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永安帝看著低著頭的徐尚書道,此事若他們被冤枉,朕自當與他們致歉,但倘若當真他們欺上瞞下,而你們中有人參與,那也不要怪朕心狠。rdquo;說完這話,永安帝目光掃過殿下諸臣,冷聲道,退朝!rdquo; 殿下無人敢反駁,徐尚書因為永安帝的一席話冷汗直流,他們大意了,永安帝再也不是以前那個萬事聽他們的永安帝了。獄中的人啊,你們自己自求多福吧。 朝堂上人人自危,宋子遇和鄧繁也覺察出京城的不對勁來。 因著考生姓名與文章對不上,不少人要求朝廷給個說法,貢院門口每日都聚集了不少的舉人,其中不乏有渾水摸魚之人,但大多數是覺得兔死狐悲,今日那些被冒名頂替的人不是他們,但誰知明日會不會變成他們。況且讀書人本就清高,出了這事越發覺得有辱讀書人的尊嚴。 宋子遇在入京后交友甚廣,出了這事不時有人上門安慰于他。既然知曉有人監視他們,他自然老老實實道,我們只管相信朝廷便是,朝廷定會給我們一個公道的。rdquo; 來安慰他的人聽聞這話被他的淡定所折服,對方拱了拱手道,不錯,陛下圣明,定會還科舉一個清白。rdquo; 將人送走,宋子遇回頭便瞧見徐容繡滿臉警惕,手中還拎著殺豬刀,他嚇了一跳道,娘子這是做什么,在自家用不著如此。rdquo; 徐容繡道,我得保護夫君。rdquo; 宋子遇知道她什么意思,心里微暖,低聲道,對方并無傷害我們的意思,大可不必擔憂。rdquo; 徐容繡皺眉搖頭,還是小心些為好。rdquo; 但到這時候徐容繡越發的不肯將小買賣停了,做了兩大盆子的辣鴨貨便去門口賣了,宋子遇今日沒出去,便跟著在門口幫忙,那把殺豬刀就放在桌案下頭,只要一有危險,宋子遇毫不懷疑的就知道徐容繡會拔刀保護他的。 曹十二等晚上夫妻倆睡后帶著辣鴨貨回了宮,經過一層層的查驗,終于遞到永安帝的手中。 永安帝嘗了一口覺得好吃,便吃了起來,一直到將東西吃完,才瞧見下頭的錦衣衛,漫不經心道,還有事?rdquo; 曹十二有些難以啟齒,宋子遇夫妻似乎是發現奴才了。rdquo;他小心翼翼覷著永安帝的表情,宋子遇尚且能穩得住,但其妻卻似乎有些擔憂,做買賣的時候殺豬刀不離手。rdquo; 錦衣衛打聽消息必定將對方祖宗十八代都打聽過,宋子遇包括徐容繡家中如何,自然也都清楚。永安帝覺得這夫妻里有意思,只道,只管看著便是。若是有人不長眼,那就來一個抓一個。rdquo; 詔獄中的越抓越多,朝堂上的人也越來越少,眾人墻倒眾人推知道永安帝這次定然不會放過這次科考舞弊案的參與人員來,他們如今要做的便是摘清關系而非盡力奔走了。 錦衣衛的詔獄自來是令人害怕的地方,多少人進去的時候覺得只要咬緊牙關便不會出事,然而很快他們便后悔了,進了詔獄他們都開始懷疑做人了。先是從利益最無足輕重的衙役開始,慢慢到貢院收發卷子的官員,一個個的攀咬,涉及的人員也越來越多,雪球般越滾越大。 曹順帶了一部分口供拿去給永安帝看了,永安帝看完大體有了數,知道朝中到底有哪些人參與了。 曹順跪在下頭默不作聲的等著永安帝給答復,過了許久,永安帝道,查,我倒是悄悄究竟有多少人參與了。著大理寺刑部與錦衣衛三司共同會審,不放過任何一個參與人員。rdquo; 永安帝要將事情辦大,三月初三本該是殿試的日子永安帝卻發了一道會試重考的旨意。嚴明此次會試出現嚴重的科考舞弊案,案子繼續查,但也不能耽誤春闈,于三月二十重新來一次春闈,此次由永安帝作為主考官,翰林院大學士等官員作為輔助考官。對朝廷官員有所了解的人都明白這次永安帝是動了怒的。 當然由于是重考斷然不會出現上一次的舞弊案,宋子遇等人都松了口氣。 當然這次舞弊案的受害者與落榜的舉子是萬分支持重考的,但那些原本榜上有名的人也要跟著重考心里就不上滋味了。 會試考的不僅僅是學識,還有舉子的心理素質,本來考上了如今又要重考,誰知道這次能不能考中。尤其掛在榜尾的那些一不小心便會掉到榜下進士無望。 有人歡喜必定就有人傷心難過。難過之下難免波及當初提議默寫文章之人,眾人多以為是李公子所提議,好些人甚至跑到李府門前破口大罵然后崩潰大哭。 李公子本名李佑銘,性情孤傲,聽得如此咒罵頓時瞧不起這些人,他站在門口道若爾等有真才實學重考一次算什么,該中的考十次也會中,想憑借著好運氣中進士做官光耀門楣,諸位趁早死了心。rdquo; 他話說的難聽,那些舉子苦的更加難受。 宋子遇和鄧繁聽說此事主動登門與李佑銘致歉,這事說來也有我們的責任,倒是讓李兄平白擔了罵名了。rdquo; 李佑銘并不在意,他擺手道,這事我倒慶幸是由我來說,我好歹說官宦子弟,他們說兩句也就罷了,并不能如何,若是由你們挑起來,誰知道那些人狗急跳墻會不會暗下毒手。rdquo; 宋子遇汗顏,心中滿是愧疚。這事本就是他與鄧繁為了禍水東引讓他來提,如今倒是李佑銘來安慰他們了。