宋家食鋪的確用量巨大。如今宋家食鋪的貨源幾乎將周邊農戶養的雞鴨全都收了上來也還是不夠,有人瞅準這門行業便去更遠的地方收來賣給宋家食鋪。 許寧如今帶著曾維岡負責這邊的果樹種植推廣,如此下來愿意退耕還林種植果樹的農戶也多了起來。 當然也不可能全部讓他們種果樹,比如越靠近黃河邊上的地方越是要種樹,離的遠的地方他們則沒管,畢竟都種樹去了吃啥啊。 雖然到了夏季,但是果樹也迅速的栽種下去,雞鴨鵝的也開始放入林中養殖,有農戶擔心雞鴨糟蹋樹苗,便在自家院子里養,這家幾十只那家幾十只,生活都有了盼頭。至于幾年后產出的水果,官府的人說了,會想法子賣到外地去,外地好些人還吃不上這邊的水果呢。他們陜西的土地好,種出來的蘋果格外的甜,像大棗、板栗這些也不錯。聽說宋家食鋪的掌柜的還提倡農戶種些枸杞,能入藥,價格也好。 工部負責這些自然帶了懂這些的低級官吏過來,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整個陜西省都風風火火的搞了氣來。 至于布政使他們還有當地的豪紳,他們手里握著大片的土地,這些人自然不愿聽從官府的擺布。但是許寧也強勢,直接拿了朝廷的政令下來,干不干?不干就丈量土地,若是量出來有欺上瞞下的行為全部上報朝廷抄家。 這些地方豪族還有豪紳表面上風光霽月,內里到底壞成什么樣誰能知道。而且他們多年扎根陜西,哪個沒兼并土地,哪個家族又沒個犯事的子弟。 如今許寧直接這樣撕破臉的說了,他們即便再不愿也得拿出誠意來。況且官府也沒讓你全部種果樹,只是讓靠近黃河的一部分土地栽種上,你若還不答應那就是擺明了不支持朝廷。往大了說就是反朝廷,是造反! 這樣的名頭誰敢去擔?最后這些大族關起門來商議一番便只能照做。只不過他們對這些京官也有了評論:忒不要臉。 對此許寧表示他不接受。 因為法子是宋子遇想的,但是罪魁禍首已經去了山東禍害山東的大族去了。 由于宋家食鋪的鴨貨和烤雞烤鴨實在太好吃了!吃了一口還想吃第二口,當日在覃府赴宴的婦人因為擔心覃夫人不滿所以嘗了幾口后便不敢動筷子,如今鋪子開起來了,各家每天都去報道買鴨貨。 雖然不打折了,但是官宦之家誰缺這點銀子,徐容繡每日要做的事便是培訓廚娘而后為其他地方開分鋪子做準備。 七月快過完的時候,宋家食鋪在咸陽城開了第二家分鋪,與此同時長安城內宋家新盤下來的酒樓也開始修繕了。 之前便忙著定菜單招大廚,而且她招大廚的時候親自上門去請,去之前還讓人調查清楚家世是否干凈,符合條件的,該挖墻角挖墻角,實在不能挖墻角的便自己買人培訓。 但凡進去宋家食鋪后廚的人,必須要簽滿十年的契約,這十年間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除。雖然如此但她開的待遇優厚,還拿了鋪子的收益給大廚,就這樣還真有幾個大廚愿意過來,畢竟宋家食鋪生意有多火爆他們是清楚的,若是能夠從宋家食鋪主廚這里學上一星半點十年后他們自己開家鋪子也是不錯的。 酒樓準備工作有序進行,曲文懷忙的腳不沾地,徐容繡最后只負責大廚的□□,其他的各種事情全是曲文再忙,徐容繡覺得挺不好意思的,便想著什么時候與曲文懷重新簽訂契約,給他一部分利潤。就像曲文懷以前說的,人還是賣身契捏在手里比較可靠,可曲文懷卻只是簽了雇傭關系的,所以徐容繡只能拿利潤來將他栓牢了。 宋家上下喜笑顏開,長安城內卻也有人因為這事兒氣的發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